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7、第 127 章 ...
-
最近接二连三地出事,特别行动组的注意力被扯到了这几起青少年失踪案和沈贺的突然失踪上。但这不代表韩林行忘记了他们之前的任务。他仍旧派人注意着向启明和那个同性恋酒吧的动向。
然而,这次出事的并不是向启明或者那个同性恋酒吧。事情出在网上。
大约几周前,网上出现了一个爆料帖,帖子称,一位同性恋者在伴侣陪同下到某医院看病,受到了医院护士的歧视,并附上了该护士的照片。
这个帖子出现在这个敏感时期,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遭到同性恋群体的口诛笔伐,也引起了很多平权人士和激进群体的反感,甚至连一些普通人也跟着站队。毕竟,护士不同于其他职业,是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作为一名护士,居然对自己的病人进行歧视,这在职业道德上是不可接受的。
本来反同人士和同性恋人群在网上就已经吵成了一锅粥,这事一出,评论区顿时乌烟瘴气。韩林行看到这个帖子后,让洪平和卞野稍微关注了一下,看向启明那边会不会有什么动态。
结果向启明那边没什么动静,反倒是这件事本身出现了一个神转折。
由于这件事被曝光,那个护士所在的医院受到了极大的舆论压力,一怒之下以有违职业道德为由将护士开除了。
因为照片被放到了网上,其他医院也不愿接受这个护士,于是她彻底失业了。不仅失业,她出门被认出后也往往受人指手画脚。如果是普通人,因为反同被曝光原本不会受到那么多的指责,但偏偏她是个护士,于是就连平时对同性恋并没有好感的人也因舆论风向对她指指点点。
在事件的不断发酵中,这个护士不仅失去了工作,连门都不怎敢出,由于巨大的精神压力,开始变得有些神志恍惚,终于在一天出门买菜的时候出了车祸,人虽抢救过来,但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创伤。
在护士出事后,原本迫于压力保持沉默的亲友终于忍不住了,把堵在医院走廊里希望进行采访的媒体都赶了出去,并态度强硬地表示,之前的报道有误,护士根本不是会歧视同性恋的人,希望媒体和大众放过她。
这段后续报道一出,忽然有人发现了事有蹊跷。那个爆料帖虽然语言愤怒,并提供了当时的细节和护士的照片,但毕竟是一家之言,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件事是真的。这个观点一出,开始有人对那个爆料的账号进行扒皮。
有人扒出那个账号其实是一个小号,这个小号还有无数关联的小号,都在用类似的手法指责他人对同性恋进行歧视,但由于对象一般是普通人,事情没有闹这么大,偏巧这次遇到一个护士,又赶在这当口上,事情才闹大了。
这件事被扒出来后人们开始觉得不对劲。如果这些小号的指控是真的,为什么每次都要换一个小号呢?
人们越想越可疑,于是舆论的风向一下子变了,从指责那个护士缺乏职业道德,到对造谣生事者的声讨。结果,矛盾在那个小号的真实身份被爆出来后进一步升级了。有人扒出那个小号的主人真的是一个同性恋者,大概是由于性向不被社会接受,心理扭曲,开始在网上散布言论,看谁不顺眼便用这种方式进行诋毁。
这件事给了反同人士一个正大光明抵制同性恋的理由,甚至很多原本事不关己的中立人士也开始站队,倒向了反同阵营。人们开始觉得,同性恋者闹得有些过了,颇有无病呻吟之嫌,甚至可能是夸大其词,对于很多同性恋者为替自己争取权益讲述的自身遭遇也开始持怀疑态度。
韩林行知道,在西格玛联盟对同性恋者的歧视是隐性的,比如机会的不均等,比如关系得不到合法保护,比如人们异样的目光,异性恋者没有经历过,很难体会到。然而由于这些歧视难以拿出具体证据,也只能靠人来讲述,他人若是不以为然,也没有办法。
难得有一个契机,让原本沉默的人群团结起来为自己争取权益,刚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就出了一系列的事。这个人的出现,更可谓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破坏了很多中立人士对同性恋人群的印象,让他们从受害者变成了恶人。
经过这次事件,这一系列争端的起因又被带回了大众视野。原本同性恋群体好不容易将大众注意力集中到那起枪击案,来证明他们所受的歧视甚至威胁,结果这个事件一出,又有人旧事重提,将那个酒吧后面的照片翻了出来,让很多不清楚前因后果的人看到了这张照片,于是同性恋人群受到了更多质疑。
沈贺沉默地听韩林行讲完,有些不解地问:“怎么会闹这么大?”
这一阵子同性恋人群的平权运动闹得风风火火,这样的事件关注度可能会比平时高,但由于各种事件层出不穷,这么一件事理论上不会得到这么多的关注。而且,虽然护士歧视病人这种事让人的确有违职业道德,但能闹到这种程度也是罕见。
韩林行见沈贺听出疑点,点点头道:“我们也觉得不对劲,最初的那个爆料帖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关注我不知道,但后续报告会闹成这样恐怕有媒体的推波助澜。”
那个护士出事之后,家人虽然不接受采访,却又很多小报四处打听消息,凑出各种报道,将那个爆料渲染的十分可恨。
沈贺想了想,说:“那个人的确做了错事,应该承担相应责任。但现在问题是,他的身份是谁爆出来的?” 就算那个护士出了事,得到了人们的同情,舆论风向也不该转得那么快,还忽然就把矛头指向了爆料者。这个转折太突兀了。
韩林行听了这个问题,不由笑了一下,觉得沈贺问到了关键。
他之所以能做到特别行动组的组长,在当众出了个大柜后还能被郝建成保了下来,便是因为他对各种蛛丝马迹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上级很难找到一个更适合的人代替。他的观察力虽然有性格与习惯因素,但也是多年实践锻炼出来的。沈贺进入特别行动组不过短短几个月,之前在训练营也不过一两年,能有这样观察力,恐怕真的是天分。
韩林行忽然有种捡到宝的感觉。
沈贺听韩林行讲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知道其中很多事他都深有体会,原本担心他会心情不好,见他忽然对自己笑,嘴角不自觉就翘了起来。
韩林行还没来得及夸他,就见这倒霉孩子对着自己傻笑,不由敛了笑,说道:“我当时也觉得不对劲,但扒出那个爆料者身份的真的是个普通网友,没看出什么特别来。”
沈贺皱了皱眉:“所以真的只是巧合?”
韩林行摇摇头:“最近出了太多事,我们没法花太多精力在这件事上。不过,洪平刚刚发给我一个消息。他们发现开始对爆料者进行质疑的是一家网络媒体。后来那个爆料者的身份被爆出来,这家媒体还转载了这件事。特别巧合的是,当初报道酒吧后面情况的也是这家媒体,所以这篇新闻被当做关联新闻在人们浏览的时候被推送出来,引起了人们的再一次关注。”
其实发现这件事本不需要花太多功夫,只是现在网上信息传播太乱,媒体往往循环引用,导致源头查找困难。洪平他们也是将几次事件做了交集,又追溯了新闻发布时间,一点点才将这家媒体纠了出来。
沈贺听到这里,不由觉得蹊跷:“那家媒体会不会有问题?”
韩林行忽然神秘地笑了一下:“你猜这家媒体最早是怎么得到关注的?”
沈贺被问得莫名其妙,这从哪猜起?只好问道:“是怎么得到关注的?”
“它是第一家报道西格玛联盟银行东篱分行丢失巨款的媒体。”韩林行看到这家媒体的名字没由来觉得眼熟,忽然就想起他在哪见过。
沈贺闻言一怔,不想居然能牵扯到那件事上面去。
韩林行又问:“你还跟他们的主编打过交道。你当时就觉得他们可疑吗?”
韩林行记得,当时沈贺不屈不挠地追查这件事,他还觉得大概是这孩子没受过挫,头一回碰了钉子不甘心,如今想来,难道他当时就觉得那家媒体不对劲?
沈贺摇摇头:“我没发现什么,只是不知为什么,就觉得应该查一查那些媒体。”
韩林行愣了愣。这样的判断力无从解释,只能说是直觉。他自己的直觉是有意培养出来的,可是沈贺显然没有这些经验来锐化直觉,怎么会准得这么惊人?这准得已经不能用天赋来形容,简直像作弊。
韩林行还没顾上仔细琢磨,就听沈贺问道:“那你们查出什么来了吗?”
“我也是看到洪平发过来的信息刚想到,回信让他们查去了。目前不过是我的个人推测而已,我不信这世上有那么多巧合。”
沈贺没想到事隔那么久,韩林行能一眼认出那家媒体的名字,迅速跟以前的案子联系上,不由觉得,这个组长真不是白当的。
韩林行看着沈贺的神情便明白他在想什么,如果是对着其他人,他大概会开个玩笑,没脸没皮地自夸一下,但是两人现在关系不同了,他反倒说不出这样的话,只是有些不自在地干咳了一声。
明明皮糙肉厚的一个人,忽然之间就浑身都是软肋。
韩林行有些郁闷地想,真是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