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一章 ...
-
卯时,太承殿,正是早朝之时。
锦彦身着华服冠冕朝南而坐于上首,大殿两侧站着一众官员,文官立于右侧,面向西方,为首的是右丞相司徒昭;武将立于左侧,面向东方,为首的是中军元帅云倚昊。文官侧有一官员躬身出列,双手举在胸前,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姿态。
“雍凉(地名)蝗灾?”锦彦右手手指一下一下地敲打着首座座椅扶手,淡声道:“今年是双年?”
“正是。”下首那文官恭敬应道。
锦彦似是嗤笑了一声,道:“雍凉好像热衷于赶在双年闹灾,倒是苦了百姓。”
“是。”那文官继续应声,额上却冒出了一滴冷汗。
“这是第六次了?”
“是,从鑫元元年至今,已是第六次蝗灾。”
锦彦微眯了一下眼,右手手指停止了敲打扶手,陷入了沉思。鑫元元年至今整整十二年,每逢双年雍凉必闹蝗灾,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苦不堪言。初时,锦彦自是派人赈灾安民,但也只能治标不治本。出乎意料,隔年单年,种下的庄稼却涨势茂盛,也无蝗虫问津,倒是一大奇事。锦彦可一点也不相信这雍凉之地是受了上天的眷顾,必是有人故意为之,但目的究竟是……?
锦彦眉头微蹙,看了一眼下首那官员,只见那文官面色发青,也是一脸的一筹莫展,终是挥手道:“辛苦李尚书,此时稍后再议。”
那李尚书如释重负的躬身行了个礼,退回原位。
锦彦继而转身对武将那一侧道:“边关可有何动静?”
为首的云倚昊出列道:“还是老样子。”老样子,大事没有小事不断。
锦彦点了一下头,道:“盯紧点,边关守卫不可松懈。”云倚昊应了声是,锦彦道:“今日便到这里吧。”说罢,下手官员同时转身面向皇帝,行了退朝礼,陆陆续续退了出去。锦彦静静坐在上首宝座上,目光扫过为首的两位文武官员的背影,眼神微暗。
辰时,鑫元殿。锦彦坐在书桌前翻看手中的一本折子,刚看了两行,就不愿再多看一眼似的合上扔到右手边。锦彦转头看着右手边堆满的已批阅的折子。其中零星几本有关边关情况、民生疾苦,然而大部分的折子上写的都是……
大婚!
锦彦伸手揉了揉额角,突然站起了身。
“陛下?”在一旁伺候的阮常胜道。
“去御花园走走。”
御花园西南角落上,有两个尚显稚气的身影并排走着,一个脚步沉稳,另一个似是不愿好好走路,走一步跳一步,正是锦涵和锦雪娣。
“左丞相的课——好——无——聊——!!”锦雪娣抗议道。
“皇兄检查课业的时候你就不无聊了。”锦涵嘲讽道。
锦雪娣回头瞪他一眼,忽然转移话题道:“下个月就是咱俩的生日了吧。”锦涵看了她一眼,还未接话,锦雪娣又自顾自说道,“锦涵你说,皇兄会送什么礼物给我们?”
“你的礼物,大概……”锦涵道,“是个盛大的及笄礼?”
“及笄?”锦雪娣闻言忽然露出一个十分诡异的笑容,“那是不是说,我已经成年了,但你还是个小孩子?”(注:景国男子十六岁加冠,女子十四岁及笄)
锦涵意外地没生气,接到:“即便如此,我也是你哥。”
“我不服!!你不过就比我早出生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凭什么就是哥哥了?”锦雪娣抗议道,“再说了,我就只有我皇兄一个哥哥,至于其他两个,一个傻子,一个低贱的……唔!!唔!!!”
锦涵未等她说完就快步上前捂住了她的嘴,锦雪娣在他怀里挣扎着,奈何男孩子力气大睁不开,结果还未如何动作,就听身边锦涵低低叫了声:“皇兄……”锦雪娣闻言,顺着锦涵的目光看去,只见面前一个颀长的身影,正是从东北角进入园子的锦彦。
看到锦彦,两人都僵在原地,锦雪娣也不挣扎了,锦涵保持捂着锦雪娣嘴的动作,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立刻放开她,退到一边站好。锦雪娣的反应与他截然不同,欢呼一声后,三步并作两步,跳到锦彦身边,挽住他的手臂,甜甜地喊了声“皇兄”。锦涵听了那声皇兄,嘴角微抽,表情要有多一言难尽就有多一言难尽。
锦彦在锦雪娣额上轻敲了一下,问道:“这是怎么了?”
锦雪娣笑嘻嘻揉了揉额头,眨眨眼,指控到:“他欺负我!”
锦涵闻言立刻想辩解,有气无力的说了声:“我没……”忽然似是想到了什么,又低下头不说话了。
锦彦却道:“你不欺负小涵就不错了。”
锦雪娣听到这话有些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而锦涵抬起头,看向锦彦的目光里闪着异样的光彩。
“再这样下去,你可要嫁不出去了。”
“唉——?我还小呢,我不急着嫁人。”锦雪娣撒娇道。
“怕是连林公子也无福消受。”锦涵幽幽接了句。
锦雪娣立刻红了脸瞪向他,锦涵却装作没看见似的抬头看天。
锦彦早已习惯兄妹俩的相处方式,只要不大打出手他也并不阻止,能吵架说明感情好,况且能容他们这样朝夕相处地吵吵闹闹的时间也不多了。锦雪娣很快要嫁人,而锦涵两年后也要去封地就任。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就快结束了,而锦彦也不可能永远让他们活在皇宫这座金色的牢笼里,不谙世事,娇生惯养地过一辈子。
况且这两个人……
锦彦看他们的神色多了几分复杂,忽听得后面传来脚步声,一太监跑来,附在锦彦耳边低声说了些什么,锦彦点了一下头,转身准备离开。
锦雪娣失望道:“皇兄这就要走了吗?”
“以为都跟你一样闲?”锦涵回道。
锦雪娣正准备回击几句,锦彦淡淡对两人嘱咐道:“你二人要多与林先生探讨课业,不可放松。”锦涵恭敬应是,锦雪娣不情不愿地点了下头,锦彦遂转身离去。
锦彦走后,兄妹二人都没有说话,各怀心事,安安静静地走了好长一段路,锦雪娣忽然道:“后宫是不是要多一位女主人了?”
锦涵没接话,只抬头看了一眼锦彦离去的方向。他和雪娣没有对父母的记忆,他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相继去世了,最亲近的人只有一个哥哥和远在皇宫西南角宜寿殿不怎么出现的奶奶。哥哥不爱说话也不爱笑,但是对他们很好,对雪娣多是放纵些,对自己要求严格些。锦涵小时候曾问过锦彦父皇和母后是什么样子的,可锦彦总是轻描淡写的带过话题。锦涵是很崇拜这位兄长的,他曾经躲在角落里看锦彦与臣子谈论国事,那胸有成竹侃侃而谈的样子,跟他平时看到的哥哥不同。锦涵从小就希望成为哥哥那样的人,对这位兄长,锦涵又亲又敬又畏,他虽然不可能像雪娣一样亲昵地向他撒娇,但是在他的心里,兄长的分量不可谓不重,所以对锦彦快要大婚之事,宫里虽隐隐约约传出些风声,锦涵却是不愿过多谈论。
“我觉得,”锦雪娣好像没指望他回应,似是自言自语道,“不管什么样的女子都配不上我皇兄。”
锦涵却是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叹了口气,轻声唤道:“雪娣。”
“啊?”
“你以后啊……”
“我以后什么?”
“你以后……”锦涵顿了一下道,“能不能别用那种嗲里嗲气的声音喊皇兄!真的太瘆人了!我刚刚掉了一地的鸡皮疙瘩!”
“……”
长安城,灵沼街。
锦彦换上了竹青色锦袍,站在一座府邸前。这府邸门口没有守卫,上头匾额上写着“云府”二字,这两字写的本是苍劲有力,但与这略显冷清的府门口相称,竟透出几分荒凉之意。锦彦走至大门口,叩响门环。半晌,一小厮打扮的男子从门口探出半个脑袋,上下打量了锦彦一番,目光最终落到腰间的“景”字令牌上,连忙恭敬地将锦彦请了进去。
入了府,又是另一片天地,府内陈设十分简单,跟主人的性子一样不喜奢华。周围也只有零星几个老仆正在打扫庭院,并无侍卫看守。
锦彦幼时曾来过云府一次,过了这许多年,这院子竟也没多大变化。
小厮领着锦彦穿过一个回廊,回廊外有一个六角小亭,亭外种着许多桂花树,锦彦想象着到了秋天,满枝桂花、香飘十里的景象,嘴角竟微抬了一下,而后又恢复了往常的淡然神色。
鬼使神差的,锦彦迈步向那个小亭子走去,突然,从东边角落里窜出一个粉色的身影,与锦彦撞了个满怀。那粉色的身影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女,跟锦彦撞上后脚底一个不稳就要向后倒去,锦彦眼疾手快地拉住她的手,没让她摔下去。那少女赶忙抽出自己的手,十分抱歉的对锦彦深深鞠了个躬,急忙道:“对不起,对不起,我没有看路……”说罢抬头对上锦彦的一双眼睛。不看不要紧,这么一看,那少女立刻睁大了双眼,脸色忽然变得通红,口中颤抖着吐出一个字:“彦……”意识到自己要说什么,少女立刻捂住自己的嘴,又慌张的鞠了一躬,大声道:“对不起!真的对不起!”然后逃命似的跑走了。锦彦看着少女离去的背影,神色复杂,用几不可闻的声音低低换了句:“涟漪……”
锦彦身后的小厮看到这一幕,愣了半晌,才道:“刚才那不是大小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