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迎风月酒楼 ...

  •   刘心流听了杜四娘的来意后,笑了笑,道:“这本就不是什么难事,八珠子茶坊即是杜四娘所开,我受雇于茶坊,老板想在一旁看我点茶也不成问题。”

      杜四娘道了谢,素闻刘心流性情寡淡,请到刘心流讲茶后,她在别间开了个小窗,为的是能在一旁听讲。

      茶坊能请到刘心流来讲茶已是极好的事了,刘心流又能答应她这要求,自然欢喜得很。
      谢过小茶圣后,杜四娘又满面笑容地问刘心流这次讲茶可还需要什么,都去吩咐茶坊小厮去做。

      待刘心流走出别室后,杜四娘好好地夸了将刘心流请来的林老板一番。

      乐安茶宴并不是以茶会友,来的人多事富贵好茶之人,能上七楼的人都是经过茶坊挑选的。

      听这一次茶会,富家子弟们也需要不少的钱两,谁让刘心流现在京中的名声正旺呢。

      到了约定讲茶的时间,听客早已到齐,京中好茶擅茶的名士刘心流多有耳闻。这七名参加茶宴的人,刘心流也认识几位,互相打了招呼,又与未谋面的人做了介绍。

      讲茶开始了,刘心流吐属大方,对所讲的骑火茶引经据典,中间穿插着自己的见解。她说话声音不高,口齿清晰,娓娓道来,杜四娘在小窗里听得很是惬意,又多了些领悟。

      刘心流开始了点茶,都知道京中刘乐安点茶分茶技艺一绝,又师承前代茶艺,现下最受名士追捧。来乐安茶宴的公子也都知道这是茶会的重头戏,一个个聚精会神地看着。

      点茶和平时一样,不急不慢,得心应手,收放自如。

      茶会下午二时开始,一个半时辰就结束了,送走了茶客,又与杜四娘林老板依依道了别。

      刘心流迈出茶楼后门,穿过一小巷,走了没多远,到了当朝最负盛名的临白巷。

      临白巷名字虽带巷字,规模却与街道无异,从京中最有名的河风酒楼开始,酒肆蔓延,星罗棋布,使得原本的小巷土地不断地扩张,成了通宵达旦的热闹地方。

      刘心流过了河风楼,天还没黑,黄昏将至,她进了一间不是很大的酒肆。

      酒楼门前的彩楼很是破旧,有些年岁了,用色花扎的绯绿装饰掉了色,积了灰,一看老板就是个不利亮的主儿。

      雕檐上一匾额牌,道“迎风月”,门边朱红柱子上两黑底木牌,上用金色毛笔字雕着
      “迎四面逍遥,笑无边风月;曲八方悠闲,怜一点钟声”。

      先不论对联写的怎么样,单听这对联背后的故事,就忍不住让过路人进来看看。

      听闻,这是大文豪卢玉川发迹之前,穷困潦倒又溺醉于酒时,常留恋这家酒肆。

      那时的酒肆还没有牌名,单酒肆二字于布蕃上。卢玉川总是先吃三角酒,又再要两角酒,听几首曲儿,赊账离去。

      这家店生意一般,酒还行,价格不贵,酒肆的老板有个好歌喉,索性自己上台唱曲,每月账本算下来能落不少银两。

      虽能赊账,但耐不住卢玉川这近一年的从不还钱,快到年关时,酒肆的老板耐不住了,找了卢玉川。

      卢玉川方时年青,持才傲物,大手一挥,给酒肆提了名和联子,算是还账。

      老板只是笑笑,找人把卢玉川的字雕在红木上,又上了漆,挂在门口,划清了帐本。

      又待两年,卢玉川金榜题名,一路高升,才气超然,一时求诗求字之人踏破状元家门槛。迎风月这个酒楼不知道被谁提起,一时间,酒楼生意火爆,慕名前来的人们络绎不绝。

      关于酒楼老板和文豪卢玉川的故事传了又传,又因酒楼老板是个难得的美人,二人年龄相近。

      百姓乐得见这才子佳人,昔日情深今日久逢的故事,说得那是有鼻子有眼。

      可故事的男女主人公并没有随了大家的愿,又三年过去了,男子娶了娇妻,女子依旧孑然一人。

      尘埃落定,酒楼的生意依旧不温不火,偶有几位慕大文豪卢玉川的名号而来的书生,迎风月酒楼依旧能赊账,只是要在年关前花钱罢了。

      刘心流最近爱上了酒楼老板娘钟曲儿的歌声,几乎天天捧场,雷打不动地坐在唱台前靠墙的方桌上,不要酒,只要两三碟瓜果,一份爆肉双下角子,末了一碗羹汤,权当用了晚饭。

      来的多了,也就知道这酒楼的果碟中枣圈和党梅之类的干果蜜饯最为好吃,都是老板娘用时令瓜果腌制而成。即使在寒冬腊月喝酒,也能拿出十几个果盘来下酒,断不能叫酒客扫兴。

      钟曲儿刚上台便看见了刘心流,朝那边微微一笑,开了口,嗓音若风吹竹叶露滴落般铃铃,一曲雨霖铃独具风韵,凄凄婉转。

      老板连唱三曲,下了台,换了三年前雇的歌女玲秀,玲秀声音没钟曲儿来的婉转动听,却别有一番滋味,今日含着嗓音,低吟浅唱,倒给人带来不少惊喜。

      刘心流吃的差不多了,付了钱,向柜台走去,钟曲儿下了台就一直在柜台里无聊地拨着算盘。刘心流敲了敲柜台台面,笑道:“不知掌柜的现在可有空与我一叙?”

      钟曲儿自知偷懒,嗔了刘心流一眼,道,“去楼上吧”。

      钟曲儿和刘心流是数个月前相结识的。

      刘心流回老家桐乡,路遇被劫财的钟曲儿,救了后,又见她只身一人,便唤着她同行,由侍卫护着。

      上车后二人交谈,才知道居然是老乡,目的地一样。她们都是桐乡出身,如今又都在京城立脚。二人相谈甚欢,相见恨晚。

      回京后,刘心流到迎风月酒楼找钟曲儿,恰逢钟曲儿唱曲。

      不由着了迷,一个月来,每日去迎风月酒楼听曲。

      钟曲儿把刘心流迎进楼上,酒楼原本有二层,生意不好,懒得天天收拾,索性关了二楼,留了两间屋子,一个当雅间,另一个则是钟曲儿歇脚的地儿。

      刘心流说了今儿到了八珠子茶坊当差去讲茶,见了茶坊的幕后老板杜四娘,问钟曲儿对杜四娘有什么耳闻没。

      钟曲儿想了想,说:“我只知杜四娘行商手段高明,又有耐心,她的家业都是一点一点打下来的,很是扎实,做事光明磊落,听说比一般男子更有气概,若能相见,真想结识这位女中豪杰。”钟曲儿提到杜四娘时,眼睛亮亮的,开口便是夸奖之词,溢于言表。

      杜四娘身为女子便有如此成就,让同样身为女子的钟曲儿很是自豪,敢问经商的女子有哪个不羡杜四娘呢?

      钟曲儿讲了不少杜四娘的传奇故事,引人入胜,刘心流听的津津有味,权当是对老板的了解。

      听钟曲儿讲,杜四娘杜悠是名门之后,幼时就能打得一手好算盘,是当地的神童,十岁就跟着身为商人的祖父闯荡,长大后自立门户,如今有了现在的成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