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煮茶论谈 ...

  •   安言舒并不知道薛玉箸死了,更不知道是怎么死的,长孙庆颐说她把薛玉箸贬为庶人逐出宫去了,安言舒下旨将安世焉和安世睦流放到东虞以西的麝山边上。经此一劫,安世焉和安世睦的性情大变。安世焉拜了隐居在麝山上的漱虚山人为师,安世焉本就有极高的天赋和悟性,再加上不要命地修习,武功早已青出于蓝。十二岁那年,安世焉进入麝山的冰室闭关,三年后出关,安世焉创建了莲佛教,安世焉以楼月魁这个名字示人。十七岁那年,他去了江湖上众声名在外门门派举办的决武会,一举夺魁,名震江湖,此后不少人慕名前往莲佛教,经过安世焉的筛选,不过两三年,教中便高手如云,人才济济。

      京城的街市总是格外热闹,百姓摩肩接踵,大街上百姓商贩吵吵嚷嚷,人声鼎沸,可今日街上却闲人甚少,还有不少官兵清路。街边店面的二楼都挤满了人,往街上看着,还不停交头接耳。

      一个风尘仆仆的中年男子连忙钻进了一家茶馆,上了二楼,找了个临街的位子坐下。今日这家茶馆倒是生意冷清,没几个人来喝茶。一个店小二过来,麻利地拿起抹布擦了擦木桌,一边说:“客官要些什么?”

      那男子道:“一壶龙井。”一面看向小二:“今日街市上怎么都没人?连茶馆也这么冷清,还有那么多官兵,是有什么事吗?”

      小二一笑,道:“这位客官,您从外地来的吧,您不知道,今儿可是个大日子,王上要迎自己儿子回宫呢!那些人都紧赶着看热闹去了,自然是不会来喝茶了。”

      那男子问:“既然是自己儿子,那为什么现在才迎回宫?”

      小二将茶壶端来,从托盘上拿出一只茶杯,还有一蝶花生米,给那男子沏上茶:“嗨,这可就是坊间奇谈了,也不算什么宫廷秘辛。当年王上纳了一位夫人,极是宠爱,差点没废了后宫,后这位夫人生下了一对双生子,被人说是野种,这也难怪,客官您要是早几年来京城,您就知道了,这位夫人可是当年名满京城的厢兰头牌薛玉箸呢。不过是个雅伎,可就算只是雅伎,也被人说闲话呢。之后这位夫人便被打入了冷宫,连着那两位王子都被流放到麝山去了呢。”

      那男子喝了一口茶,抬头道:“麝山?那里可是东虞最荒芜偏僻的地方了。”

      小二道:“可不。前段日子朝野上下对长孙一族人人喊打,客官您可听闻了?”

      那男子点点头:“这我到底还是有所耳闻,听说是长孙壬彦贪了颖阳的灾款还拥兵不返闹起来的?”

      小二道:“是呀,贪了足有四十万两呢,这还不算,先王信任长孙壬彦,才封了他镇国大将军,还给了他兵权,可他如此不知收敛,向来跋扈,自己女儿做了王后还不知足,这次出巡西南,直接就拥兵不返了,这算什么事?还不知他打的什么算盘呢。”

      那男子挑了粒花生米,挥挥手示意小二坐下说:“莫不是他想造反?”

      小二坐下道:“谁知道呢,听说有人把当初那位夫人的事扒出来了,好像还是当年那夫人身边的侍女站出来揭发是长孙庆颐陷害的,王上别提有多震怒了,下令让长孙壬彦速速回京,如若不从,株连九族呢!听说这长孙一族早有反意了,之前就与西凉王勾结要反叛东虞,可是后来不知为何他们盟约破裂了,长孙壬彦没了西凉这个大靠山,虽说是手握兵权吧,但他真正掌握的兵马只有东虞的三分之一,这可算是大势已去了,只好回京喽。”

      那男子颇有兴致道:“那长孙一族不是完蛋了?”

      小二一摆手:“哪能呢!这长孙壬彦老奸巨猾,老谋深算了那么多年,怎么可能没留后路,当年他出征西鹿之战后大仗得胜,向先王求了一道旨,旨上说,无论今后发生什么,都会保长孙一族的性命。据说若是当年那场大仗输了的话,咱们东虞也就不保了,先王自然是同意赐了长孙壬彦这一免死金牌。”

      那男子道:“嚇,那咱们王上不被气死了?本可以斩草除根的,这样一来可不就任由长孙壬彦嚣张了?”

      小二叹道:“王上又有什么法子?遗诏大过圣诏,最后也只是革了长孙一族的官罢了。”

      那男子问:“那长孙庆颐呢?”

      小二冷笑道:“她么,在陷害薛玉箸之后更加放肆了,竟打下了陈美人腹中之子,还企图谋杀二王子,只可惜这两次就没那么幸运了,被王上查到了,就被打入了冷宫。”

      那男子道:“唉,真是可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