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大雪封城 ...
-
这天,雪势骤然变大,鹅毛般的雪片夹杂着呼啸的寒风,劈天盖地的压向整个肃平。
伴随着呜呜的嘶吼声,城外的官道很快就被积雪覆盖,连车轮印、马蹄印都被瞬间填平。
护城河的水面上,早已结成了厚厚的冰层,现在又被新雪覆盖,完全看不到一点水下的波澜。
起初,城内的人都没有在意,还当是和往日一样,该做什么还做什么。
直到运送物资的商队,想要赶着马车出城时,才发现城外的积雪已经没过了马腿,狂风刮得马儿根本站不稳,一直害怕的嘶鸣。
目之所及之处,全部都被白茫茫的雪雾笼罩,连方向都辨不清。
这个时候,才有人意识到,他们被大雪困住了,只能被迫返回城里,找了一家客栈落脚。
灾情突然间加重,让原本就迷茫,疲惫的百姓们,变得更加惶惶不安,情绪低迷。
此时,高怀雍十分庆幸,他派人购买的物资,正好在今天全部送达完毕,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有了这一批物资,官府也松了口气,所有人可以说是干劲儿满满,毕竟他们也有家人,也有朋友。
街头巷尾,衙役们跑前跑后的为百姓们分发物资,有米面,有棉衣,还有一些基础的预防风寒的药材。
期间,遇到了生活困难的一些孤寡老人,他们还会主动帮忙修缮房子,打点水,原本沉重压抑的气氛,也因为这些不经意间的温暖而变得轻松了不少。
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百姓在官府的号召下,加入到了重振家乡的队伍中。
在他们看来,只要能吃饱饭就有力气干活,一家人就有希望活下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就怕在水火之中,没有人向他们伸出援手。
他们比想象中的还要坚强,并不是朝廷一些官员眼中,只知道等靠要的人。
就这样,在官与民的配合下,这场特大冬灾并没有像前世一样,给肃平造成特别大的损害,也为朝廷的援助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
等京城收到高怀雍的书信,已经是五天以后的事了,因为冬天的缘故,各地多多少少都会有雨雪天气,所以马匹的速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周形捧着驿使送来的信件,躬身走进养心殿,径直来到书案前,回禀道,“陛下,这是肃平传来的加急信。”
闻言,正在批阅奏折的高阳帝马上停下手里的动作,“呈上来。”
周形连忙上前,双手呈上信件,但是眼皮子却不受控制的跳了起来。
这让他忍不住联想起前两日,常玉公主在东锡河上遭遇刺杀一事,陛下龙然大怒,为此前朝后宫一时间都苦不堪言,这次莫不是又传来了什么祸事?
不得不说,周形的直觉真准,待高阳帝接过信件看完,直接震怒,“周形,立刻召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进宫!”
“是。”周形弯着的身子一颤,头也不敢抬,连忙转身出去传令。
之后,他一刻都不敢耽搁,连忙又小跑着进来复命,“回陛下,已经传令下去了。”
“锦衣卫指挥使何在?”高阳帝问道。
“回陛下,应该在拱卫司里。”周形略想一下回道。
“朕给你写一道手谕,立刻去拱卫司一趟!”
闻言,周形连忙上前递出一份空白手谕,摆放在书案上。
等高阳帝写完,周形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忍不住开口问道,“陛下,您怎么突然下令让锦衣卫指挥使去保护常玉公主?他可是专门负责您的安全,不可随意派出京城啊!”
“你不知道,肃平前几日地龙翻身,死伤无数,婳儿死里逃生,朕一定要派人保护好她的安全,决不能再出现一点意外!”说到最后,高阳帝语气明显加重,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什么?这等天灾百年不遇一回,怎么还偏偏发生在那里?”周形一脸震惊,心里也瞬间明白了,为何高阳帝会同时召见两位尚书。
“哎!前几日婳儿遭遇刺杀,朕就想派人把她接回来,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你快快把手谕传给徐英,让他早日出发!”高阳帝一脸懊悔的催促道,早知道他就不犹豫了。
话已至此,周形也不敢多说什么,连忙拿起手谕就去拱卫司。
一阵冷风吹过,卷起半空中的雪花纷纷扬扬,飘过一幢幢被白雪覆盖的红瓦屋顶,来到一处院子里面。
只见四座房屋坐落有致,布局严整,左右各一排房屋,构型统一,各有其用。
中间两幢靠后建立,坐北朝南,一前一后分别是前殿和后殿,院子正中间是一大块空地,地面上并没有什么积雪。
此处便是拱卫司,共有锦衣卫一百二十人,百户四人,指挥使一人,平日多在这片空地上集合待命。
这时,一名锦衣卫从前殿走了出来,穿过长廊,步履平稳而又快速的来到后殿。
只见门口有两名锦衣卫把守,他停下来先朝两人行了一礼,才笑着问道,“江望大哥,江文大哥,指挥使在书房吗?”
“怎么了?”左边那名锦衣卫,也就是江望,面色有些冷硬的问道。
“前殿来人了。”
江文一听,语气熟络的笑着提醒道,“大人正在里面练画呢!”言外之意,就是没什么大事,他们是不会进去通传的。
毕竟整个锦衣卫都知道,他们指挥使喜画善画,作画时不喜人打扰,这个时候,就连他的两个心腹都得在门外候着。
于是,锦衣卫内部就出现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非大事勿扰指挥使作画。
“规矩卑职是知道的,但是大总管来了,现在正在前殿等着呢。”前来通传的锦衣卫无奈一笑,语气里满是为难。
“哪个大总管?”江文问道。
“就是陛下身边那位……说是陛下有令,要咱们千户大人赶紧过去接旨。”锦衣卫说完,想起什么又补充道,“看着样子还挺着急。”
闻言,江望反应很快,立刻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先发制人对江文说道,“你去吧!”
“哥!”江文委屈又不满的喊了一声,谁不知道这个时候进去,就是上赶着挨训呀!
江望拍了拍江文的肩膀,以示鼓励。
江文知道反对无效,只能耷拉着脑袋,一脸生无可恋的进去通报,心想,也只有亲哥能干出这种事了!
随着房门一开,映入眼帘的是满墙的画作,有花鸟画,山水画,和人物画,其中以人物画居多。每一幅画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意境优美别致,画风唯美动人。
虽然江文不懂书画,但是他每一次看到这些画作的时候,都忍不住在心里感叹一句,“真不愧是妙手丹青!”
而说起“妙手丹青”这四个字,也是有出处的。
众所周知,锦衣卫指挥使徐英,模样俊俏,武功高超,放在江湖上也是排的上名次的,实力不容小觑。
但他是画师出身,一手画技精湛绝伦,出神入化,曾凭借一幅避暑赏蝶美人图,被高阳帝亲口称赞“妙手丹青”。
正因如此,才得到了圣上垂青,在一众校尉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了锦衣卫指挥使。
不过,相比“妙手丹青”的盛名,徐英最开始为人所熟知的,是他手段狠辣,就连锦衣卫里的老人,见识过后都为之心颤,因此又有“活阎王”的称号。
书房内,桌椅陈设简单,但是关于绘画的工具一应俱全,大到“燈心堂”宣纸,“如霜阁”绢,小到画笔、砚台、墨、颜料等,摆满了整个花梨木云纹书架。
特别是书案上摆的湖笔,有羊毫、狼嚎、兼毫、紫毫四种,每种又分大楷、寸楷、中楷、小楷四种大小规格,共一十六支。
足以可见,其主人对绘画所用的画笔,有多么的重视和喜爱。
此时,徐英坐在书案后,手执画笔,或扫或勾或点,不住变化,全神贯注地看着桌上的画纸,已然进入了忘我境界。
江文蹑手蹑脚的上前一步,探着脖子看了一眼画纸,一幅仕女掌灯赏雪图快要完成了。
他在被陛下砍头,还是被指挥使责骂之间,只思考了一瞬间,就做出了决定。
“大人,御前大总管周形来了!”
闻言,徐英手里的画笔顿都不顿一下,好似没有影响,但是皱起的眉头却显示出了他的不悦,“何事?”
“让你过去接旨。”江文如实回答。
徐英没再吭声,只是手上绘画的速度明显变快了……
在前殿已经喝了两盏茶的周形,终于坐不住了,正想着亲自去后面找人,谁知道刚站起身徐英就到了。
“周大总管,让您久等了。”徐英说着走近周形,笑着朝他行了一个平级礼。
众所周知,锦衣卫指挥使,正三品,官级不低。
司礼监大总管,虽是整个宦官中的权力最高者,但是却没有品级,按理说,只有他向对方行礼的份。
可徐英能顺利提拔为指挥使,也有周形的一份力,他是个感恩的,故而一直以礼待之。
周形是个聪明人,怎么会猜不到其中缘故,正因如此,他才更不敢明目张胆的受着。
不然,传到陛下耳朵里,岂不怀疑他们二人有结党营私之嫌?
于是他当即伸手将对方扶了起来,算是受了半个礼。
“徐指挥使,快快请起,奴才可受不起您这个大礼。”
见状,徐英也没有再执意为之,静静地站在原地等着周形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