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清晖阁(2) ...

  •   同璧在阁后整理完毕,悄悄溜回阁中,立于尚宫管清蕖肩下,此时太后,圣上等人已经移驾清晖阁中。阁中也早已按照人数摆了数张高几并榻,高几上梅花样式象牙盘内摆了蜜制馓子,青红二色起酥点心,酥酪,水晶龙凤糕等冷食。旁边放着执壶,酒杯,食具等物,这些器物均为纯金打造,上面不是装饰着折枝花鸟纹样便是经过掐丝,珠宝镶嵌等工艺,尽显皇室气派。众人按身份依次就坐,年幼的皇子公主自有乳娘等贴身照料服侍,圣上入座后向太后笑道,今天的家宴菜肴都是花奴儿所选,母后看看是否合胃口,随即内侍宫人等奉上了炙烤鹌鹑,缠花云梦肘子,金银夹花蟹肉卷等热菜。侍女朱槿揣摩着太后心意,拣了个蟹肉卷放在太后面前的金盘上,太后尝了尝点头道花奴儿也算是有心了,这卷子五味调和得宜,有爽口之感,甚合哀家胃口呢。
      李绾道儿臣知道母后不耐秋燥,特意吩咐庖丁在今天的菜肴中加入清火的菜蔬请母亲享用,以求母亲身体康健,福寿万年。此时一个近旁服侍的内侍递给李绾执壶一把,里面盛着西域进贡的上好葡萄酒,李绾先至太后席上,躬身取下酒杯斟满,随后便至圣上席上,也斟了,之后便是和王李绮,尚宫管清蕖也给郭贵妃等后宫嫔妃斟满美酒。圣上举杯道今日骨肉团圆,良辰美景又逢赏心乐事,大家倒要干过此杯,说着便自己先干了,众人也山呼万岁,一饮而尽。
      这时隐隐听到远方传来一阵丝竹管弦之音,福王李绾忙道儿臣想着母后素日尤其喜爱乐伎吹奏萧管笙笛,所以特命梨园的人在太液池小岛上演奏这些乐器,使这乐声穿林度水而来,为今日家宴平添风雅之气。圣上笑道还是花奴儿想得周全。和王李绮也附和道十六弟对太后的孝心是众兄弟所不及,为兄的也只有以酒表达钦佩之意了,说着内侍宫女等人持执壶给太后等斟满酒,李绮离席依次敬酒。因众人都喝了酒,负责传菜的内侍呈上一道酸汤蛤蜊羹,最是解酒开胃。
      此时菜已三献,汤羹也进了一道。李绾招呼近身内侍,附耳吩咐了几句,须臾间几个小内侍将一架十二扇楠木屏风抬入阁中,这屏风中央嵌着白色蝉翼纱,绣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四周楠木透雕着菩萨,罗汉,飞天等佛教人物。李绾向太后道这架屏风乃是前朝河西节度使所献,上面绣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太宗朝玄奘法师亲自译成汉文,由书法名家写成,刺绣的人也都是河西地区的世家千金,这些女孩平素就读书识字,潜心礼佛,并非寻常绣娘。母亲请看这字的笔画,转折,神韵皆与书法名家所写完全一致。因南诏所遣正使显赞大师乃是密宗高僧,儿臣特意在司珍司仓库寻觅到这架屏风,希望能在国宴上请大师一睹。太后叹道高僧常说读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可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虽玄奘法师与显赞大师并非同一宗派,但同属佛门中人应该能够感同身受吧,我儿真是有心了。
      一旁的邓王李宁也向圣上到道儿臣也常听母妃吟诵这多心经,如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儿臣想着玄奘法师是想告诉众人唯有少些贪念,诚心礼佛方能玉宇澄清,心中自有大光明。圣上喜道朕一向只知宁儿在儒家经典方面学识颇深,不想对于佛法也大有研究。李宁道儿臣曾听闻儒家正心,释者戒心,佛法与孔孟之道间很有融会贯通之处,儿臣学问尚浅,也只学得皮毛而已。
      太后在旁笑道邓王小小年纪倒懂得这么多,又这般谦虚,可见纪淑妃平时没少花费心力教导。纪淑妃见太后圣上称赞忙起身谢过,笑道嫔妾哪里知道这些,只是日日在自己殿中诚心礼佛,少不了请识字的内侍诵读些佛经,嫔妾自己也是一知半解,不想宁儿就记住了,他年纪小学识浅薄若有说错的地方还望太后圣上不吝赐教。
      郭贵妃见太后圣上不住的夸赞邓王,不觉脸色一沉,越发紧紧的握住手中金杯,那用大红凤仙花新染的指甲攒在一起更显得鲜红异常,阳光下猛地一看仿佛将手指掐出血来,她头上的步摇也随着身体的颤抖微微摆动。坐在贵妃下首的美人邢月姬将这一切都收入眼中,贵妃的心思在宫中无人不知,她也不例外。
      月姬的粉面上露出一丝讥讽的笑容,轻轻的摇着手中的团扇,这团扇以白绸为底,上面绣着彩云追月纹样十分精致,一看便知是出自宫中技艺精湛的绣娘之手,想了一想她调皮的将团扇遮住自己的樱唇转头向郭贵妃道贵妃姐姐今天想是身子不舒服,为何什么都没有吃呢?月姬声音并不大,但语调婉转轻盈,大家不由得都将注意力转向了贵妃,贵妃郭秉懿吃了一惊,方才注意到面前的金盘堆满了侍女红芍布的各样菜肴,而自己却并未动筷。
      圣上李纯听言也望向贵妃,李纯虽面露关心之色,眼里却不带任何感情反而有些许狐疑,郭秉懿忙遮掩住不悦之色勉强说道嫔妾身子并无大碍,只是刚才丝竹之音令人心旷神怡,嫔妾心有所感未免多饮了几杯,因此未曾动筷,是嫔妾失仪了。旁边服侍的红芍也忙跪下回道是奴婢没有注意到贵妃娘娘多饮了些酒,错了布菜的规矩,都是奴婢的错,还请圣上不要责备娘娘。太后淡淡一笑向身边的佛桑道去取些酸汤和醒酒石来给贵妃醒一醒酒吧。贵妃忙起身谢过太后,再入座后趁众人不注意用余光扫了扫身边的邢月姬,月姬神态仍然显得云淡风轻再加上饮酒后两腮微微发红,大有不胜酒力,少女娇憨之态,就连圣上李纯也含笑多看了她几眼。郭秉懿越发气恼,只是碍着太后圣上不敢发作。
      在上过一道甜食奶油松子卷后,福王李绾示意内侍撤去屏风,众人都好奇接下来会呈上怎样的珍奇宝物,令人意外的是内侍接连端上十余盆盆景树,摆放在清晖阁中央供圣上等赏玩。
      这些盆景所选花盆均为越窑青瓷或白瓷,质地如冰似玉,温润秀雅,花盆形状配合着盆内植物修剪的姿态,或方或圆。盆中植物不仅有传统盆景树种黑松,地柏,垂柳,石榴等,也有长安少见的菩提和榕树,这些植物均是经过积年花匠精心栽培修剪,再配合着富贵如意,多子多福的主题,显得典雅别致。
      众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太后接过佛桑捧上的一盏清茶笑道这花奴儿兴致越发广了,今年春天你进献给哀家的那两盆紫藤,迎春当时正值花期,在案上开足了几个月的功夫,哀家着实喜欢。没想到这短短几个月的功夫你又新栽得这么多品种。
      李绾道让母后见笑了,儿臣见母后喜欢就嘱咐花匠拣新鲜不常见的树种多多栽培,选母后喜欢的奉上。母后请看那盆黑松天生得枝干遒劲,道骨仙风,儿臣特命花匠修剪成西王母瑶台欢宴的形态,待宴会结束就送往母后寝宫;还有这盆地柏分枝细密,正面看着仿佛翔龙出云,是儿臣特为皇兄栽培的;贵妃嫂嫂面前的那盆石榴色泽艳丽又果实累累,是臣弟特意拣选的,惟愿皇兄与贵妃嫂嫂多子多福,福泽绵长。
      李纯笑道真是难为十六弟想得如此周到了,贵妃郭秉懿也忙道十六弟真是有心了。福王李绾接着向太后道儿臣想用这盆栽布置中秋国宴,却不知选取何种树种,想请母亲为儿臣拿主意。太后颔首答应了福王的请求,目光在这些盆景中游曳,突然眼前一亮向李绾道哀家看着别的树种都好,唯有这菩提树不染铅华,枝繁叶茂,不须特意修剪造型,况且又合了佛祖在菩提树下顿悟的好意头,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但用这菩提盆景装饰国宴,想必显赞大师也能体会我儿的一番苦心吧。李绾忙连连称是,命传达下去太后的懿旨。李绾又道儿臣见合宫都喜欢这盆栽,已经吩咐下去将一株红枫送与董太妃,另外还有些茉莉盆景是送与皇兄的各位宫嫔的。董太妃等众人忙起身称谢,李绾起身回礼。
      待众人归座后,内侍早已将残席撤去,奉上温水浸过的杯子,献上新煮的茶水,另摆了新鲜水果,消食点心等物。二名小内侍抬进来一梨花木所制长案,摆上一只百宝香炉,这香炉有一尺来高,上面装饰着花草,飞禽走兽,天女乐伎等,均为金银线雕刻而成,栩栩如生,香炉的两只脚雕成雌雄两只麒麟形状,围拱着香炉上的装饰,此外香炉周身还镶嵌着玛瑙珊瑚等物。
      李绾向圣上李纯道这件宝物是臣弟在司珍司的库房角落偶然得到的,根据库房记档这本是中宗朝安乐公主献与中宗贺寿之物,臣弟最初也是想着这只是件寻常宝物,但皇兄身边随侍的内常侍杜承璀提醒臣弟司珍司库房收着的都是历朝历代精选的奇珍异宝,此物能够得如此珍藏必有蹊跷,因此臣弟命人将这香炉抬到外间焚上宫制百合香一看,果然是非比寻常之物。
      说着福王李绾命人焚起香来,随着焚香升起的烟雾缓缓散开,众人不禁失声惊叹,只见透过烟雾看着香炉上装饰的飞禽走兽,天女乐伎都动了起来,飞禽走兽仿佛在嬉戏追猎,天女乐伎在伴着鼓笙吹箫之音翩翩起舞,就连花草也给人以徐徐开放之感,特别是香炉两只脚上的麒麟似乎在努力向上攀爬。同璧也被这异像惊到,清晖阁前庭院内等待召唤的小内侍,宫女纷纷挤在阁门口想要围观这一奇景,内常侍杜承璀和尚宫管清蕖忙轻声训斥,命众人回到自己的岗位。
      此时圣上李纯的诸位皇子,公主最为兴奋,他们在皇祖母和父皇面前已经拘束大半日,看到这百宝香炉如此神奇,好像看到了平时宫里的内侍,宫女为哄他们开心而演的皮影戏一般,岐阳小公主不禁连连拍手,手舞足蹈起来,就连郭贵妃的呵斥都按捺不住她的兴奋。邓王李宁虽然平时一向老成,但到底还是十三岁的年纪,只见他看得目不转睛,格外入神;遂王李宥本来就喜欢这些新奇的玩意,只见他拉着乳母喋喋不休的说个没完,要不是乳母竭力拉着,他早就跑到香炉所在案前细细观赏一番了;只有澧王李恽仍然是闷闷不乐的神情,仿佛并未看见眼前景象一般。
      圣上李纯叹道果然是件难得的宝物,朕想着当年中宗承继太宗,高宗之基业,国富民强,四海升平,自然能够汇聚这众多奇珍异宝。和王李绮道皇兄如今励精图治,外藩臣服,必将重现当年盛世辉煌。
      太后虽然脸上表情并无太大变化,同璧却隐隐觉得她眉心紧皱,似乎有一点不悦,良久太后方道这香炉倒是稀奇,只是哀家想着那前朝安乐公主李裹儿乃是她父皇被武后贬为庐陵王时,在贬谪的路上所降生,因事发仓促,连用来包裹婴儿的襁褓都未曾准备,庐陵王只得脱下身上的衣衫用来包裹,所以她的小名叫做裹儿,起这个名字也是要她记得出生时的艰难险阻,后来中宗复位,她也被册为安乐公主自有一番泼天富贵,怎奈她一朝富贵就全然忘了当年的贫贱挫折,仗着父皇,母后的宠爱,自诩自己光艳动天下的容貌,任性妄为,与一众奸佞小人互相勾结最终弑君弑父,自己也被处死并废为庶人。李纯听了母亲的这番教导,面色严肃道母后教训的是,朕即刻就让人毁了这香炉,以警醒后宫众人。
      李绾也起身道是儿臣欠考虑了,只想着让母后高兴,却忘了献这香炉的是前朝罪人,儿臣不该让母后见此物烦心。太后道罢了罢了,哀家也只是见这香炉想起前朝的事有感而发,眼下刚刚平定了刘辟叛乱,百废待兴,哀家也是希望圣上要时刻居安思危,不要被这稀罕之物蒙蔽了眼睛。太后顿了顿,轻抿了一口茶,又道这香炉制作得如此巧夺天工,想必也是费了工匠们的一番心思了,如果就这样轻易毁掉也是可惜,不如将来若有机会赏给外藩或有功臣下吧,也算是不辜负此物了。李纯答应了并让内侍将香炉送回库中。
      这边又看了几件古董摆件,众人见太后懒懒的知是累了,忙传太后的輦轿,圣上李纯亲自搀扶太后登轿,众人送到大明宫南边的丹凤门,董太妃也就此告辞,随着太后一起回了兴庆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