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留洋而归的女学生 ...

  •   老爷带着一个年轻的女学生回来了,听说是留过洋的。

      整个孙府都传着这样的消息,二姨太从轩窗边抬头看了眼外头骚动的丫头,回头又把妆补了一层,有些不耐地转动着翡翠镯子。

      她昨日才在床上软语带着功夫把老爷哄得答应妥了,不日抬她做正房夫人,怎么今日老爷竟从外头带回来一女学生。

      想着想着就见着三姨太和五姨太相歇着要往老爷处去,她赶紧整了整妆,又换了支更俏丽年轻些的玉兰簪子。

      “可别打扮了。”三姨太阴阳怪气的声音冒了出来,“有了新人,那还能看得见咱们这些旧人呢?”

      二姨太定睛一看,说着这话的三姨太自己也是一样的穿金戴银,不由嗤笑了一声不作搭理,她二人觊觎正房之位已久,虽不能说有十成十的把握,却不想如今倒窜出一匹黑马。

      五姨太陪笑着劝了两句,她今儿倒是穿着朴素的样子,时不时打开香瓶闻一闻,又使唤后面的婆子抱稳了孙府唯一一位少爷,那模样虽然不显眼,但也明摆着是想拿襁褓中的孩子去给这位“新人”一个下马威。

      到了正房的时候,那位美貌著称的四姨太也已经穿着时髦的小袄在房中坐着了,她笑着咳嗽两声,与众人见了个礼。

      孙家老爷行二,人称孙二爷,此时领着那个女学生进来了,只见她梳着倒锥形的发髻,穿着藏青与白色相见的洋裙,头上还别着一只小帽,微笑着却又颇有些骄矜地抬着下巴打量了一番孙府的客堂,然后不请自坐在了客堂左边的主位上。

      孙家可是这县城最大的宦官人家,虽说出生商贾,但最是重规矩,几位姨娘看着这女学生这坦坦荡荡的一坐,倒是反而愣住。

      “这位尊贵的小姐是故去的太太的幼妹。”四姨太笑着向众姨太介绍这女学生的身份,“是来给亡姐上一柱香的。”

      四姨太莺语婉转,她本是歌妓出生,身份低微,故而向来以伏低做小为做人之本,说出的话也似乎比旁人软和些。

      二姨太嘴角微微撇了一下,原来这便是那死去的正房夫人沈氏的妹妹,沈氏活着的时候每每和她们几个说话,十句倒有九句往这位妹妹身上拐,一提到这位小妹便神采奕奕,半点不知道藏拙。

      “四姨太不必客气,大家既然都在了,那碧城便把话说开了吧,我回来不仅是为此。”沈小妹一双充满活力又漂亮的眼睛在众人面上一一游走,“主要还是为了同孙家重结百年之好。”

      几位姨娘面面相觑,这二十出头的女学生竟真的想要嫁进孙家不成?还竟然如此不顾世俗规矩自己给自己提亲?众人的眼光笔直地看向了一直没有开口的孙二爷。

      孙二爷咳嗽了两声并未作答,二姨太寻思着这女子嫁进孙家必然不肯做小,唯唯诺诺开口。

      “沈小姐果真想嫁进孙家,或也可找孙家的旁支兄弟——”

      孙家确实有几支兄弟,却大多没什么钱财能耐,想想就知道这位留洋的小姑娘是看不上的。

      “谁都知道这县城只有孙沈两家最为厉害。”五姨太打断了二姨太的话笑眯眯地开口,“沈小姐嫁进我们家也好,多个人照应老爷。只是听闻小姐是留洋回来的,又年轻漂亮又知书达礼,嫁作填房未免有些委屈。”

      沈碧城看了一眼三十出头的好色姐夫,并着这一屋子莺莺燕燕各各心怀鬼胎,不由心中微沉,习惯性地咬了咬下唇。五姨太察言观色,倒把这当成了她怯了,不由嘴角微微扯动了一下。

      “凭他外人怎么看我,只要孙二爷不觉得我委屈,我就不委屈。”

      孙永德看了一眼咬着牙面似沉着实则紧张的沈碧城,不由嘴角多了一分微笑。到底还是个丫头片子,怯归怯,初生牛犊不畏虎的胆识还算有些的,也不失为大家闺秀。

      “这也算妥当,我回去给沈老太爷起草聘书和礼书,早日纳吉。那这几日?”

      “碧城想住在孙府。”沈碧城抢过话头,笑着看向孙永德,语气温柔却又强硬道,“除了二爷说的聘书礼书,往后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妻、亲迎步骤不少,若碧城还像一般的闺中女子一样在沈家等着,怕是会招得姐姐在天之灵怪罪我因此失彼。碧城本来便回来晚了赶不上姐姐头七二七,这三七总还是要陪一陪灵。”

      沈碧城有自己的打算,她对付宅子里的莺莺燕燕没什么经验,要是现在退一步守规矩走了,怕是之后想进来都难。

      “这快婚嫁的人陪灵……”

      “左右婚丧的流程都长,碧城可先在孙家祠堂住下,等什么时候二爷觉得不忌讳了,再准备婚嫁就可。”

      这也算是沈碧城后退的底线了,孙二爷闻言思索了一会儿便首肯了。

      当晚沈碧城便住在了孙家,孙二爷则宿在了三姨太房中,三姨太虽喜自己连着几日送的羹汤有效却无心服侍,一心只想着这女学生摇身一变成了孙家的正房,心中有苦难言。

      第二日,府中几位姨太太凑在一起便说起了有关沈碧城的事,其中也就是二姨太章氏和五姨太苏氏的消息最灵通。她二人都有经商的亲戚,二姨太父亲是做皮草生意的,但是家道中落;五姨太虽是只是个前清穷秀才的女儿,但也有个经商的舅舅。几个女人凑在一块儿几句话便将沈碧城的来历打听清楚了。

      “我听人说啊,她小时候就和别人不一样,连名字都要自己做主,固执得很。”二姨太扯了扯新做的衣服,看着五姨太在一旁照顾儿子,不由话头也开始往酸里拧,“她姐姐不是叫沈秀琳么?她原来也是叫沈秀瑛的,长到八九岁突然有一日嫌弃名字小气,她爹又是寻和尚又是寻道士她都不满意,非要自己取,取了整整三天,才给改成了现在的。”

      “碧城这名字我听着也没什么好的,跟个丫鬟似的。”三姨太撇了撇嘴。

      四姨太闻言不由笑出了声,又装作咳嗽的模样以帕掩口。

      这三姨太吴氏原是老太太活着的时候塞给孙二爷的一个试婚丫头,她自己不甘心三番五次爬了孙二爷的床,最后才爬到了姨太太的位置上,她原叫“翠怡”,想着翠同碧刚好撞上,也不由酸溜溜起来。

      三姨太嘲讽完沈碧城的名字本洋洋得意,听着四姨太的笑声还以为她同自己一样觉得这名字起得不好,却转眼看到了五姨太一副将笑不笑的模样看着自己。

      “怎么?我说的不对?”

      四姨太和五姨太都低下头去不搭话。

      二姨太稍作寻思便猜出其中关窍:“这名字莫不是有什么典故?”

      五姨太看了眼四姨太一副与己无关的神态,只得出言解释:“是李义山的《碧城》诗,'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这碧城二字乃是仙人的居所,咱们未来的这位主母可不止固执,心气儿也高得很呢。”

      三姨太出了糗,脸微微发红,她一个丫鬟出身的人,别说是读诗,大字都不识两个,想起区区歌妓出身的四姨太方才竟然笑话了自己,不由火由心生,出言讥讽。

      “苏妹妹的爹是做秀才的,多点学问倒也叫人心服口服,不想李妹妹也这么博学多才,可是哪位恩客同你讲过?”

      二姨太闻言,本想帮衬两句好叫四姨太不尴尬,谁知那四姨太突然抬头笑着看向三姨太,半点也不畏惧。

      “是啊,这位恩客便是二爷。吴姐姐这么爱打听的人竟不知道我与二爷是唱着李义山的诗相逢的吗?”

      许是四姨太说话的口气重了些,奶妈怀里的小少爷突然哭了起来,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五姨太刚要去抱着安慰,便见外面管家孙文义走了过来。

      “二爷叫我告诉姨太太们一声儿,今儿中午老爷要陪客做生意,请了沈小姐一同前去,不必等他用饭。”

      方才兴致高昂的四人顿时歇了那争斗的气力,一个个跟蔫了似的,满院子莺莺燕燕都成了残花败柳。

      “怎么?二爷今天早上去瞧她了?”二姨太说着瞟了一眼昨夜和孙永德一起过的三姨太,似笑非笑地打量她。

      三姨太张了张嘴,眉头差点皱成了倒挂的三角,脸上有些挂不住,看了一眼孙文义,孙文义也算知趣,接过了话头。

      “是,今日早上二爷从同僚处得了云中鹤的新诗,想着沈小姐应当喜欢就送了过去。”

      孙文义为人严肃干脆,答完了话便走,剩下几位姨太太唉声叹气。

      “瞧瞧你这没用的人儿,面子上长得如花似玉温柔可人,倒是个空壳儿,到头来,还不如一首诗。”二姨太嗔了一句三姨太。

      “也没法子了,我连她名字的旧诗都不明白,哪里还有功夫读那咿咿呀呀的新诗。”

      三姨太可不想在二姨太这里吃了憋,甩了甩帕子便扭着腰往自己屋去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