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陈碧,你还记得我么?”邓辰问。
陈碧扭过头来,瞪大的眼睛对着他。
“我们认识么?”
邓辰低下头,轻笑了一下。他早就料到她忘了他。
“我初中是四十中的!”
“我也是啊!”陈碧的眼睛睁得更大,里面一下子充满了欣喜的光。“不好意思,我记性不好。”
“恩,我刚才已经体会到了。”邓辰笑得更开心了。
陈碧回味了一下他的话,这才想起来自己的糗事,赶紧端起眼前的水杯,喝了一口水。
她喝得太急,冷不丁被呛了一下,忍不住咳了起来。好半天,咳嗽才被压下去,她的眼睛里蓄了不少泪,红彤彤的。
陈碧仓皇起身,“我去一下洗手间。”
邓辰看着陈碧离开的背影,嘴角不自觉地漾起一丝不可察觉的笑。
十年了,陈碧,我还没有忘记你。
那时候,《流星花园》还流行。邓辰他们几个爱捣乱的学生学着F4成立了一个M4组合,M指Man,他们自诩为正义的使者,打着替天行道的名义打架闹事。
刚上初中,邓辰的爸妈就离婚了,他跟着爸爸,后来邓辰的妈妈很少来看他,到后来竟然绝迹。邓辰有时候会想,妈妈是连他都不喜欢了么?他的爸爸是大学老师,初二那年,爸爸得到一个访问学者的名额,需要去美国学习两年。爸爸不舍得放弃这个机会,便把邓辰委托给奶奶照看。正值叛逆期的邓辰离开了父母的管教,更是偏离了轨道。那时候他看这个世界哪哪儿都不顺眼,一言不合就能点着火。
有一阵,学校里实行值班制。在上课期间,每个班派几名同学在校园里巡逻,维护校园秩序。那天邓辰办坏事的时候,正好是陈碧值班。
当时的陈碧个子还没长起来,还像是一个不小心闯到学校里玩的小学生。她妈妈喜欢日本娃娃,给她剪了一个娃娃头。陈碧嫌头发晃来晃去太麻烦,便把头发别在耳朵后面。陈碧的耳朵生来就大,老人们说她这是有福气的大耳朵。陈碧把头发别到耳朵后,那双大耳朵就显得格外招摇,分外有趣。
值班的时候,陈碧的袖子上别了一个红袖章,看起来跟居委会大妈无异。但是于陈碧来说,在上课时间里能在校园里闲逛,也是一件很荣耀的事儿。
陈碧一个人走着走着就到了车棚。学校的大车棚里停了几千辆自行车。陈碧一个人走在那里,就仿佛一个管理千军万马的将军,顿时有了一种豪气。
正是这一股莫名的豪气,让她在发现一个正在给自行车放气的男生时,大喝一声,“你干什么呢?”
她的声音毫无威慑力,却把那个男孩吓了一跳,他没料到这时也有人。他一抬眼,正好和这个大耳朵的小姑娘碰了个对面。
这就是陈碧和邓辰的初遇,不浪漫也不有趣。
邓辰看着陈碧的小小个子,并没有太在意,低下头继续给自行车放气。
“你,你怎么干坏事?”陈碧鼓足勇气往前迈了一步。
“不要管闲事!”邓辰没好气地说。
这是数学老师的车子。当天邓辰和数学老师顶了嘴,老师气得让他回去叫家长。这是邓辰的痛处,爸爸去了国外,妈妈去了外地很少管他。奶奶那么大岁数了,肯定也不能来学校听老师念叨,万一被气出病来怎么办?一想到这些他就很生气,便跑到自行车棚把气撒在了老师的车子上。
“同学!”陈碧又往前一步,用眼神来感召邓辰。
邓辰不得不停下手,他站了起来,拍了拍手上的灰,神情里没有一丝的紧张和慌乱。这时候,仿佛做坏事的,是这个娃娃头的女孩。
女孩的脸因为紧张而通红,没一会儿,这红就蔓延到了耳朵上。别在耳后的头发把她的红耳朵映衬得鲜艳无比,就像是一个冒着傻气的笨兔子。邓辰忍不住笑了一下,笑完后,他转身就走了。
女孩气嘟嘟的,虽然不说话,但是眼睛里全是怒意。见男生走远了,她心里这才放松了下来。继而又后怕不已,如果这个坏学生打她一顿可怎么办?这里一个人也没有,她肯定吃亏。
陈碧本来是想走的,但是她看到那辆瘪了的自行车,犹豫了一下。她从车棚后的小门出去,找到修车的小摊,借来一个打气筒。回到停车棚,她开始一个人哼哧哼哧地给那辆车打气。可她的力气并不够,到后来,打气筒东倒西歪,几乎打不进气了。
邓辰并没有走远,他看见那个小小身影出去又回来,看着她在那做一些无用功,心里极为鄙视。他走过去,接过打气筒,几下就把气打足了。
陈碧看着他笑了,“原来你心肠挺好的。”
邓辰眉一皱,“用你管!”他把打气筒往地上一扔就走了。
陈碧有点儿弄不明白这个男孩子的心思了。
后来,陈碧跟同桌阿越讲了这件事,阿越吓得哇哇大叫,警告陈碧以后不要“蛮干”。
有一次在教室门口的走廊里,陈碧看见邓辰经过,便给阿越指了指,“他就是那个给自行车放气的人!”
阿越的眼睛里突然变出了许多桃心,“哇,是M4里的邓辰,好帅的!”
“给别人车子放气很帅么?”陈碧有点儿搞不懂她的价值观。
“你没觉得他的鼻子、眼睛都很好看么?”阿越双手捧住下巴,不停地犯着花痴。
陈碧觉得阿越已经没有救了。
也不知道是什么科学道理,两个本来陌生的人一旦认识之后,相遇的几率呈几何速度增长。
在食堂排队的时候,陈碧不小心踩了后面人的脚。扭头一看,是大高个邓辰,她道一句对不起,脸上就不由自主腾起一片红。排在后面的邓辰看见她的红耳朵,心里就格外高兴。有好几次,邓辰都要忍住不要伸手去捏她的红耳朵。
一次课外活动,一颗篮球砸到陈碧的头。晕头转向中,一个高个子男生跑过来扶起她,陈碧眼睛一睁,发现正是邓辰,吓得她眼睛赶紧一闭,晕了过去。
后来,邓辰抱着这个因脑震荡而晕过去的女孩去医务室的时候,发现她的耳朵又红了,他本来很紧张的心就放松了下来,甚至想要笑上一声。还好,他又忍住了。
又好多次,陈碧骑车上学的路上,总会被骑山地车的邓辰超过去。然后遇到红绿灯的时候,她就会发现,那个男孩总会被红灯卡住。陈碧就得意不已,骑得快又怎样,红绿灯不放过你!
总之,无数次相遇,简直使陈碧和邓辰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为什么是陌生人?因为他们几乎从来没有对话过。即便在上学路上无数次相遇,陈碧也没好意思跟他打过招呼。还有在学校的走廊里的无数次相遇,邓辰每次看到陈碧,他的眼神也不会多停留一秒。他们彼此熟悉,又彼此漠视。
陈碧比邓辰小一个年级。有一次考试,学校为了防止作弊,竟然安排初二和初三的学生做同桌在一个考场里考试。
就是那么巧,陈碧和邓辰成了两天的临时同桌。
考试前,陈碧紧张地把所有的书拿出来翻看着。邓辰早就破罐子破摔了,他看着女孩书里密密麻麻的笔记,不知道该干些什,便把眼转向了窗外。
“真羡慕你!”陈碧开口了。
“什么?”邓辰扭过头来。
“你肯定都复习好了吧,真自信!”
在确定陈碧不是说反话的情况下,邓辰的心里,头一次有了愧疚和自责。但是他不肯表现出来,只是哼了一声。这一声既不是肯定也不是否定,但是陈碧听来,就有了一股居高临下的意味,对他就更崇拜了。
那一年中考,初三年级出了一匹黑马人物。一个成天不好好上课的坏学生成绩突飞猛进,以年级第一的名次考入了市一中,那是全市最好的学校。老师们都把他的经历当做传说,一代一代地激励着后辈。所以陈碧也是从老师的口中再次听到邓辰的奋斗经历,心里暗暗赞叹。怪不得人家考试前不用看书,原来是努力几个月就能考第一名的天才啊。
等到陈碧上了初三,邓辰又已然成了一中的一个传说。他参加了辩论队,还参加了航模小组、奥数小组,反正是一个在“高、精、尖”领域活动的风云人物。
那年的圣诞节,班里涌动着一股诡异的甜蜜氛围。初三的孩子们,已经不少人在偷偷谈地下恋情。
陈碧却是那个最不开窍的。别人的圣诞节,都是礼物和鲜花堆出来的。只有陈碧守着家里的一摞练习册奋笔疾书。
不过在圣诞节过后没几天,陈碧收到了一个包裹。她认识的人中,没有外地的,是谁给她寄来的?
等到放学后,同学们几乎都走完了,阿越怂恿她赶紧打开包裹。谁知这一看,却吓了她俩一大跳。
包裹里是一个漆黑的盒子,看起来质感不错,但是颜色有些诡异。陈碧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盒子的底层竟然嵌着一对儿兔子耳朵。这可不像是什么兔女郎那种萌萌的耳朵,而是极度真实的、有着动物皮毛触感、甚至还有毛细管纹理的真家伙。陈碧的手一哆嗦,盒子就掉到了地上,她们俩谁也没勇气再把盒子捡起来。
后来经过她俩一致讨论,认为这是一个心理变态的人寄给她的恐怖玩具,恐怕是想威胁她。可是陈碧想,最近她可没干过得罪人的事儿,好奇怪啊。
再后来,那个包裹被阿越扔到了学校里的垃圾桶里。为了防止意外,陈碧胆战心惊地让爸爸放学接了她几天,见后来再无动静,便也就放心了。
再再后来,收垃圾的大叔在垃圾桶里发现了那个盒子。他看了一眼那个兔耳朵,虽然很像真的,但并不是从兔子身上割下来的,好像是用貂毛手工做成的,应该是个贵家伙。大叔留下了那对儿兔耳朵,把包装盒扔进火里烧了。他也没留意,在盒子的下面一层,有一封精巧的信。信纸的最末署名——邓辰。
因此也没人知道,在信上,邓辰第一次向陈碧正式打了个招呼。那是邓辰在确认了自己足够优秀,足够自信的时候,以全新的面貌将自己介绍给陈碧。信中,他约了陈碧周末的时候去一中礼堂看他的航模大赛。
周末那天,邓辰史无前例的紧张。航模队的成员都有些疑惑,队长参加全国大赛的时候都镇定得很,为什么一个市比赛却这么紧张?
比赛前,邓辰好几次离队跑到校门口张望。可最后,却什么也没等来。那天,航模队的成员们都觉得队长是魔鬼附身,脸上没有一丝笑容,看起来让人怕怕的。自此,赛场上留下一个“邓罗刹”的名号。
后来,邓辰很是阴郁了一阵。但是很快,他奔波在学习、训练、参赛的路上,便忘记了很多烦恼。但是每每看到那些爱脸红的女孩,他总忍不住默念一个名字——陈碧。他像是一个强迫症患者,将这个名字刻在了自己的习惯里。
对于理工科直男邓辰来说,他也许不知道,他精心挑选的礼物,在陈碧的眼里是多么的恐怖,她还来不及发现他的心意就逃开了。但其实,就算是那封信被陈碧看到了,依她的胆小性子,还真的不一定敢去。所以,上天可能真的很优待她,让她少了许许多多的纠结和烦恼。但是上天也是优待邓辰的,它给了邓辰成长的时间,让他能够以更好的自己遇到她。
十年后,在一个洒满落日余晖的下午。他突然把这个名字再一次喊出了口,他的心里,竟有一种东西在迅速地生根发芽,快得像要冲了出来。
他假装不经意要了她的电话,假装不经意地在停车场门口接上她,假装很顺便地和她一起吃饭。
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他终于在玻璃的反射中,看见自己的脸。那脸上,漾出久违的激动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