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二章——当时少年立程庭 ...
-
梦里,柳言之似乎回到了从前,十二年前的都云城,彼时只有五岁的她。
记得第一次遇见暮君彦,是那年的庙会,乳娘和小薇陪着她在城中闲逛,她看到一个捏面人的摊子,一个个戏文里的人物,在那个手艺人的一双妙手下,惟妙惟肖,不禁让人喜爱,特别是一个像极了魏时甄后的面人,央着乳娘买下,刚伸手去拿,斜里却又伸出了一只手,看过去,竟是一个年龄比自己大了些许的男子,似乎也是稚气未脱,眉清目秀的男子,看着他也喜欢,她竟让给了那个男子,这一举动让小薇不禁有些奇怪,自家的小姐何时如此大方过。那是第一次遇见他,只是匆匆一瞥。
第二次见面,是三年后,她的家中,她才知道这个人是当今皇帝的七弟,镇南王暮君彦,自己大哥的好友。那一天,他在她家庭院里的杏花树下,见他时微风轻抚,那纷纷碎花落在他天青色的衣衫上,她看过去,当真是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心间莫名的悸动了下。他似乎早已褪去了稚气,看着她时,只是淡淡的笑了下,却让言之觉得,那年的杏花好美好美。
他告诉她,为何会喜欢那个面人,只因喜欢夫子教的那首《洛神赋》,又说他觉得子建太傻,那样喜欢宓儿,却还要拱手让人。还说如果自己遇上喜欢的人一定不会让人抢去,而这些言之都牢牢地记住了......
从那天起,左相柳甫明发现自己平日最不爱读书的三女儿竟然开始秉烛夜读起来,期间还以为是言之病了,只是这一病似乎就病了十年,而且竟博了个才女的名声。只是怕没人知道,言之这样只是因为,她怕自己在暮君彦面前,什么也不知道罢了。
后来,言之及笄,同年,自己的二姐做了皇帝的侧妃,她记得那天,月色很好,暮君彦踏着月色来到她家,他喝了很多酒,然后说:“言之,我终于知道了,不是子建傻,只是他生在帝王家。”言之不知到他为什么会这样说,只是静静地听他说话,良久,等他把心中的话说尽时,暮君彦看着她说:“言之,为什么你总是肯听我说话?”
言之还是什么也不说,这一次,不是不知道说什么,而是不知从何说起,从话中,她发现,暮君彦对自己的二姐,有一种像是自己对他一样的情愫,她怕说话时会哽咽,所以选择沉默。
暮君彦坐了很久,起来时却没有了来时的哀伤,但不知是掩饰住了还是真的没有了,但至少,说明他接受了,接受了那个女子是自己嫂子的事实。走的时候,暮君彦的影子很寂寞,却是信步而去。
那以后,一年的时间,暮君彦,在没有来过,也许,他每次来,想见的只是柳夕儿——言之的二姐,一个如弱柳扶风的温婉女子,却每次都被言之缠着。
再见他时,他已弱冠,是王朝最年轻的武王,英姿飒爽,凯旋还朝,一路上,许多妙龄女子对他都颇有好感,她却在他眼中看到一丝哀伤,是的,欢迎的人再多,始终没有他想见的,那个他想见得人,此生却都不可能在人群中出现。于他自是莫大的悲,然而对她来说,未尝不是另一种悲呢?
因为大哥的关系,暮君彦还是又来了她家,只是这一次,和他上一次到来,时隔一年,言之已经发现他变了很多,不止清瘦了许多,眼神也犀利也些,他的笑容也沧桑了几分,似乎是漠北的历练改变了他。
他依旧在树下给她讲漠北的事,最后他定定的看着言之说:“言之,谢谢,有你真好。”
言之还没明白话中意思,他却离开了,边走边说:“我已脱胎换骨,也已明白,子建和宓儿,最后只是叔嫂罢了。” 言之想,也许真的不是子建傻,也不是因为他生在帝王家,只是他是真的爱宓儿,不想让自己的爱给宓儿造成困扰,才选择放弃的,也许,暮君彦也是这样的吧。微风吹拂,杏雨再落,那个月白袍的男子,立在程庭,当真是遗世独立。言之知道,自己陷下去了,这个从少年时期认识的男子,就是自己一生要追求的幸福吧,从那天起,她和暮君彦的关系真的更好了,这个男子,好像真的也喜欢上了自己,只是这种幸福,被庆元帝的一纸诏书终结,那天的晚上,月夜清朗,他轻吻了她,对她下了一生的承诺。
第二天,他带兵出发去漠北,回头看到人群中的她,终于人群中有了值得他回来的人,再看一次都云城的匾额,却不知这是他最后一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