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守空寺(九) ...
-
地窖的打斗声很是恼人,把熟睡中的老和尚吵醒,于是带着一身火气一手揪着一个人的衣领把他们提溜起来。
“干嘛呢!两个臭小子!”
赵翊和不凡不知道在地上怎么滚过,全身脏兮兮的,两人还特别不服气的扭着脖子不说话。
老和尚挑了挑眉,“怎么?还真打急眼了?”
他养着不凡也有几年,不凡古灵精怪,没皮没脸的,虽然也经常跟师兄弟们玩闹着打架,但确实是第一次见这么严肃认真的样子。
老和尚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行了,都消消气,回去换身衣服吧。”
不凡换好衣服端着水盆打算到水井旁洗衣服,结果看到赵翊已经卷起袖子开始洗了。
察觉有人走过来,赵翊抬头望去,见是不凡,便抿紧嘴没有说话,低下头搓得很认真。
不凡也生气,气他小肚鸡肠,为一点儿小事就与自己大打出手,便也赌气离他很远。
在任何群体中,“特殊”总会引来猜忌与“优待”,特别是像赵翊这种闷不啃声的,人家以为他是鼻孔朝天,不可一世。
寺庙有个叫“不均”的和尚,年龄比不凡大个两岁,却因来得迟,便也只能唤他一声师兄,自从赵翊来了之后,越发看赵翊和不凡不顺眼。
是以从别的和尚口中听说这件事之后,十分高兴地打算来奚落一番。
不凡见他走到赵翊身边,条件反射就想赶走,却又想起两人现在算是冷战期,便忍了忍还是没说话。
不均蹲在赵翊的对面,手拿树枝在木盆里搅了搅,说道,“呦,大少爷还亲自洗衣服呢?我还以为是你家丫鬟给洗的呢!”
整个寺庙只有老和尚和不凡知道赵翊的身份,其他人便只知道他是有钱人家的小公子,名唤不屿,也不剃度,不出家,是来学些本领。要知道这么多年以来守空寺只有赵翊这一个特例,其他这么说的连守空寺的门都进不了。
赵翊抿紧嘴唇没有说话。
他父王当初确实这么想过,是被老和尚拒绝的,就连现在洗衣服的方式都是老和尚托不凡教给他的,他抬头往不凡那边望了一眼,正巧与不凡的视线撞上,不凡立马低下头。
不均见他不吭声的样子就来气,站起来踢了踢他的木盆,“说话,你哑巴啊。”
刚说完就发现自己被人拽着腰带抡了出去。
那人还一脸怒气冲冲,比自己还生气地对赵翊道,“怎么对我你就那么牛逼哄哄,敢不敢拿出一点刚刚跟我打架的气势!”
赵翊扭头不看他:“不一样。”你们不一样。
不凡:“……”
这是闹哪一出,不均在旁一头雾水,只不过肉眼可见不凡周围的怒气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只见他转身便撸起袖子朝自己走来,“怎么?想打架啊?”
“君子动口不动……”
“得了吧,就你那动口的水平,也就欺负欺负这’小哑巴’了。”
赵翊:“……”
有个和尚刚巧路过,见这剑拔弩张的气氛,连忙把不均拉走,“行了行了,别生气师弟,师兄带你去吃豆腐鸡。”
不均:“……谁要吃那豆腐雕成的鸡啊!!”
和尚见其余那俩也直直看向自己,疑惑道,“怎么,你们也想……”
不凡:“不了不了。”
和尚叹气:“那可真是太可惜了。”
说完就拉着不均走远了,留下不凡和赵翊面面相觑。
片刻后两人一起笑了出来,只不过一人是咧着嘴角笑,一个是放声哈哈大笑。
不凡终于还是兑现了诺言,叫了赵翊一个月的师兄。
两人端着空盆,身后是晾着的衣服,不凡还专门用晾衣杆摆了两个“人”形,把湿衣服套在上面,远远望去,就像两个人呆呆地站在那儿。
落日余晖下。
不凡:“你为什么不回嘴更不还手?”
赵翊:“只是觉得没必要。”
不凡忍不住翻白眼:“没必要个屁,你圣父啊。”
赵翊:“……”
不凡:“以后再遇到这种的,直接打回去,听到了没?”
赵翊:“……嗯。”
……
“师兄师兄!来帮帮我吧!”
一个小和尚端着一盆的湿衣服走得踉踉跄跄,“太高啦!我挂不上去!”
成年后的师兄弟许多都逐渐下山还俗去了,这小和尚是现在全寺庙里年龄最小的,还不到不凡的腰。不凡蹲下身,轻弹了一下他的脑门,“师兄有办法。”
赵翊和秋一浓正巧路过时,见他正弯腰和小和尚在做些什么,小和尚发生惊呼,“哇!师兄好厉害。”
只见一副“人”行衣架,上面挂着湿答答的衣服。小和尚高兴地蹦蹦跳跳。
秋一浓见状也笑了出来,“不凡兄弟很是厉害。”
赵翊深深看了那个衣架两眼,“他便也只会这些。”
他这熟稔的语气,令秋一浓瞬间便敛起了笑容。
王后装扮成一般妇人,偶尔也会帮着厨房的和尚们一起做餐食。小和尚们争先恐后地想和美人待在一起。只可惜王后十指不沾阳春水,说是帮忙,其实什么也不会。
好在她长得好看,小和尚们便也出奇地有耐心。
寺庙的餐食就那么几类,来来回回做,小和尚们早就吃腻了,更有甚者,他们的不措师兄,致力于用豆腐做出各种菜,雕出各种肉类的形状,使得豆腐成为让人敬而远之的存在。
原本每个月不凡娘都会来几天给他们改善改善伙食,哪成想这次两个多月了也不见身影。
小和尚们私下讨论,一定是师父吓到她了。
他们师父,年逾四十的一个老和尚,居然人到中年迎来第二春,死乞白赖地缠着不凡娘,百般讨好。
思及此,不净叹口气,嘟囔道,“想师娘了。”
王后奇怪问道,“师娘?”
不净这才意识到自己不该这么叫,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老和尚看着不远处被小和尚们围住的王后,好像想起了记忆长河中的一段难忘的回忆。
王后原是天暨国王最受宠的女儿,姓秦,单名一个“婉”字。
天暨国的国王刚将她送到金銮国时,赵焱也是风光无限,万人敬仰。
那日正巧在御花园中遇她赏花,一身淡黄色的广袖纱裙,部分乌发及腰而垂,发顶只盘着弯弯的一个发髻,上面插着紫色流苏吊坠的簪子。
他躲在那棵桃花树后,好奇地问公公这是什么人,公公答道,此人便是天暨国公主,秦婉。
不知丫鬟说了什么,惹得她忽然笑起来。
真可谓人比花娇。
以至于他便不小心折断了那根树枝。
她听着声响朝他看过来,那一眼,他倒是记了好多年。
“住持,你在看什么?”
一道声音把老和尚从回忆中唤醒,他转身便看见不凡娘站在身后。
“你别误会!我其实……其实……”
见他“其实”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秋兰瑛看向不远处的秦婉,笑了笑,“你不用特意跟我解释。”
谁知赵焱一脸严肃道,“那不行,既然说了想和你一起过日子,我必说话算数。”
不凡娘脸红了红,“那……那你解释吧,我听。”
老和尚:“……”这咋解释,画本里不是说女人一般都是“不听不听”的吗?
老和尚叹了口气,一手揽过她:“兰妹,那都是以前的事了,我想,等这件事过去,我定还俗与你好好过日子。”
秋兰瑛:“好。”
只是这件事,哪儿有那么容易解决。她自从听老和尚说过原委之后,心里便觉得,怕是以后的生活都不再平静了。
秦婉不经意间抬头,看见老和尚与一个陌生女人相拥的情景,弯了弯嘴角,似自言自语般,道,“那便好。”
不净见她盯着远处,奇怪道,“夫人,您在看什么?”说完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终于见到了许久未见的“师娘”。
于是丢下手中的东西高高兴兴去冲她跑去。
其他小和尚发觉此景,便也一窝蜂地跑了出去。
此起彼伏的声音喊着,“兰姨!”还把老和尚挤出了人群。
老和尚怒道,“你们这些臭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