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1 章 桃花玉面紫花处 ...
-
第一章 桃花玉面紫华处
群山环绕,紫华烟笼中。
融融风过,满枝桃花微摆,扬起几瓣落英。
落英在和风中婉转,沾上少女摊在身前的书页,惹得她如墨倾泻的鬓发不再柔顺,盈盈地抚上她水蓝色的衣襟。
少女眼光未动,仍旧专注地盯着书本,只轻轻抬手拂去落下的桃花。
细碎的声音响起,一双手臂猛地环上少女的肩头。
她先是一惊,随即淡淡地笑了:“初涵!”
“师姐!”娇柔的声音响起,一身鹅黄绸杉的李初涵绕道少女身前,随意地坐再对面的石墩上。
少女抬头,澄明清亮的眼神如潋滟的湖光,笑意缓缓荡漾。
“怎么,《秋惆》练得好了?”她笑着询问道,声音柔和,让人如沐春风。《秋惆》是师傅留给李初涵的题目,要求用逼真的舞姿展现秋日悲寂寥的情感,难度从未有过的高。
“哪有!这么明媚的春光在眼前,我怎能舞得出惆怅啊!”李初涵嘟着嘴大声抱怨,而后莲步轻摇,已辗转于桃树之下,顺手摘下一朵桃花把玩。她冲那少女盈盈一笑,人花相映,倒夺了花的颜色。
“那你还不快去想。算来,”少女顿了顿,伸出白皙纤长的手指数了数,续道,“已有十日了,师傅怕是这两天便要回来,到时候交不了差,免不了一顿责骂。”
桃树下的李初涵皓玉般的素手捏上粉嫩的脸颊,冲少女做了个鬼脸,笑嘻嘻地道:“我才不怕,师姐还不是会替我说好话!”她冲那少女讨好般地眨了眨眼,娇憨之色尽现。
少女被逗得“哧”的一声笑,也冲她安抚似地眨了眨眼,道:“好了,快回去吧。”便又低头看起手中的书。
“师姐,别看了嘛!”李初涵撇撇嘴,几步转回少女身后,重又环上她的双肩,“你再看下去,别人会说我们紫华山女神医苏清然是个只会读医药典籍的书呆子了!”
少女苏清然只是笑了笑,接着看她的书。
紫华山虽亦是修真之所,但却与别处大不相同。紫苑只重修为,不重形式,弟子均有师傅亲自下山挑选,拜师后于紫华山研习八种技艺,分别为琴、棋、书、画、舞、医、剑、阵,世人皆视为玩物丧志的行为在此处成了毕生钻研的对象。
但紫苑创派祖师却自有一番道理。他认为玩物既可丧志便可立志,而只有兼天下所长之人才能摆脱世间的种种羁绊与束缚,透彻地领悟修真无欲无求的精髓,达到修真的至高境界。相传紫苑创派之人身自己便是各项技艺世间无双,于高处自行顿悟了修真的真谛的。
可技艺已达顶尖的人却未必便真能抛却凡尘俗念。令人莞尔的是,紫华一派的创立,正是由于紫华祖师七情六欲中的执念,对紫华山迷雾的执念。
千百年来,对于紫华山上恒久不散的紫华,向来众说纷纭。
百姓的说法是西王母梳妆时不慎将鬓上紫明珠钗掉落于人间,珠嵌于峰,将其在瑶池积蓄的灵气散放出来,竟映得遍山若覆紫华。而钗柄落于山腹,形成了紫苑所在的平阔地带。
而自古修仙者认为此山为众仙隐居之所,紫华因仙而聚,仙家不返则紫华不散。
史书中却记载道:紫华山原本草木荒芜,妖兽出没,使周遭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九天玄女怜世人疾苦,将自己的元神化作紫色琈玉镇于山中最高峰。自此妖魔俱灭,千峰竞秀,万物欣欣向荣。
但真正面对满山不散的紫色霞光时,千百年来无人能释。虽有勇毅之士登峰一探究竟,却频频无功而返。峰越加高,紫华越重,而后直如入光之迷雾,晃人双目,震人心魄,不辨东西,寸步难行,若想保住性命就值得下峰而来。
紫苑创始人正是幕紫华之名十次攀峰不得成功,才在山腹处修筑了别庄紫苑,希望有朝一日能勘破此中奥秘。而他自创派之日起亲自下山寻有缘弟子回山详加指导,传授毕生绝学,并且把这一规矩定为派规,违者卸去掌门之位,终生不得踏上紫华山半步。这种做法的原因虽是为培养奇才,而希望终有一日自己的传人能一解紫华之谜的心愿恐怕也不占少数。因此,紫苑一派虽人脉不兴,但其徒必为佼佼之士,名震中原。也使得中原各派不敢小觑,求师之人欲拜无门。
唯一值得遗憾的是,紫华之迷仍是无人可破。
现今紫苑掌门傅阑矣座下仅弟子七名,均是女子。七人虽八种技艺均已是人中龙凤,却与其中各擅胜场。大弟子许绯芒善书;二弟子陶凝兰善剑式;三弟子齐梅珞善阵法;四弟子王翊冰善博弈;五师姐周珂善画,而六弟子苏清然独善医药与琴技两门,七弟子李初涵善舞。
至每月初五,七位紫苑门徒便结伴下山广施医药,救人急难,顺便采购物品,这也是派内的规矩。紫苑的震世之名虽因弟子奇强,但也与他们救死扶伤的传统分不开。
李初涵见师姐不理睬自己,乌溜溜的眼珠一转,一丝促狭蕴上眉梢,趁苏清然看书入神并不防备,素手一伸,一把将书夺了过来。她得意洋洋地翻过书名一看,眉头立时皱起,说道:“师姐,这《樊篱药典》你都翻了几百遍了,快背出来的东西你还看它做什么!”
苏清然书先被抢,心中一阵无奈,听她发问,只得答道:“医道容不得一点错处,自是要准了又准的,多看几遍有益无害。”
“是是是!”李初涵一边答言,一边冲天际缓缓流动的紫色光华翻了个白眼。她最受不了的,便是说教似的言论。
她又随手翻了翻书,问道:“樊篱一味局限,这个千山老人为什么要去这般古怪的名字?”
“是因为医者仁心吧,”苏清然脸上闲适的表情微退,稍现沉思,“他大概是要告诉我们这药典有所局限,不可尽信。世间万物变化万千,病症医理也是毫无定数,无数医者穷其心志,也不过理清了十之一二。把书当作教条,便不能区分细微的差别,于变化中出发应对,那就如入樊篱,不能换得宁康,反而会引来灾祸。”
李初涵幽幽地轻叹道:“师姐,你人真好!我就不——”
“二位师妹。”一声平平的呼唤乍然响起,惊得李初涵一跳。
苏清然回头望去,三师姐齐梅珞不知何时已站到身边。
“到大殿去吧,”齐梅珞一身青色衣裳,不辨喜怒,“师父回来了。”
“是,师姐。”苏清然站起身来,冲李初涵微微挑了挑眉,轻轻一笑。
“糟糕!”李初涵小声嘀咕,冲师姐吐了吐舌头。
二人正欲前行,齐梅珞一句话,令二人登时愕然。
“师父此番回来,受了伤。”
紫苑的建筑也与别处不同。亭台楼阁虽典雅精致,但其中回廊交错,却是星罗棋布,变化万端,长居于此处的人也需详加研记才不致迷失。出来乍到的人就只能笑对看似杂乱却并非无章的屋宇等人指引了。
从苏清然的住处入主殿,要穿过几条幽长的回廊,回廊的两旁皆枝有桃李,人行过处,花香沁脾,春意撩人。天际若有若无的紫色光滑缓缓流逝,令人如坠梦中。但此时三人却无心欣赏,只是焦急地默然前行。由于平日里苏李二人在修行上不慎用功,两人拼尽全力赶路,与前面的三师姐几米远的差距还是怎么敢也赶不上。
七转八转,三人已来到主殿之前。四根朱红的巨柱撑起整殿的气势,青色的琉璃瓦在淡淡的紫华笼罩下熠熠生辉,气象雍容。殿门正中,篆字“寻缘”凝重内敛,仍余留着创派人无尽的希冀。
三人将及门口,就听到殿中对话之声,只得悄悄度入殿中。
苏清然抬头看去,紫苑掌门傅阑矣居于殿内正中,面色虽较平日稍显苍白,但仍是高傲威严不可逼视。已先到来的四位师姐围在她身旁。
三人慢慢近前,一向谦和礼让的五师姐周珂正面带疑惑地问道:“师父,穿云教创教几千年向来蔽处南疆,不旅中土,为何此次突然进犯?”
“恐怕是觊觎已久,妄图逐鹿吧!”傅阑矣脸现鄙夷,缓缓答道。
“那为何要挑现在才来?”二师姐陶凝兰名虽娴雅,却是个急性子,做事锋芒毕露,平日里为此没少受师傅责骂。然而时机一到,总还是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把礼数与训诫忘了个一干二净。
果然,傅阑矣锐利的目光直直射来,吓得她立时低头噤声。
傅阑矣见她知错,方开口道:“现下天下将乱,时局动荡。帝王不怜百姓疾苦,以一己私利屡次进犯西羌,已引得怨声载道。百姓悲愤之气已冲天际,致使帝星隐耀,中原正气日渐衰微。邪教趁此隙攻入必是要借参商俱现的契机进攻中原各派,企图在正道溃散时称霸。哼,暗中偷袭,欲逐个瓦解,真是痴心妄想!”她说到激烈处,一掌“啪”地拍上桌案,檀木桌登时裂出无数细纹。但由于内息牵扯过大,一阵剧痛传来,傅阑矣登时脸白如纸,柳眉紧皱。
苏清然望见,神色一凛,知道师父受伤不轻,只不过好强硬撑着罢了。
众师姐妹也是心中一惊,自她们拜入师门以来,从未见到师父受伤。再说以傅阑矣的修为,在修真各派中,又有几人能够伤她?
大师姐许飞芒踏前一步,轻声问道:“师父,您的伤不要紧吧?”
傅阑矣闻言怒火更炽,猛一阵咳,脸现傲然,斜眸答道:“邪魔外道,怎奈我何?”
众徒素知师父争强好胜,只得静默不语。苏清然却有些耐不住了,师父伤了肺脉,再不施治恐怕会留有后疾了。而她也知道,傅阑矣回来后没有立即治伤的道理,现在说话无异于拆师傅的台,思来想去,劝师父治伤的话便没出口。
正在苏清然思忖时,傅阑矣隐含怒意的目光逐一扫过各徒脸庞。众人被她看得心下忐忑,不知她做何打算。难道心中烦闷,要寻人出气?
傅阑矣的目光忽地停在李初涵身上不动了,半晌,方开口道:“《秋惆》练得如何了?”
李初涵小心翼翼地抬头,看到师父锐利摄人的目光紧盯着自己不放,心知师父情绪不佳,而自己又确实没练,必定会遭责难,忍不住额头见汗,全身打颤,连声音也不得稳了:“师父,我......我......”
傅阑矣见她模样,便知所以,寒声道:“还没练好,是不是?若是早练好了,你才不会这副样子!”
李初涵见被看穿,脸现绯红,双手摆弄着衣角,冲师父“嘿嘿”干笑了两声,看得众师姐妹心中一乐,紧绷的情绪稍有放松。
傅阑矣神色也有所缓和,目光移去,落在了李初涵身边正脸现微笑的苏清然身上,:“清然,《樊篱药典》可有记牢?”
苏清然连忙将微笑神色换去,恭恭敬敬地答道:“是,师父。”
“好,”傅阑矣听她如此答,点了点头,却是话锋陡转,接到,“我便考你一考。第327页上说的是什么?”话一出口,众人立时惊诧。
师父竟把书背下来了?众师姐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敬佩之余都为苏清然捏了把冷汗,答不上怕是会倒霉啊!
苏清然虽也诧异,但迅速回神,安安稳稳地答道:“《樊篱药典》第327页,,书茯蓠上清丸。此丸由茯、蓠二草于通风处晾干,各取一钱;取新鲜何首乌由梅上初冬微寒时积的第一场雪的雪水冲洗,切薄片,浸入雨节时分头场雨水两个时辰,留此雨水备用将何首乌最中间部分取二钱;取银杏树向阳枝条梢头处银杏,取其杏仁——”
“好了,”傅阑矣突然出声打断,“我再问你,第842页为何?主治为何?药性又是如何?”
众人咋舌,这简直是在故意刁难,不仅齐向苏清然望去。却见她毫不着急,反倒神情闲适,隐隐然带着丝微笑,声音舒缓,像是被问及最寻常不过的事情。
“第842页,书玉霖散。其药性微凉。于病时外敷可去腐溃,生新机;内服可活血化瘀,舒筋通络,调气宁息;无病时微量服用,可养肺护脾,益寿延年。”
“那最后一页又是什么?”傅阑矣眼中微光闪过,再度发问。
“紫蓂回还丹,是天下至正至纯的良药,有起死回生之效。”诉请然依旧波澜不兴,静静回答。
傅阑矣不再发问,向苏清然微微颔首,苍白的脸上终于浮现一丝笑意,而后便说道:“都回去吧。”自己几步转入了后殿。师姐妹立时如蒙大赦,虽不敢快跑,却都是尽可能迅速地踏出殿门。每人都偷偷长舒了一口气,今日之劫算是躲过去了!
七个人又在一起对师父的伤猜测了几句后,便逐个转回自己的住处,消失在回廊之中了,只余下四师姐王翊冰、苏清然和李初涵。
王翊冰在殿中就未发一言,现在更是一声也无。李初涵素知四师姐待人冷淡,倒也不甚在意,只抓着苏清然的手,叽叽喳喳地眉开眼笑,实在庆幸自己的劫后余生,娇俏美人再添一抹嫣红,如海棠初绽,中者欲醉。
走不多远,沉默不语的王翊冰也拐向别处,只剩下苏清然与李初涵。
二人渐行,又逢岔路。李初涵停步转身,满眼感激,拉住苏清然不住摇晃道:“师姐,要不是你背书那么厉害,我可要被罚的惨了!”随即双手抱拳作绿林好汉状,“大恩不言谢,小妹勤加修炼去也!”说罢扬眉一笑,向自己的住处跑去。
苏清然微笑视她行远,偏过头时已然满脸焦灼。她先是向自己的住处急行了一阵,到后来竟是蓝衣翩跹,青丝乱舞,风一般地冲回了自己的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