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解释 ...

  •   沈嘉良久未答,李锦如心中疑惑更甚,探究地看着他。

      沈嘉回过神来,守着礼数,向她回礼:“我之前伤了你,现下又救你,功过相抵,李姑娘不必言谢。”

      沈嘉顿了一下:“恕我冒昧,瞧着适才那些人穿戴华贵,下手狠厉,绝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不知李姑娘何故与他们起争执呢?”

      “这伙人是丹阳城有名的恶霸,欺负人哪需要什么缘由。”

      这人深不可测,李锦如不欲与他深交。

      沈嘉状似无意地朝李锦如的伤腿看了一眼,诚恳地说道:“你腿伤还未痊愈,这位小兄弟又伤得不轻,不知那伙人会不会去而复返,为保万一,请让在下送你们回去吧?”

      山子戒心不减。

      这人三番两次套近乎,不知何意?

      无奈自己与李锦如都行动不便,只好接受他的相助。

      于是吉大上前扶上山子,巧儿搀着李锦如,一行人各怀心思地往醋坊的方向疾步走去……

      靠近醋坊后门,李锦如远远地瞧见阿爹在院门外不住地张望……

      “阿爹!“李锦如走快了几步。

      李老爹伸手扶住女儿,不满地责问:“你腿脚还没好利索,乱跑什么?!”

      李锦如来不及解释,急道:“阿爹,山子受伤了,您快去叫大夫来!”

      而后又转身请求沈嘉:“沈公子,还要麻烦你们帮我把他扶到房里去。”

      沈嘉点头。

      吉大扶着山子走上前来……

      李老爹这才看到满身血污的山子,惊叫出声。

      “这,这怎么回事?!”

      “阿爹,您先别问这么多,先去把大夫找来!”

      “我去吧!”巧儿放开李锦如,话音未落人已经跑远了……

      李锦如忙把吉大和山子让进屋里,安置完毕,又亲自打水给山子擦洗。

      行动间,受伤的那条腿又痛了起来,李锦如白皙的额上沁出一层薄汗,自己都没有发觉。

      她还病着呢,沈嘉有些于心不忍。

      “李姑娘请放心,吉大是军中出来的,略通些医术,能简单地料理伤口,山子兄弟不会有事的。”

      李锦如点了点头。

      这不是伤了锦如的那个人吗?他怎么在这?

      一旁的李老爹愈发糊涂了。

      他刚想发问,便听屋外传来一个女声:

      “亲家,什么声音啊?是不是锦如回来了?”

      李锦如愣了,曾伯母?

      李老爹神情尴尬,被山子的事情一打岔,他就把前厅等着的人给忘了。

      李老爹忙跑出屋拦她:“不是不是,是山子相熟的朋友。锦如没那么快回来,您还是到前面坐着等吧。”

      说着就把李氏撵回前厅了。

      李氏心中嘀咕:山子的朋友?山子那孩子哪有什么朋友?

      李锦如跟了出来:“阿爹,是曾伯母来了?”

      李老爹无奈:“是,来了有一会了,我说你不在,她偏不信,非要在前厅等你。”

      说罢又拉着李锦如,一脸严肃地告诫她:“你就待在后院,千万别往前厅去,她坐久了,见你没回就不会再来纠缠了!”

      李锦如沉吟片刻:“我去见见她。”

      李老爹拦她:“见什么见!他们家背信弃义,让你被全丹阳城笑话,还有什么好见的!”

      李锦如低头不语。

      李老爹虽然恼火曾家,但终究心痛女儿,不好太强硬:“锦如,你要是不想见,阿爹就帮你把她打发了!”

      “阿爹,我想见。”

      李锦如抬首,唇角扯出一个弧度,声音轻柔却不容拒绝。

      ~~

      醋坊的前厅不大,厅堂正中央的青砖略微凹陷,被来往的客人磨得锃亮,可以窥见平日店内人来人往的盛况。

      厅门正对着摆放了一张红木方桌,两张翘檐木椅分坐两旁。

      东侧的里间一眼望去,堆满了无数口黝黑的大醋缸。

      厅内弥漫着浓浓地酸味,闻来并不觉得刺鼻,反而有股沁人肺腑的醇香。

      李氏轻轻抚平衣摆,端坐在方桌的一侧,一副不急不慢、死等到底的模样。

      只有手里被偷偷绞紧的帕子透露了内心的些许不安。

      又坐了不多时,一个玲珑的身影一瘸一拐地掀帘而入。

      “曾伯母!”李锦如没有拄拐,坡着脚走进来……

      “锦如……”

      李氏看得眼圈一红,自己看着长大的丫头,认定的儿媳,危急之时肯舍了命去救自己,却被她不争气的儿子欺负成这样……

      李氏一辈子也没这么羞愧过。

      李锦如仿若没瞧出李氏的异样,笑盈盈地在她一旁落了座。

      李氏仔细端详李锦如的神色,心中苦笑,她将情绪隐藏得很好,可是但凡女子遇到这种事情,名声尽毁,哪有不伤心难过的?

      这么一想,李氏顿时觉得自己心里已经想定的话有些说不出口了。

      静默半响,李锦如率先开口:“伯母身子好些了吧?”

      李氏赶忙道:“无碍,早就无碍了。”

      “那就好。”李锦如笑了笑,低头不语。

      李氏斟酌着开口:“锦如,你别怪伯母,出事之后,我被吴良吉那个狗官扣在府里出不了门,才一直未来看你。”

      “伯母,我晓得的,我不怪你。”李锦如打断她,认真地道。

      说罢,李锦如想到今日吴昊的那番话,有些状似无意地问:“只是,伯母今日如何能出来的?”

      李氏顿了一下,有些犹豫:“晋儿前几日从润州回来了,吴良吉也就没有再拦我了。”

      “嗯。”李锦如应了一声,继续低头不语。

      忽地,李氏猛地站起身,绕到李锦如身前拉起她的手。

      口中不住声地赔罪:“锦如,是伯母对不住你!”

      李锦如吓了一跳,赶忙伸出手扶她:“曾伯母,您言重了,我担当不起。”

      李氏拉着李锦如的手,声音悔恨:“我含辛茹苦地将他养大,却不料将他教得薄情寡义,见利忘义,我真是没脸再见你。锦如,这次是他不对,你要打要骂,我都不会替他开脱,只是你别恨他,别对他冷了心,行吗?”

      她说罢殷切地看着锦如。

      李锦如继续沉默。

      李氏以为事情还有转圜之地,随即目光坚定,斩钉截铁地向她保证:

      “锦如,你放心,我绝对不会眼睁睁看着他娶吴家女儿的!”

      李锦如不接她的话,沉默良久,终于轻声问道:“曾伯母,我只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氏有些犹豫:”是我未告知实情,便做主定下了你们二人的婚事,耽误了你。”

      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了,而且,她能感觉到,这是锦如给晋儿的最后一次机会了,若自己再有隐瞒,恐怕儿子真的要失去这段姻缘了。

      李氏沉吟良久,抬起头来时神情带着恍惚。

      她的声音飘忽不定,像在述说很久远的事情。

      “我们曾家原本住在平江府,也是平江有名的世家大户。”

      “曾家祖上世代为官,家业很大,只可惜一直人丁不旺。到了我夫君这一辈,只得了他一根独苗。我夫君背负家族所望,一直在嘉兴望族沈家的族学进学。”

      “沈家族学誉满天下,遍邀江南大儒授课讲学,更难得的是不看出身,择优而录,引得天下寒门学子争相前去求学。”

      李氏顿了一下,继续道:“现在的丹阳知县吴良吉,正是我夫君当时的同窗旧友。”

      “吴良吉出身贫寒,却品质坚毅,为求学能忍常人不能忍之苦,我夫君欣赏他志向远大,处处帮私于他,还让晋儿与他家的幼女定了亲。”

      “后来通宝二十一年,我夫君高中榜眼,圣上赏赐金银无数,又亲自授官,外放通州,真可谓风头无两。可那一年,吴良吉却不幸落榜了。”

      回忆起之后的事,李氏喉咙发紧,有些讲不下去。

      她抿了口茶,平复了情绪,又慢慢开口:“通州地处江北,局势不稳。北蛮攻下淮南东路,顺势攻打通州。我夫君与守城将领死守通州城,足足抵挡了北蛮骑兵三年之久!”

      李氏心中酸涩:“三年征战,城守住了,百姓们却苦得活不下去了。”

      “我夫君实在不忍,多次奏请朝廷开放通州粮仓救灾!朝廷开始不准,后来不知怎么,忽然下令许了。百姓们有救了,可是没想到,通州城很快却失守了。”

      听到这里,李锦如眼眶湿润了……

      通州一役,她虽没亲身经历,可是润州离通州不远,通州战乱,润州同样不能幸免。

      她那时年纪小,只觉得战乱时日子苦得过不下去了,却不懂这世道为何总要打仗。

      李氏声音颤抖:“不知是哪里出了差错,城破之后,我夫君竟然被诬陷私自挪用军粮,害通州一役惨败。”

      “不过两月,曾家满门获罪,被流放三千里外的蛮荒之地。不久之后,我夫君饮恨而终,公婆操劳而去,一时家破人亡,落魄至斯。”

      “那一年,晋儿才11岁。”

      “后来,我与晋儿幸得沈家恩师相救,可嘉兴沈家向来不容奸佞,救我二人性命已是仁至义尽。我们母子二人无处分辩,无处容身,只得投奔姻亲吴良吉。”

      “此时,吴良吉已经顺利中榜,做了丹阳城的父母官。”

      李锦如脑中一闪,忽然明白了什么。

      然后,就听李氏声音夹杂着恨意,冷切刺骨地道:“谁料,吴良吉表面恭敬,背地里却指使他的儿子还有下人欺负晋儿。没过多久,他假好人的面具再也伪装不下去,便无情地将我们母子赶出府,对原本的亲事也矢口否认了。”

      李氏看了李锦如一眼。

      “后来的事你就都知道了,我和晋儿,对外说是寻不到亲的异乡人,靠着你们这些好心人的相助,落脚到后街河边的破屋,才算安定下来。”

      李锦如静静地坐着,心中思绪翻滚,良久未平。

      这件事背后原来还有这么多的隐秘,如此惊人,如此复杂,让人不知该恨还是该……

      她回忆着从前的种种,难怪吴昊如此憎恶曾晋,每次见到他非打即骂,总不肯善罢甘休;

      难怪曾晋对吴家小姐的态度奇怪,像是躲着她,可又被她撞到过他们在河边说话……

      原来,他们早就有命定的姻缘……

      “锦如,”李氏紧紧地握着她的手。

      “这样的深仇大恨,我原是不会跟任何人说的,此时说出来,也并非要博取你的同情。我只是想告诉你,我虽不知晋儿心里在打什么主意,但是吴良吉如此无耻、落井下石,我相信,晋儿是绝不会娶他的女儿的!”

      李锦如心绪纷乱,有千百句话堵在心口,末了,却变成了一句,

      “听说,他们的婚期定在了下月初八?”

      还在喋喋不休的李氏,被这句轻飘飘的话堵得哑口无言。

      李锦如明知自己已经有所动摇,可之前的心结梗在那里,还是心有不甘。

      “吴家是官老爷,曾晋哥哥又是名门之后,我家只是个不入流的商贾,恕我和阿爹不能亲自前去道贺了,不过我会备上一份大礼,庆贺他们大婚的。”

      李氏急了:“可是!我看得出来,晋儿他心里有你!”

      李锦如苦笑:“那他回来多日,为何不亲自前来?”

      李氏敏锐地听出她的话里还有转机,安抚她道:“好孩子,你别赌气。他就是一时鬼迷了心窍,自个想不清楚的,需要有个人点醒他!

      “他是个倔脾气的,跟他爹一样!难道你之前没有领教过?”李氏故作轻松地调笑。

      李锦如神色怏怏。

      怎么会没有领教过,阿爹说她是倔驴脾气,结果跟曾晋的倔脾气比起来,自己就完全不够看了。

      李氏定了心,高兴地起身告辞:“你放心,过两天我一定把他给你带来,亲自向你赔罪!”

      李锦如心中煎熬,犹豫不定。

      只得默不作声地起身送李氏出门……

      ~~

      回到后院,山子身上的伤已经被包扎好了。

      巧儿领了大夫的药方在灶房煎药。

      见她回来,沈嘉起身告辞。

      李锦如累极,也未推辞:“今日多谢沈公子相救,改日等山子的伤好些了,我让他亲自到你府上拜谢。”

      沈嘉轻笑,从容回礼:“我们主仆三人来此是为了行商,目前下榻在西市口的悦来客栈,并无府邸。”

      李锦如皱眉,难道他听不出她就是客气一下?

      沈嘉收敛了笑,认真道:“李姑娘,谢就不必了,我与你……”

      他调整了言辞:“我与山子兄弟也算有缘,日后若你们有什么难处,请一定记得到客栈找我,我或许能帮得上你……你们。”

      他指的是吴昊那帮人吗?

      的确,那几人都是恶毒又记仇的性子,尤其今日没出现的那个姜济远,简直就是个睚眦必报,毫无顾忌的阎王!这次他们吃了瘪,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李锦如心中燃起怒火。

      正好,他们将山子伤成这样,招招都下了死手,若自己还是一味地避让,只会让他们更加无所顾忌!

      今后,哪怕是拼上性命,她也不会再任人欺负!

      李锦如看了眼面前长身玉立、气度矜贵的人。

      这个沈嘉,之前冒险救她们,现在又费心替他们担忧,是个好人。

      李锦如放下心中防备,她承认,自己之前对他有偏见。

      只是不知,他这样贸然出手,会不会给自己惹上麻烦。

      李锦如真心实意地欠身向他道谢,又告诫他万事小心。

      沈嘉毫不在意,反而将话锋一转:“李姑娘,我看你神色郁郁,像是遇到什么烦心之事,”

      沈嘉斟酌着开口,意有所指:“沈某托大想赠姑娘一言,凡事莫心急,且等一等,或许会柳暗花明呢?”

      李锦如一时有些怔忡……

      怎么今天都来劝她,难道他也是曾晋的说客不成?

      沈嘉点到为止,颔首欲转身离开。

      一旁的李老爹早看出这人出身非凡,忙亲自热络地将几人送出门去。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解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