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昨晚一场秋雨不小,从山上流下来的雨水汇成小溪,被人们修筑的小渠引进田里浇灌庄稼。云过时,田里的风随云掠去,拂去少年脸畔的汗水,带来飒爽凉意。丰收时节的农民是不嫌累的,喝着民歌小调,跃然画笔般生动的情景拓展在田地里。
      眼前就是一年忙碌的收获,这是希望,是生活。
      今年收成确实不小,土豆长得又大又满,还没蛀虫。如果你能恰逢时节在这收获的庄稼地里和秋收的农民呆上一会,定会忘记多少不宁心怀。我并不熟悉蔓延在田地里的长调,也许那只是农耕时的自然抒发。但我也会跟着哼两句,调是跑得没影了。每次这时候玲子都要当着大家面取笑我的,大喊着“平哥,你快别唱了,大家没被你带跑,地里的土豆子都要被你唱瘪了”大家一听都笑的不住气。我是不好意思反驳的,玲子天生一副好嗓子,又听什么会什么,我在她面前唱歌可真说得上是关公面前耍大刀。
      这不,钱大娘乐呵呵地喊“玲子,你给来一个哇”玲子脸一红,也不扭捏,望着远处的山延绵在她眼里,忽的化作一汪水,流进瞳仁里,再也出不来。跟着一声清脆的吊嗓子之后,玲子唱起了她最拿手的山调。时值1937年秋,那时中国内地还没有比较脍炙人口的成名歌曲,流传较广的就是一些山歌或者农耕歌调。不需要什么演唱技巧,张口就来、朗朗上口。可就是这么简单的歌曲,玲子唱的时候稍微加工一些却是别有韵味,仿佛带上了时节的特色:惊蛰山后酝酿起春雷,谷雨田地要候着大雨,大暑日头顶上悬,秋分时节好忙碌!这些日光霞影浓缩在歌里,被玲子每一次唱的景色再现。如今玲子长得出众了,脱离了稚气,成熟了风韵,歌里似乎也带上了别样的情愫,听得软声细雨般萦绕耳边。
      人们听得入神,放下了手上的锄头、镰刀,在斜阳下望着发黄的土豆秧,心里说不上的满足。那年全国抗日的战火已经打响,可这小小的玉柳村却幸免于难。生灵涂炭的世界中也不乏这么一处世外桃源的存在。我们也没得时间庆幸,因为在我们这一群人中终究是出现了这么一个刘干事。
      他打破了小村的宁静,将时间的轨迹硬生生扯开了新的道路。今年立秋时节他负伤跑到我们村,被日军一个分队追到村外不远的野林子里,腿被打穿了跑不快就一头跌进水泡子里侥幸躲过一劫。后来挣扎着半爬半滚地进了村倒在嘎子哥家门前,嘎子哥的娘早起推开门,看见一个浑身污泥的小伙子躺在自家院地上,又有血痕在身上,顿时吓得喊了出来。
      后来他一家人认得刘干事身上穿的红军衣服便救了他。救人时我也在场,看那腿伤我们都倒吸了口凉气。由于水泡里污浊不堪,早有蛆虫和细菌在里面放肆生存。他的伤口上面就有两条蛆虫爬着,伤口也显得发白发黄,我们真难以想象他是怎么忍着伤痛在水泡里躲过去的,或许是昏迷中的他已经没了知觉。我们哪懂得医疗知识,凭着经验给他处理了伤口。处理时他还昏迷着,脸因疼痛难忍变得扭曲,不一会儿头上就沁出了豆大的汗珠,好在子弹穿腿而过没留在肉里,刚一处理完他就解脱了一般沉沉的睡了。我们当时也是捏了一把汗的,又要提防真有日军来搜查,还怕给他处理不好伤口。毕竟我们平时只是普通的老百姓,没经历外面的战火还不晓得大义和爱国要占据什么样的位置。不同于苟活,只是活着。
      从那以后嘎子哥家专门腾出一间后屋让刘干事住下了。
      此时的刘干事学我们起着土豆,眉头紧皱,由于腿伤没好,每挪动一步都能感到他很吃力,不一会就沁出一脑门子汗珠。我们劝过他不要下地干活,可他倔强的说“党不能拿群众一粒粮食、一根线头”我不解,不解于他总把党挂在嘴边,听着大义却失了道理。可当时心里同时敬佩这样一位为国抗战的英雄!英雄就是这样事无巨细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平凡但绝不苟同。不像绿林张口仁义,活着又要懂得屈伸,更不像那趋炎附势的蛀虫,只会向着白面馍馍爬着。这种心理活动在我心里激撞很深,同样的19岁,他以经伟岸的站在为国为民的风口浪尖接受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甚至鲜血流尽也不能阻挡的勇气让我那一刻折服。
      我们一群年轻后生对他是很感兴趣的,不同于我们——他有文化,也带着很多在我们看来惊心的故事。戴着深度近视眼镜,却经常在安静的时候仰望夜空。我问过他你戴着眼镜看得见星星么?他说了一句让我回味很久的话,他说“看不见,只是让我看的星星知道我还活着”我当时是不懂什么意思的,听起来有些苦楚,很久之后回忆起来才能体会他的苦楚和思念。
      中秋夜里,我们一群后生围着刘干事听他讲外面的事。这时的刘干事已经不像他刚来时那么拘谨、不安,好像忽然有了风趣还带着不相称的沉稳,和我们单独在一起更放得开些。他和我们讲了很多他在前线打仗的事,听得我们心跳还带着向往。
      身为干事多数时间都要围绕着团长和政委左右。传达的事多,知道的机密也多,做干事久了就深知自己的重担不亚于在前线卖命的同志。他所在的团刚成立时也只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散兵和民兵,枪支弹药缺乏严重,连人数也不够。偏偏那团长是从“野路”出来的,没文化、没素质、没传统、没作风,有的就是那一腔热血和实战经验,参加过大小战争多了,自然知道怎么让自己的兵在枪林弹雨下生存,所以党才破格录用他为团长。战争嘛,活着才能战斗。这团因为人数不够也是他死皮赖脸对外声称的团。就这么一个混在革命浪潮队伍里的“癞皮狗”打起仗来在当地却是小有名气。
      日军装备精良,战术也根据实际因素因地制宜,面对这样的利齿尖牙,稍不留神那就是皮开肉绽。不久前,刘干事收到上面密函,日军将有不小规模的清缴行动,让各队伍警惕提前做好部署。刘干事所在的团不具备正面和日军直接交战的实力,去正面接触无疑是以卵击石,团长下令立刻转战山区,2、3连常规连负责断后掩护。粮草在其余4个连保护下往山区进发,粮草辎重行动不便,拖得时间越久留给后方的压力越大。原本刘干事被安排到先行进发的连队中协助政委职务,可刘干事提出要经历所有本团参与的战争,不放弃一次能歼灭日军的行动,哪怕是被动挨打。最终团长拗不过他就留在自己身边执行掩护任务。
      事关全团生死,在不确定先行队伍安全进山前,掩护队伍就要死守前线。日军这次行动虽然泄露一部分,但也因是突击行动提前到达指定地点进行围剿。团长带领两个连队的人生生顶住日军一个装备精良的中队,甚至为了制造假象还组织了一次佯装进攻,作用不大也暂时地减缓了日军行进的步伐。刘干事说到这眼神凝固了,细细地诉说起当时的场景,仿佛那场激烈的交战就发生在刚才不久。
      那是一场时间长达4个多小时的鏖战,我军两个常规连队集合了几乎全团所有的武器、弹药,又填充了几个机灵的年轻后生全力阻击敌人。团长说了,东西打没了再找、再抢、再打回来,人打没了现生也不赶趟,话糙理不糙。可双方实力依旧很悬殊,原本一经冲锋就应该被泯灭,在团长的带领下,借助对地形村庄熟悉的优势,迂回在村口瓦庙边与日军展开闪击战。日军虽然战术优良,人员受过专业训练,可这藏猫猫式的打法还是让他们措手不及。一个照面没等敌人反应过来立刻消失,敌人追过来时我方翻墙越沟已经到下一个伏击点。
      虽然设想丰满,可这日军真可谓是人精,不但迅速适应了这样的战斗方式,往往在我方没露头时就提前架好了枪口,结果可想而知。战斗初期还能偷袭成功,时间稍微一长就只能一命换一命,还有白白牺牲的同志,更有几个同志被逼到屋里、死胡同里就拉响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更惨的有些连拉个垫背的都不成,自己直接被炸个粉身碎骨。团长眼见形势不妙,命令刘干事先行撤退,见多了死亡的刘干事从开始的心惊胆战到麻木早已让他眼球充血,此刻更是看着昔日的战友同志被敌人残忍的杀害只想着再多杀一个敌人,哪怕搭上自己也算得上死得其所了。刘干事心里有恨!恨那世间屠戮如地狱,恨自己不能化身那死神披靡大地消除一切孽障。可战场哪容他多说多想,团长下一刻一巴掌甩在他脸上,接近骂娘地喝令他撤退。刘干事心醒了,他知道自己还掌握着很多联系上下级的秘密和线索,为了后方队伍他不能意气用事,在团长和周围同志密集火力的掩护下他从村后的山坡底下绕山撤退。可还有那眼尖的敌人发现了他,酣战正糜有人撤退自然不简单,很快敌人分出三人往他跑的方向追去。
      刘干事收回了迷离的眼神,失望的略带自嘲地说“同志们正跟敌人以命相搏,我此时撤退应该算个逃兵吧”他语气带着对自己的鄙夷,可眼睛里那团火却不适时的燃烧起来。
      我们没人敢去断定他的行为,天苍日下谁人不得苟活呢?刘干事、我们、活着的人都在为明天祈祷,无非期望明日醒来依旧朝阳喷薄。一时周围陷入沉默,刘干事眼里那火没来由的熄灭了,他说“可怜我那些朝夕相处的同志,死了尸首都没人安置啊”我们不敢听也不敢说什么,只能任由着他沉陷进回忆中不再自拔。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我们是不能体会的,可能是为了感受那强烈的失去战友的痛感,我们几个后生都抬起头互相看了对方一眼。
      “刘干事,你为什么参军打仗啊”玲子问出了我们所有人想问的,既然惨烈何不逃避?
      “为什么?从没想过这个问题。。。。。。为了活着不当奴隶吧”刘干事显然没想到有人会这么问他,回答时显得腼腆了一些,可那‘为了活着不当奴隶’却说得铿锵有力,和我们一样的19岁啊,迷茫之色只在一瞬间就要被信仰取缔。
      那一夜我们还说了很多,有很多已经不记得了,可刘干事那被火光映照的坚毅的脸庞却如刀刻竹节般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大男孩儿无言的腼腆极不相称的出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生死如灰的节骨眼儿上显得格格不入。可就是这么一个本真的人在我面前如不催松柏和不远处隐没在黑夜的山峰抵力相抗,我看的入神,忘了明日太阳渐升轮廓清晰时松柏的无助。望而生畏的不再是巍峨的山峰,压在山下的枯枝败叶才会永无光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