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玥音公主 ...
-
大庆王朝奉天二十六年,德武帝薨。遗诏十一皇子源衍即位,封滕王、寰王、康王、虞王为摄政王,辅佐幼主;公主玥音为皇太女,总揽朝纲,直至幼主成年。
遗诏一宣,天下皆惊。古往今来,外戚乱政、宦官专权之事虽是有发生,却极少见公主摄政。
德武帝多子女,但皇后无子,仅出一公主。
据说奉天五年皇后产女之时,紫霞满天,宫内异香弥漫,昙花白日尽开。风中隐隐有乐声传来,竟不似凡间乐器所奏。此时正是皇后生产,宫内无人奏乐,仔细一听,竟不知从何而来,只知其优美动听之极,宫人异之。
国师大惊,连连给皇帝报喜,称公主乃是上天赐予,非同一般。于是据其出生之异象,赐名紫昙;又因其为上天所赐之神迹,伴随天音降生,故封号玥音。
此公主果然不负众望,5个月便能说话,8个月便能行走,3岁能背诸子百家之文,5岁便能吟诗作赋,8岁时太傅称已无可教授,告老还乡。
德武帝更是以公主为傲,自己的诸位皇子无人能望其项背。
奉天十五年有位仙风道骨的老者进宫请求面圣,自然被阻挡于外。只见那老者身形一闪,瞬间便不见了。
此时真是二月初二,春寒料峭。德武皇帝正坐在作为新赐予玥音公主的天音宫,接过宫女手中的为爱女新做好的薄棉衣,亲手为他穿上。只见那玥音公主生的国色天香,端庄大方,眉眼间隐隐有威严之气,趁着鲜红的外衣,更显美丽出众。
德武帝自然是对女儿满意之极,将她抱了起来,微笑着逗她笑。此时忽然一阵掌风袭来,皇帝躲闪不及,只能本能护着怀中爱女。那袭击者的目标却不是他,伸手一夺,只一转眼公主便已在对方怀里。
那人仙风道骨,便是方才城门外的老者。他也不离开,只是抱着怀中的公主细细地打量,连皇帝禁卫围住了他也不为所动。
半晌,那人放下了公主,也不施礼,只对着皇帝笑道:“可否与皇上借一步说话。”皇帝见此人武功奇高,并不为行刺,略一思量,便挥退禁卫,转头看他。
那人微笑道:“公主不是凡人,一身骨骼清奇,神色威严,更兼才思敏捷,乃是几百年也难得一见的奇才。她与贫道仙缘不浅,贫道今有盖世奇功,便传与公主,将来于她必有大用。”
德武皇帝看了那道人半晌,甚是犹豫。
那道人又道:“且不说贫道的武功并非常人能习,只说公主如此出众,又深得圣心,这深宫之中,皇上怕是护得了她一时,护不了她一世。”
见皇帝依然犹豫,终于叹口气道:“皇上这位公主命格也非凡人,您宫中诸位皇子皇女之命格,无人能及。她一生杀破狼三星主命,注定一生纵横于世。少时七杀星主命,杀戮无数;青年时破军星主命,纵横天下,无往不利;余下半身贪狼星主命,能坐拥天下之财,富甲天下。有此命格,自然要有神功相护,我愿助她一臂之力,也算我与她命中之缘。”
德武帝缓缓点头,道:“公主乃是朕之至爱,朕自然愿护她周全。”
道人笑道:“那是自然。只是此功修炼之时需远离尘嚣,全心投入。皇上若是真为公主好,便让贫道带走公主,五年之后还你个绝世无双的人儿。”
皇帝立马皱紧眉头:“你若要个清净之地,我这宫中哪里都可誊给你,你却要带走她,叫朕怎么放心。”
“陛下大可放心,贫道居于天山之巅,号白云子。五年之后若公主未返,贫道愿自毁仙根,受千刀万剐之刑。”
皇帝终于勉强点头,问:“何时启程?”
道人答:“立刻。此时为了公主安危着想,越少人知道越好。至于行程陛下无须担心,贫道自有办法。”
德武皇帝转身抱起爱女,拍着她道:“日后他便是你师父,五年后父皇便接你回来。”
玥音公主虽然年幼,却天资聪颖,只对这父皇轻道:“父皇放心。”
皇帝很是不舍地将怀中爱女交给道人,叹了口气。只一眨眼,那道人竟凭空不见了,消失一般。又在房中站了一阵,方才转身出门,对门外的宫人吩咐道:“玥音公主近日身体微恙,于宫外避世静养,不便打扰。这天音宫中物事日日须认真打扫,不可变动。”顿了一会,又道,“今日之事,若让朕在别处听说了,朕便让你们全部九族之内再无活口!”
此后五年玥音公主紫昙再无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