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1、第 71 章 ...

  •   何关与晏青青的婚礼,准备得并不仓促。

      自赐婚旨意下后,程氏便一点点地筹备起婚礼的事宜来。至吴二郎定居雍都后,竟又另置了一套宅子给晏青青。

      他自觉将晏青青当成自己的妹子,且他在西方经商,因着晏青青曾经的提点,着实赚了一笔不小的财富。区区一个宅子,实在不值一提。

      晏青青与他推辞了几次,他便要生气。于是便也不再说了,只约好到时从这宅子里头出嫁,吴二郎便是她的哥哥,要送她出门的。

      吴二郎另有套宅子,便是在这套不远处。说不上是偏僻的地方,但比之坊市周围的宅院,总要清静些。

      也因此,那浑身裹得严实的人下了车来,也没人注意到。

      那人进了不过一刻钟的功夫,便离开了。吴二郎站在门口看着远远离去的马车,脸上神情实在算不上好。

      晏青青与何关大婚之日,着实热闹。将军府那寻常轻易不迎客的门大大开着,往来宾客络绎不绝。嫁妆早在迎亲前日便搬到何府。何容山与程氏备了聘礼,另又私下置了嫁妆给晏青青,吴二郎更是准备了不少。又有皇家先前赏赐的各种珍奇,这嫁妆说不上浩浩荡荡,倒也足够羡煞旁人了。

      何关对着外人向来冷淡的脸上此刻满是笑意,他带着一队器宇轩昂英姿勃发的儿郎,精神十足地站在晏青青的宅子前。

      “来了来了。”晏青青这么些时日在雍都中也交了不少好友,此刻都来送她出门,也帮她为难一下上门迎亲的队伍。

      女孩子们趴在门缝往外看,不时发出“呀”的惊叫声,听着外头在喊开门,倒是互相嬉笑推搡着,也不说开口为难一下。

      外头的人许是听见了女孩们的笑声,除了何关外,个个倒是脸上红彤彤的,眼中却也不乏兴奋之色。只是又不敢上前来推门,恐有唐突。何关眼见着围观的人也起哄了,又喊了几声开门,不见人开,也没听到里头提问,便几步上前,伸手一推。

      里头传来女孩子们的叫嚷声,从半敞开的门缝里看见一群提着裙摆跑得比兔子还快的小姑娘。何关有些愣神。后头一时传来大笑声。

      吴二郎不知为何,瞧来有些心神不宁的。眼见门被何关推开,忙一使眼色,便有那三姑六婆上前来,围着准新婿讨要红封。

      吴二郎则往里头去,不多时便背着盖着盖头的晏青青出来。

      他将晏青青送上花轿,又郑重地对何关道:“你若有半点对不起阿青的,我也不管你是什么成平侯景嘉侯,定要你好看。”

      何关平三国有功,赐爵景嘉侯,拜骠骑将军。果然应了晏青青那句,封侯拜将。

      何关只微笑道:“二哥信我。”

      那花轿随着何关渐渐远去,留下一地炮仗。吴二郎站在人后,看着人群跟在花轿后,远远地离开。

      忽有个气喘吁吁的小子跑了过来,他瞟见了,忙扶住对方,低声问:“如何了?”

      那小子喘着气,不住地点头:“成,成了。”

      吴二郎心里一松,便觉头有些发晕。他苦笑一声:“既如此,那便依计行事吧。”

      那热闹之声远去,晏青青安坐在榻上。这房间她不是不曾来过,但眼前的一切似乎熟悉又陌生。

      云霜从外头进来,端着一碗清汤:“少夫人,喝点汤垫垫。”

      她倒是改口得极快。

      皇帝赐爵后,另赐了一座府邸给何关。不过何关想着家中幼弟尚未长成,若搬出去住不大好,便也只是放着,预备夫妇二人婚后偶尔去小住。因而府中仍称他少爷,晏青青自然便是少夫人了。

      晏青青喝下一碗汤,不由有些昏昏欲睡。她凌晨便被挖起来折腾,那一系列繁琐的礼节下来,实在是折磨人。云霜见了,便伺候她换下吉服,哄着她靠着休息会。

      晏青青原是想坚持的,但实在是困倦极了,一沾着榻边靠着床头小屏风睡了过去。

      迷糊间觉得有人将她抱起。她微微蹭了蹭脸颊,迷糊地呢喃了一句“阿飞”,便觉那人鼻息沉了几分。

      到底被折腾醒来,又被压到榻上为所欲为了。

      第二日果然起得晚了。

      晏青青一脸羞恼,捶着依旧悠闲躺在床上的何关:“你真的是,都这个时辰了,要被爹娘笑死了。”

      何关捞住她的手,放在嘴里咬了一下:“爹娘是过来人,哪里会笑话你我。”

      晏青青脸上满是红晕,抽过手推他:“快些起来,我要更衣。”

      也是此间的规矩,丈夫睡在外侧,若他不让,妻子是无法直接跨过去的。

      何关昨夜一逞私欲,分外餍足,便有些懒洋洋的不是很想起。他家中本就没那许多的规矩,晨昏定省什么的,何容山夫妻都觉得十分无意义。但晏青青总觉若太晚过去,便好似昨晚两人多激烈似的……想起来就觉得羞恼。

      何关又磨蹭了一会,到底拗不过晏青青,慢腾腾地起身梳洗,陪着她去见了父母。

      何容山与程氏眼见着儿子成家立业,心中如何满意骄傲就不必说了。他二人极为开明,倒劝着晏青青不必学那什么晨昏定省的规矩,只与何关举案齐眉便是。

      晏青青脸上红红地应下,见何关同她眨眼睛,便又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三日后回门,却听吴二郎说起,铃芽儿在他们成婚那日生产,然而那孩子出生后,却是没了呼吸。竟是个死婴。

      晏青青心口直跳,只问铃芽儿如何了。

      吴二郎道:“她倒没什么大碍,只伤心孩子,哭得眼都快瞎了。”

      晏青青难过道:“我听她怀相并不差,怎会如此?”又压低声去问,“可是那大妇……?”

      吴二郎眼神闪了闪,并不答话。

      晏青青便当他默认了,一时气得牙痒。反是何关见吴二郎神色有异,若有所思,便借着晏青青去厨房看看的时候,问起吴二郎。

      吴二郎犹豫片刻,便将真相告知于他。

      原来铃芽儿那孩子没死,只让他使计偷梁换柱,用了个死婴替了来。

      何关沉默良久,道:“铃芽儿有什么打算?”

      吴二郎惊讶于他的敏锐,叹道:“罢,若没有你的帮助,这事总是不能成的。我便与你说了吧。”

      过得一月,皇帝突然下旨,着吕骄及魏瓷往明郡驻守,换了赵雁回来。

      赵雁原本接到家中书信,知道自己的儿子没了。他心中焦急如焚,只想快些回来,却因着明郡战线吃紧的缘故,不敢妄动。

      他虽与方戎私下往来,但方戎的侵略又怎会因他一人而停止?而他不敢让人知道自己做的这事,只能硬着头皮与方戎打了几场。倒也有模有样有来有往的。

      如今接到圣旨,心中既松了口气,又酸溜溜的。他当然知道何关做了多大的事,也知道接替他的这两人便是在何关麾下立了战功的。他自来视何关为对手,当年以为自己已将他碾入尘埃,却怎料他如今竟平步青云。

      何其不甘。

      他一路快马加鞭回了雍都。赵府如今很是沉寂,以至于他从外头看到那大门,心中都不由打了个激灵。好似,那是个吃人的巨兽。

      程青绮病着。自从她见了那个死婴后,就吓病了。她当然有想着要让赵铃铛丢了那孩子,也略施了些小手段。只她没料到孩子果然死了,竟还是那般可怖的模样。她到底不曾做过恶事,自以为是自己害死了那孩子,闭了眼便见那青紫的小身体在自己眼前晃着,一下便病倒了。

      赵雁也不去管她,自顾去了铃芽儿房中。铃芽儿出了月子,却也不再外出,整日里只坐在房中,呆呆地往外看。

      赵雁一见她,心中便忍不住疼惜,伸手将她拥入怀中。

      铃芽儿身上一颤,又软下来,趴在他臂弯里头不说话。

      “别难过了。咱们还会再有好多个孩子的。”赵雁轻声安慰她。他觉得自己用尽了这辈子最大的温柔了。

      “我知道。”铃芽儿低低道。

      有仆从在外敲门:“少爷,宫中来人。”

      赵雁一怔,松开铃芽儿:“进来回话。”

      仆从垂首走了进来。

      “怎么回事?我刚回来,宫中便有旨意?”

      “奴也不知。是位面生的小黄门,管家塞了银两,也没打听出什么来。”

      赵雁沉吟片刻,冷笑道:“罢,必是来兴师问罪的。我难道便不想除了方戎吗?”

      又对铃芽儿道:“你好生在家中候着,我去去便回。”

      铃芽儿点了点头。

      赵雁一入宫,便觉气氛着实不对。虽不是百官皆在,然三公九卿竟一个不落。

      他心中突突直跳,对着皇帝下拜。

      杨珺也不让他起来:“车骑将军,此次宣你回来,乃是有事。”

      赵雁按捺住心中不安:“请陛下吩咐。”

      “朕的鸿胪寺丞吴明,状告你与方戎勾结,引狼入室,害了明郡数万百姓及将士的性命。你,可有话说?”

      赵雁脑中嗡嗡作响,来不及思索,他以头触地:“陛下,臣冤枉。”

      杨珺冷哼一声,将手边的一摞书信掷到他跟前:“既是冤枉,那便解释一下,这是什么?”

      赵雁抬头去看,顿时如遭雷击。那如雪花一般飘散在他身周的信件,瞧来实在是熟悉到极致。他时常去看的,那信封边缘都有些磨损了。

      他颤着手拿起一封,打开来,忍不住闭了闭眼。

      他藏在密匣中,自以为除己之外无人知晓的信件,竟然被皇帝拿到了手中。

      他放下信封,再次磕头:“臣不知这是什么。有人意图陷害臣,请陛下明鉴。”

      杨珺怒极反笑:“好啊,果然死不悔改。既如此,那便叫证人来。”

      赵雁身子一抖,已然猜到来的会是谁了。

      身后传来沉稳的脚步声,那声音,是穿了军靴的。必然是周驰。

      另有轻巧的脚步声,细碎的,是晏青青吗?

      他暗自冷笑一声。也就这招数了,左右都是他何家的人,谁都知道何赵两家不睦,只要他咬死这一点……

      “陛下!”两人行礼。

      赵雁却是一下挺起了背。那声音?

      他僵硬地转过头去,看见了跪在他身后的清秀女子。

      是铃芽儿!

      不!怎么会是铃芽儿?

      “主君。”铃芽儿对他露出了笑容。那笑容极浅,仿佛原上的风,冷得他的心一点点僵硬。

      “你二人有何话,便说罢。”杨珺道。

      “是。”周驰率先道。他将当年赵雁与方戎勾结,并劫持晏青青,围堵何关之事诉说了一遍。

      然而赵雁半句话也听不进去。他只是看着铃芽儿,抖着唇说不出话来。

      铃芽儿却不再看他一眼,见周驰说完,便磕了个头,道:“小女原是明郡之人,明郡被方戎攻破后,小女家人尽失,流落在外。恰遇上了要回雍都的赵雁。小女早已对他心存爱慕,百般纠缠,终于让他带回了雍都。然而,便是在此后,小女无意间发现了他与方戎的书信往来……”

      “小女心中煎熬,一面是心上人,一面是国仇家恨。他却要蒙蔽于我,说是那何小侯害了我们一家。小女终究……终究要负他的。那书信是小女亲手从他书房密匣中取出,断做不得假。请陛下明鉴。”

      殿中一片沉寂。虽赵雁来前,皇帝已与他们说过此事,又将那信件给他们传阅了一番,但三公九卿仍旧将信将疑。此刻亲耳听见赵雁的妾室说出,俱是面面相觑,相顾惋叹。

      “赵雁,你又有何话说?”杨珺问。

      赵雁冷笑一声,回过头来:“臣不服。这女人是吴明的妹子,与何关夫人晏青青情同姐妹。周驰是何大将军的属下,几人均与何家关系匪浅。我赵家与何家向来不和,他们打的什么主意,谁都清楚。陛下,还请还臣公道。”

      杨珺没料到都到了这般地步,赵雁仍咬死了不改口。

      他深深看了赵雁一眼:“你这般心性,若是用到正道上,也不会是今日这般结局。”

      赵雁一顿,忍不住去看皇帝。见他还是一副温文和雅的模样,然而那通身帝王威势,朗目中含着龙威,心中竟有些发虚。

      “莫再挣扎了,赵雁。”一声叹息响起。

      赵雁一僵,无法动弹,只看着老父步履蹒跚,走到他前头跪下。

      “罪臣,赵至本,当年因不忿大将军,与方戎谋,欲诬陷大将军叛国。罪臣,当诛。”

      “父亲!”赵雁凄厉大喊。

      然而赵至本并未回头看他,甚至不曾将头抬起。

      赵雁仿佛被抽去骨头,瘫软在地。

      被宫卫押下去时,他狠狠地瞪住铃芽儿。

      然而铃芽儿并不看他,待他被押走后,方对杨珺道:“陛下,小女以妾室身份,状告主君,已是不义。委身仇人,愧对父母兄长,是为不孝。不孝不义之人,不可苟活。”

      吴二郎原站在一旁,脸上带笑,一听她这话,顿时大惊失色,冲上来扶住她:“丫头。”

      然而那汩汩黑血从铃芽儿口中漫出。

      “叫太医!”杨珺大喊。

      “二哥……”铃芽儿轻声道,“对,对不起。”

      “为什么,你为什么这么傻!”吴二郎哭道。

      “别难过,二哥。我,我是真心爱他,可,他要死了,是我,亲手杀死他的……我如何能活呢?”

      “对不起,二哥,还有,青青。我的,我的孩子,你……”

      她缓缓闭上了眼睛。

      ……

      元嘉元年,赵家叛国案尘埃落定,满门抄斩。

      元嘉二年春,方戎掠边。帝使景嘉侯何关出明郡。

      晏青青踏上马车,吴二郎抱着个粉雕玉琢的孩子,坐上后一辆。

      何关骑马走到车窗边,撩开那帘子:“真要同去?”

      晏青青道:“你且前边急行军,我不过与哥哥回去拜祭罢了。”

      何关苦笑一声:“我如何放心。”

      “你是不信父亲调.教出来的,还是不信你自己调.教出来的兵?”

      何关摸了摸鼻子,道:“罢,罢,便一起走吧。”

      雍都百姓倾巢而出,看着他们离去。此一去,便定是要与方戎分出个高下来。若成功了,从此中原与方戎便要攻守易行,倘若不成功……

      不,怎么会不成功呢?不只是景嘉侯,还有大将军,这父子俩可都是大雍国的战神!

      他们信心满满地目送着这长长的队伍,等待着他们归来。

      -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1章 第 71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