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第三十二章 少年意气 ...

  •   第三十二章少年意气
      月底,皇孙满月。
      宫中又是大宴,后宫嫔妃、朝中重臣齐聚一堂,人人争贺皇孙,听得皇帝龙颜大悦,太子元璟亦面露喜色,皇后也容光焕发,宛如年轻了十岁。
      子云素来不喜这种热闹场面,无奈,侄儿满月,而且是自己第一个侄儿,做叔叔的不仅要出席还得送礼物、说些祝贺之语。还好,贺礼有人给他备好了,那些祝贺之语对他也非难事,只是当着人前说出,自己总觉有些谄谀之意。一个月大的孩子,哪里就能看出他二十年后的样子?然而,心中虽这么想,还是整整衣襟,大步迈出,走到皇帝面前。
      “儿恭贺父皇得孙!”子云微微低头,恭敬说道。
      “太子有子,你如何想?”皇帝眼看着这个恭敬有礼的儿子,拈须微笑道。
      “儿以为:此乃父皇德政,故上天降福,赐元氏子!”子云略一沉吟道。
      “说得好!赐酒!”皇帝大笑,挥手令人端酒来。
      “谢父皇!”子云躬身行礼,双手捧过酒盏,在满殿人的目光中一步步走回到自己座位上。片刻,捧杯起身走到元璟面前,行礼如仪。
      “子云恭贺二哥得子!”子云举起手中盛满酒液的白玉盏。
      “多谢三弟!”元璟站起来,伸手端起自己的酒盏。
      “当!”
      玉杯相碰的声音,惊起周围一片目光。两人在半殿人的注视中,各自饮尽杯中酒。
      接连几杯酒下去,子云觉胸口“突突”一阵跳,低头看面前的去骨白鳝颜色甚好,忙挟筷吃了些,又拣了块莲花饼吃了,方觉心口好些。抬起头来时,恰一对舞女从眼前闪过,只觉香风扑面,翠袖红裙,花钿步摇,光彩闪烁……只看不清脸面。正自恍惚间,忽觉紫光一晃,眼睛朝上抬了抬……一个金鱼袋晃在眼前……(1)
      “王相公!”
      “楚王!”
      子云真不知道该如何与王泰交谈,只好端着酒杯,静观其变,看他如何说。只见王泰展颜笑道:“楚王少年英勇,神智无双,前些日子在城外灞桥飞马救人的事已传遍了长安城……”
      “区区小事,不足为道,王相公过誉了。”子云站起来,启唇一笑。
      “殿下年未弱冠,就如此智勇过人,实乃我朝大幸!”王泰仍旧微笑着说。
      子云心说今儿是你外甥儿子的满月,你不去巴结他,到我面前做什么来了?于是,微一颔首,笑容可掬,对着王泰大声说道:“王相公谬赞!小王何德何能?令甥太子殿下文武全才,机谋过人,才给父皇添了孙子,又是国之储副……我这里,就不劳动王相公您莲花妙舌了。”
      王泰闻言,面上无丝毫变化,笑容依旧煦如春风,对子云略低了低头,转身走了回去。
      “还真被我说走了。”子云看着王泰的紫袍下摆越摆越远,低头暗笑一声,坐下后看看面前点心、菜品,拿起银箸来就准备挟……恍然间,又是一个紫色的影子晃到眼前。
      “陈先生!”子云忙放下筷子站了起来。
      “楚王!”陈沅手捧酒杯,两眼在子云脸上扫了一遍,转头看看不远处的人群。
      子云看到,陈沅的目光在王泰身上停留了很久。
      “先生,小王明白!”看陈沅收回目光,子云轻声道。
      “老臣敬殿下一杯!”陈沅伸手将手中酒杯递至子云面前,子云忙举起自己手中杯子,连声道“多谢先生!”
      “陛下在此,殿下谨言慎行!”转身前,陈沅低声道。
      “小王明白!”子云点一点头,看陈沅走出几步后才坐下。
      筵席终了之际,子云在殿门口又迎面碰上王泰。
      “今日宋相公仿佛没来?”子云昂起头,看着殿门外秋风中摇曳的树叶说。
      “宋相公染恙在家,殿下不知?”王泰眉峰轻挑,抬眼看着远处道。
      宋若水又病了?昭儿怎不告诉自己?
      子云心中想着,面上镇定,转头看着王泰,朗声道:“小王不知宋相公染病,只知道朝廷有令:亲王不得妄交大臣……多谢王相公告知。宋相公乃国家股肱,小王既已知其生病,回头少不得备办礼物去宋府探望一番。”言毕,转身大步走进殿内。
      ……
      次日,子云果备了礼物去宋府。一是探望宋若水,一是想光明正大地见昭儿。
      宋褒有事出京去了,府中迎客的是大公子宋嘉。
      “楚王屈尊降体亲来寒舍探望家大人,有失远迎!”宋嘉恭敬迎子云入内。
      “有劳宋常侍了!”子云微笑着说,大步迈向宋若水卧房,心道你现在这般客气,不知昭儿成了楚王妃,你成了我大舅子后会如何?宋嘉行于子云身侧,心中纳罕:宋府与楚王交往无多,父亲卧病两日,京中大僚尚未得知,如何这小小年纪的楚王就知道了,还亲自来看?如是这般想着,眼光却不由得悄转过去几次,每看一次心中就止不住赞叹:好一个少年亲王,真乃天人也!不知道这将来,哪家的姑娘能有幸被册为楚王妃……想着,突然眼前一亮,小妹昭儿的脸立刻浮现在眼前……话说昭儿也不小了,已十七了,几个月前和她稍稍提了下王相公家大公子的事,她好像不是很满意的样子……这楚王尚未册妃……单看王公子也是好的,如今看到楚王,两下里一较,高下立分…若是……
      陪子云走了一路,宋嘉脑中纷纷纭纭想了一路。
      宋若水听说楚王来了,早下床来让侍婢穿戴好,扶到前厅来。
      “宋相公!”子云一进厅堂就朗声道。
      “楚王亲来寒舍探望,老臣惶恐!”宋若水眼看着子云走到身前来,要站起来去迎,然而站了一站又撑不住,只得坐下。
      “小王今日前来,搅扰相公了!”子云坐下后,看着宋若水,微笑道。心中却在想:宋若水已年过花甲,如今又多病,照目前情形,不知能挨多久……转而又想也说不定,有的人整日里药不离口,三日两日病得起不了床,可就是能活得长,比如元璟外祖父,有的人,看起来精壮得很,可说不定哪一天就突然暴病而亡,比如某官……
      宋若水眼看着面前少年端正而坐,面带微笑,眉宇间有一股常人难以企及的气度,再加上好容颜,望之光彩夺目,令人忘俗,不由心中悄叹一口气:可惜!可惜!
      子云瞧宋若水须发皆白,面色羸瘦,双目神光惨淡,对着他时还有点亮光,一转向别处立刻黯淡下去……两个侍婢扶着才强撑了坐在椅上,心中不忍:没想到自己前来探望倒真成了打搅了,因此,稍稍说了几句就要告辞。宋若水也不挽留,只是站起来,要亲送到门口。子云如何肯依?宋若水却执意如此,子云只得作罢。
      宋若水一脚刚迈到厅门口,子云便连道“留步”。宋若水住了脚,喘口气,看着子云,挥手令身边人等退后几步,一字字说道。
      “楚王少年气盛,锋芒初露,然未知声名之累……”
      子云听得直瞪眼。自己如何“锋芒初露”了?不就是上次关于四川一个军将造反的事父皇听从了自己意见,前些儿救了个孩子么?
      宋若水见子云面上微露不解之意,叹了口气:到底还是个孩子!然而,面上仍旧端肃,最后喘着气说道:“老臣年迫桑榆,日近松丘,离人间渐远,殿下春秋富,气同旭日……殿下好自珍重!”
      子云听宋若水说完,心中有些活动,知道宋若水劝诫他韬光养晦,勿要显山露水……然想自己年纪尚未弱冠,又素未存有“大志”,只是做了些不得不做的事而已,如何算是露锋芒?但瞧他也是好意,因此点头不语,微笑着连谢几番,竟忘了要说的话。
      眼看宋府大门就要到了,子云再也忍不住,停住脚,眼望着宋嘉。
      “殿下?”宋嘉不解。
      “小王久闻侍中仲妹才名,可否引见?”子云微笑道。
      “这个……”宋嘉两眼一瞪,吃惊于眼前这少年亲王的胆大与不循礼法。
      “也罢,若宋侍中为难,小王另择佳日求见。”子云看着宋嘉吃惊的脸,莞尔一笑,转身大步迈出了宋府。
      “大公子?”身边小奴连唤了几遍,宋嘉方回过神来,抬头看时,那深紫绫袍的颀长身影早已不见。楚王,王妃……宋嘉回到书房后,满脑是这两个词转来转去。
      ……
      秋风鸣桑条,草白狐兔骄。(2)
      九月的长安城外,草枯树黄,风清气朗,正是打猎的好季节。
      田间的农人,放下了锄头,远远看着那如天兵天将般的狩猎队伍。烟尘滚滚,蹄声隆隆,皇帝身上的明光铠在秋日的艳阳下光芒射目,晃得人睁不开眼,跟随之人也都身着明光甲,整队人马驰来,真如神兵降临,铁蹄过处,风云色变,惊起飞鸟阵阵。子云一手持劲弓,一手挽缰绳,驰于皇帝身侧,另一侧是元璟,后面跟着子玉、元瑶等人。
      在禁苑里跑了不多久,皇帝射下两只大雁,一只狐狸,众人连呼“万岁”,地动山摇般。
      “哈哈哈!看样子,我还没老啊。”皇帝转身,回头望望儿子和羽林兵将,仰天大笑。
      “父皇神勇!”看侍从拣起地上的猎物,几个儿子齐声道。
      半日过去,猎物打了满满一车,人马皆已困乏,该回城了。皇帝口渴,令拿水来,随侍太监忙从车上捧来温热的茶水递给皇帝。子云倚在马边,看着皇帝喝水,心道:无论何时,父皇都是这般气度,一丝儿不忙乱,渴极饮水也是这样从容……正在这时,忽觉眼前有条影子一晃,定睛一看,立刻弯弓搭箭。
      众人皆惊!
      原来,从皇帝身边的树丛后钻出一只五彩斑斓的豹子来,直挺挺冲皇帝猛扑过去……正捧杯喝水的皇帝哪里知晓。
      “救驾!”
      顿时,狂喊四起,羽林军将和元璟等人连忙冲上前去。而那豹子速度之快,一晃眼的功夫就扑到了皇帝面前,皇帝虽已发现,扔了杯子弯腰拾起地上弓箭,然而,豹子实在太快了……皇帝弯腰之际,那斑斓的狭长身影已跃至身边。
      皇帝被扑倒了!
      “父皇!”
      “陛下!”
      “嗖!”
      仆地的刹那间,皇帝眼前一片金色……
      “父皇!”
      “陛下!”
      一众人等围了上来,皇帝睁开眼,看到一张张过度惊吓而变形的脸。
      “豹子呢?”不及站起来,皇帝大声问道。
      “已被楚王射杀!”人圈外,响起一片声音。
      ……
      皇帝站了起来,众人也转过头去。
      那五彩斑斓的畜牲,此刻正歪在地上,一动不动,颈上致命处,深深插着一支箭,箭尾的翎毛在傍晚的秋风中轻轻摇动着。
      “瑜儿!”皇帝抬起头来。那不远处伫立的少年,面色沉静,弯弓在手,明光甲在薄暮的余晖中赫赫闪光。
      “父皇!”子云放下弓,大步走了过去。
      皇帝迎上来,一把握住子云双手,连声大叹。
      “真吾儿也!真吾儿也!”

      (1)唐制:三品以上官员佩金鱼袋。(《新唐书•车服志》)
      (2)出自王昌龄《城傍曲》,全诗“秋风鸣桑条,草白狐兔骄。邯郸饮来酒未消,城北原平掣皂雕。射杀空营两腾虎,回身却月佩弓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