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0、第 110 章 ...
-
沈贺一边嘲笑自己饮鸩止渴,一边又不得不用这样的方式汲取点力量,来应付眼前的情况。
那行字的出现让他有些不安。这说明在他之前这屋子里关过其他人。沈贺一直以为他见到的那些孩子跟霍颖是一波,那么他们的失踪跟自己被关在这里应该没差几天。原本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持续了将近一周,还是因为事态失控才中途停止的。设计眼前实验的人别有居心,应该会希望实验时间更长才对。这样看来那段时间差明显不够。之前被关在这的人又是谁呢?之前还发生过类似的事吗?
沈贺一边思考,一边下意识蜷缩起身体,死死压住绞痛的胃部。
忽然,门口隐隐约约传来一声机械音。沈贺浑身一僵,又要开始了吗?
门被推开了,光线泻进来,沈贺一时睁不开眼,只能尽力往里挪动身体。这个动作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本能地躲避危险而已。
一个人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借着暗淡的光线走到窗边,放下了什么。
沈贺勉强将眼睛撑开一条缝,隐隐约约看出那轮廓是个女孩子,不由有些惊讶。对方即便轻敌也应该不会大胆到这种程度。他此刻再不济,也不至于被个未成年的女孩子制服。
随即,他意识到什么,伸手去摸女孩子放在床头的东西。
触感冰冰凉凉,竟是一瓶水。
“你是什么人?”沈贺压低声音问道。他其实也不知道这里的收音有多好,压低声音有没有用处。
对方没有回答。
“如果有机会,尽快离开这里。”沈贺继续说道。
沈贺身上原本就没什么力气,加上刻意压低声音,竟显得格外虚弱。
那女孩原本打算离开,听到这句话,脚下一顿,回转过来,俯下身,伸手替他打开了瓶盖,又放回床头,大概是怕他力气不够。俯身的功夫,那女孩低声劝道:“你听话些吧。”
沈贺说刚才那话,虽然是关心,但也带了几分示好的意味。他发觉这个女孩子不是来折腾他的,直觉她也许是个突破点,可能是因为自己之前的话产生了动摇。只是他没想到这孩子这么心软,居然因为这简简单单一句话出口劝他,这倒让他有些惭愧。
严重的耳鸣让沈贺听不太清这个女孩的声音,但他下意识想将这个声音刻进脑海,于是他笑了一声,开口想引那个女孩子多说些什么:“即便我听话,他们也不会放过我吧?”
那女孩子顿了一顿,终于说道:“但你可以少吃点苦。”
沈贺闻言又笑了一下,这一笑已经没有了嘲讽的意味,只是在暗室里那女孩其实看不清。
“你跟他们不一样,有机会快离开这里吧。”
“你知道什么?”女孩子的声音骤然冷了下来,转身就走。
沈贺没有叫住她,只是由着她走出房间,看着门被关上,房间再次变得伸手不见五指。
沈贺并不觉得从她口中可以问出点什么。至少,不是现在。
但沈贺心中其实有很多疑问。
他大体明白了这里整个局的设计。米尔格伦实验的主题是服从,研究的是纳粹大屠杀中的参与者是否可能只是在遵守命令。斯坦福监狱实验研究的是虐囚行为。两个实验究其根本其实都是探究人是否在他人和环境的影响下做出违反道德规则的行为。
显然,那些被要求电击沈贺的孩子不仅是米尔格伦实验中的被试,也同时扮演了斯坦福监狱实验中犯人的角色,通过犯人这个角色加大他们对指令服从的压力。而那些对他进行惩罚的人应该是狱卒。这样说来,应该还有一群实验的观察者,他们并没有参与到实验中来。
沈贺本来以为这第三波人是幕后主使,但根据刚才发生的一切看来,这些人也是群青少年,幕后的人可能藏在更深的地方。沈贺觉得,扮演这三个角色的孩子不太可能互相熟识,否则不可能对彼此做出这样的事情来。那么就是说,除了霍颖他们,这里至少还有两波孩子。这些孩子是什么人?
从目前的情况看来,除了犯人处于被动地位,狱卒和观察者没有表现出被胁迫的恐惧,而且如果要让这个实验顺利实施,也不太可能让狱卒和观察者出于被胁迫的地位,他们需要的是权威。不管是米尔格伦实验还是斯坦福监狱实验,都是经过审核的心理学实验,过程中其实不允许对被试造成实质性的伤害,然而这里的一切却将所有的电击和折磨现实化了,折磨他的孩子甚至明明知道他是警方的人,还这样肆无忌惮。到底是什么让这些孩子变成这样了?
沈贺猜测,刚才那个女孩子应该是观察者中的一个。由于狱卒会跟犯人进行身体接触,又要保持权威,沈贺猜测那些狱卒应该都是男孩,能自由出于牢房的女孩子,肯定是拥有着不低于狱卒的权限。所以观察者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他们的做法吗?
沈贺觉得这可能是个契机,如果能引起他们内部的分裂,或许有瓦解掉这个实验的可能。想到这里,沈贺叹了口气。挑拨离间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他需要找到那个关键点并等到那个关键时机。可是,他快撑不住了。
频繁的电击和麻醉让他的身体已经到了承受极限,还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噩梦连连。每一次挣扎着醒来的时候,他都绝望得几乎失去坚持下去的力量。太多事情他都不敢去想。美好的,不美好的,一点点的感情波动都会将他往深渊边缘再推一步。
沈贺颤抖着手摸了摸床边的文字,迷迷糊糊地想,韩组长现在在做什么呢?也许正在为找他而奔波。想到这里,他默默攥了攥拳头。
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
也许,很快就能见到他了。
由于实在找不到那些失踪孩子之间的联系,韩林行让许庄查了那些孩子的邮箱和网上记录。技术部查了好一阵也没查出什么端倪,韩林行正头疼时,许庄终于送来了一个还算有用的消息。
“老大,我们发现其中的几个孩子邮箱里有同一封邮件,打开是这张图。”许庄说着,将自己电脑递了过去。
韩林行看了一眼,是张很普通的照片,上面是一片星空。
照片是很普通,但几个毫不相干的孩子同时收到同一张照片就有点奇怪了。
“我们调查了一下,似乎是流行在孩子中的一个转发游戏,但目前规模不大。据说这张照片里面藏着一个谜,解开会有惊喜。”许庄继续说道。
谜?韩林行看了看那张照片,是银芬尼塔斯星系,天文学课本上常见,这张图居然藏了什么?韩林行骤然觉得他受到了巨大的欺骗,这些年的书都白读了。
“我们看了半天预览都没看出什么来。”许庄有些懊恼地说:“后来干脆把图下载下来分析,这一下载才发现不大对劲。按照这图的格式和像素来看,占的存储空间未免太大了。我暴力破解了一下,换了几种扩展名,发现这其实是个压缩文件。里面是这样。”
许庄说着,打开了压缩文件。里面又是几张照片,基本都是风景照。
“这些照片里还有一张大小不对劲。”许庄说着,又改了一下扩展名,果然,那张图片又变成了个压缩文件。许庄点击了一下那个文件,界面弹出了个窗口,许庄指着屏幕说:“但是这个压缩文件需要密码才能打开,我现在还没找到。”
韩林行为这个突如其来的转折有些吃惊。这么会突然出现这么一张图,还包含了一个谜题?难道这些孩子的失踪跟这个谜题有关?
“你说只是其中几个孩子收到了这封邮件?”
“对。”
韩林行想了想说:“那么这些孩子就很可能不是因为这张图片而聚在一起的。”也就是说,目前无法确定这个谜题跟失踪案有关。
“的确可能是巧合,但是这两波孩子的交点目前只找到这么一个。”
“能找到邮件的源头吗?”
“这个恐怕有点难。这是个转发游戏,转来转去都乱了,而且邮件里没有包含之前发件人的信息。”
韩林行看着那些图片捏了捏眉心。如果找不到原始发件人,就只能跟着这些孩子的足迹破解这个谜题了,也许谜底揭开的时候他们就能知道这些孩子究竟去了哪里。
想到这是个转发游戏,韩林行心里有些不安:“追踪一下这些失踪的孩子都把邮件发到哪去了。还有,把这件事报告给郝局,让他们酌情发布安全警告信息。”
韩林行有些担心,这件事只是个开端,如果邮件扩散开来,也许有更多的孩子会失踪,他们必须阻止事态扩大。居然从几个孩子的失踪案牵扯到一整个转发游戏,这件事情的规模已经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料。
“有没有查过近期失踪的其他孩子是否收到过类似邮件?”
“那几个案子现在总局手里,我这就申请调查一下。”
“如果有新增的青少年失踪案件案件,密切关注,查一下是否也有类似邮件出现。”吩咐完这一圈,韩林行的视线又回到了那个文件夹上:“如果邮件里面没有线索,密码应该就在这个文件夹里面。”
“我也这么觉得,但是目前看不出什么线索来。”
韩林行将照片放大看了看,没有看出什么隐藏信息,于是问:“这些照片都是哪来的,都是什么地方?”
“不是出自同一个相机,有可能是网上下的,我正在找匹配,这个需要花点时间。”
韩林行点点头:“你继续找,把收到邮件的孩子名单给我,双线行动。”
术业有专攻,韩林行觉得,技术上的事,还是应该让许庄带着技术部来做,他可以同时找找那些孩子身上有没有线索。毕竟,破解这个谜题需要点时间,也许他们不经意间曾经向家人朋友透露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