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留学?Yes or No ...

  •   这个故事,是闵欣怡留学澳洲六年以来的生活经历,今天在这里讲出来,只是为了和许多和闵欣怡一样的留学生,以及有意向加入留学队伍的同学们交流分享。

      2012年8月的某一天,闵欣怡踏上了一条与以往截然不同的道路,她的人生,就此改变。

      机场真是一个奇妙的地方,把整个世界串联在了一起,每天都在上演者无数的离合。那一天,闵欣怡也在离别这场戏中,演了重要的一角儿。

      “到了国外好好照顾自己”,爸妈说。

      当闵欣怡走进机场时,闵欣怡边走边回头,他们的背影越来越小,渐渐地,似乎缩成了朦胧的影子。闵欣怡决定不再回头,毅然向前走。过海关,过安检,查护照,找登机口……好长的一条路,一路往前走不回头需要勇气,今后将是一人漂泊海外求学,这条路,到底应该怎么走?

      “低龄留学生”在中国已成了一个普遍现象,2012年初入澳大利亚国土时,闵欣怡刚满16岁,确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低龄留学生。可当2014年闵欣怡在澳洲高中毕业之际,12岁左右的留学生已是屡见不鲜。

      出国留学之前,闵欣怡曾经很仔细地考虑过,究竟是什么让包括她自己在内的这帮子小孩愿意离开舒服的家,熟悉的环境,独自提着一个大箱子,迈向一片遥远而又未知的国土?为了逃中考?为了看看外面的世界?还是。。。

      不管怎样,出国之前,闵欣怡还是再三斟酌过的。出国留学,无疑是闵欣怡长到16岁以来经历的最大的一笔投资,无论是金钱上,还是情感上。那么这项投资是否值得呢?这是闵欣怡与她多年死党宋凯文聊的最多的问题。若干年后,在澳洲大学都已毕业的闵欣怡,穿着毕业袍,手拿大捧花,回忆起当年自己和宋凯文两个半大的小青年在一起煞有介事地规划人生,畅谈理想的场景,不由地一笑。

      遥想当年,初三,闵欣怡与宋凯文的畅谈:

      当年,年十五,脸上稚嫩未褪但却已玉树临风的宋凯文对着闵欣怡大谈自己的留学观,仿佛是一教授在开讲座: “我认为,出国留学就是比大投资,要衡量这笔投资是否值得,首先得看看自己究竟适合哪个国家的教育,自己的年龄又是否适合。初中刚毕业,或者高一读完出国可谓是一个绝佳的留学时期。初中毕业或读完高一,已经完成了很大一部分的国内基础教育,尤其是数学和科学的基础会相对来说扎实,出国特别有优势。此外,学到初中毕业或高一结束出国,学语言会快一些……

      听到此处,闵欣怡噗嗤一笑:“也对,这个年龄段学语言是快,毕竟这个时候大脑脑细胞和你体内的荷尔蒙一样活跃,真真是学习的黄金岁月啊!”

      宋凯文知道闵欣怡在暗指他前两天跟班花女神表白被拒的糗事,白玉般的小俊脸上不由地泛起了阵阵红晕:“别闹,别打扰本教授讲课。”

      闵欣怡强忍着笑,摆出乖乖学生的样子。“宋教授”清了清嗓子,继续道:“这个年龄段,不仅学语言快,并且更容易融入另一种教学体制。如果大学或是研究生出国,本国的教学体制已在脑海中根深蒂固,很难再适应另一种教学模式。”

      闵欣怡看着宋凯文“装腔作势”声音还抬高八度的样子,实在忍不出仰天大笑三声,跟宋凯文抬杠道:“宋教授,照您这个逻辑,小学出国不是更快学语言,更快融入另一种教育体系吗?”

      宋凯文回答地一脸云淡风轻:“非也,小学太小了,基本的人生观还没有形成,对于是非对错还没有一个特别清晰的概念。国外教学环境,与国内相比管得不算太严,所以很考验学生的自觉性。小学生还是小孩子,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很难很快地形成一种self-discipline(自我约束能力),加之又缺乏老师和家长的管束,容易学坏……”

      闵欣怡打岔道:“不过如果家长陪读那就另当别论了吧……”

      宋凯文再次被打断,如果此时手上有根粉笔头的话,真巴不得朝闵欣怡丢过来:“肃静,闵欣怡同学请肃静,本大师还没说到重点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小学出国,中文的基础也不会很扎实,很有可能将来朝香蕉人发展哟。那就少了国际留学生特有的优势---语言多样化,文化多样化,以及思维多样化。由此一来。初中毕业出国,不大不小,刚刚好。所以光从年龄这一方面来考虑,你我都很适合出国”。

      宋凯文这番理论,竟让闵欣怡无可反驳。这厮从小到大就喜欢装教授教育他人,但说的话倒是的确蛮有道理的。其实,闵欣怡觉得自己是适合出国的。闵欣怡从小对英语有着本能的热爱和激情,从小学起就是英语课代表,凭借自己傲视群雄的英语成绩一路碾压宋凯文这个学习几乎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伪学霸。闵欣怡深知出国留学是一个最好的提高自己英语语语言能力的渠道。这种提高,不光是讲得有多顺溜,听得有多无障碍,而是真正进入另一种语言体系以及感受另一种语言文化。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会英语是一种像会开车一样的必要技能。英语越好,越能与各个国家以及就职于各种领域的人深入交流;英语越好,在这个全球化的21世界中,就会越自信,越有气场。国际合作是大趋势,如果自己将来可以真正地掌握英语语言的精髓,而且又对中澳文化十分了解的话,那岂不是可以搭起中澳双方合作的桥梁,并为自己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机会?所以,光从这个角度来看闵欣怡就觉得出国留学这笔投资,值得。

      宋凯文见闵欣怡沉默良久都不曾向他投以崇拜的目光,老不满意了:“哎,闵欣怡同学,对于本教授这番精辟且极具深度的讲话,你就没有什么听后感嘛”。

      闵欣怡方才回过神来,忙连连作揖道:“宋教授所言甚是,学生受教啦。”然后闵欣怡又自嘲道:“其实你说得对,留学确实是个蛮好的选择。再说了,我的成绩总体中上,绝对不是向你这种重点高中几乎是手到擒来,将来也极有可能可考上清华北大复旦浙大的大学霸。”

      宋凯文安慰道:“你也别这么说,我觉得就是国内的教育不太适合你,你不适合做大量的试卷,而且你本身也不能忍受一考定终身。我真觉得你挺适合出国的,你想去哪个国家,美国么?”

      闵欣怡摇了摇头,模仿着宋凯文教授说话的方式回应道:“宋教授啊,在下以为美国对理工科人才的重视,培养以及对科学的探索,绝对属于世界一流。美国名校也很多,选择余地大,绝对是理科留学生的绝佳场所。但是,在下虽然数学好,但对科学毫无兴趣,年年科学考试吊车尾,而且在美国读高中,将来考大学时还是要考SAT,我一向不擅长刷题,所以我觉着吧,美国不太适合我”。

      宋凯文笑道:“只是刷题不太能够激发你的潜力罢了,那你想去哪里?”

      闵欣怡说:“我想去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我想考孟星星读的那家高中!”“哎呀孟星星!!!”宋凯文听得两眼发光,那个去了澳洲读高中,以优异成绩在澳洲高中和大学毕业,之后又火速入职顶尖名企,一路升职所向披靡且人超美智商极高能力太强的孟星星,简直是人如其名,星光闪耀,一直被宋凯文视作“偶像+成功留学生的典范”。

      孟星星是闵欣怡的小姨,因为是闵欣怡妈妈最小的小妹妹,所以只比闵欣怡大了七八岁,两人的相处就像姐妹一样。当年,孟星星去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一间私立贵族学校读高中,每年回国都会跟闵欣怡说起那儿的点点滴滴,所以闵欣怡对那边的教育系统十分了解。听孟星星说,在那里,高二起就可以自由地选课,选课内容纷繁复杂:科学、数学、商科、人文学科、艺术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意向有针对性地进行选课,这点对于闵欣怡来说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

      而且孟星星还说过,他们考核学生的方式,不光只有考试,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课题。这些课题包括文学研究、数据分析、历史论文、商业计划书、政策研究、舞台表演、演讲等。闵欣怡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花几个星期时间泡在图书馆,阅读和分析各种书籍,或者花几个星期的时间精雕细琢一篇论文,尽情阐述论证自己的论点;闵欣怡也喜欢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和大家一起交流自己的研究。所以闵欣怡觉得,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留学可以给她一个学自己之所爱,展自身之所长的机会,并发激发自己在各方面的潜能。

      闵欣怡把这些想法一股脑儿地倒给宋凯文后,宋凯文不由夸道:“哈哈哈哈,闵欣怡同学,你说得有道理,看来,在本教授的教导下,你可谓是突飞猛进啊!”。

      闵欣怡难得得到自恋的宋凯文的认可,不由地有点得意,更是滔滔不绝道:“如果在那里学习,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课,这样,我就能够逐渐渐发现哪些领域更适合自己,渐渐地会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以后如果大学选择相关专业时,就会有一个很扎实的基础了,而不是learning from scratch(从零开始学习)。而且听孟星星说,那里不是一考定终生,学生可以根据高三一整年所有的课题和考试成绩累积,以此得出最后总成绩。孟星星告诉我说那边的总成绩叫OP(overall position), OP从1到25,1为最好,25为最差。一般OP1-5的学生可以有机会申请到英联邦所有国家的好大学,其中也有孟星星的母校,也就是全澳洲排名第一的墨尔本大学,还有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之类的名校,当然啦,如果有幸拿到OP1的话,还可以申请牛津剑桥啦。”

      听闵欣怡这么说,宋凯文不由地也有些心动,赶紧接话道:“这么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实行的是成绩累积制,以每次考试和课题的形式慢慢累积成绩,而不是一考定终身?”闵欣怡连连点头,难得她知道一些宋凯文不懂的,不由飘飘然道:“对对对,孺子可教也。”

      “那很棒哎!”宋凯文赞叹道:“这样子不是大大增加了进入各国名校求学深造的机会嘛!”闵欣怡笑道:“凭你的成绩,你到时候参加一次高考,便足以入名校啦。”宋凯文故作深沉地长叹一声:“哎,我得未雨绸缪呀,谁能保证我的成绩一直会像现在这么拔尖呀。就算是以后到了高中,成绩还像现在这么好,那也不能保证我高考百分百考得超好呀。人家投资还说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要搞portfolio(投资组合)才保险呢。如果我去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念书的话,那一次考试所面临的风险就被分散到了高三平时各个考试和课题中,等于说我有很多次机会慢慢累积,到时候相对来说还是蛮有可能拿到一个蛮好的,那个你刚才说的那个……OP!对!拿到一个不错的OP成绩嗯,而且到时候还可以凭这个成绩去申请所有英联邦的大学,选择面不是广了很多嘛,回报率相当高呀!”闵欣怡不由地哈哈大笑,宋凯文不愧是从小看着他老爸炒股耳濡目染,风险把控意识挺高,对投入产出的研究还蛮深刻的嘛。

      宋凯文沉吟片刻,又说:“其实我觉得留学还有一个好处啦。留学在外,接触的除了自己本国的留学生,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将来自己的朋友圈,不止限于本国,而是全球。而且澳洲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应该更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闵欣怡听了不由地调侃道:“哟,咱们雄心万丈的宋教授考虑得真是全面周到,将来一定可以实现你的远大理想哒哈哈。”宋凯文嘻嘻哈哈道:“啊哈哈哈哈,承你吉言哦闵欣怡!”

      两人互相吹捧了一番后,宋凯文认真说道:“如果你真的决定去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读书的话,我也去!我觉得那里真的挺好的,咱俩也可以做个伴,我们都去孟星星曾经读的那所学校怎么样?”

      “哈哈哈哈哈哈你认真的嘛!”闵欣怡笑得前仰后合,“宋教授,恐怕要让你失望了,那所学校,我可以去,但是,你不能”。“啊,这是为啥?”宋凯文顿时觉得有点懵。闵欣怡笑答:“因为那是一所女校。”“啊!”宋凯文的小俊脸不由地又是一红,一向口才甚好的他竟然羞答答了起来:“哦这,这,这样啊……”闵欣怡又说:“但是呢,听孟星星说,那所学校对面就是一间男校,孟星星她们的女校和那所男校是同属一个集团的学校,两所学校在澳洲都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啦。”

      “这样啊!”宋凯文听后不由喜不自胜:“那太好了,我们一起去那里,你读那个女校,我读那间男校哈哈”。

      “嗯嗯!就这么决定啦!”闵欣怡欣然同意,和宋凯文击掌。

      “Scarlet(闵欣怡的英文名), let’s take a photo”,当同学喊闵欣怡合影时,她的思绪才从多年前和宋凯文畅聊留学的回忆中抽离出来,回到了现实——她的大学毕业典礼, “sure, give me a sec”闵欣怡笑着回应。这个时候,她从口袋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了一张纸,那是多年前宋凯文写的“出国留学投入产出对比图”,一晃这些年过去,那张纸仍然鲜有折痕,几乎完好无缺地照映着它最初的样子。

      那个时候,当闵欣怡和宋凯文决定共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留学,并且击掌为盟后,宋凯文找出了一张张纸,在上面画了一张投入产出对比的表格,又开始了他宋教授式的演讲:“闵欣怡,你有学过经济学嘛?经济学中有一种cost and benefit analysis(投入和产出分析),所有的投入和产出又可以细分为short-term(短期的)和long-term(长期的)。如果用这个cost and benefit analysis来分析咱们留学澳洲这笔投资的投入和回报的话,我们可以做个列举”。闵欣怡觉得宋凯文这样比较很好玩,便也拿起笔跟宋凯文一起填表格。

      Short-Term Cost
      (短期投入)Long-term Cost
      (长期投入)Short-term benefit
      (短期回报)Long-term benefit
      (长期回报)
      1.钱钱钱 (出自宋凯文之笔)

      2.上飞机那一刻的恐惧迷茫(出自闵欣怡之笔)

      3.和爸妈机场分别时的内牛满面(出自闵欣怡之笔,虽然遭到了宋凯文的鄙视)1.钱钱钱,钱钱钱(又是出自宋凯文之笔,虽然被闵欣怡嘲笑俗)

      2.独自海外留学的心酸,孤寂和无奈(出自闵欣怡之笔,又被宋凯文无情鄙视了)

      3.攻破语言关和融入另一种教育体系的痛苦和抓狂(出自宋凯文之笔,闵欣怡亦表示同意)

      4.控制不住自己,管不住自己。时常都要很辛苦很辛苦地控制自己的懒惰(出自闵欣怡之笔,被宋凯文嘲笑了呜呜呜呜)

      5.自己照顾自己好心累(出自闵欣怡之笔,又遭到宋凯文的嘲笑,好气!)
      1.离开家的自由(出自宋凯文之笔)
      2.满足生活在国外的好奇心(出自宋凯文之笔,并附上宋凯文名言:“我想飞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1.融入英语语言文化,思维和教育体系(出自闵欣怡之笔)

      2.体会文化多样性,朋友圈全球化(出自宋凯文之笔)

      3.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发现自己的新潜能(出自闵欣怡之笔)

      4.拥有很多考名校的机会,将来就会拥有全球化的发展机会(出自宋凯文之笔,不过闵欣怡很同意)

      5.拥有一个相对来说很清晰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方向。(出自闵欣怡之笔,宋凯文难得没有嘲笑并表示同意)

      6.动手能力,工作能力,生活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质地性飞跃(出自宋凯文之笔,以此用来鞭策娇生惯养的闵欣怡同学)

      7 人格独立,并成功培养出了坚韧不拔的性格(出自宋凯文同学之笔,还是用来鞭策温室里的花朵一只——闵欣怡同学)

      两个人填完后,宋凯文又以他教授般的方式做出了精辟的总结:“As a result, the benefit greatly overweigh the cost, it is a worthwhile and valuable investment!(由此可见,产出远远高于投入,这是一笔非常值得,回报率较高的投资)” 说罢和闵欣怡相识而笑。

      回忆到此处,闵欣怡不由地莞尔一笑,此时的她,笑靥如花,在微风中明媚如画。跟同学合完影,便一起走进毕业典礼大堂内坐下,静等典礼开始,不由地又陷入了沉思。

      的确,留学之前,闵欣怡深知自己是一朵不折不扣的“温室里的花朵”,完全不懂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是一个什么概念。但当时经过宋凯文那家伙的嘲笑加提醒,心里的确是有了几丝危机感:如果以后,仍然继续是一“温室里的花朵”,恐怕自己将会无法面对之后生活上可能面临的种种挑战。留学在外正好给了闵欣怡一个逼迫自己学会生活上的独立,人格上的独立的机会,这种历练会让闵欣怡最终拥有独立面对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闵欣怡深信留学海外教会了自己怎样面对陌生的环境,怎样忍住孤独,耐住寂寞,顶住诱惑。当时初到澳洲,首先就遇到语言问题,文化冲突,很困难,但是要坚持;老师不怎么管学生的学习,有大把机会玩,但是坚持住,要学会独立自主地学习。到了大学以后,更是要在学习、社交、兼职、实习以及社团活动各方面力求平衡,一开始也是觉得辛苦又无助。但是,在流过很多眼泪之后,就会发现自己坚强了,独立了,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去应付很多事情了。

      同时,澳洲是一个很开明,很崇尚个人自由的国家。作为一个女孩子,闵欣怡在那里发现了怎样打扮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穿衣打扮的style(类型)。澳洲的学校还有舞会。舞会几乎是满足了闵欣怡和宋凯文这些热血沸腾的青少年们对灿烂青春的全部向往。舞会更是给了每一个女孩子穿上礼服,走红毯,一圆公主梦的机会;也给了男孩们西装笔挺,红毯上一呼百应,一圆王子梦的机会。闵欣怡真的是很感谢在澳洲的澳洲高中和大学时光,这段时光,在她和宋凯文最美好的年华里,给予他们尽情发扬青春的热情和美丽的机会。

      那个时候和宋凯文一起坐上飞往澳洲的飞机,一路上闵欣怡都在跟宋凯文大谈她的规划,她说自己什么课都想学,什么好玩的事都想尝试,将来什么厉害的行业都想去接触。宋凯文笑她贪得无厌,但是那个时候就是这样,满腔热情,觉得自己可以达成所有的心愿,做成所有的事情,虽然尚有忐忑,但是却一往直前。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留学?Yes or No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