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他们的花样年华 ...

  •   第一章
      第一节
      人们通常认为拥有姣好容貌的女人就可以幸福的度过一生。人们也通常认为拥有丰富的智慧就可以安稳地生活一生。人们总是相信善良的人总能收获完满的结局。然而,个人的命运在时代的洪流之中,显得格外渺小。
      1993年10月11日,华东地区第一大城市也是全国经济第一强直辖市临江市的光明县橡胶二厂面临倒闭的危机。时任厂长的是被人敬称为老师的刘国明为了改善工厂的经营状况绞尽脑汁,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厂的四项顽疾,没人,没钱,没技术,没设备。光明县虽然行政区划上属于临江市,然而实际是个岛屿。与临江市的交通只有渡轮,岛上经济发展缓慢,不仅与繁华的临江市相距万里,甚至不如临近的江南省。二厂的工人基本都来源于海风农场,,整体的文化水平偏低,工厂里能够完整读懂机器操作说明的人都屈指可数,操作流程基本靠老师傅言传身教,再加上国企吃大锅饭的性质,大部分工人都是处于混吃等死的状态。工厂从79年成立以来,除前三年盈利外,后面十多年全都巨额亏损,全靠县里的财政支持。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工厂四年内更换了五任厂长。刘国明,原本是海丰农场下十一大队的大队长,老党员,92年底被紧急调到橡胶二厂出任厂长。
      就任厂长已经十个月,工厂的情况有所好转,却还是积重难返。在县委的压力下,刘国明不得不在国庆后就立刻召集工厂的骨干成员召开了此年第四次工厂经营会议商讨对策。
      “王超同志,你是我们工厂学历最高的知识分子,同时也是工厂的老员工,你有什么意见。”
      王超轻轻的吐了一口气,抿了一下嘴角,视线才从桌面上的资料移开,慢慢的环顾了会议上的所有人,然后看着刘国明,似乎早就在等待他的提问。
      “我认为,我们二厂最大的问题在于臃肿。”王超说完顿了一下。
      刘国明皱了一下眉,“臃肿?怎么说”
      “工厂从79年成立以来,一直亏损,但是工人的数量却在一直增加,老旧的设备,就算增加人数,也还是只能生产最低端的橡胶,以前我们还有稳定的客户源,现在都宁愿高价去买品质更高的橡胶了,我们工厂生产的橡胶囤积在仓库里只能扔掉烂掉,或者就是亏本卖,这样下去工厂的效益只会越来越差。”说完王超又环顾了一下会议上的所有人,继续说道:
      “要从根本上解决工厂的问题,必须采用合理的淘汰制度。”
      还没等他说完,坐在他正对面的工厂第一批老员工之一的老会计方华平便打断了他:
      “淘汰?不要把强迫工人下岗说的那么好听,靠裁员就能管理好一个工厂的话,你让我九十岁的奶奶上来做这个厂长也行!”然后转头看向了刘国明:“刘厂长,不能听他胡言乱语,这份工作关系到的不仅仅是这个工人,还关系到他的整个家庭啊。王超他是城里来的知识分子,不懂人间疾苦。刘厂长你是吃过苦的,知道这份工作对厂里的工人来说有多重要。”
      刘国明听完轻轻摆了摆手:“老方你不要这么激动,大家都是为了工厂着想。”
      说完,刘国明摸了一下鼻头,然后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略作沉思说:“老方说的也有道理,我们海风农场是个穷地方。我们工厂又是这个农场里最大的国有企业,两百多名工人关系到两百多个家庭,失业可能意味着这些家庭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
      王超马上接话:“裁员当然也会考虑到员工的家庭状况,淘汰制度也是为了激励大家努力工作的一种方式,如果大家都能达标,那自然大家都能留下来,不合适的,也不能留他在厂里当蛀虫。”
      “你说我们这些为了工厂兢兢业业工作的员工是蛀虫?你什么意思。”方华平情绪有些激动。
      “我当然不是说老方你。我不知道老方你是否有了解过,工厂的一些员工不仅不努力生产,甚至还偷工厂里面机器的零部件拿回家当废铁卖。老方你作为我们工厂的老会计,应该也注意到了每个月的维修费用和零部件的丢失维修费用有点高的异常了吧。”
      方华平被说的哑口无言,又坐回到了座位上。
      “那也是我那天无意间巡视工厂的时候发现的,设备有明显的人为撬动的痕迹,但是我没有抓到是谁干的。”
      “老方,有这回事?”
      “刘厂长,近期的零件丢失确实比较多,起初还以为是设备老旧正常的支出增加。”
      方华平再也说不出更多话来。
      “王超同志的这个提案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工厂裁员是大事,还需要慎重考虑并向上级报告。其他同志还有什么意见吗?”
      此后会议经过了形式主义的半小时宣告结束,再也没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

      第二节
      开完会议后,刘国明回到了厂长办公室处理日常的文件。
      “爸,我们进来啦。”
      “啊,小蝶啊,已经这么晚了吗,你都放学了啊。”刘国明撸了一下袖子看了一下手表。
      “啊,都快五点了啊。”
      “刘叔叔好。”站在刘梦蝶旁边的是王超的儿子王建,他和刘梦蝶是同一所初中的同学。同时两人也分别是班上的班长和学习委员。
      “哦,阿建也在啊。你们俩现在旁边那桌子上写会作业吧,我处理完手头上的事情才能回去。或者要不你们先回。”
      “没事,爸。那我们就先走啦。”
      和阳光灿烂的梦蝶不同,王建是个话很少的人。在梦蝶大摇大摆的跳着步走出去之后,他轻轻的带上了门,尽量不让他发出声响。
      走出厂大门,刘梦蝶收起了她的笑容,轻声叹了一口气。停下了脚步,没有回头,说:“爸爸这段时间每天都愁眉苦脸的,天天十点多才到家。你说厂里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呀。”
      “啊,嗯。我爸也每天很晚才回家,不过他倒是每天看上去心情都很好。前几天还从城里买了新的彩电回来。”
      “哇,你家都有彩电了啊,快带我去看看。”
      梦蝶轻盈的跳上了王建自行车的后座。
      “啊,嗯。那就先去我家吧。”
      梦蝶听完低头看了一下地面。迟疑了一会然后说:“今天太晚了,以后有机会再去吧。我还是先回家。”
      梦蝶的母亲,是个全职太太,身子弱,腿脚又不方便,只能在家做点家务。梦蝶很懂事,从小学起就帮忙母亲分担。早回家,也是为了能帮到母亲准备晚餐。
      和家庭富庶的王建家不同。梦蝶家是在村里的一处自建的小平房。刘国明十多岁时父母就双双逝世,梦蝶的母亲家里又是城里重男轻女的家庭,嫁出去的女儿就没有再管过,连腿上的手术也没有收到一份娘家的水果。
      路上梦蝶和王建聊了很多班上的八卦。十三四岁豆蔻年华,情窦初开,每个少女都热衷于讨论这个话题。王建只能尴尬的当一个陪聊。不过他很喜欢这样的时光,轻松又惬意。回到家,他就不得不面对严厉的母亲。
      “就送到这就行了,明天见。”
      “好。”
      梦蝶下车后向前跳了几步,然后转过头,带着绚烂的笑容用力地挥了挥手。
      王建感觉有点脸红,把右手从车把上抬上了头,轻轻的挥了挥手,淡淡的微笑映着傍晚的余晖让他看上去特别温柔。
      王建家在镇上,很热闹的地段。王超的父亲王卫兵是城里最好高中的招牌老教师。谁也不明白他为何会安排他儿子到海风农场这种穷乡僻壤的地方工作。王建的母亲是王超父亲的学生,毕业后也留在这所高中教书,现在已经是教导主任。
      每天回到家,王建都要接受各种项目的学习,不仅包括初中的语数外等常规科目,还包括钢琴书法等等。虽然这也帮助王建他每次考试都排名年级第一,但这也占用了他大量的休息时间让他在班级里显得有一点不合群。
      “妈,我回来了。”
      “今天怎么比平时晚。”
      “我先送的梦蝶回家,稍微绕了点路。”
      “哦,那个小姑娘啊。你现在学业为重,都已经初三了,早点回来,多看点书。这样以后才有出路。看现在这个形势,以后工作都不好找,你还以为是我们那时候包分配的啊,你脑子拎拎清哦。”王建没耐心听完这阵叽叽喳喳就走进了房间,关上了房门。书桌上有他母亲早就准备好的当天需要做完的试卷,都是高中的内容。
      “先来吃饭,吃完休息一刻钟去洗澡。然后再做卷子。”
      王建嘟了一下嘴,慢慢走出房门。
      餐桌上是早就准备好的饭菜,已经稍微有点凉了。但是十月份的天气还有些炎热,倒也没有关系。王建津津有味的听着广播里的说书节目,慢吞吞地吃着晚饭,那对他来说,也算是一种偷懒的方式。
      金秋十月,温暖的海风吹的人慵懒。丝毫想象不到冷空气很快就会南下来袭。
      10月12日,海风中学每年十月例行的校庆如期召开,恰逢建校二十周年,这次的学校借用了农场里的电影院。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都需参加,电影院里还挤满了来参观的学生家长。当然,这不包括刘国明和王超,他们都在忙着工厂的事。在这个工厂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自然无心来看校庆晚会。
      每有一个学生表演完节目,都会有激动的家长笑着大声说,那是我家的孩子!
      校庆的压轴节目是梦蝶参与的芭蕾舞,蝴蝶仙子。伴奏自然是王建,因为他是这个学校唯一一个会弹钢琴的学生。
      与其他孩子着一身白裙略显违和不同,这一身芭蕾舞裙特别适合梦蝶。梦蝶的皮肤透白如玉,纤细的四肢让她跳起芭蕾来好似飞舞在空中的仙子,好像刚破茧成蝶的绚丽蝴蝶正在探索美丽的森林。远离聚光灯的王建全程看着翩翩起舞的梦蝶,这首他练过无数次的曲子,绝对不会失误,他也沉浸在了这种唯美的气氛中,似乎舞台上的其他人,电影院里的其他人,这个世界的其他人都是衬托蝴蝶仙子的无声绿叶。
      音乐结束,全场还没反应过来。直到梦蝶鞠躬转身,才响起隆隆的掌声。
      梦蝶慢慢的走向王建所在那边的楼梯准备进入后台。第一次面对这么多观众的她显然还是有点紧张没缓过来,卧蚕还有些泛红,汗水把她的秀发粘在了额头上。发现王建看着自己,她赶紧整理了一下头发。
      “走吧,结束了。好累啊,太紧张了。”
      “完全看不出来啊,很完美。”
      “你啥时候变得这么会说话了。”
      王建轻轻的扭了一下头,却还是掩不住嘴角的笑容。
      他们约定好了要考同一所高中,初中时代的友情,即使是异性。也是这么的纯洁清澈,不沾染一点尘土的气息。

      第三节
      厂里收到县委领导要来视察的通知是在10月15日的下午,视察的时间是下周一也就是10月18号的上午。虽说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准备的地方,然而在这种时候县委领导的视察还是会让刘国明感到背脊发凉。
      十月中的光明岛比临江城区更快的感受到了秋风的威力,刘国明站在窗前,心中想的都是二厂未来的命运,从小没有父母依靠独自靠捕鱼种田为生的他,三年灾害期间在地上捡东西吃才活下来的他,最能理解这一份工作对于一个家庭有多么重要。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听说会议上对话之后,前来办公室探口风的员工络绎不绝,虽然都被刘国明用官方说辞打发走了,但是也有不依不饶的家属跑到刘厂长家里送礼。刘太太是个不怎么聪明变通的人,只知道丈夫对她说不要收礼,也就全部回绝了,甚至关起了家门谢客,吃到了闭门羹的家属也就没再来过。
      刘厂长其实也很能理解员工的这种行为,虽然嘴上都说工厂团结,大家都是一家人,到了关键时候,谁都不想被扔下船的是自己。最着急的小吴,家里孩子刚刚出生,掏空了家底才娶了老婆的他,实在是不能失去这份工作。
      周末的十一大队平时并没有什么热闹的活动,学校都放学了反而比平时感觉更冷清。但是这个礼拜有些不同,村头的陈师傅家,儿子从临江城里回来了,带回来了村里的第一台彩电。金星牌,是当时家喻户晓的牌子,足足有25寸大。与此相比,梦蝶家只有黑白的8寸小电视。听到这个消息,全村人都跑去老陈家看热闹。老陈家倒也像结婚似的,把电视搬到了门外,村里人自带花生米干柿子等零食围坐在电视机旁,津津有味。和黑白电视相同的是,彩电还是只能用天线来接收信号,一共九个台,所以在内容上和在家看黑白电视没有什么区别。不同的是,总算有了聚在一起的理由,大家有说有笑。老陈也很高兴,早年丧偶,儿子又在外工作的他,平时晚上只能早早关灯睡觉,现在有了一个电视,他就也没那么寂寞了。于是,在村头陈师傅家看电视成了村里每天晚上的必备娱乐活动,只要天气好,陈师傅就会早早的把电视搬到门外,准备好茶水等待村民的到来。
      刘国明家,门口是自家的两池鱼塘,现在已经没有精力照料,只在鱼塘中间的那块草地上养了两只光明岛老山羊。
      刘太太虽然腿脚不方便,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做点轻度的农活,割点杂草喂羊,也还是能做的。光明岛老山羊,是光明岛的特产,几乎每家人家过年都会买一截羊腿回家做红烧羊肉。但梦蝶没有享受过这么好的待遇,家里从没吃过羊腿,羊血羊杂和羊头是过年的加餐。母亲体弱多病,家里的积蓄都用来给母亲买药看病,梦蝶是个懂事的孩子,知道家里的情况,没有怨言。海风农场的菜市场叫做场部,刘国明带着刚屠宰完的四截羊腿找到场部里的贩子老杨,老杨接过,称了称重。
      “刘老师啊,你做了几年村里的大队长,现在又做了橡胶二厂的厂长,怎么,一点油水都没捞着啊,该花的钱就该大方花,人生短短几十年,你还想带进棺材里啊。”
      刘国明尴尬的笑了笑:“我哪来的钱,你别拿我寻开心了。”
      “橡胶厂怎么会没钱,你们厂里的王超,三天两头就来买羊腿,上礼拜还来这拿了一斤刀鱼嘞。”
      “我哪能跟他比,他可是城里人。和我们这种乡巴佬肯定不一样。”刘国明显然不觉得以王超的家境买这些东西有什么奇怪。
      如约而至,县委领导刚过午饭时间就到达了二厂,比通知的早到了一个多小时。带头的是县长,平时都是跟在县委书记后面嘻嘻哈哈撑伞的他,这次倒是颇有县长的气派。县委书记据说即将高升到邻近的市当市长,已经很久没有出面了。县长现在已经是县里货真价实的一把手,后面的一帮跟班早就改口,叫张书记了。
      第一个接到县委领导的是王超,好像他早就知道县委书记的抵达时间一样,提前就等在了大门口。
      “张书记请。”
      “哦,小王啊。好久不见。”
      县委书记张定连是王超父亲王卫兵的学生,学生时代就是身兼数职的学校风云人物,班长,学生会,团委,他都游刃有余,俗话说,三岁看八十,从政也是顺理成章。
      王超领着张县长视察了一下工厂,张县长显得有点不耐烦,橡胶刺鼻的味道让他感到有些许不适,草草的结束了视察的行程,全程还不到十五分钟。张县长刚准备离开厂房,刘国明才刚刚赶到。张县长哼了一下鼻子:
      “这橡胶厂就是不行啊,污染这么大,现在都讲究环保了你懂不懂,环保。这么多工人的健康你作为一个厂长也要考虑一下,我看这橡胶厂还是早点关门的好。”
      刘国明显然有些措手不及,急忙说:“几百号人都指着这工厂活着呢,可不能。”
      还没等刘国明说完,王超就打断了他:“是,张书记说的是,我们光明岛是有历史积淀的鱼米之乡,要搞环保,不能搞这些污染大的工厂。”
      王超的回答让刘国明感到震惊,他握紧了拳头,死死地盯着王超,而王超丝毫不以为意。
      一整个下午,县委一行人和工厂的领导班子聚在会议室里,刘国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县委提出的意见显然让他无法接受。
      张县长翘着二郎腿坐在沙发上,左手大拇指挫着左手的指甲,矮小的身材让他这身小背心看起来格外的滑稽,挫了几下之后,他朝着左手大拇指吹了一口气,眼神盯着手指说:
      “你们这些国企,就是混吃等死的人呢太多,浪费国家的经济。全国劳动人民努力工作生产交给国家的税金,都是被你们给浪费的。”
      “张县长你也知道的,岛上现在工业还没发展起来,我们橡胶厂的主要销路都要卖到临近省份,加上运费成本就很难与那些省份本地的企业竞争。但是我们已经努力在产品上做突破,争取做出有差异的产品,现在工厂还没到那种时候。”
      张县长皱了一下眉:“你的意思,难道是我这个县长没把岛上经济搞好的错咯?”
      “不不不,岛上的工业发展不起来主要是地理位置差交通不方便再加上基础不好,能到现在这种程度,已是神迹,张县长居功至伟。”王超立马接过话来。
      张县长神情放松了不少,看向了天花板慢慢地说:“你们橡胶二厂,是以前橡胶一厂产能不足的时候创办的,现在橡胶一厂的业绩也已一落千丈。你要我找什么理由保住你们橡胶二厂。前几天一厂的老彭老找我,下决心说要裁员,你怎么就没点动静呢。该下岗的员工,就该让他下岗,有手有脚的,离开这地方还能死了不成?老刘啊,现在是市场经济的时代了,你作为一个老党员,要贯彻中央的精神,不能因为个人的感情耽误了集体的利益呀。”
      显然,没读过几年书的刘国明对这种语言攻势没有招架之力,一时也想不到任何反驳的话。其实他在和会计方华平核对历年账目之后也是明白的,事实确实如此,工人的积极性不高,都在混饭吃工厂效益肯定上不去,上班时间都在磨洋工。于是他终于下定了决心,“既然一厂的老彭都这么说了,我们二厂也会跟上步伐,尽量把员工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争取今年第四季度能扭亏为盈。”
      “又说这种话,你让我怎么相信你。”张县长今天看上去是有备而来,步步紧逼。
      “做不到我第一个下岗!”刘国明突然提高了音量,这股气势让张县长终于调整了坐姿,双手撑在桌子上扶了一下眼镜。刘国明是老县委书记指派来做的厂长,张县长心里也有几分忌惮。
      “具体我们县委回去再讨论。”张县长的跟班们面面相觑点了点头。
      不知不觉就已经到了晚上五点,会议没有达成共识也必须结束了。
      “张县长难得来一次,我们家旁边有一家很好的饭店,一起吃个饭再回家吧,已经这么晚了。”
      “你这是在逼我犯错误啊。”张县长笑的把头上的皱纹继承了包子状。
      “没有没有,只是一些家常菜,不会犯错误的,其他领导们也一起来吧,老刘你也一起。”
      盛情难却,老刘也没有推辞。
      到了饭店,张县长和王超有说有笑的聊着他们的家常事,刘国明只能坐在一旁闷闷的喝酒。这是他没有喝过的高级白酒,是王超刚才悄悄去后厨换的茅台。在这个苦闷的夜晚,这股清香让刘国明缓解了一点工作上的压力,酒越喝越多,刘国明渐渐感觉自己有些醉了,这饭店离他家里骑自行车也有一段距离。不知不觉到了晚上十点,刘国明觉得自己是时候该走了。“那我先走了,你们慢慢喝,我还要骑车回家。”
      “那你先走吧。”张县长感觉有点扫兴,挥了挥手,就马上举起了酒杯。“来,我们继续喝。”
      刘国明晃晃悠悠的走下了楼,到卫生间洗了把脸,感觉清醒了,就拿出手电筒,走出了酒店,外边下起了蒙蒙细雨,他拿起了绑在后座的雨衣,穿上骑上了自行车。
      喝了些酒又是下雨天路滑,刘国明不敢骑得太快。从镇里骑回家,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河岸边的道路。以前就有骑车不慎掉到河里溺死的事件,刘国明骑的格外小心。
      到了河岸边,刘国明总感觉身后有人在跟着他,虽说这么晚了还有其他人在这条河岸上骑车回家确实有些反常,不过他只想早点回家休息,也就没管。
      再向前骑了大约一百米,刘国明感觉身后的人追了上来,他刚准备回头看,后脑勺就被闷了一棍,直接失去了意识,连人带车翻到了河里。
      吃晚饭之前,刘国明托了邻居带话给家人说今天会晚点回家。刘太太九点多帮丈夫烧了洗澡水,但是直到十点半还没等到,家里也还没有接电话线,就以为刘国明是住在王超家了,便去睡了。
      刘国明整夜也没有回家,刘太太一大早就赶在上班前,托邻居的二厂工人小吴问问情况。
      小吴到了厂里,看到王超就问:“王主任,你看到老刘了吗,刘家阿姨说他昨天晚上没回去,今天早上也没看到他。”
      “他昨天喝完酒就回去了,不会出什么事了吧。我等会去问问别人。”
      “好,麻烦王主任了。”
      王超笑了笑:“你家的花生米不错,挺好吃的。”
      虽然表面上装作关心,心底里小吴希望刘厂长早点消失的好。上次吃了闭门羹的他,取了存在银行里的父母养老钱,整整三千块,半夜里趁黑跑到王超家,把钱塞在面包桶里,上面铺满花生米,说是给王主任下酒用。收了钱的王主任是不是把他当作自己人不好说,但是小吴是认定了王主任是自家大哥了,这就是所谓付出者的幻想吧,总以为会有回报。听到刘厂长不见的消息,他心中窃喜,要是王主任当了厂长,自己也就还能继续混口饭吃。但他心中也不相信刘厂长会出什么事,最多也就是喝了个宿醉,找个地方休息还没起来而已。
      河岸边斜坡上的土豆地是村头陈师傅家的,自家儿子有出息,吃什么都是菜市场里买的,。老陈觉得闲着也是闲着,就种了点土豆,每天闲着就去看看。这天上午,老陈觉得该去除除杂草了,就穿着套鞋,背起竹笼,磨快了家里的镰刀,出门了。
      到了河岸边,陈师傅看到有一大片土豆叶子都被压了,心里嘀咕:谁啊,我老陈也没找谁惹谁,搞坏我家的土豆地干什么。扶着岸边慢慢走了过去,走近了,陈师傅才看到一只掉落的鞋,拿起来看了看,印着橡胶二厂。老陈这才反应过来,不好,有人掉水里了。他赶紧爬上路边,取下了背上的竹笼。边跑边喊:“不好了不好了,有人掉河里了!”一路小跑跑到了家里,幸好老陈家是村里唯一一个装了电话机的人家,他急忙拿起了电话报警。
      听到老陈叫喊的村里的几个渔民,赶紧跑到老陈家。
      “咋回事,谁掉水里了,掉哪了。”
      “好像是二厂里的人,快,我现在带你们过去。”
      老陈带着一行人气喘吁吁的跑到岸边,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肯定早就不在这了,人死了会浮起来的,被冲到下游去了吧。”
      “别瞎说,二厂里的人都是附近几个村的,有几个不会游泳的,肯定是自己爬上来回去了。”
      “鞋还留在这里勒。”
      “估计是晚上看不见就没找吧,晚上挺冷的就赶着回家了。”
      渔民们七嘴八舌的说着。
      没过多久,岸边就围满了人,却也没有一个跳下水的。
      “这鞋不是我家小孩的尺码。”小吴的老母亲看到鞋子以后才松了一口气,但转念一想。早上刘太太急急忙忙跑到自己家里说老刘一整夜没回来,就有些不好的预感,小跑着回家了。
      “吴家老太你跑这么快干嘛,当心跌倒哦。”围观人群叽叽喳喳的,仿佛没戏看扫兴的兴致又被提了起来。
      “我家孙子要喂奶咯,没空陪你们一起看热闹。”
      发现没热闹看的村民,纷纷说自己要回家烧饭了,就散了。
      只有花白头发的老渔民老孙,跑到桥下面跳上了自己用两个大油桶和几块木板扎成的筏子,慢慢往下游划。老孙穷苦一辈子,家里没有孩子,所以就把小时候经常到家里讨东西吃的老刘,老吴家老头这些老村民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慢慢划了二十多分钟,老孙看到了河岸边的芦苇荡里好像有个人,脸朝着水里,已经一动不动了。老吴赶紧划了过去。
      “哎呀,还真是个人。”
      老孙眉头一皱,叹了口气把船绑在了一根粗的芦苇上,跳进了水里,抱起尸体,用尽了这把老骨头的力气,才把尸体抬上了船,自己上船以后,把尸体翻了个身。
      “这不是老刘吗,怎么搞成这样。”
      老孙正了一下尸体的身,怕他从船上掉下去。
      这后脑勺怎么肿起来了,老孙感觉有点不对劲。赶紧把船继续往下游划。到了农场派出所附近,扎好船跳上岸,跑进了派出所里。
      “老孙咋了,跑这么快。”
      老孙没有理会门卫,直接跑到接待室,当班的民警正在翘着二郎腿嗑着瓜子听广播,两个民警和局长有说有笑,李所长明年就该退休了,家里孙子刚出生,畅想退休天伦之乐的他显然心情不错。
      “不好了,刘厂长死了,掉水里了,看上去好像是被人敲了头才掉下去的。”
      李所长显然不愿意听到这种消息,把手里的瓜子一把扔进了桶里。要是真的谋杀,万一查不出来,自己安慰退休的计划就要泡汤了,更何况还是橡胶二厂的厂长。
      “怎么这么大事啊,赶紧带我们去看看。”
      看到了尸体,李所长才反应过来这件事是真的,老刘真的死了。
      李所长赶紧先派手下的民警去通知家属,刚要出门就看到刘太太跛着脚要进来。李所长先打发走了老孙,把刘太太带到了办公室。
      “刘太太节哀顺变,发生这种事谁也没办法,你要好好活下去,你们的女儿还小。具体情况是这样的。根据初步观察,你家老刘后脑勺受到重击以后连人带车一起翻到了河里,然后溺水而死。从口腔里检测出了高浓度的酒精,可能是喝醉了一把没扶稳掉下了河,不巧砸到了头。”
      “我家老头一直都小心的很,怎么会这样,不会是被人害了吧。”
      “刘太太这话可不能乱说,具体我们公安肯定会帮你查的。现在尸体已经送去殡仪馆了,法医马上就会检验,一定会有一个结果的。要是真被人害了,我们肯定竭尽全力找到凶手。”
      刘太太嘴笨,只能在一边默默地哭。
      梦蝶接到通知是在上课时候,副校长把她从教室里叫了出来,并让亲自护送她到的派出所与母亲汇合。王建只知道梦蝶忽然请假,也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
      厂里接到消息也是午休时间,小吴听到后虽有一种计划得逞的兴奋感,但随之而来的也是同情。想到老刘家的梦蝶,又想到自己刚出世的孩子,一阵唏嘘。又毕竟邻居几十年,一个大活人就这么没了,还是让他感觉不是滋味,内心还有些愧疚。
      在老会计方华平主动放弃的情况下,学历最高的王超自然的被任命成了下一任的厂长。方华平放弃的理由很简单,这已经是一艘必定会沉没的破筏子,自己都要退休了,何必毁了一世英名。更何况厂长忽然暴毙,自己接任,被人说了闲话也不好,王超毕竟是城里的外人,说也不会说到他身上。
      梦蝶赶到警察局的时候,只看到自己母亲还在无助的擦眼泪。梦蝶是个坚强的人,一边安慰母亲一边听警察讲述下一阶段调查的准备。无论如何,对她来说,父亲已经死了,家里只有一个无法工作的母亲,自己不坚强的话,没有办法再好好活下去。警察表示刘厂长是国家很重要的人才,下一阶段的调查将会移交县公安局,一定仔细彻底,给家属一个能接受的说法,现在重要的是生者坚强,工厂里也已经承诺会给母女俩一笔抚恤金保证她们以后的生活,随后就会带她们去殡仪馆。梦蝶明白,现在只能相信警察,自己要做的是先让母亲冷静下来接受现实。
      办完手续从殡仪馆回来已经深夜了,刚到家,邻居小吴就带着刚热好的两瓶牛奶和几只新鲜的月饼进了门。
      “刘厂长的事我们都知道了,我家阿妈和我都很担心你们,你们俩母子无依无靠,以后有什么困难就跟我们说,能帮的我们尽量帮,这么晚了就不多说了,你们也早点休息吧。”
      还没等小吴出门,梦蝶就从房间里拿出了几个橘子塞到了他手里。
      “谢谢叔叔。”
      小吴看着一天都没流过眼泪的梦蝶,更加可怜她了。
      警方的调查一筹莫展,下雨天泥泞的道路上已经无法辨别任何车胎的痕迹,也没有找到任何一个目击证人。虽然验尸结果显示后脑勺上的伤痕很可能不是跌落撞击而是人为,但也没有百分百确定的依据。
      晚上王超一如既往的接近零点才到家,无意间惊醒的王建这才听到了父母的对话,知道梦蝶的父亲去世的消息,他一整晚都睡不着,他知道,梦蝶是特别依赖父亲的人。
      王建五点多天刚亮偷偷的从家里拿出来进口的曲奇饼干放在书包里,然后假装睡觉,等着去上学。
      第二天,梦蝶依然请假。
      直到周四,梦蝶才到了学校,一如既往的阳光,甚至从她眼中看不到任何一丝悲伤的影子。
      这两天,刚上任的王超一直都没在厂里,而是一直在县城县政府。厂里没了刘国明这个严厉的正直老党员厂长以后,作风变得更懒散了,拆零件回家当废铁卖的情况不仅屡禁不止而且愈演愈烈,甚至到了直接偷产品成品回家的地步。
      警方那边,汇集了法医的意见和证据链之后,内部已经基本达成了意外致死的意见,虽然仍有部分反对的声音,也没有足够的证据。
      这天,还是王建送梦蝶回家。梦蝶在自行车后座上,一路上只是静静的看着脚下的路。王建也什么都没有问,只是慢慢的骑,仔细的避开眼前的坑洼。
      “在这里停一下吧。”
      “哦哦。”
      王建在桥边停下了车,梦蝶走上了桥,然后指着岸边,对王建说。
      “他们说,这就是我爸爸掉下去的地方。”梦蝶的声音有些颤抖。
      王建并没有看向她手指的地方,而是看着她的脸。
      “啊,嗯。”王建不会说安慰人的话,他看到晶莹的泪水从梦蝶眼角流了下来,映着夕阳就好像是一串琥珀。
      王建递上了早就准备好的曲奇。
      “吃点这个吧,甜的。”
      “我好苦啊,吃什么都是苦的。”梦蝶也像普通的小姑娘一样在撒娇。
      “这个,甜的。”王建一如既往的不会说话。
      梦蝶接过了曲奇,一口塞进了嘴里。
      忽然,她转过身,把脸靠在了王建的肩

      上,双手拉住了他的衣襟。抽泣着说:
      “为什么啊,为什么这饼干是甜的啊。为什么我最喜欢的爸爸死了,我还能吃出甜味,我还会觉得这么好吃,我还会觉得幸福啊,我是不是很自私啊。”
      “你已经很坚强了。”王建一动也不动,任由梦蝶用自己的衣服擦眼泪。
      也许这才是所谓的成熟,不是发现世界有多残忍,而是发现自己有多残忍。

      第四节
      三个月后,农历新年。
      第一学期结束后,王建就被接到了临江市区。王建的母亲临时调动去了市区的学校,因此,王建也直接转学到了附近的初级中学。王建也许怎么都想不到,他下次再见梦蝶已经是二十年之后。
      接任厂长的后王超几乎不在厂里露面,而是忙于疏通县里和市里的关系。工厂的效益每况愈下,没有厂长的工厂管理更加混乱。偷产品,拆机器的行为更加肆无忌惮。整个工厂喧闹的好像末日的狂欢。
      梦蝶家拿到了一笔工厂的抚恤金,然而对于这个已经丧失收入来源的家庭来说依旧杯水车薪。
      隔壁的小吴经常会过来走动,连年夜饭,都请梦蝶母女俩到自己家吃。
      过完年后,县城里下达了工厂的改革预案。这时候大家才第一次听到一个新鲜的词,叫做管理层收购。厂长王超以工厂的净资产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收购工厂。在收购之前,王超就和银行还有县城的工作人员一起做完了准备工作。辞退了一大批工人,并做好了资产的清点工作。在这样的操作手段下,二厂的价值被认定为非常低。王超最终以实际价值的十分之一就收购了工厂,借款方是县里的农村银行,自然也是张县长的裙带关系。
      很显然,小吴没有那么好运。送的那份大礼没有保住他的饭碗。他也只能把这口气咽下去。下岗后,小吴学了车,去临江市里找了份开出租车的工作。反而是偷东西偷的最多的工人老李,整天往王超家里跑,把偷东西换来的钱悉数送给了王超,保住了饭碗。
      橡胶二厂的故事就这么结束了,谁也不会想到,他会影响多少人的一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