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三章(2) ...
-
亚里士多德和小亚细亚阿塔纽斯的独裁者和米阿斯是朋友,同时和米阿斯娶了亚里士多德的妹妹,亚里士多德还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再加上亚里士多德无与伦比的学识,我觉得亚里士多德简直是自带光环的小说男主人公。
我最初知道亚里士多德,是通过小学课本里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的自由落体实验,很不幸,亚里士多德是被质疑的那个,而且事实证明,他说的不对。当然,比萨斜塔成为我们这一代人去欧洲旅行绝对不能错过的景点,最好来个远距离手持比萨斜塔的照片。在古代,亚里士多德应该是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拥有庞大的知识帝国,哲学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是自然科学。随着近现代科学的发展,亚里士多德那种古代感官的科学领土逐步沦丧,最终变成了哲学家,以前他可能是物理学家或者自然科学家。
有一个牛逼且有执行力的学生很幸福,他能将老师的很多理念付诸实践,扑克牌的梅花K,实际就是亚历山大大帝,开疆辟土,极大的促进了希腊文化的传播。书中说“亚里士多德的时代既面临着极其巨大的麻烦,又有非常可观的创新。在很多方面,1914年开始的20世纪的诸多麻烦可与之比肩。”此处应该写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问题,鉴于我对该段历史不是很了解,不能评论。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在中世纪非常深刻地渗透到基督教会的教义体系之中,最终被纳入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我原本感觉两者风牛马不相及,实际上两者唇齿相连。我父亲在我小时候经常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出自《周易》。因而给我了一个错觉,认为形而上学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看完张志伟老师的《西方哲学史》,才知道出自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还有一句话,“有一门学问专门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以及存在由于自己的本性而具有的那些性质。”可能就是本体论吧!不过我目前还不能理解哲学里的本体论。
“亚里士多德相信,一旦城邦崩溃,就连最基本的道德也一定会解体,古典世界的事态发展印证了他冷静的论断。”我还看到过一句话,写犹太人的,记了下来,但是忘了出处,“他在里面说,杀死1100万人——或是做下如此量级的大恶——看起来虽然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但当真相太令我们难以承受,而谎言又充满甜蜜诱惑的时候,一个缺乏自省的善良人,一不小心,就会变成绞肉机上的一个完美零件。”礼坏乐崩,人如蝼蚁,生灵涂炭。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勋阀政体(混合政府或中道政治),由符合选举权设定的财产条件的负责任的公民治理的政府,这种理念可能是自梭伦之后关于政体的延续。“所有出身自由的公民都应有份于公共决策。自私的富翁或嫉妒的穷人都不会获得主导地位,贵族的暴力和民众的耍赖都会受到制约。”“他们(美国)自己的新政体必须是梭伦的混合政府的扩大版。......美国的宪制在细密的制衡体系方面将超过梭伦宪法;他们将按照英国的模式在美国以及各州建立代议制政府体系,而不是连在小小的阿提卡都会崩溃的直接民主体制。”这两句话直击痛点,一阵见血,公投,一人一票,纯属暴民政治,代议制政府才是王道,才是可控的,这一点美国人承认了。
“亚里士多德对中产阶级的赞美是对美国社会的某种认可因为美国从一开始就基本上是一个中产阶级社会,这表现在独立的小农场主占新英格兰和中部殖民地人口的多数。”原来美国的基础是中产阶级社会。
书中还有一句话,“正义变成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供闲散的雅典人辩论。”我想到了一句话,“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这一点害人不浅啊!问题是到最后也没去报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