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1、第十二篇 举步唯艰 4 ...

  •   很快到了凌方仪转入康复中心的时间,蓝凯暂时放下公司的事务,一早来到医院。
      凌思思去办出院手续了,薛亦梅在整理物品,蓝凯插不上手,就坐在病床前与凌方仪说话:“凌叔叔,今天我们搬到新家去了,那边条件比这边好,过去后我们加强锻练,一定会很快好起来的……”
      昨天,蓝凯与主治医师张宇就凌方仪的康复问题又讨论了一次。张宇说,要作好病人进入植物状态的心理准备。蓝凯说,植物状态也有唤醒的。张宇说,虽然中外都有唤醒的案例,但没有理论能解释,没有经验可借鉴。蓝凯说,如果是你的家人,你会怎么处理?张宇说,从感情上说应当维持,从理智上说应当放弃。可每每面对凌方仪,蓝凯总觉得还有希望。不管从理智上、还是感情上,他都认为还不到放弃的时候。
      时间不长,康复中心的刘主任带着医生护士到了,熟练地把凌方仪移到推车上。
      蓝凯的车与救护车基本上是同时到达康复中心,他停好车,凌方仪的推车刚从救护车上下来,还没进病房。
      这家康复中心规模虽然不大,但康复设施齐全,还专门配备了懂按摩、推拿的护工配合医生的治疗,许多中风病人、伤残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大多能好转甚至自理,因而床位一直很紧,据说已经有200多人在排队等床位。冯杰出面找了卫生局局长,才作为优先照顾对象申请到一张床位。
      在治疗方面,主治医生提出了三项措施。一是针灸,刺激穴位和经脉。二是按摩四肢,一旦人醒过来,四肢不能退化。三是中药制剂辅助治疗。这种中药制剂是新研发的,由于现在西医理论不能完全解释“植物状态”苏醒的机理,中医提出用“神经再通原理”解释“植物人”苏醒机理的观点;以这种观点为基础,利用多巴胺神经递质替代剂及其受体激动剂等制成中药制剂,经临床应用,对“植物人”具有一定的催醒作用。
      这里唯一遗憾的是不能再住单间,总共20个单间全满了,而且都是方方面面的关系,院长一再打招呼,暂时只能住两人间的,楼层和房间可以任蓝凯选,院方调整。
      所谓调整就是让人家挪位,蓝凯觉得不妥,说就先住空出来的床位吧,以后如果有单间请优先考虑。
      与凌方仪同病房的是一位因车祸致残的小伙子,已经昏迷了半年。据说小伙子是某区财政局的办公室主任,开车到武汉参加同学聚会,当天喝了些酒,原准备住下的,谁知单位领导打电话找他,说第二天参加市局工作会议,汇报材料上数据来源搞不清,要求他对一些重大数据准备说明材料,他只好连夜往回赶。他车速太快,又喝了酒,不幸钻进了路边停着的一辆大货车的车肚子里。等把大货车吊起来,把他抬出来,生命是保住了,但却没有再醒过来。
      这里的护工二人一组轮班,一组管二个房间四个床位,负责凌方仪的是老张和老李。凌方仪到的时候,当班的老李正给因车祸致残的小伙子按摩。
      蓝凯说:“薛姨,这家康复医院不需要家属护理,从今天起,你就不要象以前一样守着凌叔叔了。你尽管放心,这里的护工都是经过专门培训的,有规范的护理知识。”
      薛亦梅点点头,眼睛不由红了。
      蓝凯又说:“还有,主治医生说亲人交流很重要。我们三个人排个班,轮流来跟凌叔叔说说话。”
      薛亦梅说:“每个星期我来四天,思思来二天,你来一天就行了。我还有两年就退休了,等我退休后,一个人就行了。”
      安顿好凌方仪,蓝凯起身回公司。
      凌思思站起来:“我送送你。”她很想能与蓝凯说说话,但蓝凯实在太忙了,看望凌方仪多则半个小时,少则10分钟,偶尔碰上,也几乎说不上话。
      病房到停车场还有一段距离,俩人边走边聊。
      蓝凯问:“思思,工作定了吧?”
      凌思思说:“定了。下周海关报到。”
      蓝凯说:“听罗伯伯说你到刑侦支队协助破案了?”
      凌思思说:“算是吧,我不能让老爸就这么白白躺在床上。”
      一周前,凌思思到公安局专门找了罗正。
      罗正给凌思思倒了一杯水说:“思思,我也很急。小凯、你张叔叔、郑叔叔他们也经常来电话问,可着急解决不了问题。”
      凌思思眼泪落下来:“那就这么等吗?”
      罗正在办公室里踱着:“没有线索,办案人员也没有办法啊。”
      凌思思说:“罗伯伯,我是学法律的,接触过一些案例,我能不能了解一下刑侦支队现在掌握的材料,协助办案?”
      罗正说:“你的心情我理解,但你刚刚走出校门,并没有多少实践经验,再说你学的是法律,只是在适用条款上比较熟悉。对刑侦起不了太大作用。”
      凌思思说:“可我了解我老爸,从思维方式到行为方式,这是办案警察所做不到的。你们办案不也是要走群众路线吗,我做为群众还不行吗?”
      罗正摇摇头:“思思,破案的事还是让专业人员来吧。”
      凌思思沉默一会儿说:“罗伯伯,我回来这些日子,除了忙爸爸的治疗,就是想案子。案件发生的过程并不复杂,但起因你不觉得很蹊跷吗?”
      罗正停止踱步:“哦?”
      凌思思说:“第一,那个柜员机不在我老爸回家必经的路上,老爸为什么会到那儿取钱?取钱显然是因为某件事或某个人,那会是什么事?会是什么人?当然有一种解释是我老爸有小三,是要取了钱到小三那儿去。但从我和我妈对我老爸的了解看,我老爸没有小三。如果没有小三,出现在那儿就是一个很大的疑点。”
      罗正注意听着:“说下去。”
      凌思思接着说:“第二,从110的电话录音看,凶手显然是在我老爸向外打求救电话时候动的手,如果是一般的劫匪,听到拨打110,应该是赶快跑,毕竟安全对他们来说更重要;即便不知道是打110,为了避免暴露,也不会选择被害人打电话的时候动手,这说明凶手胆子很大,而且是不顾一切要动手。第三,我老爸在打110前2秒钟发过一条5个字的信息,这说明他已经意识到什么,并且想告诉我们什么,这显然不象是撞上抢劫的特征。第四,一般抢劫是随机的,偶发的,总会留下些蛛丝马迹,不可能很周密。而这个案子却找不到线索。没有线索比有线索更可疑。”
      罗正又缓缓踱了一会儿。凌思思思路确实清晰缜密,但也带着些情绪。目前破案缺的是线索而不是思路,更不能受情绪干扰。他思量片刻说:“思思,你的分析有一定道理。但已经查明,是两人作案,他们在这个案子之前,还曾作案两起,从公安的办案经验看,是碰上流窜抢劫的惯犯。当然,置人死地的现场也令人生疑,侦察员分析可能是打110激怒了劫匪,也不能不说有一定道理。至于取款地点和那条短信,除了当事人,现在无法知道原因和内容。思思,办案要证据,不能只凭推理分析,同样的事,可以推理分析出几种不同的结果,甚至是互相矛盾的。”
      “罗伯伯,我只是想从我老爸思维和行为方式方面着手,帮着分析些疑点,这对你们刑侦人员有益无害。”
      从凌方仪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入手,或许能让案件有所拓展,但受害人家属参与破案,这在公安局没有先例。罗正犹豫不决。
      “罗伯伯,让我试试吧。”凌思思坚持着。
      “我把你介绍给鲁队吧。不过,你只能协助他们分析案情,明白吗?”罗正思虑一番后,有条件地答应了凌思思。
      病房到停车场的路很快走完了,蓝凯在车前站住,凌思思也没有走的意思,俩人都想说点什么,但又都说不出来。
      蓝凯轻轻把凌思思被风吹下来的围巾给她围好,干涩地说:“思思,你回来我该陪陪你,可现在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你不会怪我吧?”
      凌思思心生暖意:“你只要照顾好自己就行了……你这么忙,我也帮不了你……”
      蓝凯的手机突然响了,打断了凌思思的话。
      蒋彦焦急的声音从手机中传出:“蓝总,你在哪里?二建的人把公司大门堵住了。现在人、车既不能进也不能出。”
      蓝凯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