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部 ...
-
一
母亲在楼下说话,在黑夜里,母亲七十岁了。我曾经在一首诗歌里写道——我没有让一位母亲幸福。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仅仅是石头。母亲这个词,已经被赋予惯有的含义。
我是提前纪念她。我知道,她迟早会离开这个世界。
耶稣基督说,谁是我的母亲。背上你的十字架,跟我走。我也曾经认为自己是上帝创造的。
过去,我感到,母亲的爱,具有粘连性质。母亲如土地,拖住你的脚后跟。
我没有让一位母亲幸福,没有让母亲因我而骄傲,是我的不孝。
母亲老了,头发花白,她年轻的时候,头发就白了,后来开始染头。
现在,她睡下了,她和父亲分开睡。我们中国人,最讲孝道,讲忠孝节义。
我的第一次婚姻,我的母亲不同意,为此,我和母亲闹翻了,母亲不许,我坚持要娶她。后来,我们离了婚。没有得到母亲祝福的婚姻,没有好下场。
听过古代的故事,男女青年反抗封建婚姻,甚至双双殉情。
我的母亲爱我,用了尽可能的爱,但是,她也在阻止不了我的不幸,我的疾病。
我想起翟永明的诗歌——《母亲》,很有同感。
我不能设想,母亲去世,会是什么样子——那个最爱我的人去了。伟大的佛陀为他的母亲讲了一部《地藏经》。那是最大的孝了。
佛陀说,父母恩情重重难报。
昨天,母亲说——我们正在打核桃,我和你的父亲能活多久。
现在,我还能承欢膝下,我还梦想远走高飞。生活在别处,是诗人兰波说的。
黑夜,秋虫在叫。我为母亲写过诗歌,那是一种复杂的感受。
在我们这里,有个传闻——不孝敬的会遭雷击。有一个不孝敬的人,雷把他抓了,跪在院子里。
母亲是我们本乡的人,她说,她只念过一年级,成绩好,可是家里穷,她的父亲生病,家里被划为地主成分。
她生下来,外婆以为她死了,差一点被狗叼走,后来被人捡回。
母亲信观音菩萨,常去庙里敬香,还愿。
我们村,有一座寺庙,叫茅庵寺,香火旺盛,本地人常常去烧香。
二
我写母亲,是为了纪念她。留下她的文字,以备后来怀念。
母亲出生地主家庭,从小生活清贫,没有念过书。她是文盲。过去,我为了不给女儿增加压力,就是,你看,你婆婆没有读书,也在晒太阳,也活了六十多岁。
读书无用,也许有它的道理。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是古人说的。刘邦项羽不读书,照样做皇帝。
但是,我一直读书。因为我喜欢读书,是爱好。没有目的,也许,这是真正的读书。
古人也说过,买田买地,不如买书。看过一则报道,一个农民,把儿子娶媳妇的钱也拿去买书。
他收藏了很多书,很多人为写文章,要到他那里查资料。
记着问他为什么,他说,通过读书,我的孩子走了正道。
我梦想,开一个龙山书院,这只是梦想。人生有很多梦想不能实现,实现的,只是一少部分。
依然是故乡,是我,父母,还是原来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从小时候,就没有变过。
三
我还记得,小时候读书,有学生欺负我,母亲一定不饶他,要为我撑腰。
我为母亲争得荣誉,是考上了大学,之后,一直庸庸碌碌。我没有光耀门庭,没有为母亲争光,倒是她一直为我操心。
我考上大学,父亲送我,母亲的哭泣,我一直记忆深刻。
我知道我的母亲一定离开我,离开这个世界,到时候,情何以堪,我又怎样生活。
他们在,我还有个家,我还可以回来,在外面混不走了,还可以回来种田,自从我生病,我一直有生存的威胁,我的父亲一直为我担心。
母亲头发花白,还不辍劳动,父亲做了手术,家里只有靠他,我没有劳力,最多,
我还记得母亲洗澡,那时,我还小,我有一种神秘的感觉。
母亲在大集体干活,肚子痛,剩下我。
我吃了一岁的奶,之后吃米糊。在困难年代,养活一个人不容易。
之后,我读书。在我的记忆里,我的父亲母亲,是最爱我的人,他们一直对我很好。
有一天,父亲请教爷爷教育我的办法,爷爷说:由他。
我想起一位作家的书名《给爱你的人以自由》。我为母亲写过诗歌,母亲没有读过,她不识字。。
有一次,我的一位朋友来我家,说,你的父母对你有保护意识。
佛说,父母恩情,重重难尽。
四
一个乡下女人,一生没有去过远方,她最远到达一个地级市。去那里吃酒。我佩服母亲劳动的艰韧,她的忍耐力。
现在,她屋子里劳动。
为了我的身体健康,母亲为吃过胎盘。母亲希望我好好生活,可是,没有如她的意。
有一次,我读高中回来,碰见母亲劳动。母亲说,萧艾,你又没有招呼我啊!
母亲说话直来直去,快人快语。
我希望如电视报道里说的那样,骑上车子,拉着母亲去旅游。
在父亲身上,我已经体会到他对于我的不舍,他每一日,干农活。
可能意识到,他必然会走,日子也不会长。
母亲在我眼里,一直是一个达观,热情的人,什么事情,都看得开。
母亲说,天下的事情,天下了。
母亲说,一个该不该出车祸,是该当不该当。
我生病了,一直是母亲照顾我的女儿,女儿是我和母亲养大的。每逢母亲生日,我一定叫女儿给她打个电话。
岁月流失,我都成了老年人,在我的潜意识里,我一直希望回到童年,延续父母对我的爱。
弗洛伊德说,得到过爱的孩子,会有一种征夫世界的欲望。
我只希望这种生活持续,乡下,远离尘嚣,我父亲,母亲。
五
母亲在学校给我带孩子,我生病,外出,回到家,看到母亲的针线包,忍不住热泪盈眶。
中国人,是最讲孝道的国家。
古人说,白善孝为先。
我看见过父亲怎样对待爷爷,爷爷死在父亲的怀里,我问父亲,父亲说,爷爷仿佛很忧愁。
母亲的勤劳,是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
母亲的智慧,是天生的。她爱看电视剧,每一天侍弄庄稼,养鸡,养鸭,看猪,母牛,干农活。日本作家铃木大拙说,中国农民,有禅的智慧。
禅在这里,就专注,在劳动里忘掉一切。
也就是猫捕老鼠的专注,这是钱钟书在《谈艺录》里讲的。
我干什么,他们从来没有反对。母亲知道我在写诗歌。
母亲不懂诗歌,我也从来没有给她看过。
下面,是我给母亲写的诗歌——
母亲
你的红樱桃
在三月成熟
我的梦
岁月流走了石头
秋天的水盛大
衰老,一场浩劫
我的言辞无法阻挡
黑暗中转身
还有什么能留住你?
山村生长了你
一棵树摇曳你的呓语
逝去,蚯蚓的痕迹
那片云影为你作证
谁能说那是一场浩大的空虚
稗子
秋天
一个女人
在麦田边
奶孩子
于是
想起母亲
仿佛
我是你田里的稗子
六
岁月流失了,我还在这里,在山村,一个退休教师,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小镇的房子空了,去了也只有我一个人。母亲在楼下吃饭。我们永远生活在现在,在这里。时间,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博尔赫斯说,家里希望他坚强,因为他的祖父是上校,勇猛无敌,而他自己说,他怯弱。
他眼睛瞎了,到老年才结婚,不久就去世。
他是一个奇迹。也是我的偶像,我的疾病,令我想到他的眼睛,这就是所谓:励志。
过去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最悲哀的时候,想到过他,想到过拜伦,想到过歌德。
过去,在□□里,开会斗地主,斗争几个女人,母亲把那斗争她的人骂了一顿。母亲也知道抗争。
母亲过去养蚕,摘桑叶,那时候,我的女儿还小,整日跟着她。
我拍过一张照片,那是父亲与母亲筛化肥。
他们幸苦一生,到老年,日子平静。山村,远离世界。所谓山高皇帝远。
我一直把故乡看作“桃花源”,远离世界,远离争斗,农忙,村人回来帮忙,他们人缘关系好。
母亲是个热心肠,就是她买化肥,人家送来,她也会留人家吃饭。在乡村,不缺吃的。
故乡,古风犹在,民风淳朴。有矛盾,但是,大家基本上团结,所谓乡里乡亲。
回视镜里的幸福
——致母亲
母亲在乡下劳动,她打电话
告诉我班车通了。回故乡的路
更加直接。我从她而来,把我
带到这个世界,经历苦难
遇见尘世的幻象:一个生物存在了
加入这个盛宴,然后又离去
这个叫无我的人,看见银杏树叶
河水声包围。我仅是一个人
又是许多人。那灵魂是否由上帝制造
而□□却来自于她。当我发现她的衰老
我知道她会进入乌有之中
而我却无能为力。正如我看见她沦入劳动
衣上落满草屑。我没有让一位母亲幸福
也没有让自己幸福,因为我们被时间分离
当童年的月光降临,我们拥有
回视镜里的幸福。我默默
承受来自星空的压力。一种
单纯的降生引发形而上的猜想
活着仅是为了活着:一种无的存在
我来了,既成的事实,不明所以
那终极意义并不存在,正如灵魂的虚设
我来,吃饭,喝水,走路,睡觉
一块石头从坝里移动,一滴雨水降落
被太阳晒干。风吹走鸟鸣。时光是飞絮
是云彩。某种意义上,我们仅仅是石头
这是我写给母亲的诗歌,发表在《诗选刊》上。
六月十二
今天是母亲60岁生日,今天
女儿回来,侄儿也会回来
还有两个妹妹,大妹夫
父亲一大早就赶场去了
吃好饭,杀了鸡,背一篓李子
他要去买宴席的食物
母亲拒绝了客人,只让一家人团聚
两个妹妹,我,父亲,她
如今添了三个孙子,一个妹夫
我们或许在外面受过伤
今天都回来了,回到故居
飞走的鸟儿又飞回来,歇在同一棵树上
这首歌发表在《莽原》上。
我还为母亲写过诗歌,在过去,发表在一个民间刊物。
母亲的热情,不绝望,深深影响了我。
有一天,我帮助母亲劳动,母亲说,看,又不能给你拿钱。我是,那你们给了我生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