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10 ...

  •   看着空荡荡的房间,许芳简直心疼,之前那些家具都是好东西啊!比现代那些好多了,要是她有个空间就好了,把这些家具都放进空间带走,放在这里也是糟蹋了!为什么小说里的人穿越了都有空间灵泉,就她没有!所以她只能把家具也给卖了,多几十个大洋也好,总比以后白白浪费的好。
      而李家老太爷就把他屋里的家具和李老爷屋子里家具给拆了,放进了地下室,许芳在帮忙的时候发现里头还有十几口红木箱子,不知道里头放着什么宝贝,想来十分值钱。藏完宝贝后,又帮着把普通的家具摆上,不至于睡地板。许芳看了也很像卖掉,但是不是她的东西啊!她做不了主。
      这天是李家去北京日子,前几天李老爷带着李管家带着部分东西先行出发,准备到北京先安顿好,到时安排些车和力夫,好把东西拉回租界的院子里。许芳前段时间也见过王氏一面,得知许家也打算跟着去北京然后转道上海,厚颜拜托李家帮忙安置一段时间。毕竟是亲家,李家的孙少爷还是许家的外孙,不看许芳的面子也得给李毅李莘面子,何况他们不是不给钱,反正都要搭上人情,也就多费点心也就是了。得知这些消息,许芳就放心了,日子都是人过的,她已经报答了许芳儿的恩惠,把许家忽悠走,避过日后日军三光政策,许家以后过的什么日子就不是她能掌控的。
      许芳跟着李家先是做马车带着几十车行李到了镇上,然后坐火车去的北京。坐了半天火车才到了北京城,现在在的北京城肯定不如八十年后的北京,虽然她也没有去过北京,但是她看过电视啊!就现在这没个高楼大厦的北京,比之未来落后了不止一星半点啊!但是现在的北京充满复古的气息,许芳可是好奇得很,坐着人力车也不住的打量着周围的景致。
      她看了一路,一开始是破落的四合院,接着就是红墙青瓦的四合院,路边有小贩子在摆摊,也有许多店面开着,即使是年后,大多数人也是面带愁容,并不十分喜庆。接着就是新式建筑,三四层的小楼,有的写着百货公司,有的写着某某电影院,还有西餐店,咖啡厅等等,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别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土豹子,丢了我们李家的脸。”才到李家在租界的院子,张氏就满脸不悦的对郭姨太太喝到。“我们李家怎么说也是一方富豪,进个北京城像刘姥姥进大观园,那到了上海还不得像上天似的。”
      郭姨太太被训得满脸通红,许芳也有点不自在,毕竟她刚刚表现的也差不多,只没有大呼小叫罢了!
      这李家在北京租界的院子是在租界边缘,再过一条街就不在租界范围了。这院子是两进的青砖大院,一共有二十多间屋子,之前这只住了李父李达和李墨夫妻,现在得住李家主仆二十几号人,还有十几车的行李,未来还得住上亲家许家,也不知道住不住得下。
      “把老太爷的行李送到后院东厢正屋,把我和老爷的行李送到西厢正屋,珠儿你带几个人把之前老爷的东西移过去。”待珠儿领命而去后张氏接着安排道:“把郭姨太太的东西放到西厢侧屋,你就自己去整理东西,别给我添乱。”
      孙婆子的大儿媳带着两个力夫帮郭姨太太把行李送到西厢侧屋就回来待命了,留郭姨太太一人在那整理。
      “把少爷少奶奶的行李送到少爷房里,再把毅哥儿莘哥儿的送到少爷房间左右侧屋。”
      就这样忙了三四天才把东西归置好,毕竟是不打算在北京长待,故而不会把所有东西都摆放出来,各屋还是把贵重物品锁在箱子里,以免要去上海时还得再收拾一次。
      这天大伙都空闲下来了,中午孙婆子的长媳方氏带着次媳庞氏和小姑子王氏做了三桌席面,这北京李府只有两进,并不大故而只能在前院的大堂和园子里摆桌子,这桌子还是从邻居家借来的。
      “前些日子乱糟糟的,大伙都忙,就是铺子也顾不上,只彦鹏一个人忙里忙外的。现在大伙都安顿好了,许氏你要协助你婆婆好好管理家里大小事物,让彦鹏和你公爹安心处理生意。”李老太爷对许芳说道:“现在我们都搬到北京来了,这里不比乡下,人多口杂。做活的下人少了,大家伙的事就多了,你可不能再躲懒,要替你婆婆分担分担。”
      “是,爷爷。”许芳恭恭敬敬的回应。
      “孙氏,这些日子就需要你婆媳几个照顾家里了!郭氏也不能做甩手掌柜,能做的都要做,等过段时间去了香港,多买些下人就好些了!”
      “是,老太爷!”孙婆子等人也都顺声应下。
      “王二,你跟着彦鹏出去跑门路。现在香港在英政府手里,要光明正大的去,可得上上下下都打点好,他也在北京见过世面的,跟着彦鹏也体面。李小子你跟着老爷管理铺子里的生意,让王家的小子跑跑堂,也是十几岁的大小伙子了!李墨你带着王大跟李田守好门户,王家小河和李家大牛就跟着毅哥儿,过段时间给毅哥儿找个学堂读读书,你们家的小子跟着去,即是跟着学点学问,也可保护毅哥儿。小山和柱子就陪莘哥儿玩,大妞跟着少奶奶,珠儿事多,少奶奶身边不能没人。”
      “是!”得到指令的人,均拱手领命。
      王福是老太爷身边的心腹,却是个可怜人,早年丧子,中年丧妻,女儿嫁给了李家另一个家生子,生李墨时难产去世了,那人转眼娶了新妇,后娘苛待了李墨,王福就把李墨带到身边,让他成为少爷书童,给李墨娶了许芳的陪嫁丫鬟,生了李柱子,希望他过世后李墨还能得李家青眼。
      而孙婆子是张氏的陪嫁丫鬟,嫁给了李老爷的小厮,只她命苦三十岁不到就守了寡,当时王二出生,为了日后的生活,她丢下王二给少爷做了奶娘,才能和庄氏争权时胜过庄氏,要知道庄氏虽然不是张氏的陪嫁丫鬟,但是她嫁了李老爷的书童,现在还是李家的管家,就是为了平衡内外张氏才会让孙婆子协助她掌家。只是后来她把女儿嫁给李管家的独子,张氏才慢慢把权分给许芳的陪嫁丫鬟柳儿,现在则是珠儿。
      孙婆子一共生了两子一女,女儿嫁给了李管家的独子李田,她的长子娶了一个佃户的女儿方氏,生了两个儿子,长孙王小石被老太爷安排去铺子里学跑堂,次孙王小河和外孙李大牛则成为孙少爷李毅的小厮和陪读,过几天找到学堂就去上学。小孙子和李墨家的小子则成为孙少爷李莘的小厮和陪读,而外孙女就成为少奶奶的丫鬟,这离开李家庄王家就显现出来了!等孙少爷长大了当了家王家就起来了,就算现在她没了太太的倚重也没关系。
      庄氏听了这番话,心里是一阵不舒服,如果不是她当年难产伤了身子,就不会只有一个独苗苗,让王家一家独大,在京城就三房人,一下子就让孙婆子那厮抖起来了。当年就不应该听老头子和田儿的话娶王氏,要是等一两年娶少奶奶的陪嫁丫鬟柳儿就好了!王氏算个什么东西,不过是有个协助太太管家的婆子妈,还轻不得重不得,要是柳儿就是日日供着她,她也是甘愿的。可怜柳儿嫁了李石头,被留着乡下受苦哦!不然现在也是个管家婆子了。
      许芳对李老太爷的安排是佩服得很,李家之前在乡下佃户和下人是分代交替给李家服务的,毕竟李家主子少,若是奴大欺主也拿捏不住他们,这样换着避免养肥了奴仆。现在到了北京也是一样,他们做主子的就只有八人,三个妇人,两个孩子外加一个老头子,只有李达和李老爷还得用,但是李老爷也是五十二岁的人了,王李两家闹起来他们也挡不住,故而分开安排,还给他们优待和希望,安抚他们离乡的忧愁。
      “爷爷,我下午就去给毅儿找学校,也不知道会在北京留多久,不好安排大学校,我看附近有个教会学校,我去问问,收不收人。”
      “这……那个学校收不收莘哥儿这个年纪的孩子?教不教洋文?我们往后要去的是香港,最好让毅哥儿莘哥儿多学学,免得到香港了都听不懂同学老师们说了什么。”许芳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李达,之前在张氏面前喊相公已经让她够羞愤了,人后喊他的字也还好,现在总不能喊他的字,鬼知道许芳儿之前是怎么称呼李达的!现在她只好装局促。
      “我下午问清楚,还是你想得周到。”李达没想到许芳还想到了到香港后的安排,确实要让毅哥儿他们学洋文,免得去香港被嘲笑。而且家里只有他和李墨会洋文,李墨还是个半吊子,到香港总不能不合上流社会交流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10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