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惊梦·二 ...


  •   四

      日头刚出,常念已经站在了“牡丹园”的门庭前。此时他面对这座劫后重生的园子,心中已全然没有了昨日那种平静无谓。心中的疑惑如雨后的春笋一茬一茬地冒出了头。

      常念的左手在衣袋中握紧了那块怀表,表面粗糙的质感在指尖划过,耳边似乎隐隐约约还能听到时间跳动的声音。常念平复了一下呼吸,走了进去。

      中庭的戏台上,张大爷一身白色的练功服,正在打太极。由于他背对着门口,并没有看到进来的常念。常念站在台下,等到张大爷一个收式站直了身体,他才开口打招呼:“早上好,张大爷!”

      张大爷闻声惊了一下,回过身来见是常念,大笑道:“是常家小子啊,这么早就起床了!”

      常念回以一笑道:“睡不着了就起来出门逛逛,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张大爷一边引着常念往东南角的桂花树下走,一边念叨着:“我们家那小子还懒在床上呢。现在的小年轻啊,个个都要屁股顶着太阳才肯起床。”

      桂花树下摆置着一张近一米高的藤桌和四张藤椅。张大爷拉开一张藤椅招呼常念:“来,坐!”常念赶忙道谢,待张大爷入座后,他才坐了下来。

      现在刚入秋,夏的尾巴还没走完,离桂花展现风姿还有些时候。但坐在树下,感受清晨充满朝气的柔风拂面而过也别有一番风味。

      张大爷端起桌上的白瓷茶具给常念倒了一杯茶:“尝尝,自己摘,自己炒的,可香着呢!”常念伸双手接过了茶盏,一阵沁人心脾的茶香幽然而起,萦绕鼻间。常念在张大爷期盼的目光中呷了一口茶水。他不懂茶,也品不出个所以然,但还是微笑着赞了一句:“好茶!”世人总习惯于用金钱来衡量事物的价值,却不知真正的价值都是用心在衡量的。

      常念放下茶杯,交握双手放在腿上正色道:“张大爷,其实我心里有点事,可这里又没有什么熟识的人可以问的……所以,想来想去还是来打扰您了。”

      张大爷对这个温和懂礼貌的小青年可是越看越喜欢,脸上的笑意一只就没减过,闻言豪迈道:“跟大爷你客气啥。你回这里来就是回自己家。我啊,就像你爷爷一样的,你有事都可以来找我!”

      常念心中一暖,道:“您知道林玉生这个人吗?”

      “林玉生……”张大爷把这个名字在嘴巴里咀嚼了一遍,皱着眉头回忆起来。

      常念又附加提示道:“他……可能已经去世了。”

      张大爷缩缩眉头,抿抿嘴巴,又冥思苦想了好一会儿,还是摇摇头:”别看我年纪大了,可记忆力还顶好着。咱们镇不大,这么些年进进出出的我基本上都有些数,可我实在不记得有叫林玉生的。他大概多大岁数了?“

      “……”常念沉默,他不知道。

      “你确定他一直住在这里?”

      “……”不好意思,他还是不知道。常念满脸歉意地看着张大爷。

      张大爷沉思了一下,站了起来,说:“这样,我带你去见一个人,你说的林玉生如果很早以前在镇上生活过,那他一定晓得的。如果他也不晓得,那就没有人好帮你了。”

      常念起身跟上张大爷。他很感激张大爷没有问他为什么要找林玉生这个人。似梦非梦的一场梦,重新开始运转的怀表……他自己也是满心迷茫。

      常念随着张大爷七弯八拐穿过了好几条胡同小巷,走进了一条僻静的小胡同。一路上,从张大爷絮絮叨叨话中,常念对即将要去见的人也有了一些了解。那人姓田,镇上年轻一辈的都喊他田太公。明年就迎来九十大寿的他是这个镇上年岁最长的人,也算看尽了小镇的兴衰荣辱,问他确实再合适不过。

      不过张大爷也特意强调。“田叔他很多时候都是神思清楚的,但有时候……”张大爷指指脑袋,“会说一些胡话。你呀,莫理他,他说尽兴了就恢复正常了。”

      走到胡同底,张大爷推开虚掩着的门,站在门口往里大喊了一声:“田叔,起了吗?”

      “谁啊?”一个苍老沙哑但仍中气十足的声音传了出来。

      常念与张大爷错开一步望进去。门后是一条两人宽、两米左右长的小过道。眼睛通过过道口圈限出来的空间可以看到院子和堂屋的一角。院子里临着中间的石板道路,两侧种满了花花草草。路的尽头是一把竹椅,旁边光线被遮挡处,可以见着一个拄着拐杖的剪影。想来是老太公听到声音后站了起来。

      “我是顺贵。”张大爷回道。

      “是顺贵啊。”老太公说完,提起了拐杖,大概是准备亲自出来迎接访客了。

      这老太公一大把年纪了,不管是为他的身体考虑还是出于礼仪,可不敢让他动身。张大爷连忙阻止他:“叔,我们就过来!你快坐着,别出来了。”

      老太公倒也听话地停住了脚步,站在那里又问:“你有事啊?”

      张大爷指指身旁的常念:“是我旁边这个小青年想找你问点事。”

      老太爷这才注意到了常念。可惜常念和张大爷还在那乌漆抹黑的过道里,老太公眯起眼睛也没能看出个所以然。常念倒是把老太公那张皮肉起伏,千沟万壑的脸看了个清楚。

      老太公眯着眼,凝视着常念穿过黑暗与光明,来到他面前。那一瞬,老人家瞪大了浑浊的双眼,一声“二爷”发着颤音脱口而出。

      常念身体一震。

      张大爷扶住老太公,在他耳边无奈道:“叔,你又犯糊涂了。什么二爷啊,这是常家的小子。常家你还记得吗,就戏园子旁边那个。”张大爷说着,给了常念一个“你看吧”的眼神。他不知此刻常念的心中已是波涛起伏。

      “常家常家……”老太公在口中念了好几遍,然后又凑过来,盯着常念打量。

      常念自我介绍:“太公,我叫常念。”

      “常念。“太公像是确认一般将这名字重复了一遍,然后转过了身,嘴里喃着:”像,太像了……“

      张大爷对着常念歉然一笑,扶着老太公坐回椅子上,然后又从里屋里给常年搬出另一把竹椅。

      做完这一切,并无意留下来听热闹的张大爷准备离开,他问常念:“还记得路不?要不我过一个时辰来找你?”

      “没事,等会儿我会让二娃领他回去的。”老太公已经发话了,张大爷也就放心地离开了。

      远处有吆喝声传来,在晨风里时起时伏,若隐若现,让你辨不清它到底是从哪个时空飘荡而来。目送着张大爷消失在门口,常念先前还迫不及待的心情突然平静了下来。

      “太公,您口中的‘二爷’是叫常胤吗?”其实在太公将他喊成“二爷”时,常念心中就已经亮起了一盏灯。要说他像谁,那个人必须是他爷爷了。不似他爸只像了个轮廓,常念和他爷爷那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爷孙两真像!”从小到大,但凡第一次见着他们祖孙两的人必会这么来一句。

      “你和二爷是什么关系啊?”这算是肯定了常念的问题。

      “我是他孙子。”

      老太公听了明显愣了一下,目露讶色,但马上又敛下眼睑,只是声音已经带上了点颤色:“那,二爷呢?也回来了吗?”

      常念摇头。“爷爷八年前已经去世了,葬在美国。这是他的遗物。”常念将怀表拿出来,放到老太公颤抖的手上,“他一直都想回来。”

      老太公看着手掌心的手表,手抖得更厉害了,脸上松垮的皮肉也起起伏伏抖动着,眼角盈盈的泪光闪动了两下之后坠落下来。

      常念坐在那里,一时也不知该做何反应,任何的安慰在至真的情感面前

      似乎都是那么苍白。

      不过老太公毕竟走过了近九十个春秋,看遍了人世沧桑,历尽了生离死别,情绪很快稳定了下来。

      将怀表还给常念,老太公用衣袖抹了把脸上的泪水,道:“半只脚快入土的人最看不透的就是过去,让你笑话了。顺贵说你有事要问我?你说吧,老头子没什么用,就是看的人和事多。”

      经刚那么一下,常念有些犹豫要不要继续问。毕竟老人家年纪大了,情绪过度起伏实不太好。

      老太公“笃笃”地敲了两下拐杖:“小伙子想问什么就问吧。”

      常念闻言一咬牙:“您老认识林玉生吗?”

      听到这个名字,老太公暗淡的神色亮了起来:“哪里能不认识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