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边城雁(一) ...
-
孟桓回京时虽打了胜仗,但没有百姓十里的夹道欢迎,没有齐鸣的锣鼓,他就带着跟他回来的两三百骑兵,合着些风尘仆仆的疲累于黄昏时分到京。
京城里与当年相比变化倒是不小,他不是什么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这时却也感到几分物是人非的味道。
到底还是那个京城,但已经和他没有关系了。
安顿好那些平日里一同拔剑生死的兄弟,他一人纵马回府。
巷子里的路七扭八拐,纵使有仆从出来相迎,他依然皱了眉。
王府很大,小厮丫鬟人很多,好像努力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氛围,可是剖开这层假象,便是一个离京十年的落魄郡王一朝回京,在这偌大的京城里不受人待见,无人愿与之相交,亦无一人前来拜访。
但好在孟桓这些年本就变成了个无趣的人,还能有归来的一日,有可住的三分地便知足了 。
这王府不是他曾经的家,府里的人也不甚熟悉,几个衷心的,几个杀手,几个眼线想来并不是难猜的数字,要是换作当年,他一准叫他们看看小郡王的威风,三两下便能整顿了这府邸。
但是现在他没那个心,无论是朝堂上的阴谋算计还是暗地里的争权夺势,人心还比不上园子里的草地,剪一剪就能长齐。这些年在外,身上那些本就不扎人的小毛刺都磨掉了。
到底这些年在外面太累了,功劳向来没人记着,回了京城,他也愿意当个废人被好生养着。
打开卧房的门时,孟桓有一瞬间的呆愣。屋里的摆设与十年前几乎一模一样,能看出布置之人颇为上心,连当年他临走时变卖的那些小物件也都装在梨木盒子里好好的摆在桌子上。
他心底闪过那人的样子,时隔多年,也许只有他会记得自己,但是已经都不需要了。
“东西都是陛下送来的,说王爷见了没准会喜欢。” 丫鬟机灵,看他目光微微发愣赶紧想趁机买个好。
“我不喜欢,拿去扔了吧。” 他关上房门退了出来,“今日我去别处睡,以后陛下送来的东西别再出现在我面前了。”
过去的自然就是过去了,拿回这些东西终归是没什么用处了。
小郡王回京没能在那群老谋深算的达官显贵中溅起个水花儿。没亲没旧,还是刚刚赦免回来的,就算是有惹事的心,顶了天也翻不起什么大浪,难不成还当自己是当年那个小霸王。
老头子们瞧不起他,京城中纨绔子弟们自然有样学样,本着比自己地位高的都是阶级敌人的理论,开始翻起他的过往,没几日他们就连孟桓结婚当天媳妇便和人私奔的事都翻了出来,变成了知情人拿出来炫耀的笑料。
全城的人都在笑,孟桓也在笑,只是笑的有点苦。自己的痛处被别人当做笑柄,再大度的人都不愿忍受这种侮辱。
不过孟桓能忍,他也只能忍。
这几日他换着花样的找借口不肯入宫面圣,却时不时跑去看跟他一起回来的那些兄弟,边城来的骑兵衣服破,人也实诚,傻乎乎的没少被欺负,每日操练完想找个饭馆吃一顿都因为银子不够被轰出门。孟桓最看不得手下人挨欺负,可他不愿意拿楚燕的赏赐,自己又实在穷的可以,请不起他们吃大餐,明明这里才是他的家乡,但可笑地是竟怎么都过不惯了,于是就想着什么时候能了结这边的事,带着他的兵回边城,免得在这受欺负。
这么想着他第二天就给楚燕上了奏章。
他虽说是被赦免回京,想必是有人给皇帝吹了风,楚燕性子从小就多疑,有心人只要把他手底下的兵力添油加醋地吹上几句,那孟桓就是一身白也得被说成黑,边城军力不小,孟桓在那又治理得当,深受爱戴,早晚是个隐患,皇帝既然把他召回来了就断然不会再放他走。
孟桓也想,要是楚燕还是当年那个楚燕就好了,只要扮扮可怜,不要脸地撒个娇,那天大的事他都能由着自己胡来。
但是人都是越长越恶心 。长大了的他就只想着他自己。
果不其然,奏章第二天就被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驳了回来。
不仅如此,夜里楚燕还屈尊降贵地偷偷跑来王府。他推门而入的时候孟桓像是等他一样,衣服穿的整整齐齐,没有要休息的打算,见到他不情不愿又挑不出毛病地行了一礼。
楚燕和当年比起来变化不大,那张初见时便惊艳了他的脸依旧好看到张扬,只是经过时光的沉淀,身上的气质骇人更甚。再看孟桓,身上却已经完全没了少时的影子,一身刺被磨平,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骑着一匹黑马四处惹是生非的少年,浑身上下死气沉沉,好似你不捅他他就不会动。
“前几日听说阿桓身体抱恙,一直没能找出时间探望,今日一见倒是精神了不少。”
“臣以为陛下能听出来生病只是个借口。”
“……”
“阿桓倒还是那么耿直。”
都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两人之间虽没什么血海深仇,但是这么多年以来孟桓从没忘记自己和赵媛成亲那天就是被楚燕搅和完的,那是他真正用心喜欢过的姑娘,当时傻乎乎地高兴了好久,想着自己马上就是有媳妇的人了,结果刚拜完堂他的郡王妃就和人私奔了,他一夜之间成了全京城的笑柄,后来他知道原来一切都是楚燕鼓动的,以至于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两人一见面就弥漫着一股宿敌的气氛。如今君臣有别,楚燕不能随时随地甩脸色给他看了,当年的事他也看开了,可到底那股尴尬的劲在他们两人之间挥之不去。
楚燕也不在意,往屋子里一坐,大有多年不见彻夜长谈的架势。他说着孟桓应着,终于不动声色地把两人之间的话题转到了边城的战事上面。
“臣以为那白族人一时退却但并不会善罢甘休,边城之地百姓本就疾苦,经不起战事磋磨,不能保封地百姓安康本就是失职,若再因为贪图京城享乐而外族趁机侵犯,那臣恐怕成为国之罪人。”孟桓本就不善口才,在边城又和一些粗人打交道习惯了,如今搜肠刮肚地想出这几句说辞。想着皇上万一念念旧情放他回去了呢。可他终究高看了楚燕。
“朕懂你的意思,边城之地自会派将领去镇守,阿桓只需要安心待在京城。”
“……”
“朕知道在你心里恐怕朕就是和多疑偏心刚愎自用的小人。”
“臣不敢。”
“你不用害怕,朕当年的确亏欠了你很多,但是只要你待在京城别离开,只要你别走,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你。”楚燕看着他,极其郑重地许下了这个承诺,一国之君的承诺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孟桓被他的话惊到了,一时愣愣的不知道说些什么。
“那我想娶个媳妇。”他试探着说。
“不行。”
“陛下慢走不送。”他恨恨地说道。
他就知道,什么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到这人这里即使当了皇帝也没用,说过的话都被狗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