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006 ...

  •   宋容宁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下山,心中也是忐忑不安。她并不知道这是哪座山,也不知道走哪个方向才能回府。刚才走得匆忙,心里对这莫名其妙的状况不信任,对着那个少年也觉得不信任。
      这少年,刚刚对着他觉得十分朴实,现在越想越觉得不对。
      她想起那小木屋,满园的竹子看起来许久未修剪,少年身上的衣服看起来色彩单调、样式普通,但是干干净净,他虽然样貌一般般,和京城的世家小公子们比起来自然是没法比,但是……
      但是他递粥的时候,她注意到双手白白嫩嫩,十指修长,不像是砍柴的,像是绣花的。
      她沿着一条窄窄的小路,慢慢走着。长安生,长安长,这么些年,这座山,她竟从未来过。
      时辰晌午方过,黄昏不至,天色却已暗沉,她将额间的湿润拂去,发觉原是下雨了。
      不是那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是安安静静、温温柔柔的小雨,几乎感觉不到,雾气一般轻。
      一场秋雨,一场凉啊。
      她将身上的外袍紧了紧,竟感到一丝轻松,在这不知名的山里,没有母亲的压力和念叨,没有一想起要嫁给李三郎而生的排斥和无力,没有对着那一群长安的道貌岸然的贵族们时刻意端起的丞相千金的架子,也不用时时刻刻在人前人后表现出对李三郎的倾慕。
      这山里,秋风微凉,耳畔鸟鸣,脚下有些硌脚的小石子也让人高兴。
      她轻轻叹了口气,减慢了步子。
      不想回家了。
      但是这样的自由——姑且叫自由罢——也只得一晌贪欢,便足够了。若是自由的时间长了,她也不知道会不会高兴。
      但是现在,今天,她仍然是宋容宁。
      母亲说依附皇权对宋氏家族有利,可以让宋家从未来世族倾轧的局面走出来,她自己捋了捋,觉得十分有理。
      是母亲和宋氏长女的身份让她的人生有了盼头,要做成一件事,要付出努力,要有代价。
      也没什么不好。
      胡思乱想着,前方传来一片零零碎碎的马蹄声,她抬眼一看,心中料想是找她的。
      果然见那一队人马直奔她过来,但是领头的却不是府里的府兵头领展叔。
      那匹深红的高头大马在她眼前停下,一个青年翻身下马,走到她面前。微雨濛濛,天色将暗,她怔愣片刻,才认出来这是临淄王殿下李三郎。
      她静静站在雨中,待他站定,才矮身行了一礼,口中道:“三殿下。”
      李三郎剑眉星目,自带皇室气场,与他场域一碰,便自觉矮了一头。宋容宁心说,难怪母亲挑了李三郎作为宋家辅佐的对象。
      “二娘,落衡知道你有难,担心宋家府兵没法儿呼你周全,便让本王带着宫里的侍卫出来寻你。宋相和夫人已经在家候着了。这就带你回去。”他三言两语交代了清楚,语气低沉,眼神十分锐利,看向她的时候也不带一丝一毫感情。
      她隐约知道,李三郎与武落衡青梅竹马,一同长大,对落衡总是另眼相待,十分呵护,更是不顾王爷的身份,武落衡以郡主之位,让他做什么便去做什么。这回更是宫里的亲兵也带了出来。
      但襄王有意,神女无情罢了。
      李氏隆字辈的皇子们,个个丰神俊逸,气质万千,三郎隆基沉稳,气势如虹;四郎隆范封岐王,儒雅风流,爱好歌乐;五郎隆业年方七岁,天真可爱,是个小哭包,每每贵妇们进宫饮宴总要揉捏戏弄一番。
      她猛然发觉自己走神儿,抱歉地一笑,便道:“如此,劳烦三殿下了。”
      李隆基从下属手上接过一把伞,递给她,边上马边吩咐侍卫引宋容宁上马车。
      宋容宁经过李隆基的马时,脚步微微一停,道:“殿下有意迎侧妃否?”
      她轻轻一笑,抬头对上他的目光。
      一抹白色在他们身后的山林中隐没,风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