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坠星之兆 ...

  •   她对王雩说道:“你到底是谁?你不是雩郎。”
      王雩听了,五官忽而变换不清,用一种异样的腔调说道:“这样不好吗?这不是你一直梦寐以求的吗?”

      小环说道:“不是!这不是我的雩郎!”

      “舍下简陋,姑娘请回吧。”
      “这里留不得你。”
      “如若真是脑伤,可就不好治了。”
      “本是防贼,不料却引贼入室了。”
      “但愿姑娘莫再食言。”
      “我这一不留客二不留食三不留宿。”
      “不知。”
      “不想。”
      “不听。”
      “不用!”
      “不要!”
      “早都教你吃光了。”
      “行了,行了。”
      “够了,够了。”
      “小环!”
      “不要再为难山野之人了。”
      “你可知送雁代表何意?”
      “丢出去!”
      “不如我们再赌上一局。”
      “假话。”
      “无中何能生有?”
      “野人。”
      “你且站到院中那株槐树下,我自会和你说。”
      “痴人休要说梦话。”
      “蜂蜜是你抢的,熊是你惹的,先是一招祸水东流,现在又借花献佛,是几个意思?”
      “在下福薄,消受不起。”
      “树上乌鸦聒噪,难道我也要理它吗?”
      “姑娘屡番为难我,可不是无仪、无止、无礼?”
      “你又来作甚?”
      “荒唐!我连你是人是妖,是男是女都不知道!”
      “不知!”
      “我心中无你,自然举箭相向,今后你若再敢踏足一步,我便不会手下留情!”
      “小环。”
      “烤栗子,还吃不吃了?”
      “那再加上烤山鸡呢?吃不吃?”
      “寒冬腊月,花树也是不易,休要再为难它们。”
      “往后你就只为难我一个人,还不够吗?”
      “那日三个问题,我现在回答你:人也好,妖也好,男也好,女也好,小环便是小环,我心中只得一个小环。”

      脑中这许多声音,渐次响起,这才是她的雩郎!
      那个好相貌臭脾气坏嘴巴的雩郎!
      那个嘴上说着这里留不得你,却依旧一日三餐给她留饭的雩郎!
      那个对她面上不理不睬,心里却惦着念着的雩郎!
      那个会把她的凉手揣进衣服里捂着的雩郎!
      那个将他轻轻拥入怀里,说着我不在意的雩郎!

      只听哗啦一声,眼前这幻像,便如瓷器一般摔开来,打碎了。
      那许多个声音,渐渐凝成一个身影,笑着对她说:“小环莫怕,有我在。”
      那身影又渐渐化成一把流溢着碧色光芒的宝剑,轻轻的躺在小环的手中。

      小环再睁开眼,便知:她的雩郎已经不在了。
      脑中响着的仍是他最后一句话:“小环莫怕……”

      那怪物本以为小环中了罗刹香,神智尽失,又饮了玉魂春,亲眼目睹王雩死在自己眼前,便发了狂,陷入了无尽的幻梦之中。正待要趁机杀了她,好取了妖丹。
      不料她却突然醒来,步光也不知何时到了她手中。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那怪物来不及出声,便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被小环一剑洞穿!
      正待要唤动护身法术,却发现力量尽数被封,无论怎样掐诀,都不起丝毫作用,体内空空如也。

      却见小环手臂上、脸颊上的红色暗纹俱都消失不见,瞳仁也由红色变成金色。
      浑身上下,灵力源源不断,吹动得衣裳轻轻摇曳,发丝微微飘扬。
      整个人如一轮满月,发出银色光晖,照耀着夜色中的竹林,似是天神降临。

      怪物被她周身散发出来的灵力,压迫得法术失效,便知:这妖狐怕是化成天狐了!

      小环浮在半空当中,衣袂飘飘,殊有仙人之姿,望向怪物的眼神却比寒冰还要冷。
      她手中升起一团青蓝色的磷火,对着怪物说道:“你不是想要我的妖丹吗?来拿呀!”
      顷刻间,那火焰便包裹住怪物,将它从上至下灼烧起来。
      那怪物被步光定住了身形,动弹不得,又被这火焰燎烧,本就失了法力,此刻便分外经不住。
      不一会儿,就皮肤焦黑,露出里面被灼伤的红色皮肉,殊为可怖,口中亦发出惨叫。
      小环见了,说道:“你烧了九十九个道士,我便也烧你九十九回,如何?很公平吧。”
      说罢,便又要升起一团磷火。
      那怪物此刻顾不上什么面子里子了,只得大声叫喊:“天尊救我!天尊救我!”

      小环目光一凛,果见那刚才还被灼烧的焦黑的怪物,现在却又恢复之前的散居道士模样,神态却是分外不同。
      他以一种老相识的口吻说道:“果然是你。上次见面还是一百多年前的乱世,那之后,我便一直在寻你。”
      小环冷冷的盯着他,回敬道:“我可不记得我认识你这么个魔物!”

      散居道士闻言,似乎不以为意,反而说道:“人身、妖身、魔身,又有何区别?”
      不待小环回答,他又道:“你的雩郎是人身,他已经死了;你自己是妖身,还不是护不住他;而我,就算是魔身,依然能随心所欲。”
      他顿了下,又说道:“这世上,本就没有什么高下之判,好恶之别,尊卑之分,唯有力量才是一切。强者才能立言,强权才能立行,强国才能立身。”

      小环闻言,不禁一哂,道:“一个以身饲魔的怪物,在这里说什么高下尊卑,好坏强弱,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你连保持人心的意志都没有,你连保护己身的力量都没有,又谈何随心?谈何强力?”
      散居道士也不恼,说道:“当知三界之中,三世皆空;知三世空,虽有我身,便能忘身。能忘身者,岂复爱身?”
      说罢,他看着小环,惋惜道:“你本是天狐,具通天之能,何苦堕入这俗世凡尘,受这情仇纷扰?你这人间幽梦一场,也该醒了。”
      小环却笑道:“我这一生,醒的时候少,睡的时候多,久眠长梦,甚是无趣。惟独这一次,我却希望不要醒来,能一直留在梦里。”

      散居道士闻言,叹道:“身既不爱,便能一切都无所爱,唯道是爱。”
      小环已无心再与他废话下去,一面说道:“可惜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一面从指尖升腾起数团磷火,瞬间将那道士罩在一片幽幽绿焰之中。
      那道士也不惊惶,反而张狂大笑道:“终有一日,我必取你妖丹,为我所用!”
      话音未落,便被那磷火吞噬殆尽。
      只留下一张替身符悠悠飘落,又径自在空中燃为灰烬。
      步光剑亦哐啷一声,坠在地上。

      小环这才放下防备,捂住胸口,脸色煞白。
      方才强行提升灵力,反噬已至。若不是那魔物遁了,她恐怕也难以为继了。
      强压下涌上来的心头血,小环缓步移至厅堂,扶起杨羲,为其输入灵力疗伤。
      待杨羲好转一些,小环便抱了王玙,拜在杨羲面前,说道:“杨兄,小儿王玙,便拜托您庇护一二了。”

      杨羲本想在那怪物下手之前去救助小环,不料根本动弹不得,而小环苏醒之后,更是达到天狐之力,尚且还伤不了那魔物分毫。杨羲自知无王雩之聪明机敏,更无小环之通天之灵,如何能护住这幼儿?虽则沂之此前已有托孤之嘱,但杨羲反复思量,还是觉得小环更能护其周全。
      遂心下一狠,说道:“弟妹,不是杨羲不应,实是有心无力。”

      小环明白他心中所想,便道:“杨兄,今日这魔物亦受重创,方才不迭逃走,一时之间,恐怕不敢再生祸端。”
      又道:“罗刹香无解,那百人炼阵虽强行提升了我的法力,却也饱含怨气,难保我哪天不癫狂成魔。既是如此,我便只身留在竹舍,也好陪着雩郎,只是苦了玙儿。”
      说罢,便伸出左手,靠近心脏处,引出一枚银色的宝珠,托至掌中,似是满手月华,熠熠生辉。
      想来便是那魔物垂涎已久的天狐妖丹。
      小环将妖丹搁到王玙眉心,那宝珠便倏地没进去,只在幼儿眉间闪了一道银色光芒,便不见了。
      王玙的头发却瞬间变为银色,头上亦竖起一对银色狐耳。

      杨羲正目瞪口呆,惊得说不出话来。
      却见小环不慌不忙,右手在王玙面上一扫,那银发、银耳俱都消失不见,又恢复如常了。
      小环这才解释道:“我这妖丹便留给玙儿了,一般宵小妖物是伤不了他的。我已替他压制住妖身,平日里与人无异,只要不饮酒,当不会化形。”
      说罢又将怀中王玙抱紧了些,才将他递给杨羲,道:“往后便仰仗杨兄了,只盼吾儿顺遂无忧,长大成人即可。若是能瞒他一生一世,也好过他苦大仇深。”

      杨羲接过王玙,心中不忍,便对小环说道:“弟妹不如与我一起返回上清,有师尊庇佑,也好过在这孑然一身,孤苦伶仃。”
      小环却道:“那魔物本是冲着我来的,如今受伤而逃,日后必会去而复返。我怎可因一己之私,殃及上清仙门。此番交托玙儿,也是为难杨兄之至,还望看在雩郎的面上,护他周全。”
      说罢,又行了一礼:“小环感激不尽。”
      杨羲闻言,连忙扶起小环,也不多言,便将幼儿绑在胸前,即刻赶往上清。
      此事凶险,事不宜迟。
      临行之际,小环将那步光剑也一并交给杨羲,言道日后不到逼不得已之时,便只管收着,不教王玙知晓。

      待杨羲身影渐远,再也看不到时,小环便转身往院中走去。
      她走到王雩身边,缓缓俯下身去,将他抱在怀中,又伸出手指,慢慢抚上他的脸颊,似用尽一生气力,说道:“一生幸事,唯遇雩郎。雩郎既去,小环何存?”
      心中却叹道:如若当初我不纠缠于你,兴许你就不会遭此劫难。我这到底是报了恩?还是害了你?
      言罢,周身俱现磷火,将这竹舍、院落,一并纳入这幽蓝磷火之中。

      三月三,春风动,
      陌上花,吹满头。
      少年郎,足风流,
      拟嫁与,一生休。

      杨羲行了一半,忽然停下脚步,抱着王玙回头望去。
      只见那府山竹舍所在,方圆十里,俱是一片青色火光。
      杨羲心头一酸,这才明白小环所谓陪伴雩郎是何意。
      转身抱着那遗孤,头也不回的向上清疾行。
      须得求师尊庇护怀中这可怜幼儿,转眼之间便失怙失恃,从此更无父无母,徒留他一人在这世上,如风飘之絮,雨打之萍,伶仃孤苦,再无依傍。

      此去不远,丹阳县衙署后院,一小童正伫立花树之下,仰头遥望满天星辰。
      “宝儿,”另一个少年,看上去年岁稍长些,立于回廊处,喊道:“母亲唤我们吃晚饭了。”
      见那被唤作“宝儿”的孩童没有回应,便走到他身旁,也抬头望天,问道:“你在看什么呢?这么用心。”
      “银河。”小童答道,眼睛却依旧不离夜幕之上的繁星。今晚见着有星坠之象,不知为何,心中忽生哀恸之感。
      他便转头问向那少年:“兄长,为何星星看起来那么悲伤?”
      “……”被称作兄长的少年,一时语塞,突然想到近日先生方才教过的汉诗,便临时救急,说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小童闻言,便一眨不眨的看着兄长,盼他解答。
      少年见小童如此专注的望向自己的眼神,心中爱护弟弟,面上也便盈着笑意,温和道:“这满天星汉或许是为牵牛、织女而伤怀。你想,天人有别,不得相见,自然就悲从中来了。”
      小童闻言,低头不语,似是在默默思量。
      少年便牵起小童的手,一边往亮灯的厅堂走去,一边说道:“先去吃饭吧,莫让母亲久等了。”
      小童临走仍不忘回头望了一眼天幕,心道,葛师所言,坠星之兆,必有祸乱。只是不知何人,遭此劫难?
      心中不免隐隐为之担心。

      永康元年三月初三,府山越王台,惊闻妖狐祸世。
      传言,百余名杂居道士罹难,尸骨无存,惨不忍睹。方圆十里,俱是焦黑一片。
      又传言,琅琊王氏有子弟,在这一祸事中牵连丧生。
      这一事件,牵涉妖怪、道士与世家,亡者甚众,一时间甚嚣尘上。恰巧又是猴年,民间遂称之为庚申妖祸。

      庚申妖祸事发前一年,王敦与同僚江统、潘滔、杜蕤、鲁瑶诸人,拜别送行废太子司马遹。无视禁令,忤了皇后贾南风,因而被司隶校尉满奋收捕入狱。
      此时,尚无暇顾及王雩之事。
      永宁元年,待王敦因助惠帝复位之功,升任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大鸿胪、侍中时,便立即暗中调查庚申妖祸之事,更获知王雩遗孤远赴上清,便派人前去,欲将其接回王家抚养。
      此为后事,不一赘言。

      月黑风高,重重深院之内,一扇窗户里透出说话声。
      一人道:“天尊为何不将那妖狐孽子一并杀了?”
      屋内只点着一盏豆灯,说话之人俱都隐没在阴影之后,看不清身形,遑论面容。
      另一人回道:“天尊自有妙算。”
      先前那人又道:“何不趁机端了王氏?”
      另一人又答道:“天尊说王氏尚用用处,时机未到。”
      那人这才不再多问,只道:“你恢复得如何了?”
      另一人闻言,甚是得意,便从那暗影中走出,借着微弱灯光,照亮半张脸。
      那脸生得甚是好看,只是那人说话的声音却是歇斯底里,与那脸十分不相配。
      只听他叫嚣道:“杨羲和!不知你见到这张脸会是何表情?惊讶?害怕?还是欣喜?我已经迫不及待了!哈哈哈哈!”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坠星之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