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女儿终于醒过来,二夫人卫氏记挂着,天刚微微亮就起身带着大丫鬟嬷嬷就到了听雨阁。萧暮雨这会还没醒,卫氏也没让下人惊扰,只安静的在床边守着。
清早各房也得了消息,三姑娘终于是醒了过来,上至老太太,下至萧暮雨的兄弟姐妹们都纷纷来听雨阁探望。
萧暮雨醒后,大夫也上门看望,说已无大碍,只是身子虚,还需多费心补补。
众人也体谅姑娘刚醒,不好多打扰,只叮嘱好好休息放下礼物离开了。
父亲去了前面接外祖母,母亲还陪着自己。萧暮雨开口道,“娘,外祖母好容易来咱家,您不出去接接吗?”
“念儿,娘好不容易看你醒了,昨夜就念着你不放心,现下娘恨不得把你揣在怀里,时时刻刻看着才好。娘知道你差点没了的时候,可恨不得和你一起去了。”
萧暮雨没想到,自己这娘亲说起肉麻的话来一点都不带停顿的,这语气又柔又甜,听的自己心里暖烘烘的。
可真有点,不习惯。
萧暮雨有些脸红,“叫娘担心了呢。”
萧暮雨此刻身着中衣,一头瀑布般的黑发披散在肩后,躺坐在床上,后背靠着的是好几个卫氏叫人缝制的鹅绒软垫。
由于身子虚弱,萧暮雨巴掌大的小脸上还没多少血色,昔日红润小巧的嘴巴也透着些白,可那双眼,还是一如往昔地泛着莹莹光亮,似乎再大的磨难都湮灭不了其中的光彩,等到萧念有天终于知道萧暮雨长的是个什么模样,都不由得在内心惊叹,这双眼,盛满了星河啊。
萧暮雨是二房盼了好久才得到的女儿,加上卫氏生产时难产,虽然最后有惊无险,但是身子还是伤着了,日后很难有孕。不过卫氏现在有儿有女,加上自己和丈夫青梅竹马,感情甚笃,也没有什么姨娘通房之类的烦心事,卫氏可以说自己这差不多是神仙般的生活了。顺风顺水过了这么久,这次的事可以说是自己父亲过世之后对卫氏最大的打击和惊吓了。
卫氏爱怜的抚摸着这宝贝女儿的脸,只觉得怎么都爱不够。“念儿似乎变懂事了呢。”
萧暮雨听了有点愣住,是自己表现的有点不一样吗?
这时,就听见外面说自己的外祖母和二舅妈来了。
卫老夫人年近五十,育有二子一女,卫氏则是自己的幺女,同萧暮雨一样,卫氏还在家做姑娘时就受尽宠爱,对自己独女的独女,老太太也是爱屋及乌,就连自家孙女都经常打趣抱怨说祖母偏疼萧暮雨。
顾不得和自己女儿多说,卫老夫人看见宝贝外孙女自然一把就捞进怀里,心疼的不行。
萧暮雨浑身被一股温暖的感觉包围着,只觉得这外祖母的气息太好闻了,老太太身上是干净冷冽的檀香,非常有镇静的效果,闻之安心,和前世自己那重男轻女的奶奶身上的味道可完全不一样。
“外祖母别担心啦,我现在好着呢,不出几天就可以上门去给您请安了。”
“你这小调皮,养好身体是正经,谁着急让你给我请安去了。”卫老夫人亲呢的刮了刮萧暮雨的鼻子。“瞧着这脸色似乎还是不大好啊。”
“是呢,念儿,上次我和你大舅母来看望你,回去之后你外祖母听说了可是担心的好几日吃不下饭。”卫二夫人是个外向的性子,说话的时候语调总是上扬带着笑,“我们都担心的不行,尤其你小舅,昨日不知从哪得了一支雪莲,回家就叮嘱我给你送来,谢天谢地,我们这宝贝念儿醒了,这雪莲刚好拿来给你补身子。”
萧暮雨知道自己舅舅家一向待自己亲厚地像亲孩子一样,笑着道了谢。
两人也知道,萧暮雨现在多多休息才是正经,看着姑娘没有大碍,也就放心起身准备去前院了。
临走,卫老夫人不舍的叮嘱了好几句。
卫氏起身送两人出门,送至清溪苑前,“娘,嫂子,麻烦你们急忙忙跑过来了,现下我也无空招待你们,待念儿身子好了,我再带着孩子们回家看望你们。”
两人只说一家人客气什么,自家孩子当然能够体谅。
看着一直陪在一旁的婆婆,卫氏也是心下愧疚,走过去挽住婆婆的胳膊,“娘,媳妇不孝,还得辛苦您这样跑来跑去,还得麻烦您帮我招呼我娘家人。”
安阳王府这么大一家子,之所以能过得这么和睦,掌权老太太当然是个开明的。闻言也不客套,打趣道“可不是辛苦了吗,等念儿好了,罚你来我院里陪我用五日早饭。”
“五日可不够,我看得七日!”卫老太太听了,笑着上来帮腔。
“哎哟,能在婆婆面前尽孝,半月媳妇都赶着去。”卫氏嫁进萧家十几年,早就和自己婆婆处成了娘俩一般。
“我看呐,就属卫姐姐养出来孩子嘴甜会撒娇。”萧老太太笑的直拍卫氏挽住自己胳膊的手。
“妹妹这话我就不同意了,分明是嫁到您家宠成这么个性子。”卫老太太看自己女儿婆媳关系处得这么好自然高兴,这萧老太太可是三个媳妇呢。
“老太太别争啦,我这妹妹两位老太太都宠、都娇!还有我这妹妹天生就可人疼!”卫二夫人一向会说话,不过看着自己这夫家妹妹和自己婆婆处得如此和睦,心里不是不羡慕的,自己和婆婆可就没这么能亲密。
不过她也清楚,这萧老太太自己没女儿,这夫家妹妹自小也算是在萧老太太眼前长大的,感情当然非比寻常。
不过理解是一回事,还是感叹卫氏命也太好了,京城里怕是无人能赶上了。
三个人的话可把卫氏臊的不行,“太太们还是赶紧去前院喝茶去吧。”
一群人笑着离开了。
等卫氏回了听雨阁,萧暮雨已是又歇下了。卫氏便张罗着要丫鬟去厨房盯着给姑娘做膳食,又仔细看了各房送来的礼物,留下了刚刚娘家送来的雪莲,叫丫鬟拿去每日分一些出来给姑娘炖着喝,其余的都叫人拿下去收着,并叮嘱房里管家娘子好好记录在册。
叮嘱完,又问下人老爷在哪。
刚刚萧二爷只是给岳母问了安,并没有随女眷来后院,先去书房处理一些事务了。
问完,卫氏也没过多关心,只叫人拿了针线篓子来,上楼去陪着女儿了。
京城寸土寸金,王府虽是世袭下来,可是随着人越来越多,已是不够每人一院了,故小辈们都是住的阁楼,上面就寝,下面则是书房和待客的地方。
前院,两个夫人坐在上首,萧家各晚辈已是俱来前厅见客了。
安阳王妃丁氏带着大姑娘萧暮雨,三方夫人李氏带着二小姐萧暮霏和四小姐萧暮霰。至于家里的少爷们,则去书院上学了,只有三房的小哥儿五少爷萧疏浔还没到上书院的年纪也跟着自己的母亲前来了。
几个姐姐上前给卫老夫人,卫二夫人问安,浔哥儿也有样学样的上前奶声奶气给长辈问好。
四岁奶娃娃一本正经的样子,笑坏了众人。卫老夫人连忙将浔哥儿招来抱在膝上坐着了。
李氏见了连忙叫浔哥儿下来,说别累着了卫奶奶。
小娃娃可爱的紧,扭头和卫老夫人说“卫奶奶,祖母和母亲经常说浔儿是个小胖猪,可别把卫奶奶压着了,放浔儿下去吧。”
话一说完,逗的大伙笑的不行,卫老夫人连夸萧老太太有福气,孙子孙女们大的优秀,小的机灵。
萧老夫人“姐姐可别夸了,就这小胖墩平日里不知道多调皮了。再说了,京城里谁人不知,清河王府家的孩子哪一个不优秀。”
清河王府卫家,长子清河王与王妃育有两子,世子卫廷晖年纪轻轻就已在御前做事,掌管皇宫护卫,乃副指挥使,还有一女,芳名卫雨菡,是京城有名的才女,如今在女学上学。次子卫二爷是兵部尚书,与卫二夫人同样育有两子,大儿子卫廷昀听从父亲安排在军队历练,次子卫廷晞走的是文人的路子,如今也在书院上学。
这是京城卫家,其实卫老太爷还有一子,为庶子,是萧二夫人卫氏的三哥。不过如今不在京城,在江南做地方官。
和安阳王府这每房三个,一共九个孩子比起来,如今清河王府家就四个孩子在跟前,更何况三个男孩也不是时常可以见到,孙女也就一个,卫老夫人难免羡慕这亲家妹妹家孙子孙女儿多,热热闹闹的。
“妹妹家孩子不一样优秀招人疼,我看啦,妹妹家热热闹闹有福气,姐姐我羡慕都羡慕不来。”
卫二夫人自己没女儿,看到漂亮姑娘也是高兴喜欢,看着萧家三姐妹也是笑盈盈的夸着,“我看老夫人家三个姑娘,走到哪都怕都是要夸一句这福气怕是都跑到安阳王府家了。”
自己家孩子被夸当然高兴,萧老太太笑着说“你们家菡姐儿那才是顶顶标志的姑娘,我看呐,到时候,你们王府的门槛怕是要磨掉好几层咯。”
话里的意思众人哪能不明白,姑娘们听了一个个笑红了脸,卫老太太连说“你呀你,就你会胡说。”
这从前往后都是这样,你来我往的做客聊天当中,不就是夸来夸去。
安阳王妃丁氏,娘家乃是安国将军府,将门之女性子里总带点硬朗,在这场面之下,也没多说话,只在一旁淡淡地笑着。李氏的娘家并不在京城,是萧老夫人娘家亲戚的孩子,虽有心多说两句,但因着自己不是个会说话的性子,好几次都被自己婆婆把话拦住了。
留了饭之后,卫家客人也离开了。姑娘们也回屋各自收拾东西预备去女学了。
这女学乃是京城专为女子开设的学堂,三年学制,女子到了十二岁即可参加入学测评考试,不限门第,无论是官家子女还是平民家的孩子,皆可报名参加。不过这测试也需得一定的基础才能通过,故学院里还是官家子女居多。
安阳王府和清河王府虽是王府,但也只承了世袭王位的皇恩,子女是没有资格和皇室子女一样在宫里入学的。故府上的男孩儿们皆在南阳书院上学,女孩则在女学。
卫家卫雨菡今年刚刚入学,萧家二小姐萧暮霏与其同岁,也是今年的新生。而大小姐萧暮雪年长一岁,已是入学一年了。至于萧暮雨和萧暮霰两人同岁,不过月份的差别,今年也才虚岁十一,还在家里由女夫子教学,为以后的入学测评做准备。
女子上学并没有男子那么严苛,多半都是在下午开课,还是体谅姑娘们长身体,早上多睡会。
萧暮雨后来了解到,这个时代,并不提倡女子无德,也不过分要求女子太有德,可谓是风气开明,安泰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