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七章 ...
-
大殿上,灯火通明,文武百官集聚一地,似乎都在等待什么,各个相应无声。
那个坐在高位上的王者眯了眯眼睛,神色慵懒,蓦地,他伸出了手,指着堂下的人道:“叔父可知内史腾的去向?”
吕不韦也在纳闷,他今日特意提醒了内史腾,今日是他第一次上朝、绝不可怠慢了事,况且嬴政向来不喜欢他人迟到----大王为君向来严于律己,对手下奖罚分明,所以他不会允许自己的臣下有任何的失漏。
对纪律地漠视甚至比顶撞他本人更为严重!可是那孩子又去了哪里?而且这几天也非常奇怪,大王为何将早朝提到了中午,偏偏今日又是樊于期被砍头的日子?
片刻后,李斯从群臣队伍中走出,他拱手道:“大王,您刚才所提出的韩非言论,臣认为有错!”
“爱卿有何异议,不妨直说。”此时,嬴政一看上表之人为李斯,态度立时来了个大转弯,“寡人也认为韩非之话过于危言耸听,实在不可信也。”
“大王请想,六国虽若,但强弩之末可穿鲁缟,秦灭六国已经是从多少年前开始的构想,当时秦穆公早已有先攻之中原软肋的想法,但迫于当时赵文王势力强大,所以这种构想一度被压制了下来。大王若要一举吞并秦国,则需要逐一突破,只要第一箭射出,其余国家定为惊弓之鸟、丧家之犬。而且,就当前六国的地理形态和山川形式而论,必定是弱先强后!”
“我也赞同李长史的说法,务必先攻打韩国。”此时,姚贾也站了出来。
嬴政微微蹙了下眉,淡然道:“可是寡人闻言,楚国虽多良将,但多不和,况且长平一役,楚国早已势风日下,如今早已不足为患!依照尔之言,韩国与楚国都应考虑到啊。”
李斯听了后,方觉不妥,他反驳道:“韩非所言,乃是缓兵之计!韩国虽弱,但要秦国灭除其他四国尚需要时间,况且韩国虽然臣服于秦国,却仍是心腹之患!韩国不会顺从我秦国之义,只是为我们的强盛所惧,只要有一天,我们急于攻打赵、齐等国,这块隐疾必会发作。”
嬴政一听,沉默了下去,大臣们有的点头称是,有的还是矛盾重重,只有吕不韦一人,他看着台前的精彩表演,不发一语,然而眼角却带着笑意。如今韩非若再敢来上疏,必定是犯了欺君之罪,如若他不来,那么则没有任何事情可动摇大王攻打韩国的决心,韩国必亡,秦国必昌!
姚贾一看大王早已动摇,禁不住侧头对李斯眨了下眼睛,继续补充道:“如今若给韩非逮到先机,必定在我们攻打别国之时,与楚国密谋合纵之事,如此一来秦国危矣!像韩非这样奸诈的小人,连小时和他同窗的李斯都不帮助他了,大王更不可听取他一派胡言!”
此时,底下的大臣也都蜂拥点头,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攻打韩国!
此刻,正在众人商议之时,一袭黑衣从后殿走入,那个人穿着甚为奇怪,似乎是一身夜行装束。就连上朝的时候,他也没有将夜行衣物脱掉,只是取了头巾和腰带,便把劲装便成了朝服。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他吸引了过去,然而对方似乎一点也不在意,他在殿前跪了下来,高声道:“臣内史腾,拜见大王,望大王赎臣迟到之过。”
嬴政看着他一身装束,心下也有了几分把握,他淡淡一笑,“爱卿是第一次参加朝议,是该多点时间准备,是寡人选择时间不合时宜。”
大王的性格一向桀骜震撼,从不会对一个初入仕途的小鬼如此顺从,这个人究竟是谁?为何大王对他百般的包容,甚至还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当然,谁也不会相信,嬴政对灭六国之事早已有了对策,而且利用内史腾则可麻痹吕不韦,自己对内史腾多加重用,吕不韦必然会减少堤防。
文武百官方一聚齐,王公公随后便到,他一路走到上殿,对嬴政欠身作了一揖。少年的目光立刻亮了起来,他扫了一眼那袭黑衣的青年,对王海招了招手。王公公继而又走近了几步,附在嬴政耳旁低低说着什么。
“怎么样了?事情都办了么?”少年问。
“回大王,果然是内将军救走了樊将军,奴才一直在旁边看着,他们似乎认识。”
“做的好,”嬴政赞叹性地一笑,“你且退下吧。”
“是大王。”
等到王海退去后,嬴政懒洋洋地扫视着众人,最后将目光定格在吕不韦身上,他淡淡道:“寡人刚才听王公公说,樊于期的囚车半路被截,囚犯消失在了京城,更重要的是-----押解樊于期去玄武门的人好象、全部都是叔父的人手。”
吕不韦一听,立刻吓白了脸,他踉跄地走出队伍,跪在了少年面前,“大王赎罪,臣、臣什么也不知。”
“是么?那么根据寡人的耳目来报,那个救走囚犯的人似乎亦是叔父的手下呢。”嬴政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内史腾,嘴里吐出的话尽是嘲讽,“不知为何------内爱卿会迟到?寡人可有知道详情的资本?”
内史腾一惊,也跪了下来,“此事和吕大人无关,是臣之错,请大王责罚。”
“寡人不罚你,就罚他!”少年猛地伸出手指,遥遥指向吕不韦,冷厉地道:“叔父做事向来认真,如今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差错,可是给寡人眼色看?从当前的姚贾,再到如今的内史腾,叔父对人才的标准怎么忽然改变了?从你手下走出的,不是盗贼,便是别国的亡臣后代,难道叔父真想看着秦国被六国所亡灭才甘心?”
“大王赎罪,是臣的错!”吕不韦吓得全身颤抖,连唇色都已变的青白,“是臣教导无方。”
“我看叔父是老了吧,需要回家休息休息了。”嬴政忽然叹息了一声,“内爱卿不必再为他求情,他毕竟是寡人的叔父,寡人不会真的动他,只不过收了他的权,好让百官当朝做证,让他闭门反思。等日后他醒悟出了东西,再复原他的权利便是。”
内史腾地眼睛寒光一闪,最终冷冷道:“一切听凭大王做主。”
寡人当然知道,就算此刻收回吕不韦的权利,也不过是形式上的问题。他毕竟是朝廷元老,又培养了无数贤臣名士,他的权利已经覆盖了整个秦国,所以想真的断绝他的后路、罢黜他在朝廷上的地位的仍然很困难。但是,他唯一的缺点便是不懂树大招风的道理,太招摇、太锋芒-----就会被当成首要打击的对象!
嬴政低下头,对于攻打六国之事其实他早已盘横在心,如今只是不说,他只想当一次太公垂钓者。少年的目光忽然间犀利,他微笑着道:“对于攻打哪一个国家,寡人心中早有定论,内史腾虽无视朝廷法律,但罪不当诛,寡人便封他伐南大元帅,将功抵过,以生死见分晓!”
黑衣的青年并没有说话,他寒着脸淡淡一点头,表示接下了。
“好了,既然各位矮卿都无事,寡人也需休息一下了,内史腾你随寡人来一下,其他人都散了吧。”说完,他朝对方轻挥了下衣摆,从后殿步出。
“有本起奏,无事退朝-----”王公公拉开珠帘,象征性地报了一句,也随着嬴政离开了。
然而,当内史腾准备抬脚跟上去时,身后一声冗长地叹息打断了他的步伐,青年默默站在原地,眼中的冰冷被歉意所代替。吕不韦在一朝之间,似乎老了十岁,他叹息着拍了拍青年的肩头,语气似有讽刺,“好孩子啊,你可是把伯父害死了呢。”
黑衫的男子微微一蹙眉,低下头去。他没有话说,对于这个几乎养育了他七年的恩人,他只能给予无声地道歉----其实,吕不韦是想错了他,他以为他会因为父母的血仇而尽一生之力获得强大的力量,所以他选择帮助他。可是,吕不韦万万没想到的是,以他的自傲和清高来论,他不屑于任何血腥和世俗混杂,他要的只是崇尚心中最理想的化身,他所需要的是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的悠然生活。
而他,不明白!
“对不起,伯父。孩儿知错。”他可以不回答大王的问话、可以大逆不道、甚至可以杀人放火,但他唯一不敢做的-----便是不去尊重眼前之人。
吕不韦凝视着他,似乎想从他的目光中看出什么,然而,他只看到了一潭死水起了波澜,已不再是初见时候少年的冷漠带刺,亦不是当年的冲动卤莽。他淡淡叹息,“腾儿,你……终究是长大了,要脱离伯父了,这伯父都知道。”
“史腾不敢。”青年眉目一紧,头垂得更低了。
“这样吧,”吕不韦终是说出了一直想说的话,他放低了声音,附在青年的耳边轻轻道:“老夫认为大王一定从未想过治樊于期的罪,他一向看好他,又怎会舍得杀呢?但是,他逼樊于期进法场,并隐瞒了所有朝臣,那么只能证明一点,他想借力打击老夫的势力,再一个就是,他私心中并不想打韩国。”
听着这些狡诈言论,看着眼前人的深沉城府,内史腾忽然觉得烦躁,他不说话,却是全身僵立,连带着眉心地五芒星都寒光波动。
吕不韦似乎看出了他的抵触,再度喟叹了起来,言辞中颇为自怜。他知道,内史腾虽然冷淡清高,却是一个心底善良而敏感的孩子,他曾目睹过父母惨死的景象,目睹过一场大火埋葬了所有希望。他曾徘徊在咸阳街头以乞讨为生,这仅仅十四年的流浪生活,仿佛是常人一生遭遇苦难的十倍。所以,他想要安静,想要平和。
可是,当那个十四岁少年、马上要选择走上自己的人生之路时,是他,毫不留情地将他拉回到现实,去面临这些朝廷中的明枪暗箭、生死险象。
“伯父知道对你不起。”吕不韦摇了摇头,眼中含有泪花,“但伯父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你能够帮助伯父壮大秦国实力,所以腾儿……你务必要听叔父的话啊。今日一去,不论大王说什么,你也不可言语挑衅,尽量博他开心,知道么?”
“伯父!”青年猛地抬眸,眼中的不耐滚滚回转,最后都化成了淡漠的寒流。
“伯父知道难为你了,尽量吧孩子……”
此时秦王久久不见内史腾跟来,已派了王公公去催,此时他正看着叔侄俩含恨不舍的交头接耳,王海冷冷地哼了三声,吼道:“内将军,请随奴才来。”
秦宫内的确雍容华贵,初入其中宛如到了天庭仙界一般,王海带着他一路穿过冰梅丛丛地小林,踏着大理石仿制的青石小路而上。内史腾看着遍地残缺地梅花,不由的心生疑虑-----素闻秦王残暴大气,是十足的冷血男子,而如今居然让他看到了缱绻婉转的一面。
旁边的王海看出了他的表情,微笑着开口:“其实大王开始并不喜欢梅花,而是-----当他遇见了一人似于梅花之人,从此便一直恋于梅花之孤高。大王是因惜人而惜梅。”
两人一路说着闲话,便已到了秦上殿。殿中袅袅烧着一炉八角金兽香,龙蜒地气息缭绕细蜜,煞是好闻。殿内基本都是水晶布置,充满了主人清冷而清绝的气质。王海领他到了门口,便顿住了脚,他向内史腾作了个邀请的手势,礼貌道:“此地非奴才可去之处,请内将军自行进去吧。”
黑衣的青年淡淡一点头,独自揽襟而入。然而,就在他走了刚不过三步之时,青年似乎看到了什么,呆立着不动了。
“爱卿可在等谁?”秦王的声音低沉的传来,却没有丝毫火气,可以看出他现在的心情应是极好的。嬴政从正位上站起来,眼角含了笑意,“爱卿难道不认识这个人了?”
“樊、樊……”青年不知该如何唤他,一时间又找不到尊重的措辞,只能怔怔地站在原地,眉宇紧蹙。然而,对方却并不拘束,反而起身对他恭敬地作了一揖,樊于期以欣赏的目光看着眼前的青年,不免又对秦王叹息,“好好一个年轻人,却为吕不韦所毒害,下官的确为大王感到惋惜。”
说罢,他又对他淡淡一笑,道谢,“今日,多谢内将军救下官一命。”
内史腾听两人一唱一和,心中也知道了七八分意思-----其实谁也不知,樊于期在他心中意味着什么,他一直是他生命中的理想所在,更可以说是他的信仰以及信念。而如今,他居然看到他同那些-----平日里争权夺利的人一样,胸中难免有股唳气升腾。他冷冷地瞪着樊于期、一句话不说,这样复杂的神情倒让一旁的嬴政猜出了几分,脸上透出了一丝若有所思的笑意。
樊于期看对方不回话,不禁尴尬的咳起来。
“寡人猜的不错,内爱卿的确是认识于期。”过了半晌,秦王就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然而这个说法无疑是晴天霹雳,令两个青年都如遭雷击。樊于期更觉得奇怪,他其实一直觉得自己在哪里见过他,如果正如秦王所言是在那次的狩猎场中,那他应该印象深刻才对,而不似如今的混混沌沌。
内史腾更是红了脸,他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恐惧-----这么多年来,除了父母之死能对他造成不可估量地惧怕外,这个世界上,已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勾出他内心深处的脆弱。甚至他以为,他已经足够强大、足够脱离一切束缚、足够掌控他眼前的一切。
可如今……
那是在十几年以前,他还是未出生的将门之后,父亲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川平原一战,然而因为军中埋伏叛徒,以至于全军在山凹处被敌军围困,那一场狭路之争,我军全师而匮、尸骨无存。当朝大王闻小人之言,竟破天荒罢朝一日,以三道催死牌对他们一族赶尽杀绝。
以马匹裹尸还-----其实是身为军人最大的殊荣,可他的父亲在生前为国出力、死而后已,而死后却被按上叛国罪名,这是何其的不公?
在一家遭受灭门之祸后,青姨带着他逃出了都城,来到了繁华鼎盛的咸阳城。
那一日,正下着漂泊的大雨,雨水似乎已经倾盖了七日,连绵不绝。青姨因为过度疲劳而死。失去了照顾,他又无所事事,身上除了青姨留下了几十两银子,以及平日里修习的一些防身术外,他什么也没有。可是为了生存,他只能忍受着被人唾弃的可能,在街道上乞讨为生。
第二日,他听闻一年前出战至外的大将军、在今日搬师回朝,他兴奋地随着百姓跑去观赏。他从小的时候开始就一直向往成为扶贫济弱的英雄,或者成为父亲那样为国捐躯的将军,然而当他每次向青姨诉说时,青姨都会打他,甚至还会在大冬天将他赶出门外。
青姨要他发誓、长大后绝对不当将军,否则永远不能进门。
所以,在当时他年幼的心里,将军一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他也一直为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自豪。
百姓们提着食物,有的捧着鲜花站在道路两侧,远远的便见一队人马从城门口傲然而来,居首位的男子十分年轻,看相貌也不过十七八岁,他的神采飞扬,头顶扣着一张巨大的青铜面具,少年儒雅俊俏,文绉绉的有些像上京赶考的书生。
一年的战役后,虽然秦国全胜回朝,但是当初的十万大军如今只回来了千人,长长的队伍中多的是老弱残将,然而他们的脸上却是兴奋和满足地微笑。他们坐在马背上,对百姓招手示意,甚至有的还低下头来,接受女孩子递过的花圈。
当时他就想,美女配英雄,女孩子一定都非常喜欢将军!所以在青姨死后,他那死灰一般的愿望又在心底复燃了起来。
就在思考之际,前方的女子突然开始拥挤起来,她们手中举着高高的花圈,从道路旁一直挤入了官道上,嘴中还喊着:“樊将军、樊将军……”的大名。那个少年应声望了过来,儒雅的外表,清秀的笑意,几乎让在场所有女性昏厥过去。
这时,坐前的少年突然对身后弟兄说了一句话,似乎朝廷有急事传来,他立刻抽起马鞭子,跟着领路的士兵疾速奔驰了过来。当时,他被众人挤入了道上,转的晕头转向,根本分不清方向。然而,等到自己看清楚时,那个人的大马已逼进了身侧。
马上的少年恐惧地低喝了一声,立刻回扯马缰,但是马的惯性太大,行动又太快,只见一道强力的风过,他直接被卷了起来,正当他以为自己就快要死的时候,忽然落进了一个温暖地怀抱。
那个少年抱着他,从空中微旋而下,并稳稳落在地面。他对他抱拳道歉:“抱歉,冲撞公子了。”
这一双眼睛是如何的清澈,宛如远方的青山大海,从他的眸中,他似乎看到了大千世界,那样的包容万物,拓纳四海。连他的笑容都是璀璨的,让他想到小时候青姨讲的太阳神的故事。
看他不说话,少年将军摸了摸他的头顶,淡笑不语。然而,当他看到他额心的五芒星符号时,少年不禁吃了一惊,“诶?你的眉心有这样一个东西?听说,五芒星、性照人,你以后可是当大将军的命呢。”
“是么?”听他这么说,他开心极了,一张花花的小脸立刻笑了开去。
“是啊。去把脸色擦擦吧,还有,”他好象是看出他并没有钱,又穿得破破烂烂,少年从袖中拿出了几两银子,塞到了他的手中,“拿着买点东西吃,我要走了。”
“大哥,你干什么呢,大王要您快回去!”身后,又一位少年的声音急急地传来,打破了他正在沉思的美梦。内史腾不耐地瞪了对方一眼,却看到对方也在挑衅地看着他。
那个少年轻轻拍了下他的肩膀,敏捷地翻身上了马背,回身对他挥手,“我有急事需要处理,你回去吧。再见。”
于是,从那一天开始,他每日都会在这条街道上徘徊,希望能再次见这位少年将军,最起码也要对他说一句‘谢谢’。然而目标人物没有等到,却让他等来了当朝宰相、吕不韦。为了能够在多年以后与他聚首,他刻苦学习武功和军法,冬夏从不休歇,也因为他这般的拼命和努力,最终得到了吕不韦的喜爱和赏识。
在吕府内,他看着天地一次次转换,朝廷易主、官员一度被接二连三裁除。而那个存在于少年记忆中的樊将军也被新的秦王纳入羽翼之下。是啊,谁会知道,当彼此再度聚首之际,却是两人非要你死我活、刀兵相见的时候!
“内爱卿?”当他回过神时,嬴政仿佛已经叫了他好几遍,看着他移过目光,少年冷冷道:“内爱卿可是在想什么?想得如此入神,能否让寡人和于期一起听听?”
黑衫的青年一听,立刻跪了下去,“请大王责罚。”
“又是这句话,除此之外你还会说什么?该不会是吕不韦只教了你这些吧?”少年嗤之以鼻地冷笑,“也罢,不提这些事。寡人刚才已同于期谈妥,你虽然挂帅出征,于期为副,并在一旁协助,但是你毕竟没有实战经验,还是该多听听他的,知道么?”
“恩。”内史腾点头。
“最主要的是,寡人不想攻打韩国,寡人要----攻打楚国。既然李斯和姚贾都说韩非乃缓兵计策,那么唯一可与他合纵连横的就只有楚国。寡人断掉他的后路,自然就无恐惧攻打韩国。况且,魏国离秦国最近,必当已经做好防御准备,所以寡人预备滞敌于后,先放任他,等其一旦疲于高度集中的防御,再最后给予全歼!”
“……”内史腾大惊抬头,秦王、居然敢策划如此险象环生的战争,如果事情按照他的想法顺流直下还好,如若失败了,秦国必被四国所灭!
“就这么决定了,你们下去吧。”不允许任何人反驳,嬴政疲倦地靠在椅背上,淡言,“这个想法寡人已经想了很多,现在朝廷中一直对于攻打韩赵两国拿不下意见,而这个消息恐怕也被传入了其他诸侯国,所以万不可行!”
“是!”樊于期看了内史腾一眼,颔首。
然而那个黑衣的青年却一句话也不说,首先退了出去。嬴政冷哼了一声道:“于期,内史腾是当将军的好手,寡人绝对相信你有能力驾驭他。下去吧。”
“臣尊旨。”戎装的将军转身,心中却有千条思绪缠绕着,让他一时间连大脑都沉淀了下来。樊于期一路沉思,一路追上了前方青年的脚步,对方显然也在等他,正依着墙根淡淡望着天外,额上明亮的红色印记似乎照应着太阳的光芒,一时间眩花了他的眼。
“怎么还不走?”樊于期停下步子,在暗红的屋檐下看向他,屋外顿时下起了大雨,而那个人站在水帘下,居然让他有了一种似曾相识之感。
“我们真的有见过?”忽然,他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对方明显愣住了。内史腾垂下目光,看着雨水在地面打出小小的花朵,他低声‘恩’了一句。
樊于期丝毫不顾及大雨将他淋湿,他朝黑衫的少年走了过去,同他一起并肩靠在屋檐下。他问:“那么……是在多少年前,什么地方?可以告诉我么?”
内史腾听了他话,忽然扭头,目光凝聚,寒流交汇,他似乎是听到了天下最可笑的笑话,都不禁笑了起来-----从见到他的那一日开始,他才真正懂得了微笑,可是七年之后,又是这个人让他大笑不止,却是心如死灰地苦笑。
“怎么?”樊于期歉疚的问。
“对,对!我们从来没见过,我不认识你,你更不会知道我。当时你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大将军,而我只是个什么也没有的小鬼,你当然不会记得我!”这是他说的最长的一句话,樊于期如实想。
沉默,死寂地沉默,他第一次在对方咄咄逼人的话前不知如何辩驳。忽然,黑衫的少年一把将他推到了墙上,待他还不知发生了什么,对方的唇便落了下来,那样强取豪夺般的吻生硬而充满青年清爽的味道,樊于期忽然怔住了,他愣愣地张大嘴,不知道怎样回应对方。
对方的舌头攻击般地伸了进来,追逐他四出逃窜的小舌。樊于期第一次感到心脏如同小鹿在跳,一下一下似乎要跳出嗓子眼,两个人的脸都红了,尤其是看到对方激烈的神态时,他彻底被震慑住了!
“闭眼!”蓦然,内史腾一口咬住了他的唇,狠狠道。
樊于期果然下意识地闭起眼,任凭对方的吻从嘴上一直划向他的脖子和锁骨。他禁不住打了个寒颤,却不敢去看彼此满含情欲的样子。
“不、不要。”似乎想到了什么,他忽然推开了他,眉宇深颦,“我们怎么能做出如此悖德之事,你、你回去吧,今天之事就当一辈子没发生过。”话毕,樊于期伸手整了整凌乱的衣服,转身从他身边走过。
在他经过他的时候,他用余光看见了对方急促的呼吸、璀璨的五芒星,以及一张一合的嘴,他仿佛在对他说:“除非,你记得我。”
樊于期微微一怔,突然加快了脚步,飞快离开了前殿。
就在他离开之后,内史腾忽然转头,冷然道:“大王,您可看够了?”
嬴政从花园深处走来,全身都惹满了馥郁地芬芳,少年大笑着走到内史腾面前,不可思议地摇头道:“真没想到,你对于期竟是这样一种感情,看来寡人派你们前去攻打楚国,胜利便是指日可待了。”
黑衫青年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冷郁,移开目光,“大王谬赞了。”
在他说完最后一句话后,青年也不需要得到秦王的恩准,毅然转身离去。大雨中,嬴政看着他被雨丝切割破碎的身形,轻轻回身,捏住园内一朵已快凋零的梅花瓣,少年低声笑了一句,“真是个不知好歹的青年啊,不过,很有意思。”话过,花落,飘散一地。
如果人可以阻止许多事情的发生,可以预知以后一切,可以透支现在-----那么该有多好?这样的话,就不会有多年后的一切,也不会有人的痴缠怨恨,不会再有痛楚!
在经过姚府的时候,樊于期听到了一首高过一首的欢唱,听说姚贾在娶了湘儿以后,竟然过起了放浪形骸的生活。每日下朝之后,他必到城东的青楼楚馆听歌女的跳舞弹曲,如今更是不顾礼法、将她们一同带回了府邸。然而更加奇怪的是,湘儿对此、至今都未做出任何反应,甚至是在冥冥中默许了对方的□□随意。
樊于期站在城墙下,听着里面的欢声笑语,似乎还夹杂着姚贾肆无忌惮的歌唱,他忽然觉得心里冰封的湖面被一把匕首猛地刺透,一直碎入了湖心。
湘儿,你知道么,吕不韦和大王毕竟都是无人能及的异世之才,就像两块巨大无比的山石,而为兄则是夹缝中求生的虾米。
什么闻风丧胆的将军、什么手握百万雄兵,到头来亦不若别人手中的棋子。而棋子的命运,从来不被自己所掌控,棋子,更没有能力过问棋手的事情。
我们已经吃了很多苦了,我们卖过艺,偷过寺庙里的蔬菜、蹲过牢房,吃过垃圾堆里的食物,可那时候还有你在身边陪伴为兄,最起码我们还有最初的快乐。而如今呢,为兄即使成为了翻手云雨的人又能如何,失去了兄弟、亲人,我手中所抓住的都是那些虚无飘渺、毫无价值的空气。
但是,为兄却没有办法放弃,如若放弃了,就等于从前的希望一并毁灭。我是在艰难中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而你,亦是在苦难中选择挣扎的方向。你说,我们多像一对患难与共的兄妹啊。
小楼内,飘过一丝芬芳,如今海棠已经开出了花,花前有一位着着道袍的女子,静静耸立着。
从春秋时期开始,民间就比较崇尚道教,不仅是孤寡的妇女、连王孙贵族家女子自请出嫁为女冠,或者在家宅附近搭庙筑观的也大有人在。姚府空旷的小楼前,种了一些新出芽的海棠花,花前竟有一位穿着道服的女子在静静扫着地面。
即便过了冬季,黄昏后的空气依然寒冷,女子缩了缩被冻僵的手指,似乎对楼上的歌舞升平充耳不闻。她并不是特别漂亮的人,但是自她挽起玉冠,脱去奢华的衣物时,女子绝尘脱俗的气质便在众人面前一览无遗。于是,门旁就有更多的王孙公子窥视她,有更多的人为她争风吃醋,而姚贾则是最鲜明的代表。
终于,她哈了哈手心,坐在花坛边,望着天空出神。她忽然觉得,自己似乎遗忘了很多事----哥哥,阿政,如果没有你们,或许今日的我已非湘儿,也不会在失去爱情之后偏安一隅,躲在小小角落中颂经念佛、淡化生活。的确,我恨你们,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一辈子都不要再相见。
可最让我痛心却不是你们-----姚贾对我很好,他不为难我,还给我相当舒适的生活条件,只不过每次看到他凝望我的眼神,那样炙热明亮的时候,就会勾起我心中恶毒的负罪感。我成为了一个、自己最不想成为的人,甚至是痛恨的人,那么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也许昨日一切已如昨日死,失去的终究回不来吧。
透过小小的门缝和雨帘,樊于期蓦然看到妹妹穿着道服坐在花旁,一脸的哀怨忧伤。这种表情是因为姚贾么,是因为他么?
正在他踌躇要不要上去找姚贾时,湘儿徒然低下了头,两个人的视线在窄小的门逢中对视,一时间只有清风吹伴,花香四溢。终于,女子淡淡起了身,将门打开来,她手作膜拜状,脸上也多无表情,“这位施主,可是找姚上卿有事?”
樊于期猛地一震,颤抖地抬起目光,惨笑道:“你、你刚才叫我什么?”
湘儿脸上的表情仍是清清冷冷,她重复了一遍,声音中没有一丝不耐烦,“施主若无事,就请先离开让小道清扫这里。”
“你、你怎会干这些?难道姚贾……”樊于期顿时有了一个猜测。
“施主莫要多心,姚施主对小道很好。”看着樊于期连退了三步,女子的目光忽然复杂地一变,她立刻低下头,又继续认真地打扫了起来。彼此也未再说一句话。
最终,樊于期拉住了妹妹的手,严肃道:“妹妹,为兄今天是找你有事。”
女子果然抬起了头,“什么事?”
樊于期深深吸了一口气,平静地说道:“不论这话你爱不爱听,为兄也一定要讲清楚,几日后为兄就要出征了,这一次战争事关国家生死存亡,也许为兄就再也不会回来了,”看着妹妹平淡无波的脸,他自嘲地笑了笑,“如果真是如此,那么……你就嫁给姚贾吧,这样的话也好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看对方似乎不想回答他的话,樊于期再度惨笑一声,背过身去,“湘儿,以后为兄……也许无法再照顾你了,请自己珍重吧。”
道衣的女子直起腰,看着哥哥离去的方向,她似乎看到了秋风卷落叶,看见了大雨飘零中的落魄灵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相飞。”
最终,女子还是什么也没说,只是关闭了屋门,隔绝了楼外倾盆的雨幕。她将扫掉的残花堆作一团,轻轻一把火就化作了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