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许氏明婵 ...

  •   许氏一族的辉煌要从前朝说起,早在周朝,许便是极显赫的姓氏,周朝宰相共计七十六人,有二十六人姓许,其中许莫贤乃不世出的天才,名扬天下的贤相。此外,许氏还曾出过众多将领,又广开学堂,启蒙昧,号称有学生八千余人,遍布天下。后周朝式微,群雄并起,许家择承安帝侍之,倾全族之力相助,终平定天下。许氏为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然着实牺牲良多,承自许莫贤一脉的嫡系只剩下了许甫正兄妹两人。幸而许氏女幸澜被封了昭慧皇后,而刚请辞的太傅许甫正便是昭慧皇后嫡亲的哥哥,启德帝的亲舅舅。

      永光九年的深秋,长安城权贵聚集的永成巷内落满了银杏叶,长安内城里看不见稻粟丰收的盛况,但这银杏叶倒是为这永成巷添了少有的金黄,带来了几分秋意,怪不得达官贵人们都爱种这银杏。院子被银杏一盖便显得寂静了许多,然这并不包括永成巷尽头的许府。

      许府正是最忙的时候,许家人要趁着尚未入冬,尽数搬往江南一带的南绍城中。然在人人都忙着收东西之时,西苑的竹楼里却熟睡着一名少女,这少女约莫十岁光景,额头饱满,鼻子俏丽,一张嫣红的殷桃小嘴微微嘟起,头发自床边散落在地上。虽没睁着眼睛,也能看出这是一副得天独厚的好样貌。少女刚翻了个身,便听见她的丫鬟喜儿沿着竹楼旁的小径在叫唤她。少女立马睁眼坐起,将头发重新梳齐,揽好衣裳,于旁边书架上乱抽了一本书,端坐在了书桌旁。

      喜儿一进竹楼看见的就是这样一副少女专致读书的模样。然而喜儿还是不满抱怨到:“小姐,都深秋了,您虽喜欢这竹楼也不能再往这边跑了,竹楼本是乘凉用的,怎的您就喜欢大冷天跑这来呀!”少女连忙端正了神色道:“这不是我前几日没看完的书被二哥放到了这边嘛,本就打算看完就走的,你来的正是时候。”喜儿嘀咕道:“这什么事都是二少爷的错,谁信呀!好在这次没在睡觉,不然我定是要说与夫人听的。”少女不由得暗自庆幸了一番。喜儿接着道:“老太爷和老爷,夫人均在书房,唤您过去呢,说是有事相商。”却见那少女怔了一下,将书放好,便随着喜儿走了。

      话说这豆蔻少女正是许太傅的嫡孙女许明婵,父亲乃是工部尚书许承平,母亲乃骠骑大将军赵启的嫡幼女赵婉。上有两个亲哥哥的许明婵是许承平夫妇唯一的女儿,自然是掌上明珠,娇贵异常。现下随着喜儿往书房走去,许明婵却是已经知道爷爷与父母亲要与她谈什么了,怕是南迁之事。

      许明婵踏入书房,发现祖父端坐在上位,而父亲,母亲皆是一副满头愁绪的样子。明婵不禁笑道:“爹爹平日里老说我娇生惯养,一点不如我心意的地方,嘴角就像挂了瓶子。如今,可是谁大胆给我爹爹和娘亲挂上了瓶子?”

      赵婉看着娇俏的女儿,不由得更是心慌:“你个姑娘家的,怎么总爱调笑别人,亏得昨日张夫人还跟我说我有个知礼懂事的乖女儿,若是让她知道你素日在家总这般模样,指不定如何对外编排你呢。”明婵被训了,便嘟起嘴巴:“娘亲的教诲,女儿自然谨记在心,但如今女儿不是对着你们嘛,若是在家也处处规范自个,那哪还能称得上家呀。你说是吧,爹爹?”

      许承平却难得的没有站在女儿一方,也是锁着眉头道:“你母亲说的有理,过完年你就十一周岁了,是该明白什么才能说了。”许明婵微张了嘴巴,暗自道:“这可是怎么了,父亲居然为这点小事训我。”

      说话间,许甫正将明婵叫了上去,轻抚她的头道:“你可知我们为何唤你来?”

      明婵最是敬畏祖父,便乖巧答道:“明婵想着莫不是为着那南迁之事?”

      许甫正道:“正是此事。你小叔不喜官场,决定携一家子与我同去南绍,在清麓书院教书育人。你父亲却是要职在身,不得离开。对此,你可有甚想法?”

      明婵回到:“我自是要留在京城伴父母亲左右的,侍奉父母的。为何祖父竟思索着将我也带去南绍?”

      许承平便插了嘴:“父亲,明婵还小,又是孩子心性,还是留在我身边亲自教导为好。那四皇子也还小,不至于就真的会将明婵定为皇子妃。”

      明婵一愣,想起四皇子秦轩,心头竟冒出了几分不可言喻的杂乱思绪。

      明婵与四皇子的交集始于永兴五年的宫宴,那年秦轩于御花园失足落水,正巧明婵跑去偷看那据说是绝世极品的绿牡丹,便碰上了在水里扑腾的秦轩。当年仅六岁的明婵也吓傻了,自己不会游泳,当时的礼乐声又极大,喊宫人也无人应答。明婵便当机立断的从池塘旁的柳树上扯了枝条,一根接一根,又将柳条抛到了水里,喊道:“诶,你自个抓住,顺着爬上来啊。”

      秦轩花了有一刻钟才握住绳子,拼着最后一口气爬了上来,得了救。明婵却从不敢以四皇子的救命恩人自居,因她后来一想,她的那方法实在冒险,为了节省时间,她只接了单薄的一根柳条。好在秦轩当年也才八岁,身量又小,也才爬了上来,没有弄断柳条。况且她救人时也不知道这是四皇子。然自此,秦轩便与明婵熟络了起来,又因着昭慧皇后是明婵的姑祖母,便也私下里唤秦轩一声轩哥哥。

      明婵自是喜欢轩哥哥的,秦轩虽身为皇子,为人却温润如玉,对人却无半点傲慢鄙夷,对她也极为照顾,但成为轩哥哥的皇子妃,明婵当真是从未想过。

      她却不曾想到,她与秦轩自幼相识相伴,在他人眼里,已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再加之明婵又有着数一数二的身世背景,配太子都绰绰有余,他人又怎不会多想。秦轩母妃贤妃今年已和明婵母亲隐晦地提了几句了。赵婉当时确是不敢应承,只搪塞了几句,糊弄了过去。

      明婵刚从思绪中走出,就见祖父问道:“婵丫头,你自己对那四皇子是何想法?”

      明婵忙回到:“我自是对当皇子妃毫无兴趣的,祖父您也是知道的,我最是闲不住,如何也不是个合格的皇子妃,且我对轩哥哥仅有兄妹仰慕之情,绝无半点儿女情怀。”

      许甫正露出了一丝笑意:“若是你不想当皇子妃,便绝不可再与四皇子这般厮混了。四皇子过完年就满了十三岁,最多不过三载就会定亲。你还不如随我们南迁,避开了这风头。”

      明婵没有想到她和秦轩的关系在他人眼里竟已发展到了这一步,也知祖父是为自己好,却又极舍不得父母亲与二位哥哥,便再三犹豫了几番。却又听见祖父说:“婵丫头,你可知道你相貌脾性都肖谁吗?”

      明婵想起自己曾偷听到宫里的老太监说自己“隐隐有几分昭慧皇后的影子”。知道这不是自己能说的,这下面上却装作不知,问道:“不知祖父所谓何人?”

      许甫正看着明婵的一双有神的杏眼,道:“你极肖你姑祖母,她也是个聪慧顽劣的。”说罢,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明婵细细一想,陡然明白了过来:这姑祖母虽为举国称赞的贤后,然与承安帝的姻缘却着实说不上美满。祖父这莫不是在提醒我一入皇廷深似海?

      明婵定了定神,回到:“明婵愿同祖父一同南迁。”

      一旁的赵婉却已是眼闪泪光,许承平在旁轻言安慰。明婵走至两人跟前,作了一个揖,沉声道:“女儿此番远去江南,不能承欢膝下,侍奉父母,是为不孝。然父母自幼的教诲,女儿铭记于心,父母亲不必挂怀。此番只愿父母亲身体安康,事事顺心,待女儿不日归来,定长伴父母膝下。”

      赵婉听完,已是泣不成声,搂住了明婵。许承平也是湿了眼眶,清了清嗓子,道:“你是我许家的女儿。记住,世上没有人能随意欺辱你,万事总有父亲在。”

      明婵拭去泪花,低头道:“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