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6章 ...
-
06
赵征雨时常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某位男性,不然为什么那么容易爱上刚刚认识的人,那么容易移情别恋?
她从初中时,就喜欢看一群群的男孩子在操场上挥洒汗水的样子,喜欢看他们勾肩搭背,或者一排一排走在路上,衣服穿得乱七八糟,裤脚挽起。她喜欢他们却从未对任何其中一个动过心。也许她喜欢的是男性青少年这一群像,喜欢他们在一起欢笑、打闹,健康阳光的样子,她能记住每一张青春面庞,可一旦拆开他们,她就失去了兴趣。她眼中,每一个个体都那么鲜活,可在一起的时候才是最令人艳羡的男孩子。
有时她专注的目光从会让一些青春萌动的男孩子误会,鼓起勇气告白之后却遭到拒绝。那时候赵征雨的情感世界里还是丰满的、充实的,她没有遇到那个告诉她□□也是宣泄压力方法之一的酒友,她还不知道尼古丁能那么有效的麻痹自己的神经。她只是个普通的初中生,时常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下龌龊的念头,那些自杀的计划,却从未对自己动过刀子,也没有伤害过任何人。那时候她还不是病人赵征雨,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这么渴望爱情的救赎。
现在她作为一个生病的人坐在这里,看着这位年龄打过她太多的心理科医生,又在探究自己是否真的动了心。一位帅气严肃的医生,对她说着宽慰的话。像谁呢,像父亲一样,又像成熟的恋人。
让她想起了很小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她发了很严重的高烧,有一个男人的双手轻轻抚上她发烫的额头。因为高烧而反应迟钝地她把这一幕在脑袋里慢放。缓缓的,画面一帧一帧的跳动。那个俯身在她面前的男人时而带着医务室消毒水的味道,时而带上任叔叔的烟味,又忽得闪现出已经样貌模糊的父亲的笑。因为记忆太久远,出现了差错,回忆里的主人公是谁已经不太清楚了。
她只记得这种和中年男性之间的亲近感,如果被仔细分析,也许是医学上学所谓“伊莱克特拉情”——“恋父情节”。
一个抑郁症患者,对自己的主治医师产生依恋感,好像是有道理,但却又是无理的。这种爱恋并不是纯粹的两性关系,更像是因为在寻求帮助是正好是异性,正好这个异性是你不讨厌的类型,所以才会产生爱慕的心理,可把这种感情称之为爱情好像也不对,毕竟她的心里产生了对他的渴望。
赵征宇啊,你消停会儿吧,高中谈了多少恋爱了。短短两年,10个前男友。现在连大叔都要爱了吗?
如果赵恒宇能把这件事告诉医生,也许她的行为能更容易得到解释。一些有“恋父情节”的人,会非常难以忍受长时间的情感空缺,她或者他们把对父亲的渴望和依赖感投射到恋人身上,因为惧怕空窗期而不停更换情感的依托对象或者在分手之后快速投入下一段感情中。在小的时候,她喜欢任文川,把这当成对儿女对父亲的爱,后来喜欢上总是照顾自己的任洗墨,再到后来“饥不择食”的频繁谈恋爱。也许很多问题早就显出端倪,但没有被足够重视。如果那位医生能和赵征宇再多聊一些,会知道她的童年经历,施以她幼时缺失的心理辅导。
但这是精神卫生科门诊,不是私人心理咨询室,医生能做的,就是根据病人所说的症状,尽量做到对症下药。
赵征宇不知道一个心理医生,究竟该走入患者世界多深的地方,才能真正拯救他的患者呢?
这位医生曾经和自己几个学生讨论过这个问题,他有些无情的下结论:“你们不可以走进去,那是私人咨询师做的事,或者是他们的亲人、朋友、爱人该做的事情,大部分患者只听自己认定的人的话。在面对这种病人的时候,你们要学会保护自己。”
那时候初出茅庐的学生还不懂老师说的保护是什么意思,有几个人只是有些觉得不妥,这样的做法好像和在实验室里对待小白鼠没有区别,拿药物控制,用电流刺激,切除大脑的某些部分。心理疾病的本质是疾病,和感冒没有区别,所以也只要用药物控制就好。
整整一天,赵征宇反反复复做了三遍测试,再加上还要排队等测试电脑空出来,她从第一个预约挂号的病人变成了最后一个离开的。
这次上大学,换了新的城市,新的医院,赵征宇真的不想再体验一次心理测试了,就拿着暑假的病历单——就是那个测了三遍才的出来的结果去碰运气,要是医生要让她重新做测试,她就不看了。
好运气真被她碰上了,门诊室全是人,医生忙的已经说话都快没有好气了,轮到她的时候,看了眼病例就给她开了以前的药,还在疗程内,不用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