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告别 ...
-
自那日下午短暂的停歇之后,雨又缠绵着连落了好几日。在她将要离去的这日清晨,天却放了晴。
她再一次站在这儿,一身红色的衣裙,手中是一把收起的伞,在黯淡的背景下衬得愈发突兀。她的裙角已被露水打湿,红得愈加鲜艳,大约是站了许久。
苏未有些用力地眨了几下眼睛,终于能够微笑着开始道别:“姐姐,我要走了。这一次,大概很久很久,也可能不会再回来了。呐,要一起吗?”问完却又觉得好笑似的很快否定道,“开玩笑的啦,我知道的哟,你想留在这儿。你,想陪着他。”最后一句很轻,轻得近乎耳语。大概没有人能比她更了解,苏茉那温顺无争的外表下,固执到近乎偏执的性格。
“那,真的,再见了。”苏未最后看了一眼墓碑,转身打算离开。
一身黑衣的男子却不知是何时到来的,隔着一个墓碑左右的距离,望着她。
迁冲她点头示意,问道:“你是来告别的?”
“嗯。”苏未点点头,反问道,“你经常来看姐姐吗?”
“是。”迁笑得有些伤感,“不过这是最后一次了。”
“最后一次?”
“我要离开了。所以,今天我也是来告别的。”
苏未微微低了头,她不知该说些什么,于是干脆只是侧身让他过去。迁看了她一眼,也不再说什么,径自走到苏茉的墓前。苏未想了想,觉得应该退开一些,于是干脆走去了山道上。只是不知出于什么缘故,她也不曾离开。
在苏未开始怀疑起自己等在这儿的必要性的时候,那个人终于沿着山路缓步下来了。迁望见等在路旁的苏未,愣了愣,但还是走上前,问道:“还没离开吗?”
苏未正要开口,却被不知何时又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来的雨吸引了注意,“又下雨了啊。”
“是啊。”迁撑开带来的黑色雨伞,“不介意的话,我们合撑一把吧。”
苏未笑笑,拒绝了他的好意,举了举手中收起的伞,撑开来,“不必了。”
迁也不再坚持,退开些距离,与苏未一同向山下走去。
但往下走了几步,苏未却又停了脚步,迁有些困惑地随之停了下来。
苏未展颜笑道:“呐,我说,我带你去见一个人吧。”
“谁?”
“原。”苏未的唇角有极小的弧度。
“谁?”迁不解。
这一次,苏未却不再答话,只是笑笑,转身就向另一个方向走去,似乎很笃定身后的那个人会跟上来。
不算远的路程,只不过说不上算不算意外,苏未口中的那个人,早已在八年前长眠不醒。完全陌生的名字,而苏未在那之后又不曾说过一句话,迁只好有些尴尬地在一旁看着她清扫祭拜。
直到苏未做完一切,撑伞往回走的时候,跟在一旁的迁才犹豫着是不是应该开口问些什么。苏未却忽然主动开了口:“有一个故事,不知你愿不愿意听?”
迁一愣,过了片刻才问道:“是‘雨水增’的故事吗?”
苏未有些诧异,“你知道?”
“不知道。”迁道,“不过毕竟是朝夕相处了五年的人,隐隐约约还是可以猜到一些。”
苏未叹了口气,将那个遥远的故事缓缓道来。苏茉在京都留学的时候,一次岚山的春日出游,令她结识了来自中国的自由摄影师原。最初大概是在异国他乡遇见国人的亲切,令两个人的关系快速拉近。之后应该是相似的性情与爱好,让苏茉与原走到了一起。从那些年往来信件里的点点滴滴,苏未能感受到姐姐的幸福。春日岚山的盛景,雨季漫步的宁宁之道,秋季攀登的比睿山,冬日手中温暖的抹茶。还有因连日阴雨加之失去恋人消息而焦躁的心,却在对方一张只有三个字的信笺面前变得平静而柔软。
苏未的故事结束,迁问道:“原,是个怎样的人?”语气平静得令他自己都有些意外。
“其实很多事,我都不清楚。我只是知道故事的大概。”苏未的语气有些难过,“你知道《枕草子》中,关于‘雨水增’的段落吧。我想姐姐是真切地感受过那种心动的。所以……”
迁大概明白苏未没说完的话:所以才会在剩下的时光里念念于心,至死不忘,也能明白这看似答非所问的话里隐藏的答案,会在落雨时寄来这样一封信笺的人,该是如何地温柔呢?
“那,为什么会分开?”
“很简单的理由,原要去做战地记者,那是他的理想。然后,很不幸地。”苏未的语气淡淡的,“死亡,很常见的原因。”不过,也最是绝望。
迁沉默了许久,在快到山脚的时候,却忽然问道:“为什么告诉我?”
苏未抬头望了一眼密密地织着雨网的天空,微笑,“因为,下雨了啊。”
“雨水增”的故事,就让它在雨天作别吧。
最后在路口告别,雨已停歇,说了再见之后,苏未却忽然突兀地道:“算来竟也十一年了。”
“什么?”本在低头收伞的迁闻言万分诧异地抬头,眼中有来不及掩饰的心虚。
苏未扬起一贯温暖的笑:“我一直知道哦,‘雨歇微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