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家人 ...


  •   花开花落残寂寥。细算来,舒冰已经来到这陌生的时空近三月了,从当初的无法接受事实到现在的既来之则安之。

      记得当时吵闹着要回家,对那阴暗深沉的地方没有仔细观察,没想到竟真有那种地方。可是不知道怎么了,自己竟然到了这鬼地方。

      从文明民主,先进发达的21世纪退回到专制黑暗落后的封建社会,越活越倒回去了。感觉像是喝了杂烩汤,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生活上有很多不习惯。这里极力注重的礼仪与庄容,这都是与自己的随性所不相容的。

      21世纪相对于大清朝是未来,可现在对于她却是过去,生活仍要继续,舒冰不知要如何回到自己的故乡,思量下来,不能持哀怨和观望的态度。只能把握现在,在这里安顿下来,这样才不会总是回忆,伤悲。

      院子里槐树根下的蚂蚁成群集队地在一根骨头与洞穴之间来回奔走,忙碌。舒冰恶作剧地把那根骨头踢得远远的,这下它们的队伍链被她给中断了。但是没过多久,骨头上的蚂蚁先头部队却越过“千险万租”与大军联系上了,因此苦难的八千里长征的送粮活动又开始了,没有一个在偷懒,全都兢兢业业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负重爬行。

      舒冰觉得应该向它们学习,为自己储备粮食。

      “呦,我的小祖宗,你怎么跑这儿来啦!阿嬷找你都快急死了,秋日的风最伤人了,病刚有点好,可不能再受凉了。”这个一身淡素的女人边说着便把一件水红色白绒边的小披风罩住舒冰的小身体。“阿嬷,没事的,我都好了。

      舒冰现在是一个三岁小孩,正是咿咿呀呀,口齿不清地学语时。记得以前父母发现自己在与人说话时吐字不清,那时她也没怎么在意,后来舅舅向父母提议去医院在舌头和下颚连接处减掉一些连接衣,吓得她呦差点就要把黄豆含嘴里对这镜子天天练习了。后来舍友讲,说自己在和她们说话时讲得又多又利索,可是和不熟悉的人说话不仅不太利索,还有点湖里海里地,不仔细听还不知其所云为何。她这才知道这是小女儿娇羞在作态,只是过份害羞就显得有些作态了,这是后来才发现的。可怜见的,好不容易改好的毛病,现在还要装!

      “小圆圆怎么能趁秋丫头出去置水时偷偷溜出来呢!把那傻丫头魂都吓出来了!若是再像上次一样掉进水里,那阿嬷我,阿嬷我…‥”阿嬷说着说着竟红了眼眶。舒冰内疚地轻喊了声:“阿嬷”。她闻声转过眼来看舒冰,舒冰抬手轻轻地触摸她的脸颊:“不要哭,是圆圆不好,让阿嬷生气。”

      阿嬷立刻用帕子轻拂了拂眼眶,向外啐道:“呸,呸呸呸!瞧我这张嘴,竟说着没边没谱的事!还让我们圆圆给我道歉。”阿嬷一边说着一边用舒冰的手打她的嘴唇。舒冰没心没肺地咯咯笑着,阿嬷只是心疼地抱着她。

      “今日下午,老爷与少爷就要从知府那里回来。阿嬷有许多事要张罗,圆圆洗漱完就到夫人房里用早点,可不许淘气了啊!”阿嬷整了整披风上的皱绉。舒冰点点头。

      这时一个身着秋青色、梳着两个小辫的一个小丫头急晃晃地跑来,“可吓死秋舞了,小姐你总算回来了。”舒冰报以傻笑,想她们这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看来上次“我”真的病得不轻啊。

      秋舞牵着舒冰走到梳妆桌前,用桃木梳轻轻地为她梳理着头发,舒冰看着这雕刻着锦鲤戏荷图案铜镜里的圆圆小脑袋,淡淡地笑着,这个小女孩的左颊也有个酒窝,而且生日也是与自己是同一天的。

      想着想着,秋舞已经给自己梳好双环髻了,还各垂两个小麻花辫,衬得小人月发晶莹可爱。

      小扇窗,正梳妆,那对镜贴花黄的娇美妇人正是舒冰的母亲尹氏,闺名心蕊,娘家镇江丹徒。尹氏左手一支珠花,右手一支碧玉簪子,桌上摆的玲琅满目。这是要干吗呢!

      尹氏听见响动,转头看到自己的女儿瞪大眼睛看着自己,便问道:“小圆圆,娘亲带这个好看吗!今天你阿玛和哥哥就要回来了,娘有很多事要忙,今天记得要要乖乖的不要乱跑知道吗?”

      舒冰傻傻地点点头,还以为要办珠宝展。原来是小别胜新婚啊,为悦己者容啊!

      尹氏又对镜子照了几下。便吩咐身边的丫头杜鹃知会厨房里上早点。

      舒冰早饿了,美滋美味地喝着清香可口的小米粥,吃着桂花糕和芝麻小酥饼。胃口不禁大好,又多吃了小半碗,惹得大家嬉笑眉开。尹氏扶着舒冰的小脑袋欣慰的笑,直道慢着吃慢着吃。

      期间阿嬷带着王大嫂子来回说大哥儿的房间已经清洁好,请福晋看看还有哪里为安置妥当的。

      舒冰现在的家是姓纳喇氏,父亲名叫韩泰,是正五品常州府同知。祖上最早是位于张城,后归属兼并于叶赫部。原本在满洲里是非常有名望的民族,清太宗的生母孟古是叶赫贝勒金台石的妹妹。可自从努尔哈赤以第七大恨之叶赫老女为由灭了叶赫部,金台石自杀后,叶赫纳喇就成为了一个没落的贵族。就现在朝中有一位叶赫纳喇氏的大学士纳兰明珠算得做到了个大官。舒冰想到历史上有名的诗人纳兰性德竟然是自己的族叔叔,就有一种兴奋雀跃而非的感觉。

      舒冰吃完后,觉着坐着太无聊,三个多月的新鲜劲都没了。让秋舞带自己消消食,对她只能哭闹着说要到院子里玩。

      我来一下,你来一下。舒冰拿着个玲珑绣球当足球与秋舞踢着玩。没多久就热乎起来了,舒冰又讨厌那粘乎乎的感觉,又进屋和了杯茶。突然有个想法,到清哥儿的新房间去看看。

      到了东厢,只见院子里竟放着一些木头家具,显然是清洗一番拿出来晒的。这里面有些案子,椅子,应该作书桌用。三四张圆凳,可能是放置盆景。最吸引舒冰眼球的是两座书架子,以前最想在房间里放一座书架摆上自己最喜欢的杂志,书籍以及一些视频小玩意儿。看来尹氏为了自己的儿子学习之事颇费苦心。

      吃过午饭,尹氏带着小圆圆午睡去了,等午觉醒来已是下午未时,赶紧起身吩咐常贵带人去大哥儿院子里去搬家具。尹氏又跟着张罗去了。

      舒冰闲来无事就拿了张纸,用尹氏的眉笔在上面随意涂鸦。发现这眉笔写出来有点像蜡笔,削尖了还能当铅笔用。舒冰心下偷偷叫好,女孩子用眉笔那是自然不过,以后要记录什么可就方便多了。

      尹氏走到女儿身边,惊奇地瞪大眼睛,舒冰也瞪大乌溜溜的眼珠子,手下偷偷地把眉笔藏到袖子里,因为知道尹氏极爱美的,怕她责备。尹氏走到舒冰面前,弯下腰来,将舒冰搂在怀里。舒冰只听到她哽咽声,“小圆圆,我的女儿,真是菩萨显灵保佑。可怜我的大妞连名儿还未取就离开娘亲,自有了你后我只想是大妞又重新投胎回到我的身边,谁想先前你痴傻不认人,话也不说一个。自求了菩萨后竟全好了,现在还知道画画写字了呢。”舒冰缓缓地伸出手来怀抱住母亲,紧紧地依靠着母亲,把脸深深的埋入母亲的怀里。

      杜娟丫头劝道:“福晋,这是喜事!你不要伤心了,要好好庆贺一下。”

      尹氏转过头来,“这是应当的,去,快让常贵到前头接老爷和清哥儿,我要马上准备晚宴。”

      傍晚时分,大家伙儿在大门口迎接这家男主人和少主人。橘红色太阳透着树梢来看像是长在树上已经红透了的橘子!从远处而来的车影渐渐清晰起来,舒冰觉着这幕堪堪能作一幅水墨画,可能是周围物什太过深抑单调,不及我们现代房屋琉璃瓦彩瓷砖朝气,有点古道西风瘦马的味道。

      大概在离这还有百米距离的时候却停下来了,从车上下来了一个头戴瓜皮小帽,身着海蓝马褂,藏蓝裙裤的男孩,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装束,这就是哥哥清书,随后下车的是一身着青灰长袍的男子,略黑的皮肤给他本来清秀端正的眉目增添了些英气。

      舒冰想着父子俩咋都喜欢深色系列呢!

      尹氏见丈夫和儿子在远处就下了车,也奔过去了。舒冰看着眼前三人温馨的一面,心下一股酸涩,自己的父母和哥哥不知道怎么样了。

      清书来到小圆圆面前,伸手捏了捏小圆圆因风吹的红扑扑苹果脸,又拉了拉她的手,高兴的笑道:“阿嬷,妹妹长胖了呢,瞧着圆嘟嘟的真可爱。”阿嬷喜盈盈地连声道是。

      身后的韩泰爽朗地笑道:“是吗?来,小圆圆,让阿玛抱抱。恩,是重了啊,阿玛都抱不动了!”说着有左右各亲了一下。舒冰搂着韩泰的脖子,咯咯笑着,惹得韩泰更高兴了,直道晚上吃饭还一直抱在怀里。

      尹氏饭间向韩泰说了下午舒冰涂鸦之事,并说了想去圆明寺上香。韩泰同意了并嘱咐要小心云云。晚饭后尹氏和韩泰各带一个孩子到卧房里谈天。阿嬷和丫鬟们收拾餐桌,准备热水。

      清书好几天没见到妹妹,觉着妹妹憨傻可爱,拿来自己的虎头玩具与妹妹玩,舒冰本想着这么幼稚的东西水还去玩它啊,但又看清书虽小孩子一个,但心底淳善,纯真的眼神又不忍他伤心,清书见舒冰接过,又要去其他玩具与舒冰分享。舒冰想着自己的哥哥以前是不是也这样照顾自己,陪自己玩,可是她已经不记得了。

      韩泰夫妇见自己的孩子玩的开心,心里很是高兴,夫妻俩挨着谈论着韩泰外出的事情。韩泰提到带儿子到博学大师黄言宗求学之事,对方以年事已高力不从心,怕耽误贵公子前程之由拒绝了。他知黄言宗是推托之词,他明白黄言宗是汉文人前辈人物,执著着不为官,不侍二主的念头,更不会与满人,官府之人有何相连。对自己已经是给足自己面子,也不可过于要求人家。知府祖进朝大人知道清书要入学之事,便推荐了自己儿子的老师,尹氏听丈夫这么说觉着对自己儿子能有个伴儿也好,而且祖进朝大人为人贤良,与他们家多接触自然是好事。又嘱咐正在和舒冰玩耍的儿子以后要好好做学问。

      尹氏又道:“小圆圆现在也三虚岁了,到现在还没个正经名字,该取了。”

      韩泰拂了拂舒冰的头想了想说:“屈子词讲‘沅芷汀兰’,是说为人要品德高尚,我也不希望小圆圆将来能光宗耀祖,只要端正做人,温柔贤淑,平安一生就好。”停了停又道,“算命先生说她命里少水,就取名沅书好了。”

      尹氏笑道:“沅书,沅书!雍容里带着娴静之气。”在母亲怀里的清书也忍不住道:“妹妹,妹妹有名字了,我叫清书,妹妹叫沅书。”

      韩泰又命丫鬟拿来笔墨纸砚,握着舒冰的小手在纸上写出“沅书”两个大字,从此舒冰改名为沅书了。并写封了信告知京中家里清书上学与女儿起名为沅书的事,又絮絮写了些自己的境况,又问了府里各人情况,向父母大人请安云云。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家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