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十七) ...

  •   后周为防止南唐趁机作乱,派李重进为淮南节度使,驻军在南唐的故土上。此举让李璟心烦不已。
      敌国仅一江之隔,虽然加强了城防,但是淮南屏障丢失后,说不定哪天后周军就打过来了。
      南唐都城金陵,直接暴露在后周兵锋之下,李璟忧心忡忡,如坐针毡。
      “众爱卿,南唐与敌人隔江而治,金陵处在江之下游,危机重重,朕对此相当烦恼。朕打算在洪州修建城池,迁都洪州。而且洪州处在长江上游,可制后周根本,是上策啊。”
      “陛下,金陵是我国都城,今要劳师动众迁都洪州,恐有不妥呀。”韩熙载说。
      其他大臣都摇头不赞同迁都,李璟面色十分难看。
      与荒芜的洪州相比,金陵城经过南吴、南唐几十年的建设,早已成为当时繁华冠绝的大都市,别说洪州,就是后周的汴京,也难以与金陵匹敌。
      这些大臣家族产业早已根植于金陵,让他们怎能割舍得下?
      “陛下,臣赞同迁都洪州!洪州物产丰富,山清水秀,又远离敌人监视,制其要害,无论军事还是地里形势都相对优越,确实是上上之选。”新任命的枢密使唐镐进言。
      “好!此事就交由唐爱卿全权负责。半年之内一定要完工!”
      “遵命!”唐镐答道。
      唐镐开始在洪州大兴土木,按照金陵宫殿的样式,修建长春殿、澄心堂,将洪州升为南昌府。
      960年正月初一,百姓正沉浸在新年的欢乐中,街上鞭炮齐鸣,人群涌涌。
      后周的符太后下诏让留在京城的文武百官进宫飨宴,君臣同欢,庆祝周恭帝柴宗训登基以来的第一个春节。
      众臣接到旨意都纷纷入宫,一时间,一片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景象。
      “祝福皇上龙体圣安,年年岁岁吉祥如意!”
      “恭贺皇上龙体安泰,国富民强!”
      “皇上吉祥!祝贺我后周国祚永昌!”
      “恭喜皇上!”
      ……
      道贺之声络绎不绝,小皇上坐在母亲的身边,看着一众朝臣拱手作揖,感觉十分有趣,天真的笑容挂在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他调皮的小虎牙,趣致纯真。
      众人正在觥筹交错,忽然从宫门外传来急报,黄门太监附在符太后耳边一阵嘀咕,符太后脸色顿时煞白。
      宰相范质忙上前问:“太后,何事如此惊慌?”
      “刚刚定州传来急报,契丹可汗集结三十万大军已经挥兵南下,要报先帝当年北伐之仇!”符太后声音颤抖着说。
      大殿之上的歌舞声戛然而止,众臣都放下手中酒杯,忧心忡忡地看着太后和宰相,这一消息让刚才热烈的气愤瞬间像结了冰一样,让快乐的节日充满不测。
      符太后她定了定神,问道:“范大人、王大人,你二人身负托孤重任,你们拿个主意,现在契丹入侵,该当如何应对?”
      王溥和范质对视一眼,说:“现我后周国运升平,虽然先帝早逝,但威德已福泽四海。太后勿须惊慌,只要调兵谴将得当,定能将契丹拒于国门之外。”
      “李重进虽有重兵,但远在淮南,不能救边疆于水火。韩通在外驻防,也无法调集兵力抗敌。而今之计,只有赵匡胤的归德军在京城,可让他做先锋抵抗敌人入侵解救危难,应为上策。”范质沉吟了一下,拿定了主意。
      “赵将军!”符太后高声叫赵匡胤上前领旨。
      “末将在!”
      赵匡胤急忙上前施礼:“太后金安!皇上圣安!”
      “免礼!范大人,你来对赵将军说吧。”符太后转头向王溥和范质两位重臣示意。
      “赵将军,契丹入侵,你率领归德军出征抗敌。不知赵将军意下如何?”王溥捋着胡须问赵匡胤。
      “哎,国家有难,末将义不容辞。只是末将兵少将寡,敌人来势汹汹,怎能抵挡?末将实在有心无力呀。”赵匡胤显得有些为难。
      “你有何计策?不妨直言。”范质焦急地问。
      赵匡胤不言语,他看看符太后,又看看范质,目光就一直逡巡来回,好像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事似的。
      “请赵将军照直说,有什么难处哀家自会为你做主!”
      年纪轻轻的符太后,在诡道多计的赵匡胤面前简直是稚嫩。
      “太后,如末将有调集兵马之权,抗击敌人必然无虞。但末将只是一方首领,恐怕是力不从心。”
      “范大人?”符太后看着范质,询问他的意见。
      “赵将军,微臣代皇上和太后任命你为北伐大元帅,授予你调集全国兵马之权,立即出兵迎敌!”范质果断下令。
      “谢太后!谢范大人!末将定当不辱使命,剿灭敌寇凯旋归来!”赵匡胤强忍住心中的万分喜悦,不疾不徐地拿着兵符离去。
      正月初二,汴京城内流出一股流言,“将以出军之日,策点检为天子。”这个流言瞬间传遍京城大街小巷,但十分奇怪的是,皇宫内没有任何人听到这个流言。
      次日,赵匡胤率领大军出汴京城,一路纪律严明秋毫不犯。大军行到四十里处的陈桥镇,赵匡胤见天色已晚,命令就地扎营。
      赵普和赵光义随赵匡胤出征,一个是谋士一个是亲弟弟。
      “哥,一切都安排好了,你今晚就放心在账内喝酒、安睡,像任何事都没有发生一样。”赵光义黑乎乎的四方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看上去无比狰狞。
      “大人好好歇息,万事有我和光义。”赵普说。
      军中有一个善于观察天象的士兵对其他士兵散布流言说:“我日前观察,见到天上有二日,这是怎么回事?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难道是上天提示我们?不知各位是否听到京城流言‘点检为天子’?赵将军现在是殿前都点检,是否天上的二日指的就是赵将军和皇上?”
      “真有这事?”
      “难道赵将军也会做皇上?”
      “不会吧,皇上还这么年幼,怎么能轮到赵将军?”
      ……
      士兵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与其为七岁的皇帝卖命,还不如拥立赵将军做皇上。兄弟们,你们说是不是?”一个士兵趁机煽动,聚集的士兵越来越多。
      军心开始动摇,大家都在猜测天上二日是指谁,议论拥立赵匡胤做皇上之事。众将领无法压制军心,就去找赵普和赵光义商量对策。
      赵普说:“赵将军一直忠于后周,别无二心。众将不必忧虑。”
      “此事不简单!发生这种事,就算大军大捷回到京城也免不了一死。”赵光义翻了翻眼皮说。
      “这是为何?”
      “我等又没犯事,为何免不了一死?”
      “是呀,究竟为何呀?”
      众将领不解地问。
      “因为有人提出拥立天子,这就是谋逆!此事传到皇宫,大家都得死!”赵普解释道。
      将领们听完,两腿瑟瑟发抖,无意之中他们已经卷进一个莫名其妙的漩涡,除了随波逐流已经无路可走。
      天上露出鱼肚白,赵匡胤揉着惺忪的眼睛走出帐外,赵普就拿来一件早已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身上,众人下跪参拜新天子。
      翰林学士陶谷从靴子里拿出禅位诏书,开始了柴宗训不在场的禅位大典。
      所谓“黄袍不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一切不可思议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看似偶然,背后却有诸多必然。
      赵匡胤造反的消息马上传回京城,满朝文武皆惊讶得不知所措。
      宰相范质握着王溥的手,掐到出血,说:“仓促遣将,是我的罪过呀。”
      王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痴痴呆呆地站着。
      只有一个人非常冷静,就是侍卫司首领韩通,他一得到赵匡胤造反的消息就马上进宫。
      他看着这些垂头丧气的重臣,十分愤怒,大声说:“先帝对赵匡胤不薄,他竟做出逆谋之事,这等逆贼,人人得而诛之!与其在此抱怨悔恨,不如出去和他决一死战,也不愧对先帝的重托了!”
      说完,他立即飞马冲出大殿,准备调动士兵抵抗,没想到在路上碰到在此埋伏堵截他的王彦升禁军。
      “韩将军如此匆忙,莫非是来接天子銮驾么?”王彦升见韩通气势汹汹单枪匹马而来,便故意大声问。
      “天子恭帝在崇德殿,这里哪来的天子?你们这群逆贼,不思报国尽忠,却贪图富贵助纣为虐,还有何面目存活在这天地之间?”韩通怒火中烧,斥骂道。
      他挥刀砍向王彦升,但王彦升身边有上百个禁军。韩通本身是有名的武将,武艺自不在话下。但是王彦升带来的这些人个个武艺高强,以一敌百的韩通抵挡不过被砍杀致死。
      王彦升带着禁军,将韩通家眷也全部杀光。
      韩通是除了赵匡胤之外,唯一有权利调动军队的大将。
      听闻韩通死在赵匡胤手下,符太后紧紧抱着小皇帝柴宗训,六神无主。
      “我父亲怎么还不赶来救驾呢?一天之内应是可以赶来京城呀?”符太后焦急盼望父亲符彦卿能及时赶回来。
      “禀报太后、皇上,派往国公符大人那儿的信使一个都没回来!”
      “去!再派人去!”
      其实,一切都在赵匡胤的谋划之中。在陈桥兵变之前,赵匡胤让韩令坤领兵守边,又派殿前司副检点慕容延钊去河北,目的就是为了掌控符彦卿动向及阻断信息传递。
      陈桥兵变进行得猝不及防,符彦卿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就结束了。
      赵匡胤的大军回到汴京,在王审琦和石守信的配合下,城门被打开,畅通无阻地进入皇宫。
      在众亲信的簇拥下,赵匡胤来到崇元殿。
      因为百官都知道了赵匡胤叛国的消息,一直聚集在这里商讨对策。
      赵匡胤当着后周一众大臣的面,痛哭流涕。述说自己被部下逼迫做天子的无奈,述说着对后周的忠心。
      “我受了先帝恩惠,才有了今日荣华。但没曾想被将士所迫,居然做出此等不当之事,实在是惭愧至极!”
      范质正准备说话,守在赵匡胤身边的军校罗彦环拔出宝剑,大声说道:“我辈无主,今日得天子,谁如不从,我必斩之!”
      范质、王溥、魏仁浦,这几位柴荣的顾命大臣,在刀剑闪闪寒光的逼迫下,只得答应拥立赵匡胤为天子。
      其他大臣纷纷伏拜在地,对着赵匡胤山呼“万岁”。
      柴荣苦心孤诣,在临死前布下三局棋。
      第一局,外戚符彦卿掌管天雄军,驻守河朔三镇,地理位置非常关键,向北可以出兵增援袭击契丹,向南可以监督汴京,一旦朝中有事,不拿下天雄军将难以成功。
      第二局,顾命大臣范质、王溥,二人均廉洁奉公,威望甚高。要谋反,不拿下他们也难以成事。
      第三局,禁军驻扎在京城,是后周战斗力最强的军队。禁军包括两支部队,殿前司和侍卫司。柴荣解除张永德殿前司的兵权,任命他信任的赵匡胤接任。又将侍卫司首领李重进安排到淮南,韩通掌管侍卫司。柴荣将禁卫军两位最高将领撤换,而且还让他们互相牵制,有制兵权的没有调兵权。
      可怜柴荣尸骨未寒,天衣无缝的棋局被赵匡胤打破。
      柴荣千机算尽,算不到人性。
      当时的契丹内部正发生激烈政变,自顾不暇,何来大举入侵?契丹入侵,不过是一个借口。
      960年正月初五,后周江山改姓大宋。曾流落寺庙无处栖身的黑脸汉子赵匡胤一步登天成为大宋开国皇帝,帝号宋太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