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忘年之交 ...

  •   少庄主一生,有三段际遇,心内不曾忘怀。
      第一段,是他少年时的忘年之交。
      那时庄中有一位奇怪的老人,是父亲从山野中捡回来的。苍苍白发、桑榆垂暮,分明是位年迈的老人,但她的眼神,却干净懵懂,宛如稚儿。
      父亲可怜她一介老者还要孤身在外、无依无靠,便把她带回了庄中,让她有个安身之处。庄中供她衣食,她闲来无事也不乱走。只时常坐在庄中练武的院子里,看那些少年习武。
      一开始她只是单单看着。
      同龄人中,少庄主是练得最好的那一个。他的身姿最挺拔,动作最准确,招式之间隐隐有大家风范。清风明月、竹间飞叶、梅枝蘸酒和墨染荒尘这四招,其他少年练起来总有或多或少的笨拙,但他练起来,却如同行云流水,煞是好看。
      连师父都说,他确实是个武学天才。但他这天才之名,却眼看要易了主。
      因为无名也开始学着练武。
      无名便是她。她无名无姓,前尘一片空白,不知从何而来,又不知该去何处。父亲便以无名唤她。
      无名虽年长,于武学一道却颇有天赋,能过目不忘。她在院中看他们练武,自己也会跟着一起比划,比划过一遍,便都记下了。
      她还时常自己练习,吃饭时也拿着筷子在空中挥舞。每日吃过饭,便找一片空地去练。她每日早起第一件事就是练武,山庄中的人无论何时遇见她,必定见到她在练武。
      父亲起初是不知道的。后来知道了,便让师父试了试她。师父在她面前演示一遍从未教过的招式,她看过一遍,便能将动作原样模仿出来。
      她实实在在是个天才,只可惜已年老。父亲为此叹息了许久,时常对师父说,若是能早一些见到她便好了。即便只是早十年,她也定能在江湖上有一番成就。
      从那以后,父亲便有了一桩心事,时常在院中踱步,不知在思考些什么。一个月之后,父亲见她因为习武,人都似乎年轻了一些,便拿定主意,将她收为庄中弟子,让她随着众人一起练武。
      她成了大家的小师妹,可是年纪却比所有师兄都大。但她的眼神清澈,看人时常常让对方忘了她是个老人。她又极聪颖,学得最快,记得最牢。而且她常常会有一些自己的武学心得,也喜欢说出来与师兄们分享。于是大家都爱跟她一起练武。
      久而久之,她便成了大家最喜爱的小师妹。在庄中果园摘的果子,师兄弟一定把最甜最好吃的留给她。习武之后一起吃饭,也要把最中间的位子留给她。每日庄中围聚人最多的地方,一定是她的身旁。
      连师父也最喜欢她,因为她是他的徒弟中最乖的一个,又十分聪明灵慧。虽然她年纪比师父还大,但师父总会无意间把她当成少庄主的同龄人。
      惟有父亲,不会忘记她是个无依无靠的老人。当年父亲在山野中初见她时,她食木果腹,以天地为屋,且步履维艰、枯枝为杖。从那一刻起,她苍老年迈、孤苦无依的形象,便在父亲心中扎了根。
      少庄主其时不过十一岁,有时也会心生惫懒。父亲便以无名为例,告诫他武学一事无一日可松懈。父亲说,无名虽老,却不过囿于际遇不佳。若她年少得遇良师,以她的心性,定能成一代宗师。如今无名虽年纪远大于他,武功进益却与他相差不大。若他心生懈怠,假以时日,定不如无名。
      少庄主听过这番话,心中不觉怨愤,反而对无名心生钦佩。古人向学,七十不晚,他从前以为不过是奇谈,如今见无名,方知此言不虚。
      少庄主肩负山庄重任,像这样能心无旁骛地潜心习武的日子,已没有多少。父亲为了督促他,便把无名的房间搬到了他的旁边。
      少庄主每日看着无名废寝忘食、闻鸡起舞,耳濡目染下,也渐渐变得勤奋刻苦起来。每日二人同进同出,同在院中练习招式,有不解之处,便互相切磋探讨。
      人向来有攀比之心。两人练武的进度,到后来已相差不大。少庄主分明比她早学几年,这下心中便有了落差。此后少庄主不敢再有丝毫懈怠。两人日日同学同练,互为益友,到后来,便成了忘年之交。
      但他这位忘年之友,却在六年之后,骤然消失。
      她消失那一夜,少庄主心有所感,却又只觉莫名,不知心中失落从何而来。到了第二日清晨,他拿剑出门,练了半个时辰,却不见她人,才开始觉得奇怪。
      他敲她的房门,无人应答。开门一看,房内空无一人,只有桌上一封书信。信上说,她有事走了。
      从此以后,少庄主再不曾见过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