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七章 ...

  •   第七章

      章选告诉韩啸:“世人称我三侠乃世外高人,其实过誉,于国于民,我等之力远不如你祖父辈金戈铁马保家卫国来得大义,战场上倒下的每一位将士,才是国之脊梁,数月前的那一战,听说惨烈无比,我虽未亲眼得见,也能想像得到那情形。”

      他叹一口气道:“新旧权力更替,但求不要殃及百姓,唉,不说这个,对了,以前你问过我你师伯们的事,严格说起来我们三人只是好友,即非同门师兄弟,也不曾结拜金兰,大家志趣相投,也不一定非要那个形式,心里把他们当成一辈子的挚交足矣。你将来有机会碰到了,叫声师伯,也不是不可以。”

      “是”

      “只可惜你的两个师伯们的行踪实在是…”章选自己也好笑:“飘忽不定,无迹可寻,你大师伯十几年前突发奇想,说他要去寻找海外仙山,看看世界之大,自此我就再没见着他过,至于你二师伯,那更是个人间奇葩,明明有通天的本事,却永远少年心性,爱疯爱玩,五湖四海天涯海角他都到此一游,后来他说他喜欢云南的风光,想在那里停留一阵子,那一停,就停了好些年,如今不知道还在不在那里,又或者,去了别的什么地方,总之,想要再聚,并非易事啊。”

      这才是潇洒快意的人生,韩啸想,如果自己这一辈子也能像他们一样,真不枉来人世走这一趟。

      这是章选在山里停留时间最长的一次,大半个月后,他才告别姐弟俩,说要去关外走走,也许三五个月,也许三五年,他自己也说不准,临走时与徒弟惜惜告别:“你的课业已成,我也没什么能再教你的东西了,一切好自为之,他日有缘,江湖再见。”

      韩啸万般不舍,磕头郑重拜谢师父十年教诲之恩,章选并不推辞,安然受之道:“我这一生,怕是不会再收第二个徒弟了,你我即是师徒,你又敬我如父如兄,希望不久将来,咱们还有再见的一日。”

      他潇洒绝尘而去,如来时一般风轻云淡。

      木小七走了,师父走了,韩啸没想到的是,这个冬天,对他最重要的人,又走了一个。

      开春之前,冰雪尚未消融之际,奶奶也走了。

      韩啸在冰天雪地里守了三个月的孝,这一回,天地之间,真的就只剩下他和姐姐韩月两个人了。

      当冰雪化为山泉,院外的桃花盛开的时候,姐弟俩脱了孝服,经过一番长谈之后,各自为自己选了一条今后的路。

      半个月后,韩啸锁上了小院的门,怀里只有一本他爷爷留下的破旧兵书,就这么身无长物地走出了他待了十五年的大山。

      他自己有眼有手,他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看那大千世界,用自己的手触摸这滚滚红尘,然后,决定心之所向。

      他去了江南,见识了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美景,去了塞北,感受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在草原里体会了什么叫风吹草低见牛羊,原来,世界真的好大,于是他走走停停,把能见到的一切,都刻在心里,记在脑中。

      五年之后,他走进了大齐的都城。

      天子脚下,皇城根儿。

      离几年前的那场战争已经过去了不长也不短的时间,人们已经不再提及那份痛,也习惯了现在这个叫作修平的年号。

      新帝在位已然五年,一切似乎平静如水,并无波澜,国家像一个巨大的车轮,仍在隆隆向前。

      京城自然不同其它地方,繁华喧嚣,浮躁迷乱中又透着异样的生机与活力,复杂而微妙,无法一言而论之。

      韩啸来得很巧,三年一度的文武状元比试,正好进行到了尾声。

      从前朝廷重文轻武,武状元这个头衔几乎形同虚设,不过经过那一战,朝内能征惯战之将一下子快绝了迹,根本拿不出什么像样的将与帅来了,万一战争再起,如之奈何?所以把选武状元这个法子又用上了,从民间选,家底干净,无作奸犯科者皆可报名。

      韩啸听人议论,今科文状元前日已经出炉,现在在校军场的武状元最后定夺,也要尘埃落定了,韩啸于是决定跟过去凑凑热闹,看看今年的那个幸运儿是谁。

      等他到的时候,最终赢家已定。

      既是公开招选,自然是对老百姓开放,京城好事之人不少,平民百姓又都喜热闹,把诺大的校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韩啸好不容易挤到前面,听人们指指点点地正在议论:“看见没,这个卢国信,这下可要飞黄腾达啦。”

      “听说他可不是什么好惹的主儿,他父亲,是大皇子府上最受器重的门客卢公,大皇子对他言听计从的,说是军师都不为过,想不到老子厉害,儿子也有两把刷子,过五关斩六将的,还真当上状元了。”

      “可不是,还听说他师父也是个高人,挺厉害的。”

      “那就难怪,既有人脉,又有实力,这小子前途无量啦。”

      韩啸放眼望去,那个新科状元三十不到年纪,高高大大,相貌虽不出众,也不难看,兵器是一把三棱枪,稍稍舞动之间一副威风凛凛的模样。

      此刻这姓卢的春风满面,得意洋洋,本来他就志在必得,这下不仅给大皇子长了脸,卢家更是从此有了功名,光宗耀祖的伟业啊。

      更何况今天可是大皇子亲自到场助阵,幸亏不辱使命。

      大皇子秦王高子和奉皇帝之命主持大局,卢国信又是他力捧的家臣,得此殊荣,自己的府上也算蓬荜生辉。

      高子和端坐高台之上连连点头,鼓掌笑道:“好,好,好本事,国得良将,本王今日大饱眼福啊。”

      身边一众人等纷纷捧道:“大殿下府中人才济济,藏龙卧虎,殿下您慧眼识英雄。”

      高子和笑道:“是我大齐人才济济,国运昌隆才是。”

      众人齐道:“大殿下说得极是。”

      韩啸身边的百姓七嘴八舌议论道:“听说大殿下府里的门客,比其他几位殿下府里加起来的还多,还真是什么样的人才都有,厉害,厉害。”

      “皇上最器重的就是大殿下,朝中文臣武将巴结他的多了去了,这回让大殿下府里的人得了头彩,更了不得啦,门槛不被踩塌了有鬼。”

      “那是,那是”

      “要说姓卢的本事不小,中了这状元,是不是就该封将军了?”

      “说不准啊”

      “不知道能封多大的官。”

      “这个嘛……”

      众人不亦乐乎地你一言我一语,毕竟状元郎新鲜出炉,热乎劲儿满满的。

      “皇上对今天这比试重视得紧呐。”旁边有人用手一指,显摆自己见多识广:“你们看,来的可不止大殿下一位,好多位朝中的大人都在呢,文的武的都有,另外晋王也来了,还有王丞相家的长公子,右将军家的二少爷,咱大齐的世家子弟,凑齐了一小半儿了不是。”

      晋王高子桓是秦王高子和一母同胞的弟弟,为人却不像他兄长那么高调,性格十分沉稳大气,温文尔雅,翩翩公子,君子之风,年纪也不过刚刚二十四、五,生得天庭饱满,五官端正,一副好相貌。

      有人啧啧称道,另外又有人接过话来评头论足道:“其实要说咱们这些年轻的王爷,世家子弟里的公子少爷,单论长相,又有哪一个能及得上小英王?那小模样谁见了不稀罕,是不是?”

      四下一片声的附和:“就是,就是。”

      韩啸侧头问道:“小英王?”

      说话那人看他一眼:“大兄弟你是外乡来的吧?没听说过小英王的名字?”

      韩啸微微一笑:“也不是没听过,只是,不十分清楚。”

      说话那人明显来了劲:“大兄弟我给你说道说道,让你长长见识,咱们这位小英王姓穆名野,字宸希,是当年云南穆老王爷家的二公子,穆王爷你知道吧?坐镇云南,赫赫有名,只可惜几年前那一战,为救先帝,阵亡沙场了,唉……”

      周围众人纷纷点头表示惋惜,不少人跟着叹气。

      那人又道:“据说当年这穆小王爷差一点也没回来,他父亲和兄长都折在了那里,他自己九死一生的,当今皇上接他回朝,怜他孤苦,年纪幼小,穆家军又全军覆没,再无亲人照顾,云南他是回不去啦,于是认他做了义子,留在了京城。”

      另一人道:“是啊,这不还封了个小英王的爵位,又赐了府第,荣宠得很,虽是外姓,不能算亲王,不过那些位嫡亲的皇子公主们,都让他三分勒。”

      先前那人道:“一来穆老王爷威名犹在,受人景仰,二来咱们这位小英王,那生得…”他竖起个大拇指,眉飞色舞地赞道:“万里挑一,没得说,你知道他母亲是谁吗?”

      “是谁?”

      “大兄弟,听说过咱大齐的人间七秀不?说是七秀,其实算起来只有六个人,为什么?因为其中一位,一人就独占了两个名额,你猜是哪个?”

      “请赐教。”

      “是穆王妃啊,那当年可是鼎鼎有名的南国第一美人,仙女一样的人物,不光长得美,更弹得一手好琴,听说咱们齐国上下无人能及,可惜咱们这些人生得晚,又没那天大的福气,不能亲耳听一听那仙乐,看一眼那仙子啊……”

      又一人道:“不过吧,好像太出色太优秀的人都不长命,听说王妃生了穆小王爷后第二年就病逝了,她是老王爷的第二任王妃,所以小英王和他兄长说起来其实并非一母所生,那位大公子也是个文武全才,惊才绝艳的人物,战死沙场可惜了…”

      “可不是嘛!”众人应道。

      “小英王,穆野、穆宸希。”韩啸点点头:“原来如此,受教了。”

      “可惜是位外姓小王爷,要是位公主郡主什么的,那上咱们大齐来求联姻的周边之国还不得多了去了。”有人打趣道。

      “可不是嘛。”不少人跟着附和。

      “台上那么些位王孙公子,哪一位是穆小王爷?”韩啸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