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广播求医 ...
-
1995年八月底,正是华国学生返校的高峰期,这趟从川南省开往京都的火车上,就有许多返校的大学生和陪同大一新生去学校报到的父母,车厢里热闹又喧嚣。
穿着都市中少见,黑色对襟短衣和宽脚裤,左手带一只旧银镯,苍白瘦弱的白石林,在一车的旅客中装扮有点与众不同。不象坐在她对面的两位,一看就知是返校的学生,二十来岁,青春阳光,是让人眼前一亮的帅哥美女。
古朴的服饰,弱不禁风的少年,在无聊的旅途中,极易挑起他人的好奇。对面的两位,就对他充满想象。
一个问:“小兄弟,苗族?传统服装挺有特点的。刚离开那个是你亲戚吧,你们有点相像。”
另一个则问:“你脸色这么苍白,是不是生病了?哪里不舒服?”
闭塞的车厢,混浊的空气,嘈杂的人声,这环境对白石林说真是一种考验。本就有点精神迷糊,对无干人等的问题,实在提不起兴趣开口,干脆双眼一闭,靠在坐位上养神。
痛,好痛,撕心裂肺的痛。
“活着!”
“活下去!”
“真有种,活着回来!”
陌生而熟悉的声音,从黑暗的尽端传来。一遍又一遍,回音渺渺,经久不息。
“阿巴(奶奶)、阿腰(爷爷),怕,阿吉(爸),疼。哪孬(哥哥),哪孬(哥哥)……”
“里阿(妈妈),里阿(妈妈)……”
大脑深处埋藏的片断交替浮现。
混淆了时间与空间。
白石林很着急,她忘了一些事情,一些很要命的事情,怎么办?她真地想不起来了。
“各位乘客请注意,各位乘客请注意,现在广播寻医。有乘客突发急病,神智不清。乘坐本次列车的医护人员,请速来10号车厢,病人急需救助。”
“各位乘客请注意,各位乘客请注意,现在广播寻医。有乘客突发急病,神智不清。乘坐本次列车的医护人员,请速来10号车厢,病人急需救助。”
……
连续地寻医广播,吵醒了浅睡的白石林。她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刚才又梦到遗忘的往事。梦中,她拼命想记起,非常着急,但始终想不起来忘了什么。每次醒来都会发现,真是急出一身大汗。现在也是,湿透的衣服贴在身上,沾呼呼地,难受。
“是不舒服,还是做噩梦了?走,我换到了卧铺,去那边换身衣服再睡。”
一个穿白衬衣、黑西裤,留着平头的青年,关切地摸了摸白石林的额头。
还在迷糊的白石林,有点木,不知身在何处。好一会才反应过来,和她说话的是王立源,她在火车上,要去京城上学。而王立源工作调动,要回京城的家。
四年前,优秀的大学生党员王立源,毕业时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要求去最偏远、最艰苦的地方工作,分到了川南省云麓苗族自治县县政府。报到后,他又主动要求到更偏远的地方,最后在赤塘镇管辖的白圩寨蹲点四年,也踏踏实实地做了白石林四年的私人家教。
白圩寨是川南省云麓苗族自治县,喜雅山脉未端十万大山中的一个苗家古寨。对外地人来说,是一小到不起眼的存在,哪怕是在云麓苗族自治县的地图上,拿放大镜都不一定能找到。但这个不起眼的古寨因苗家巫蛊的传说,在川南苗人之间耳熟能详。
处于山峦盆地的白圩寨,土地肥沃,山林物产丰富,农耕狩猎文明悠久。白圩寨苗人生活的富裕和他们桀骜不驯的性格,在云麓苗族自治县都是顶顶有名。这个生苗聚集的老寨,历来封闭排外。行政管辖权虽然划归赤塘镇,但赤塘镇对白圩寨的管理一直不到位。
王立源是第一个走进这个生苗老寨的大学生,也是第一个被白圩寨认可的汉人公务员。
他在寨中大力宣讲《野生动物保护法》,劝导大家放下手中武器,保护野生动物;又因地质宜地引入特种草药种植,构建了稳定的销售渠道。还把地域蔽塞,群山怀抱的白圩寨,亘古未变的自然风光,和神秘的巫蛊传说,一起晒上了互联网。瑰丽的风光,奇异的文化,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探奇旅游爱好者前来,一举改变了白圩寨几千年来的传统生活方式。
做了这么多本职工作之外,他还教出了白圩寨第一个大学生——白石林。
在这个许多人还不会讲汉话的地方,考出了一个大学生,而且还是京都的华清大学,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华清大学,别说白圩寨了,哪怕是自治县,多年都难得考一个。
因为这事,白圩寨公中出钱开了坝坝宴,大庆三天。
等到这个千年古寨飞出的金凤凰,要离开苗寨上京读书时。白圩寨的苗人犯难了,谁送她去京城,在京都遇到难事咋办?
生苗老寨的苗人鲜少外出,别说白石林的家人不放心,就是寨中族人也怕她象她姑姑一样,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迷了眼,最后把小命都搭上。
正好王立源要调回京,对他充满信任的众人千叮咛万嘱咐,把白石林托给了小王这个京都本地人。
在白圩寨四年时间,王立源对白石林的印象是:身型清瘦,但身体素质特强。十来岁的孩子,在毒虫虎豹横行的十万大山,来去自如。性格自闭,但智商极高。在给她补课时发现,任何知识点讲过一次,就无需再提。记忆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均超一流。
这样天才的孩子,总让人不由得想多为她做点什么。
考虑到白石林的自闭,喜欢独来独往。连上学都是只去参加期未考试,从没在教室上过课,王立源就很担心她是否能适应大学生活。本想带她坐硬座回京,车厢内学生多,时间闲,正好引导她与同龄人多交流。只是没想到第一次出远门的白石林,对拥挤嘈杂的环境很不适应,精神萎靡,脸色苍白。
看来这一次买硬坐票带白石林上京的想法,还是太想当然,没有考虑周全。王立源只好放弃原本打算,去找列车长补卧铺。运气很好,碰到个地道的京都本地人。套套瓷侃了会大山,混出点交情,列车长就很义气地拿出了一间软卧。
这本是备用包厢,王立源大方地包了下来。并许诺那两个空床位,如果真有需要,列车长可任意安排。
刚把这边搞定,回来就发现白石林大汗淋漓,一副难受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