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十章 姐俩还是娘俩 ...

  •   不是休息日,百货大楼里面的人不算多。对那些现成的衣服款式说句实在话,乔杉真是喜爱不起来。夏季的衣服她还是倾向于穿纯棉的。当然是在没有亚麻和真丝的情况下,这时候普通真丝面料一定是非常容易褶皱,即便有的话。也没法选择,而且真丝衣服比较难拾掇。天天穿肯定不行。
      棉布面料最多的是红色,深蓝色,黑色,当然床单被面也不少。让人很难喜欢起来。
      角落里倒是堆了一堆,布料头。大大小小不等。都要两毛钱一块。有一块奶白色的,因为有点脏。大概两尺半的样子,还有几块卡其色的。因为这个颜色在当时不受欢迎,所以这几块儿布料也都差不多,两尺多到三尺的样子堆在布头堆里。
      看到这个乔杉眼睛就亮了,决定自己做一件连衣裙,她看见小姨家有缝纫机。估计小姨帮忙缝合没有问题,裁剪应该不是特别难吧,有缝纫机家的主妇,应该也会。裙子样子也想好了,就是后世小风衣那个样子的。不用太修身,活动起来也方便。就选了那块奶白色的,做上装半部分,下半部分的裙选了两块卡其色长短相近的布料,因为这个时候的布料都是窄面子,幅宽才二尺九。一共六毛钱,还不要布票,比一件衬衫还便宜。
      布头里面涤棉的比较多。乔杉看好了一种蓝底儿白花的,有点类似蜡染布图案,很是干净。可惜每块儿,都只有一尺多不到二尺的样子。和棉布一样的价钱还小很多。怎么看怎么不划算,但是感觉这种布做了一件花连衣裙,穿在小姨的身上,应该能挺好看。乔杉心算了一会,从布料堆里面选出了五块。一件布拉吉七八块钱,这样算一算还是挺划算的。
      乔杉又和小姨一起,转了一圈,给家里的三个男人买了挎兰背心儿。算是这个时代夏季男人的必备装备。
      乔杉还是第一次逛这个时期的百货大楼,既好奇也想寻找赚钱机会,小姨也是很久才能到市里的百货大楼转一转。两个人默契的逛了大半天。
      来到存车处,花了一分钱,取回了自行车。乔山驮着小姨一路回家。好在家里三个大老爷们没在家直着脖子等饭。早上剩的大饼子放在锅里重新蒸过的,蒸屉正中间还蒸了一小盆辣椒酱,当地人叫酱闷子。锅底下烀的土豆、倭瓜,妥妥的农家菜。
      跨栏背心儿一换上爷三都挺高兴。
      吃完饭,娘两个就开始在炕上研究新买的布。棉布缩水需要投一下。过完水之后就挂在院子里晾干。涤棉的倒是不用,于是乔杉拿着铅笔,在纸上画了半天。两个人拿着划线笔,又在布的反面一顿比划。因为布料比较短。所以裙子的腰线就比较高,下身的裙也变成,两层的,袖子采用泡泡袖。圆领又用本色布在前边掐了一圈掐褶的花边。涤棉布比较软,只要用针缝过去,一抽就可以。其他的地方没有问题,但是袖笼个袖子,乔山是不会做的。袖子就是在小姨剪的袖样子扩大了一些,把袖山的上部照着,照样子抽出褶皱。
      袖子的边缘留出了一厘米多的缝隙,松松的缝上一条薄松紧带。腰身也做的比较宽松,里面也缝了一层薄的松紧带儿。涤棉布比较薄,不好缝,小姨居然在需要缝线的地方垫了白纸条。这样既硬挺了,厚度也够了,做起来很快。真是不得不说,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限的。
      小姨做活的功夫,乔杉又用边角料掐了三朵小花,找了几个半圆形的瓷纽扣,当花心。没一会儿的功夫,小姨就把这几条线跑完了。缝纫机车线叫跑,乔杉倒是第一次听这个词儿。但是小姨的活做的倒是真挺快。撕去缝线地方的小纸条,小姨迫不及待的让乔再试一试。
      “这个是给你做的,小姨”
      “你看这孩子,姨哪用得上这个,姨都是老太太了,在家穿啥不行。”
      “谁说姨是老太太了,我姨长得又年轻又漂亮,咱俩在一块谁看了不说你像我姐姐。”
      其实乔杉说的也是实话。小姨今年才三十多岁,江南人的好底子,就是常年操劳,有点黑又疏于保养。要是仔细打扮一下,还真不错。乔杉毕竟二十九了,虽然现在冒充的是二十岁的小姑娘,但内心里真的没有办法把小姨当成娘俩。
      小姨小姨扭扭捏捏的套上了新连衣裙,还别说,真的好看。在玻璃镜子面前转来转去,都不忍心脱下来。最后还是乔杉说了一句:“小姨该做饭了,我姨夫快回来了。”今天晚上放露天电影,小姨忙着把连衣裙换下来,进了厨房。乔杉把那三朵小花缝在了连衣裙右肩膀的下方,整个连衣裙看起来又增色不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