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杂谈2:风声鹤唳 ...
-
看完了《风声》。
对这本书最深刻的印象大致是文笔。麦家的文笔很顺畅,而且很“阳”。
最近总喜欢用阴阳来评论文字。阴阳有很多代表意,比如阳代表昼,阴代表夜等等。虽然《风声》是那样一个关于政治博弈的故事,但文风给我的感觉便是“热”。
《风声》是有很多细致描写的,不过我并不认为言简意赅才算“阳”。像《红楼梦》那种文风我就觉得有些“阴”,而相比较下来,《风声》就很“庞大”。很“大气”。所以是“阳”。
似乎麦家并不注重儿女情长,可能比较重视那大的政治斗争,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最终都不道出所谓“秘密”,“秘密”或许不重要,不是那“大局”中的一部分。
所有的“情”都是点到为止。
他的小说像是个纪录片。
于我,其实我比较喜欢《红楼梦》的文风,但我也很看得下去《风声》(没有在比较的意思,只是说一下文风,《红楼梦》比较“众所周知”)。《风声》剧情很通顺,读的时候几乎无法停止(虽然我也是分了两天读完的)。
然而我写东西的时候是学不会《风声》的那种扑面而来的“阳”的……
我所说的阴与阳,没有哪个好哪个坏的分辨,也没有关于性别的分辨(毕竟大众常常以阴阳论性别,但文字没有性别),不过是文字的两种风格。我喜欢“阴”的风格,大致是因为有一部分这样的文章能够以小见大,注重比较柔而非刚的细节描写。以人来比喻的话,也许是“白面书生”(非贬义)。这样一来,“阳”的话便是“赳赳武夫”(非贬义)了。
一个人可以同时是书生和武夫,比如说,辛弃疾。文章也是这样。不过总体上《风声》给我的感觉是“阳”,于是便这么说了。
《风声》着实很有意思,了解了一下电影和电视剧,感觉改动还蛮大的(不必问我具体的,我没看过),所以这里推荐一下书罢。其实有很多别的我更喜欢的书可以推荐,但《风声》之前似乎蛮火爆的,而且也是从同学那边听到的,再加上我不大喜欢带个喇叭把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热情分享给别人,因此,难得写了点感想,就推荐一下《风声》罢。
于是乎就这样罢。
可能有点混乱,随意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