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舞台后景帘帐轻挽,帘后为雕花木床。前景有木制书架,上放书和瓷器,临窗摆有古筝,墙上挂有刀。舞台最中间是雕花大圆桌。
[灯光渐亮。
刘宝昌:哈哈哈…敬之兄,请进请进。
李敬之:刘大人先请。
刘宝昌:(推门步入)久闻敬之兄为当今少有人才,今日我无论如何也要和敬之兄聚上一聚,所以请了你来。但无奈寒舍物乏,这只能请大人勉移尊驾到这里一聚。
李敬之:哪里哪里,大人错爱。晚辈只是路过贵地,大人却这般招待。大人府上美酒佳肴哪是一般酒家能比的。看大人独爱此处。此处定有特别之处?
刘宝昌:(在圆桌边坐下)该处?该处不过是寻常酒家。不过……(得意的笑唱)
柳拂面花绕衫处处呈虹霓,
素藕手百花酒间间鸳鸯啼。
万般风景都不如这沉香里,
夜夜闻得沉香不知月流西。
封十娘:(迈步进入,手上端茶)哎哟,刘大人。我还以为你忘了我们沉香里了呢。(把茶送上,刘宝昌赶快接茶。)这么许久不见,姑娘们都惦记上你了。
刘宝昌:十娘你说笑了,我怎敢忘了此处呢。忘了回府的路我也忘不掉你这里。
封十娘:(花枝乱颤的笑,转眼看到李敬之)哟,刘大人?今天有贵客?
刘宝昌:(拿起茶杯)是呀,这位是京城的李敬之大人。
封十娘:哦。李大人,喝茶呀。今儿个两位大人都是沉香里的贵客,我马上叫人上好酒好菜。(高声)高福。高福!
高福:(慌忙)诶。(进门,被门槛绊一下,手上的菜泼出。)
封十娘:成什么样子。
高福:小…小的……
封十娘:以后小心点。
高福:是…是。
封十娘:(对眉头轻皱的刘宝昌)这下人没见过大场面,惊了大人。回头我好好罚他。大人你先坐着。我这就去给你叫翠柳来。
刘宝昌:(笑,点头)好。快去吧。
李敬之:(尴尬的笑端茶)刘大人,这……(唱)
扶疏绿竹正盈窗,
灼烁酒家独面江。
简世轻挂芙蓉帐,
怎误入闺秀慧帐?
难道入的青楼上?
听得他廉洁无双。
怎会行事如这样?
难不成传言有恙?
刘宝昌:这翠柳可是本县鼎鼎的佳人,敬之兄见过就知道中个味道。
李敬之:(疑惑)这店究竟……
高福:(唱)
这沉香里本欲望栖息,
不留意便入无底间隙。
我若得了这时机,
岂不鸣出惊人一啼,
圆了这些年的希翼?
(抬头)哟,大人…大人沉香里都…都不知道,想…想必是外地来…来的。这…这沉香里可是本县最…最好的酒家,也有最…最好的姑娘。而翠…翠柳是这最好姑娘里最拔尖的。得…得刘大人的喜爱,这店才越…越来越红火。
刘宝昌:得了,听你说话真是难受。(转向李敬之)敬之兄来本县一趟,定该来看看。
李敬之:但…
刘宝昌:既来之则安之。想必敬之兄洁身自好,刚刚就任,想必不曾来过这等地方。全当作视察,敬之兄就不要这样,偶来这些地方,是不会伤及敬之兄的清名的。
高福:大…大人,刘大人虽…虽喜爱这里,但是我们都…都知道刘大人平日清正廉明,来这…这里不过是…是风流倜傥。不见有…有什么污了刘大人的贤名。
李敬之:我自是不敢与大人相比。(坐下)
刘宝昌:(满意的笑)叫高福是吗?结巴是结巴,但还挺讨本大人喜欢。
高福:大…大人爱民如子,本…本县的百姓大人谁不喜欢。
刘宝昌:好一张嘴。
高福:小…小的最不厉害…害的就是嘴,要…要是大人看得上,小…小的愿意到大人府上为大人办事。
刘宝昌:好,好。府上正缺人手。
翠柳:(由封十娘扶进)(唱)
百姓饿死朱门流离失家,
这狗官却又来折柳攀花。
哎……
花万金饮世间难得之茶,
抛万银听佳人轻弹琵琶。
无奈青楼本就浮夸虚华,
叹苍生反是贻笑大方吧。
刘宝昌:这位是李大人。
翠柳:(看向李敬之,微微一惊,轻轻扶身,李敬之也微微一惊)
刘宝昌:敬之兄,这位就是我说起的翠柳。(翠柳站住不动,封十娘把她往桌边推了推)
封十娘:高福,菜还没有上齐?
高福:刚…刚刚与两位大人闲…闲聊了几句。
封十娘:快去把菜上齐。别叫两位大人久等。
刘宝昌:不急不急。
高福:(看看刘宝昌)是…是。(转身退下时皱眉看封十娘。)
(唱)
这世道一日不如一日,
勤奋不如生得好样子。
当初年年苦读万年志,
如今却低头被人喝斥。
表面清正廉明众赏识,
确是贪得无厌久渎职。
吾恭维佯装不见事实,
屈身人下却为明日食。
待到我终出头那时日,
定叫你后悔发生前事。
封十娘:不识大体的混小子。
翠柳:他不过是希望妈妈另眼看他。
封十娘:这个样子叫我如何看得起他。读许些年书却落得做小二。
刘宝昌:难得见封十娘对下人这么客气。也对,那下人其实也算机玲。
封十娘:哎哟,我的刘大人。这么个跑堂的你也要关心关心?怎不见你对我们这些弱女子关心?
刘宝昌:哪里不关心你们?都把十娘你当作亲娘了。
封十娘:我可不敢做你亲娘。翠柳,还不给大人到酒。(翠柳不情愿的站着)
封十娘:(赶快拿起酒壶到酒)哎…你也是…前些年最不听话,最不服管。折腾我好些时间。现在你还清高个什么?生生要把老娘折磨死。
刘宝昌:(重重的放下茶杯)十娘。莫说这些难听的话。
封十娘:(沉默一阵,脸上堆满媚笑)十娘刚刚失言了,大人不要生气,我这就去叫高福快些上菜。(封十娘退下,高福很快将酒菜摆上桌。)
李敬之:(举起酒杯)刘大人,李某敬你。
刘宝昌:不敢当不敢当。
李敬之:好酒,这么好的酒,难怪刚刚小二说这里是最好的酒家了。
刘宝昌:就自然是好酒,百年老窖,这菜也是用顶级的材料。(转向翠柳)翠柳姑娘,坐下吧。(翠柳依言坐下,端茶自顾自喝起来。)
李敬之:(微微一怔)这要花多少银子?
刘宝昌:(笑)我一月的月俸。
李敬之:(皱眉)让大人破费了。
刘宝昌:(挥挥手)不要在意,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何必再以这些。再说敬之兄新官上任,以后必有相互提携的地方。
李敬之:早就听闻大人管辖的地界百姓安居乐业,哪需晚辈做什么。今日小二一说,晚辈更加佩服。
刘宝昌:听人只言片语不可当真。
李敬之:刚刚听封十娘说这小二十个读书人,读书人自有良心,相信他不会昧着良心说恭维话。只不过,大人如此风流多情,在下真是佩服。
刘宝昌:人生需尽欢。我也是与翠柳相识多年才常来看她。说来还是段故事。
李敬之:哦?愿闻其祥。
刘宝昌:翠柳家道中落,被卖到这沉香里。封十娘逼她接客,她宁死不从。恰巧被我撞见,为她说情,封十娘才许她做个清倌。其实当日我本可以赎了翠柳带回府上,但翠柳不愿。我也不便勉强。
翠柳:(放下茶杯)我本就是落入风尘之人,进了大人府上岂不是污了大人的名节。
李敬之:刘大人与翠柳姑娘这一相识真可传为佳话。
刘宝昌:(大笑)翠柳,弹一曲。敬之兄,你如此看得起刘某,那我们今日不醉不散。
李敬之:不醉不散。
翠柳:(走到古筝边,轻抚琴弦。唱)
爱抚琴瑟瑟瑟绕梁颤,
汝悔今生生生恨时晚。
如无天日日日倦相伴,
鲜蕊衬叶叶叶枝连蔓。
血如泪泣泣泣长夜短,
流风掌刀刀刀将情斩。
千言缄默默默眉眼传,
年限彼时时时花繁绽。
李敬之:(侧目)这诗……
刘宝昌:好,好。翠柳,以前怎么没有听你唱过?
翠柳:这是少时听到的一曲,今日突然想起,就弹了。
李敬之:这曲子很少会有人知道,为什么姑娘会听过?
翠柳:翠柳本是京城人氏,过去住在京城北郊时,听人唱过。
李敬之:姑娘原来也住在京城北郊?我曾也住在北郊。难怪刚刚一见觉着姑娘面熟。
刘宝昌:你们两个好不亲热,直接把我凉在一边了?
翠柳:刘大人,你多虑了。
刘宝昌:本以为敬之兄会拘谨,现下看来也不会,那刘某失陪一下。
李敬之:刘大人,这是……
刘宝昌:敬之兄,翠柳不是吃人老虎。再说,人有三急……
李敬之:(窘迫)那刘大人请。
翠柳:(见刘宝昌出去,沉默的喝下酒杯里的酒,等了很久)李大人在想什么?
李敬之:刚刚那曲…姑娘可认识温馨?
翠柳:(微微一怔)大人为什么这么问?
李敬之:那曲是我写与温馨的,而且…姑娘与温馨十分相像。
翠柳:我并不认识,那曲可能文姑娘无事哼唱时被我听了来。那大人那位温姑娘身在何处?
李敬之:原来你不认识。温姑娘自从与她家人离开北郊之后就与我失去了联系。(唱)
轻踩浅草结伴游,
登山遥听欢啼鸠。
渡轻舟,不知日西流,月如钩。
即到荒漠也如绿洲。
少年轻狂怎知仇,
以为能携伊手,共百头。
现叹声幽幽,
何处寻的衫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