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江南可采莲(4) ...
-
宁惜跟着孟娘,七弯八拐去了个气派的院子,那是大夫人的居所。
大夫人江氏是宁惜的生母,宁惜上头还有个哥哥宁梁,却不是大夫人所出,而是小夫人梅氏生的。因着宁梁庶长子的身份,小夫人梅氏在宁家也有稳当的地位,上上下下也无一人低看她半分。
宁家是苏城的大户人家,深宅大院里的事情,原本应该有许多不能为外人道的龃龉,却难得江大夫人是少见的宅心仁厚和贤淑温良。自小夫人梅氏被迎入宅中,大夫人从未给过半分脸色,吃穿用度也未克扣半分,还时常有赏赐送去小夫人的院子。小夫人初时还有些拘谨,总担心着受正房大夫人的冷脸,被这样对待着,日久天长,两人竟处得如同姐妹一般。
苏城人都说宁老爷是个有福气的,家里上上下下都有大夫人打理得妥妥帖帖,又有小夫人辅着,后院的事情全不用他操心。家宅安了,宁老爷做事也松快,他是出了名的乐善好施,身居官位又不鱼肉百姓,时常开仓布施,又笃信佛理,口碑极好。
后来小夫人先有了身子,大夫人时时看望,请了大夫妥帖照顾着,顺顺利利生下了宁家长子。外头爱嚼舌根的姑婆,都猜测大夫人这慈面菩萨也扮得够久了,该到了容不下小夫人的时候。可大夫人和小夫人亲和依旧,连着小夫人的孩子都疼得像亲儿子一般,时间长了,流言也就散了。
到了大夫人怀上宁惜的时候,小夫人亲自伺候在大夫人身边,日夜照顾着,亲自煲汤熬药,也是个知感恩的体面人。宁惜出生后,宁老爷和大夫人不因为生了个丫头而难过,反倒是欣喜非常,对这个掌上明珠也是宠爱有加。
这样和谐的家庭,在苏城的确也是不多见的,好事者打听过,又传出一段美话。大夫人是宁老爷的发妻,自小青梅竹马,江宁两家结了姻亲,自大夫人进门,夫妻二人一直感情极好。宁老爷本不打算纳妾,后院有大夫人一人也足够妥当,只是大夫人身子弱些,两三年都没子嗣,院内寂寞。小夫人梅氏是人说上门的,家境差些,孤零零一个人无依无靠,但样子生的端正,品行也好,过去读过诗书,也算是不错的条件。热心人看宁家人丁不旺,又刚好有小夫人这么个存在,便说给了宁老爷。宁老爷可怜小夫人的境况,又同大夫人商量了一回,便把小夫人从偏门迎了进来。
宁惜的性子随大夫人,一样的温和亲切,于处事决断上,又颇有些宁老爷的脾气,很得宁老爷欢心。宁惜两三岁时,宁老爷时常在用过晚饭后,一手抱着奶娃娃宁惜,一手牵着小宁梁,与两位貌美的夫人一起去长平河边散步,实在是十分和美。
宁惜进了屋子,恰巧小夫人和宁梁也在,便笑盈盈地行了礼,叫过哥哥,一同坐下用膳。
宁梁也是生得一表人才,丰神俊朗,很得苏城未出阁的小姐们的青睐,只是还无娶亲安家的念头,宁老爷便也不急。他自小喜欢算数,早早地跟着家里学着管账经商,大了以后,宁老爷也随着他出去闯荡,做些丝绸和书画的生意,竟也闯出些名堂。今日刚刚从石伦城走货回来,大夫人便置办了一桌家宴为他接风洗尘。
“听夫人说的,苏城最近天冷,小妹犯了懒,有许多日都没出过门了,是不是?”
宁惜正把筷子伸向盘里的丸子,听宁梁忽然取笑他,抿唇轻轻笑了两声,还是先把丸子夹来放入碗中,才去应付自家兄长。
“哥哥一回来就笑话我呢,你知道我冬日一向很怕冷的,又没什么事好做的,待在院子里舒服。倘若是母亲和小夫人有什么吩咐要我出门办置,我肯定是不敢懒怠,立马就奔出去办好,只怕哥哥还挑不出我的错处来。”
梅诗筠看了儿子一眼,笑着夹了一筷子吃食进他碗碟:“你这孩子,怎么说你妹妹呢,一个多月不曾见着了,也不说想她。”
宁梁哭笑不得地看着自己母亲和小妹,无奈地摇了摇头:“我都还没说什么呢,母亲就先心疼起小妹来了,又帮着小妹数落我,我是半分地位也无了。”
宁惜一边顾着笑,一边也没忘记给母亲和小夫人布菜,礼数都做了周全,这是自小的家教涵养。
“那哥哥是想不想我的?”
宁梁看了小妹几眼,笑了几声,转头让小厮阿奉拿来个盒子,亲手递给宁惜。宁惜打开盒子看了,是一对成色温润的羊脂玉镯,端庄简洁,是很难得的器物。
“你说我能不想我家丫头吗?”宁梁看宁惜的神色,就知道她喜欢这个礼物,心里也高兴,“我这个做哥哥的,应酬和对账忙得不可开交,却还惦记着出了远门要给小妹带个什么礼物,专门淘到这样一对玉镯拿回来献宝。大夫人和母亲的礼物,我都已经托人交给孟娘和苜叶了,只你这份,我亲手交给你,你说我想不想你呀。”
“谢谢哥哥。”宁惜收了玉镯,交到郑袖手中,同宁梁道了谢,这个兄长待她向来是十分有心的,她都记着。
“我们这两个做长辈的,都要吃惜儿的醋了,只她能让梁儿另眼相待,还是亲手送上的礼物。”
江芸看了两个孩子一会儿,笑得慈爱,让人撤了碗碟,换上茶点,说会儿家常。
“大夫人哪里话,我给大夫人和母亲带的礼物也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只是小妹年幼些,不待她特别点,怕她生了闷气闹我。”
宁惜看向宁梁,眨了眨眼睛,一脸的无辜,看着便娇憨可爱的样子:“我不曾闹过哥哥的呀。”
江芸拿帕子捂了唇,低低笑了起来:“你小时候,气不过你哥哥的糖人比你的大,还上去硬要咬掉糖人的手臂,你哥哥也依着你了。”
“阿娘这个时候就不要揭我的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