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大梁有酒请君尝 ...

  •   绵绵细雨若带着春风自然是受人欢迎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庄稼人就这雨来浇一浇地头呢,到时又会是个好收成。对于那些公子小姐书生贵人来说那也是一片好景色。细雨蒙蒙吗。多少说本里的故事都是这么开始写的。
      但是现在可不是一年之始的春季。雨里面刮的也不是什么春风,而是寒冷的北风。阴雨连绵的日子被北风一刮还真是冰冷刺骨。这样的日子自然是惹人讨厌的,再勤劳的人也不会这个时候出去劳作。受苦不说,万一要是被风一吹害上个病。那可真不是什么好事情。花了钱都未必治得了。更别说苦哈哈地过日子,谁舍得花这钱。除非是那些家里头真的一点余粮都没有的人,生活所迫没办法才冒雨出门。不然没被冻死,倒会先被饿死了。
      “这贼老天,哪里给人活路哟。”李三抹了把脸上的水。冷雨已经把他的脸冻的发僵。手也感觉不灵活了。不过他呆在家里也没什么用。四处漏风的屋子,不比外头暖和多少。而这个时候肚子又嘀咕了起来。从昨天他喝了碗没几粒米的粥以后,直到现在就再也没进食过什么东西了。这要是再不找点东西吃的话,又冷又饿的那是真的活不下去了。
      其实有时候李三自己都不知道这样活着干什么。自从年轻的时候一不小心摔断了腿,他好像就再也没有吃饱过了。他那早早过逝的父母没给他留下一亩半分地。以前都是给富贵人家做佃户。但他这腿一瘸,没人愿意把地给他种了。那时刚刚托媒人谈妥了的一桩亲事,对方家里也赶紧推了。本来就没多熟的几个亲戚也没了联系。老东家发了发善心,给了些细碎银子。可这又够几时吃的。没到一年光景就都花光了。
      身无分文的李三也想过要找个活计,真的是能管口饭的就成。可这样也还是没人肯要他。他没办法只好豁出去脸向人借钱借米。碍于面子上刚开始也有人多少给了些。可他认识的这些人没有谁不是紧巴巴过日子的。说是借其实就是乞讨。他跑遍了那些熟的不熟的亲戚。后来情面也不好使了。李三就真成了一个乞丐。没想到这些年吃着百家饭还能活到了现在。今天他准备去镇里的客栈碰碰运气。
      俗话说,有人欢喜有人愁。这有人愁了,自然也会有人欢喜。张燕是小镇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乌水镇里唯一一家客栈就是他开的。年轻时的张燕有些侠气。总混在街头做些“行侠仗义”的事。在那时的镇里可也是大名鼎鼎。狐朋狗友一大堆,整天称兄道弟的。他最爱的就是听说书先生说那些大侠行走江湖的故事。估摸着是真听多了,某一天自己也走了出去在外头闯了好些年。听说是闯了点小名堂。几年后回到镇子里,带回了一大笔钱。张燕拿着这些钱买了一大块地。又开了这家客栈。名字取得很怪叫《讲武客栈》。对此很多人取笑道把客栈改成镖局估计更合适些。
      很多人等着看他笑话,可是没想到他这生意倒是越做越好了。直接没了原本其他两家客栈的事。也就关了门。就这样讲武客栈成了镇里唯一的客栈。张燕也成了镇里数得上的大户。人前人后都称呼他一声张员外。
      像今天这种下雨的日子,讲武客栈的生意都会不错。要说原因,那还真是张燕胡乱想出的一个主意。当年他喜欢听人讲演义唱大戏,现在一样喜欢。这开了客栈后,就总会请一些说书先生来驻场说些说本。小镇里没什么消遣,一些个手里面有些余钱的人便很乐意来这里听说书人说故事。听一场故事也不贵,花上一个铜钱就成。不过这是得在后面站着听的。要想有座位那要好几个铜钱。要是肯再花些钱的话,那还有雅间,里面茶水免费。当然不肯花钱的人,还可以站得更远些,客栈里也不会赶人。这就看出张员外经商的头脑了。客栈里还有售卖吃食茶水。人这么多,总会卖出去不少。这样一来,赚的钱很多人看着都眼红。
      今天听说路过了一个外地的说书先生,被张员外请来给说上一场。现在客栈里满满都是捧场的人。这些年虽然张员外到处请说书人,但这附近百里地总共就那么几位。故事也是翻来覆去的说,有些都说三四遍了。即使这样,都还有人乐意听。更别说一个新来的说书人了。都想听听他有什么新鲜故事。可是都等了好一会儿了,还是没有人上台说书,一些个性子急的都不耐烦了。
      “我说张员外。你放出风来弄得我们把活都放下巴巴跑过来。不会是诓我们来照顾你生意的吧”二楼雅间里一个生意人打扮的人耐不住向张燕催问。一时间其他几个人也啷啷了起来。
      张燕被这么一催也不急,笑呵呵的说道:“吴掌柜还是那个急性子。不过我张某人可不会为了那两个钱的事,连信誉都不要了。话说我说的不错的,可也没想到大伙都来得这么早啊。今天那位先生那是刚好路过准备在我这歇脚的。是我冒然求着人家给咱们说一场咱们没有听过的说本。人家旅途劳顿,这时也才刚用过饭呢!这不是还要准备准备吗”
      “原来如此,这样我们等会也是应该的。老张你也不说清楚。害得我连生意都不管就来了。”吴掌柜是做布料生意的。知底的人都知道他家的事向来是掌柜夫人作主。有他没他事照样转。况且这下雨天还有谁会去照顾他家生意呢。
      “怪我,怪我。”张燕倒是向人老实道歉。“不过吴掌柜你可不能赖上我。这会你家店里可没有生意。不然以你的性子还能放着钱不赚跑开了”
      这话立刻引来了哄堂大笑。在场很多人都知道这吴掌柜可是个一毛不拔的主。
      吴掌柜吝啬归吝啬,可也不是小心眼的人。让大伙这么笑的也不生气。反而自己也笑开了,还朝相识的几个了拱了拱手。
      恰在这时候,一个背着琵琶的灰衣老人穿过后堂走上台前来。众人都不认得此人,但料想应该就是说书人了。果然张燕对那老人问道:“先生可是已经想好要说些什么了老先生不是我们这的人,那就也给我们说说别处的说本。说些我们没听过的最好。或是刚流传的故事也行。”
      老人也没料到会来这么多人,本想这客栈的座位坐满都难得。不过老人家走南闯北久了,场面也见得多了,一点也没有惊慌。对张燕点点头,然后向周围深深的鞠了一躬。用套路话说道:“老朽走南闯北,靠着一张嘴说书讨口轱辘饭吃。今日路过贵宝地。在此多谢父老乡亲们捧场了。”
      这话一说完,底下就一片唱好声。镇民都是些朴实人。这时候都会给抬一抬场,让老人好继续说下去。先前的吴掌柜这时候也开口说的道:“老人家赶快开口吧。就讲你最拿手的。讲的好了我少不得彩头。”
      张燕抓住这个话头调侃道:“吴掌柜,这话可是你说的。我和大伙可都听见了啊!”
      吴掌柜一下就急了,涨红着脸说道:“张员外,刘典司还有这几位大户人家那是家大业大,更少不得彩头。”
      说书老人很懂得场合,这时候赶紧接过话头笑道:“几位良善赏脸,那老朽可要使上十二分本事了。”说完就抱好琵琶弹了起来。众人这才注意到那琵琶破旧得很。弦槽上只有两根弦了。可是老人的技艺显然高超得很。娴熟的拨弄着两根弦。音律比众人之前所听过的任何一个都要好上许多。
      张燕向来好这口,听到这音律都不由闭目哼哼了起来。可这时却听到店里伙计的杂吵声。他皱起了眉头睁眼看去,见是伙计来喜正在呵斥一个瘸腿的人。那人张燕也认得,是镇外的乞人李三。这时李三也正好眼巴巴的看过来呢。
      张燕招了招手,李三就越过伙计一瘸一拐的跑了过来。停在张燕面前灿着脸一句话也不敢说。
      张燕点头道:“李三啊!你来的正好。现在正人多,我店里人手忙不过来。你听他们安排做些杂活。后头还有早上剩下的粥。你去喝点吧。”
      李三千恩万谢的跟着伙计去了后厨。那伙计还嘀咕道:“东家心好,算你运气。”
      张燕年轻时候的侠气现在还剩下一些。这些年要是没有他,李三真早就饿死了。但他能做的也就这些了。人间悲苦事他可是看得多了,也早就明白自己帮不过来。
      说书老人弹完一曲,见已压住场面。这才开口说道:“各位看官豪客既然想听个新鲜事,那今儿个老朽不讲演史志义,也不说江湖武林。就说个大伙没听过的,没人敢讲的。不知各位敢不敢听呀?”
      老人说到这里,张燕已经忍不住好奇问道:“那老先生今天要讲的是什么?难道是青梅竹马,锦绣良缘?”心里却在想这莫不是个讲些香风艳闻的事讨饭吃的吧!虽然也爱听,但却是有些失望的。
      “也非如此。”老人摇了摇头。“今天老朽要讲的是庙堂。”
      众人听得之前那些话都有些迷糊了。张燕却是眼睛一亮。
      “庙堂这该如何讲?这倒是新奇了了。老先生快快讲来。”
      “那就听老朽慢慢道来。老朽生在魏地混迹在大梁城。这话还要从我们魏地说起。”
      “可是南梁旧都那可是好地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张燕总共就记得这么几个文绉绉的词都拽出来了。
      “哦!张员外去过大梁城?”
      “多年前曾去过一次,大梁城巍巍而立,让人心生感慨呀!”张燕不由回忆起当年的一些旧事。顿时觉得饮茶无味,想要喝两杯烈酒缅怀一番。
      说书老人本来只是随意一问,没想到张燕还真去过。叹了一口气说道:“是啊好地方呀。不过张员外见到的是当年的大梁城。如今可见不着了。”
      说完老人手往琵琶弦上一拔。嘴里也跟着唱起来。张燕勾出好奇心,本想要仔细问一遍。见此也便作罢。只听老人慷慨歌道:“说魏梁,唱魏梁。魏梁有个大梁王。大梁参差百万户,家家户户有余粮。满城宾主皆好客,大梁有酒请君尝。”
      老人唱到这里故意停了会。以他的经验,这时候若是有人搭话那就正好勾起大家好奇。他就顺着讲下去。
      果不其然,立刻就有人问道:“老人家说的地方可真好。莫不是天上的仙境吧。这我可不信,莫要编排这些话来诓我们。”
      “呵呵!这些都是老朽亲眼所见,句句属实。我敢拍着胸脯保证。不过啊,几十年前可不这样。那时候日子过得苦了。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
      老人说完又弹唱了一段。
      “魏地从来百战处,烽火总照梁城门。子弟不堪徭役苦,揭杆而叫君王惧。约法三章迎贤明,才得梁王入梁城。”
      “诸位可知大梁城是兵家必争之地。自古战乱不休。虽有沃土千里,但家中子弟皆被召去服徭役。以至于几乎无人下地种粮。后来萧贼造反篡位,当了南梁皇帝。却为了满足他的一己私欲,变本加厉。百姓苦不堪言。”
      说书老者抹了抹眼泪。说者伤心,听者动情。听他说到这里,台下众人已是默默无语。小镇这里近几十年来是没有过战乱。但听老一辈人说过,以前也是打过大战的。据说被招去的人十人只回三四,这还是打了胜仗。以至于家家挂缟素,处处摆灵堂。妇女无颜色,孩童尽悲啼。
      张燕也听得入神,这会儿竟然是亲自上前给老者看茶。顺便不动声色的把一块碎银子放入桌上的盘子里。
      等张燕回到座位,老者再向他施了一礼。才继续唱道:“梁王来了不纳粮。与民不犯秋毫明。扫匪荡寇立勤治事。休养生息功德长。”
      于是老人细细将梁王治世之功道来,也说了梁王治下之民如何富足起来。
      “传言不虚,这梁王果然是当世贤王。”张燕见过些世面,这时候也晓得了老者说的贤王是谁了。不正是当年万骑奇袭南梁。三日破城擒萧贼的本朝二皇子周承明吗。据说当年因功封梁王,后又进封魏王。世人多以魏王称呼。老人称之为梁王让他一开始没反应过来。
      据说本朝东宫之位不定。魏王深得帝心,也是有机会荣登大宝的。若真是如此,倒也是本朝万民的福分。
      就在这时,客栈内涌进一群人将张燕飘飞的思绪给拉了回来。张燕行走过江湖,有些眼力劲。眼瞅着进来的这廿十多号人几乎个个浑身煞气,生怕伙计一个照应不好将人惹恼了。赶紧亲自过去接待。
      “几位客官打哪来。不知是要打尖还是住店?小店的客房已经不多了。照顾不周还望恕罪。”张燕不知谁是领头人,便对着当前的几人问道。
      对面走出一个壮汉对他应道:“劳烦掌柜的快给我们安排些吃食,有什么上什么。再准备些热汤。我等行了一路又累又渴。准备一间客房让我们的人休息下。我们不过夜还要赶路,但钱照给。”
      与这壮汉对视一口眼,张燕就觉得冷汗直冒。他虽然武艺不行,但也见识过江湖中的好手对决。眼力劲在。就眼前的这位壮汉,放到江湖上那绝对是一顶一的好手。不过好在人家并没有表现出恶意。张燕应了下来就赶紧去安排。
      很快客栈西厢的厢房被清理出来。让人加了三张桌子,伙计立刻上些吃的喝的。然而这群人并没有一拥而上直接就开吃。而是先验了一遍毒。毫不忌讳当着他的面。
      张燕这时才看到这群人里面还有两个十岁出头的小孩,一男孩一女孩。虽然面容疲惫,但都一身贵气。之前被人围在中间以至于张燕都没看到。等到这两个人落座先吃,其他人才都开始动筷。
      张燕越看越心惊,之前只是觉得这些人是哪个江湖帮派的。可看他们的一言一行纪律分明。绝对是军中出身。这可让他打定主意尽量少迁扯些。
      正当张燕准备退出去时,却又被之前开口的壮汉叫住了。
      “掌柜的可能够再多卖些吃穿用物。镇外我们还有好些个兄弟留下看东西。而且我们还要去远处,这一路上的干粮也缺了。掌柜的能准备多少我们都买下。价格绝不会让掌柜的吃亏。”
      “这个……”张燕有些为难了。“不瞒几位客官,我们这乌水镇只是个小地方。平时来往的客人多不多。我店里也没准备太多东西。”
      “不妨事。有多少算多少?掌柜的在这地面熟。劳烦掌柜的替我到处筹一些。报酬绝对让掌柜的满意。”壮汉说完居然直接递给张燕一块金子。
      张燕虽然在这里人称张员外。也算是个有头脸大户。可乌水镇也只是个小地方。这一块金子,抵得上他客栈两月的账面了。这还不算完,那汉子还说到事情办成后,还有重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