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帘外雨潺潺,无根之水天上来,滴落在芭蕉叶上,一砸就是碎成了万千飞露,溅了些许出去,剩下的,随着叶子上的雨水,由叶脉,点滴垂落。
陆清姀就坐在窗前,伸手接着雨水顽。
“姑娘,关了窗罢,若是着了凉,这一路怕是有您好受的。”坠露一边收拾着她的行李,一边催她。
陆清姀也不理人,只管接着水珠,让这雨,从指缝间流走。
“姑娘。”坠露又唤。
“让姑娘玩会儿吧。”一个十岁大小的丫鬟就从门外进来。“便是过了今日,不知何时才能再见这太原府的雨了。”
陆清姀的眼神微微飘忽了下,到底是收了手。
“准备的怎么样了?”她晃着脚丫,擦着手问。
“公主那边已经准备好了,就等哥儿了。”落蕊福了福身,答道。
“那便回了娘亲,我们这边也好了。”她看着坠露收拾着桌上的首饰,“那些就放着罢,收拾些常用地就好。”
坠露应了声,快速的挑拣起来。
“走罢,如今落了雨,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走,再去查查箱笼。”说着,从秀墩上跳了下来。“可别把我的东西给落下,到时隔着千万里,可再也找不着的。”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雨小了下来。就有嬷嬷来请,“这雨也快下完了,就该走了。”
陆清姀看着关着门户的院子叹气,眼中带着不舍,“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姑娘,这东京,也是顶顶好的。”嬷嬷就说。陆清姀的脸上就露出了一个淡淡的笑,“是啊,天子脚下。”
陆清姀的祖母,是当今圣上的妹妹。虽说不是一母同胞,但庆安公主幼年曾被寄养于静安皇后膝下,和庆宁长公主,当今陛下感情最好不过。当年先帝去世,她尚且年幼,圣上登基后,她被许配给了当时的辅国大将军的嫡长子陆峰,以示恩宠。
陆峰是皇帝的陪读,又是正二品大臣的嫡子,天子近臣。辅国将军告老后被封了个宁国候,陆峰便是侯府世子,也不算是辱没了她的身份。
庆安长公主为陆府生了三个儿子,长子接手辅国将军的位置,次子便是陆清姀的爹,接手宁国侯的位置,幼子生性自由,不爱打打杀杀,最喜游历山水,挥墨山野,在文人中的声望很高。
陆家三位爷膝下皆为男子,整个宁国侯府中,就嫡次子陆梁得了一女陆清姀,自是人人疼爱。
清姀是家中独女如今虚岁也只五岁,除了一个大她五岁和三岁的哥哥,还有一双胞兄弟,二人十分肖像。
四年前陆梁被皇帝派遣到了太原府,如今该是要回京述职了。
清姀和哥哥陆延之自小长于太原府,这次也是随着父母回汴梁。
“姐儿,家中的人口可都记着了?”嬷嬷给清姀穿戴好衣物,又考察了她一遍。
她低声回了。
嬷嬷就又叮嘱了几句话,抱起清姀,招呼着两个丫头,“去娘娘那儿吧。”
清姀的娘,也是个老王爷家的嫡长女,当初是祖母好不容易给要来做媳妇的,皇上还特地封了个一品郡主的头衔给她。
如今清姀若是在皇帝面前挂了名,恐怕多少也有该是有个封号的郡主的名头。
“这次回京,咱们就不回太原府了吗?”清姀被安置于马车上,她抬头问母亲。
“自然不回来了,你哥哥该进学,你也该学规矩了。”寿康郡主摸着女儿的头。“咱们这是回家呢,昭昭想不想两位兄长?”
“可太原府不是我家吗?那我要是想这了呢?”她不解。“两位兄长虽好,但昭昭又不常与他们顽。”
“这儿不是昭昭的家,你若是想太原府,以后就找个会陪你回太原府的夫婿。”她眼中含笑。“衍之和行之与延之是一样的。你们是嫡亲的兄妹,可不能说这话伤了两位兄长的心。”
清姀低头应了,但还是有些不开心。
倒是陆延之对于见两个哥哥有着莫大期待,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妹妹。
“夫婿是什么?”陆延之扯着母亲问。“他会和我抢妹妹嘛?”
“可说不准呢。”陆梁就逗他。
两个小孩一下就懵了。
从太原府到汴梁,走水路,也得半个多月。两个小孩儿在船上没什么好玩的,就顾着读书。
寿康郡主见了,不免心疼,亲自下场教两个孩子擂茶插花焚香。
这样一来,这日子也不见得煎熬。
这一日,陆梁掀帘进屋。
“准备准备,还有一个时辰就到家了。”他眉眼喜气,怕是念着家中许多时日了。
“也不知道衍之和行之长成什么样了。”寿康郡主心中期待,“都有大半年未见,这两孩子,只怕一下认不出来了。”
“总归是你生的,怎么可能认不出来。”陆梁抱起清姀,“昭昭,等下哥哥来接咱,你可高兴。”
陆清姀轻轻点头,带出了笑,“高兴。”
直到见了两位兄长,陆清姀才真欢喜起来。
大哥陆衍之带了一匣子珠宝,“给妹妹顽的。”
陆清姀最爱这些亮晶晶的东西,欢欢喜喜的收了东西,粘着哥哥撒娇,陆行之冒了酸水,“昭昭怎么不叫我。”
陆清姀就睁大眼睛往他那瞧,陆行之和她咬耳朵,“前月狩猎,我抓了两只兔子给你,雪白雪白的可好玩了。”
陆清姀眼睛就亮了,一个劲儿的唤好哥哥。
惹得大房的陆颐之和三房的陆硕之眼红。
“你们以后多陪陪她,她自然和你们好了。”寿康郡主好笑的说。
两个兄弟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迎着长辈上了马车。
到了府里,首先拜见老太太。
清姀占着年纪小,被老人家搂在怀里直喊心肝宝贝。
老太太一生三子,最可惜没有生个女儿。她朝着寿康郡主问,“这孩子,以后陪着老太婆可好?”
陆梁和寿康郡主早在来之前就知道,这姑娘肯定不能养在膝下了,虽有不舍,但孩子若在庆安长公主膝下教养,这与当今的情分,肯定是不一样的。
也没什么好纠结的,就应下了。
长公主见他们丝毫不见勉强,心中又是欢喜几分。“这孩子刚来,与我肯定不熟,等过几个月我再接过来。”
又低头问清姀,“可愿和祖母一起生活?”
清姀耳朵一直在听着,知道父母那边首肯了,来时也听了母亲的话,虽有些不舍,但还是宽宥老人,“我陪着祖母。”
长公主欢喜无限,“真是我的乖孙孙。”
在家安定了一日,陆梁就进宫复命了。第二日,宫里皇后下旨,叫了命妇进宫。
清姀年纪尚小,是有嬷嬷抱着的。
“这就是昭昭?”她牵着小孩儿的手,“我看这长得和寿康不像,倒像是庆安年轻的模样。”
“也不怪皇嫂这么说呢,我也觉得这孩子像我。”长公主就笑。
这边几人谈话,自有宫女捧着一碗樱桃酪,“姐儿尝尝,这味道如何?”
清姀拿着银勺挖着吃,“娘娘宫里的,味道都好。”
“这孩子,还真会说话。”姑嫂两个就着孩子聊起天儿来。
门外就有女使进来,“娘娘,平宁郡主带着孩子来了。”
“哟,平宁来了。”皇后就笑,“快把她领进来。”
又对着寿康郡主道,“平宁家的小子和行之一般大,你怕是许久没见过了。”
清姀捧着小碗,眼珠子滴溜溜的看着门外。
平宁郡主生的眉飞目细,妩媚非常,手里牵着一个穿着宝蓝色圆领袍子的小子,不过七八岁,肤色雪白,与她又七八分相似,可爱非常。
两人给皇后和长公主行了礼,平宁就看向寿康郡主,“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回来了。”
寿康招来清姀,“给你见见,这是我小闺女,清姀,小名昭昭。”
又指着平宁郡主,“去,给姨母请安。”
清姀听话的给平宁郡主行了礼。平宁笑着拉过自家孩子,“这是我家齐衡,昭昭也别见外,叫声元若哥哥就好。”
两人见了礼,就被大人们赶出了殿里。
“外头玩会儿去。”
清姀对宫里不熟,但元若对她不熟。
两个小孩儿坐在偏殿里大眼瞪小眼。
还是一旁的大宫女看两人实在无聊,招来小太监端了一盘子玩具。
“小郡主刚回京,还不懂我们这些小玩意儿,小公爷不妨教教小郡主。”
齐衡其实不常玩这些,家里管得严,母亲可不会让他在这些玩具上费心思。
但他自小无兄弟姊妹一处玩耍,见清姀满眼期待的看着自己,心中自有一种为人兄长的自豪感。
“昭昭妹妹,来,咱们玩这个。”他从果盘里挑了一个大红枣,趴在圆墩上将其削去半边,露出枣核,用三根小木棍插在枣上,作三足立于桌上,枣核朝上;另用一根细竹篾,两端各插一枚小枣,再将竹蔑小心翼翼搁在枣核上,轻轻一推,便会旋转不已。
清姀还是第一次见这样的游戏,满眼惊叹,“元若哥哥好厉害啊。”
齐衡被夸的红了耳朵,但还是努力抿着嘴角,“那有什么,这儿还有好玩的呢。”
他伸手又从盒子里拿了玩具。两个小孩儿头挨着头,亲亲蜜蜜的玩起了游戏。
直到皇后叫人喊他们用膳,还有些恋恋不舍的放下手中的玩具。
用完膳就要回府了,齐衡今日过足了哥哥的瘾,看着妹妹有些难过,伸手牵了她,“下次有时间,我跟着母亲去你家找你玩!”
清姀这才高兴起来,“我家在宁国侯府,你可别走错了。下次再来,我教你太原府的玩意儿,可好玩了!”
齐衡点头,这个妹妹还挺好的。两人牵着手欢欢喜喜的往外殿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