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紫宸殿 ...
-
自送太后起驾后,众人伴圣驾到紫宸殿,这紫宸殿坐落于太液池南边,恰好位于同处太液池南部的清晖阁的正南方向,本是圣上李纯会见心腹重臣,亲密皇室宗亲之地,近来因蜀地刘辟叛乱一事经常需要漏夜召见大臣和传递战事消息的来使,李纯为处理政事方便索性住到了紫宸殿的偏殿。众人在紫宸殿的庭院中停住了脚步,李纯示意郭贵妃等后宫嫔妃带着皇子,公主各自离去,郭贵妃等行礼后别过了圣上,各自回自己宫殿去了。
此时已经是掌灯时分,负责掌灯的内侍们忙着点亮紫宸殿廊下的灯笼,李纯命和王与福王随他进入殿中,紫宸殿正殿中摆着一架十六扇屏风,上面是丹青圣手描绘的一株巨大的松树,如入云宝塔一般,枝叶茂盛犹如伞盖,松树下几只斑斓猛虎正在追逐嬉戏。李纯面向屏风,似乎在细细赏玩猛虎的画功,和王,福王侍立在侧,殿内服侍的内侍,宫女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也不曾闻得。殿外内常侍梁守谦早已等候已久,原来依照唐宫旧例掌灯时分是贴身服侍圣上的内常侍的交班时间,这内常侍一职共设六人,轮流当值侍奉在李纯身边,六人中杜承璀,梁守谦与另外一位王守澄最得圣心,除担任内常侍一职外,他们还在禁军中担任职务,承担着守卫内殿保护李纯的任务。
杜承璀此时已经来到殿外与梁守谦简单交代后便回大明宫西侧的内侍别省中自己的住处休息了。梁守谦守在紫宸殿外,忽然听得圣上召唤准备茶水款待和王,福王,他忙与小内侍们奉上新沸的茶水并各样茶具摆放在殿内一张楠木小案上,李纯低声道梁守谦出去吧,梁守谦忙躬身答应是,带着殿中服侍的内侍,宫女们一同出去,紧闭大门,自己坐在殿外台阶上,一个人也不许进入殿中。
李纯见殿中只剩和王,福王二人,方才放心的向和王李绮问道那件事确已查证属实了吗?李绮谦恭的回道:是,自从收到高崇文将军四百里加急的密报,臣弟反复核对了高将军从反贼刘辟那里查抄的密件,确实宫中有人与南诏方面暗通款曲,而且时间颇为久远。此时紫宸殿内的烛火突然暗了一暗,李纯的面孔也猛地黑了下来,他下意识的攥紧了腰间佩戴的虬龙玉佩缓缓说道我大唐剑南郡与南诏,吐蕃三足鼎立,互为犄角之势,自天宝末年以来三方经常战事不断,致使生灵涂炭,为维持大唐西南边陲稳定,不得不派出军队进行镇压,以致国家耗费大量钱粮与人力物力,特别是皇祖父德宗朝时南诏与吐蕃结盟共同对抗我大唐,当时形式及其严峻,幸得皇祖父德宗天纵英明,派大将李晟等大破南诏、吐蕃联军,使其损失惨重。南诏,吐蕃经此一役战败后也互生嫌隙,终于关系破裂,此后南诏归顺大唐直至今日。前任剑南节度使韦皋镇守剑南郡二十年,一向尽忠职守并几乎一力促成南诏归顺大唐,朕实在不敢相信他与南诏互相勾结,向南诏泄漏唐宫机密消息。
和王回道臣弟虽不敢完全肯定,但似乎与南诏互通消息之人并不是韦皋大人或其下属。李纯问道何以见得?和王回道据臣弟查实这些来往密件最早可追溯到十二年前,那时距李晟将军等大破南诏、吐蕃联军已有十五年的时间,南诏与吐蕃虽早已貌合神离,但双方结盟并未完全破裂,大唐与吐蕃,南诏在边界上也有一些小的,局部冲突,当时因战争过于旷日持久,大唐与南诏均有停战议和之意,只是碍着各自的颜面都不愿率先提出议和,还是韦皋大人体会皇祖父圣心,派遣使者出使南诏极力规劝南诏之主异牟寻弃暗投明,放弃与吐蕃结盟,归顺大唐,此后双方就南诏国主地位,停战条件,岁末进贡等细节问题进行了磋商,关于这些争议焦点问题,皇祖父均有圣裁,并有中书省的记档为证,臣弟得皇兄密令,仔细查证了中书省记档的日期和从反贼处获得的密件上的获知情报日期,发现密件上的日期均早于中书省的记档日期,而向韦皋大人传递的旨意按律令需要经过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最后经尚书省以快马加急的方式进行传递,所以臣弟怀疑宫中有侍奉在皇祖父,父皇身边之人在窥探圣意后暗中与南诏勾结,在旨意起草前就将相关消息透漏给南诏方面。
圣上李纯听着和王禀报,自觉已经站立良久,腿脚有些微微发酸,便走近楠木小案,徐徐坐了下来,不禁叹道十二年前皇祖父已是暮年,本来身子就不甚好,还要为与南诏和谈之事费心劳力,当时不知什么原因,和谈之事屡屡受挫,以致皇祖父心情不佳,每每因此事大发雷霆,终于落下了病根,而父皇当时已经被立为太子,入主东宫近十五年,一直小心翼翼,行事谨慎,却也因此事多次被皇祖父斥责办事不力落下心病,最终使得天家父子生了隔阂,渐行渐远,待到皇祖父因病薨逝,父皇登基不足二百日便也龙御归天,虽说不能完全归因于此,但朕却不能不将此事作为一切不幸的起因。
李绮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根据查抄的密件,十二年前与南诏和谈的情报泄漏只是起点,从那时起到皇兄登基,一直有人在向宫外走漏消息。听到这里李纯握着茶杯的手不由得攥紧,杯里的碧色茶汤也泛起阵阵涟漪,虽极力控制但他脸上的肌肉还是不由自主的抽动着,终于他将手中的茶杯用力掷向对面的屏风,淋漓的茶汤顿时将屏风上的斑斓猛虎渲染得模糊起来,茶杯也摔得粉碎。李绮和李绾见圣上发怒,忙跪下道皇兄息怒,臣弟等定将此事彻查,揪出宫内奸细。李纯平静了一下道都起来吧,又向和王李绮问道审问刘辟那边有什么进展吗?和王起身回道是,宰相杜黄裳指派了刑部的心腹日夜拷问刘辟及他身边亲近之人,都说并不知这些密件的来历和详情。刘辟招认自从韦皋大人病逝,他以副手身份代理了剑南节度使的职务,本想着能够得朝廷节度使的正式任命,没想到皇兄早已看穿他的狼子野心并未授予他节度使一职,刘辟恼羞成怒纠集一群乌合之众起兵造反,在下定决心反抗朝庭后,他先后洗劫了韦皋大人的宅邸和办公的场所,将所有机密文件统统抢走,刘辟似乎认为这些文件中有能够帮助他造反的情报,但后来因起兵仓卒他和属下并未将这些文件一一过目。而当高崇文将军扫平叛军,攻入刘辟占据的剑南节度使官邸时,刘辟为阻挡高将军的攻势,将节度使官邸付之一炬,这些密件是高将军俘虏刘辟后从过火的废墟中寻得的。当下已经不能判明密件是来自韦皋大人的宅邸还是剑南节度使的官邸,也就不能确定与宫中奸细传递信息的人是韦皋大人身边的亲侍还是在剑南节度使官邸任职的官吏。
圣上李纯听到这里默默无言,一旁侍立良久未开言的福王李绾说道臣弟也过目了那些密件,看过后臣弟有一疑问一直百思不解,那些密件上不仅用暗号注明了获知情报的日期并且这些密件都是按时间顺序小心排列归档,按照常理考虑,在情报传递后不是应该尽快毁掉这些文本材料,为何要小心保存近十二年的时间,万一有人无意间看到这些密件,这个为南诏传递消息的人岂不会万劫不复?和王李绮道十六弟说的是,此事疑点甚多还需要细细查证。接下来臣弟准备细查宫中伴驾的详细记档与密件上获知情报日期进行比对,看一下当时伴驾的人究竟是何人,是否有规律可循。李纯颔首,又向李绾问道这次南诏所派正使显赞大师的事可查得头绪了吗?李绾道臣弟回顾梳理了之前韦皋大人送往宫中关于南诏政局和贵族权臣的报告,再结合一些传言,发现这位显赞大师极为神秘,他在南诏虽官至清平官,也就是相当于大唐的宰相,本人却经年吃斋礼佛,甚至常年居住在寺院,每天唯有上朝换上朝服,退朝后即刻换上僧衣,南诏国主异牟寻多次要赐予他宅邸,黄金和美女,他都称谢不受。臣弟已经打听得长安城内花严寺住持广慧大师年轻时为求天竺真经,曾远赴南诏求法,有缘与这位显赞大师相识相交,臣弟想着这几日以跪经为名去拜访广慧大师,看看闲谈间能否打听出显赞大师的身世等情况。
圣上李纯道这样最好,此事在未得澄清之前万万不可张扬,这位显赞大师当年与韦皋交好,以清平官的身份在南诏朝中大力游说南诏国主,贵族权臣等放弃与吐蕃结盟,归顺大唐,可谓居功甚伟,况且现今南诏臣服大唐,双方已十余年不曾有过战事,他在其中起着关键的维持作用。现在朕虽恨不得马上查出宫内和剑南郡潜藏的奸细却也不想轻易惹恼显赞大师。
李绾道皇兄圣明,臣弟虽不能完全肯定,但总隐隐约约觉得能够在唐宫中布下奸细,并且能够潜藏多年未露出任何蛛丝马迹,绝非常人能够办到,而这位显赞大师当年能够顺利促成南诏归顺大唐并且在每一个谈判的关键时刻都能进退自如实在惹人怀疑。臣弟想着南诏使节团会在中秋佳节访问大唐,将停留半月有余,如果显赞大师真的与此事有关,说不定宫内奸细会与他见面私会,皇兄不如趁此机会细细查访,一举揪出奸细。李纯欣慰地说道二位皇弟思虑得甚是妥帖,只是此事有关大唐的体面,当下只有我们兄弟三人,外加宰相杜黄裳及其少量心腹知道详情,二位皇弟务必小心行事。和王,福王忙躬身称是。
圣上李纯见此事虽未分明却也理出了几分头绪,便也长舒了一口气。呼唤殿外服侍的内常侍梁守谦传膳,梁守谦忙带着小内侍,宫女等进入殿中布置高几并榻等,梁守谦抬头见到屏风上的茶汤污迹并满地碎瓷片,不禁暗中伸了伸舌头,知是圣上刚才动了怒,忙召唤小内侍拾去碎片简单整理了一下。李纯命和王,福王入座,宫女们呈上晚膳,因中午圣上等陪太后宴会动了油腻荤腥,这晚膳就格外清淡,主菜上的是黑鱼制成的鱼脍,以舞梨花的刀法切成,轻薄如纸,透亮似纱,在素白瓷盘中摆成了满树梨花盛开的样子,再配着蒜、豆豉等佐料同吃,十分爽口。
福王李绾平素对美食最有研究,不禁叹道这鱼脍的刀工技艺着实精湛,可见侍奉皇兄的人有心了。李纯不经意的说道朕听梁守谦说尚食局新来一个擅长料理鱼脍的庖丁,精通多种割鱼刀法,无论是舞梨花,还是大晃白,小晃白,均能熟练操作,所以今天试了试他的技艺,果然是出于众人之上。和王李绮道皇兄身边的人就数这梁内侍最为细心,照料皇兄生活及其妥帖,皇兄一向喜食鱼脍,他就记在心中并寻得这做鱼脍的好手来侍奉皇兄,可见是有心了。李纯道这梁守谦确实不错,近来服侍在朕身边做事谨慎妥帖甚合朕的心意,就赏他二十两黄金吧。梁守谦见圣上赏赐忙跪下谢恩。
当下已是八月天气,早晚不免有些过凉,宫女们进上了一道野鸡锅子,热热的最为暖身,圣上李纯与二位皇弟方才议了许久政事,此时方得放松些,心中喜悦令人端上了合欢花浸过的烧酒,与二王把酒言欢。和王,福王中午虽在宴会上饮得不少酒,身子有些沉重,但时值李纯高兴,也只得在旁陪饮。
酒到浓处,李纯透过窗棂间的蝉翼纱,遥望殿外景致,只见一轮弯月挂在紫宸殿庭院中的柳树梢头,宛如玉钩,几点疏星点缀在旁,虽不是繁星朗月,倒也别有一番情致,李纯忽然有一事跃上心头,他向李绾问道父皇在世时为你定下了剑南节度使韦皋最小的孙女韦氏为福王妃,因她的母亲过逝需守孝一年所以未曾迎娶,眼下她随父亲在剑南郡任上,前几日朕听得高崇文将军报得韦皋一族在刘辟叛乱中虽受了些苦楚却也都平安,因要议军国大事,朕也无暇细问,花奴儿可知福王妃是否平安?李绾回道听得高将军平定叛乱,母后忧心韦家孙女安危,特意向高将军动问此事,得回报她一切安好,当下高将军已暂任剑南节度使,因着韦氏一族的宅邸已在兵火中烧毁殆尽,高将军已另外安排房舍给韦氏族人居住,并确保他们衣食周全。韦家孙女的父亲韦行式已被朝廷任命为秘书郎,不日便将携家眷来长安赴任。
李纯把酒笑道那就好,父皇为你指派这一亲事也是为着安抚功臣,平衡稳定韦氏一族与我李唐皇室的关系,福王妃守孝也快期满,待到你们成婚之日,朕一定为你们举办一个盛大的婚礼,一来是全了母后的心意,二者你为朕的江山社稷劳心劳力,朕理当奖赏你,三来也可告诉世人朝廷不忘有功之臣,必将福荫他的后人。
李绾面容仍是云淡风轻,出席行礼谢过了圣上。酒过几巡,李纯见二位皇弟都有些劳乏,向梁守谦道喝了几杯酒倒有些饿了。梁守谦忙道有预备的鸭腰蛋花汤饼。李纯道我吃些清淡的吧。梁守谦回道也有枣儿熬的长生粥或是蜜汁浇洒的糕饼。李纯笑道不是油腻腻的便是甜的。梁守谦又忙道还有新鲜荠菜配了虾仁裹的馄饨。李纯道倒是这个还好。说着宫人上前撤去残席,另摆上各种精致小菜,圣上与和王,福王随意吃了些,用过漱口茶,李绮,李绾兄弟俩方拜辞圣上,自回十六王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