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出事 ...


  •   夕儿安,今朝愿为主子妾。

      只有这个办法,主子才会同意,让她安安稳稳的呆在夕儿的身边,一直到夕儿平安为止。

      不然,她怕,怕自己离开后回来,会连夕儿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

      她知道主子是真的喜欢自己,所以,他定然是会答应的。

      毕竟如萧时复所说那般,于主子而言,多一个死士少一个死士并没有多大区别。而妾……主子身边如今尚无一妾,她对他来说,该是特别的。

      她既已将自己一生许了他人,就不该再与旁人过多纠缠,哪怕这个人,是十年前的时哥哥。

      只是,当她躲避也好,她不知自己该怎么跟萧时复说,她已将自己许了出去之事。

      她知道,自己在萧时复心中,很重,很重。

      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她才更加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说。

      萧时复这人,疯起来的时候,她是挡不住的。

      她只能顾左右而言他:“你怎么会在这儿?”

      话音方才出口,她忽地想起,萧时复离开修罗殿的那晚曾与她说过话——离晋城远一点。

      他为什么会说这话?

      今朝震惊的看向萧时复:“你早就知晓晋城有传人的疫病,是吗?”

      晋城,好像是……是萧时复的属地!

      他比一般人早知晓此处有疫病是理所当然之事!

      所以,当初说绝对不会离开她的萧时复,匆匆的离开,是因为这疫病?

      那他离开了,到了这里,为何,却无所作为?

      “为何纵容县令无作为?”

      晋城的子民,都是他直属的子民!

      他为何却无所作为,为何纵容那县令掩藏消息?

      为何?

      难道在南梁王萧时复的心中,百姓如同草芥吗?

      眼眸里的笑慢慢隐去,萧时复的眸里染上了一丝的灰:“县令不是无作为,他是无法作为。”

      今朝眯了眯眼睛,不明白。

      萧时复踱步走过来,在她的身侧,长袍微撩,席地坐下:“晋城向来安定,县衙官差不多,不过上百人,可城里却有城民和过往客商数万,一旦疫病的消息传出,城中大乱,这上百人根本就控制不了。何况官差中大多在晋城有妻儿老小,只怕连他们都会反,若是城门大开,晋城的城民和客商四散而去,将疫病带到各地去,这是一场谁都无法控制、无法担责的灾难。”

      所以,他不是不作为,是没法作为?

      不对!

      他做了!

      今朝:“贵人被刺杀是你演的戏?”

      一直就听说有贵人被刺杀,也逮捕了很多的嫌疑人,这一招,让进出城的人少了很多,街上的人也少了一些,可人心却没有那么恐慌。

      因为大家都知道,刺客要刺杀的,是贵人,不是普通人,他们性命无碍;而嫌疑犯——自认为清白的晋城人和过往客商,会认为只要自己躲着点官兵,自然不会成为嫌疑犯,进而人心惶惶。

      “不如此,没办法控制进来的人数,也没办法尽可能少的放出去人,进来的人数我控制不了,可这几日,出去的人,我都派人跟踪、并将他们悄悄关押,只有确定他们没有感染疫病,才会放出,我能确保,我来之后,不会有疫病从晋城传出。”

      这一招,确实厉害!

      可——

      “那城中人怎么办,就这么放任、传染吗?”

      “沉舟拿着我的手令去离这最近的驻军调兵,快的话,还有两天就能到,到时,我们便可封城,疫情蔓延之事,亦可告知全城百姓。”

      封城?

      今朝的声音放轻:“封城之后……会如何?”

      那一城的百姓,最后会如何?是拯救?还是……毁灭?

      萧时复凝视着她,开口:“叶旌已经去周边城池,尽可能的调足够多的草药和粮草,今朝,我不会不顾这一城百姓的。”

      今朝回视着萧时复,她信萧时复的话。

      萧时复为了她,连命都不要的要赖在修罗殿。

      不管她怎么赶都赶不走。

      却突然间主动说要离开。

      她曾经想过,他为何离开得这般匆忙、仓促、没有预兆。

      她想,他定是遇到了极难的事。

      如今看来,应该就是为了这晋城疫病。

      他若是个草菅人命之人,大可不必为了这疫病离开她。

      他离开了,就证明,他想撑起这一城人的生死。

      萧时复怅然:“只是……”

      只是他没有办法周全所有,亦不能为了一城,害了一国。

      今朝明白,事有轻重,当权衡利弊而为之。

      萧时复这一招,虽对晋城百姓不起,却对得起一国。

      只要封城之后,他能真的尽心救治这一城的百姓,那他,就已经仁至义尽了。

      倒是她,有心做好事,却好似,反而做成了坏事。

      “如今……城内传着疫病之消息,对你的计划,可有影响?”

      萧时复侧眸,幽深的眼眸凝视了她一眼,微微一笑:“无妨,我能对付。”

      那一眼,她却明白了:“你知道是我……”

      他怎么知道的?是通过乞丐查到自己吗?

      不可能。

      她用了人.皮.面.具,几个乞丐娃娃如何可能看得出?

      萧时复却好似知道她心中所想一般,开口释疑:“疫病之事,大夫是最为了解的,故而我来晋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县令召集了各大医馆,了解疫病详情,并警告不许外泄;我也派了暗卫对各大医馆进行监督;除了医馆,还有士族,他们根深叶茂,极易察觉动静,所以,晋城的几大士族都在我的监视范围内,但凡有想泄露的都已经在牢里了。所以这些时日来,晋城百姓虽因病患渐多而有所言论,但都不影响大局。”

      今朝看着萧时复。

      没想到,这看似平静的晋城,其实底下已经发生了这许多的事。

      “疫病的消息昨日突然传出,我亲自率人调查,查到了乞丐窝里,有个娃娃说,是个蒙面的男子给了他们银两让他们说的,那娃娃说,给他银子的蒙面男子,身高略矮,身材瘦小,但是功夫好,他悄悄跟过,跟不上,看见那男子飞檐走壁上了房梁,可见是个有功夫的。”

      “如果此人早知疫病的存在,那么早就该传出,不会等到昨日,所以我查遍了暗卫呈上来的晋城各大医馆、士族的报告,重点查询近几日才出现在医馆、士族的人,发现竹间医馆新来了个女子,身手不凡,曾竹叶折竹,吓过无赖,那女子的身高与身材与乞丐所描绘的极为相似。”

      今朝反驳:“这也不能代表就是我做的。”

      萧时复的分析条条有理,但,也只是有理而已,毕竟天下之大,有相似身高、身材的人何其之多,这并不能表示她就是那个人。

      “是,所以原先我也只是猜测一二,哪怕看见了你,我也不敢肯定那个给乞丐银子的人就是你,直到——”

      萧时复的视线对上了今朝:“你开口问我,城内传着疫病之消息,对你的计划,可有影响?”

      他缓缓一笑:“花朝,你的语气中,有愧疚。”

      所以,是她的语气出卖了她自己?

      她竟然在他的面前,露了自己的语气?

      这不该的。

      死士的喜怒哀乐,是不可溢于言表的。

      今朝暗自懊恼,耳边,却听见了萧时复的声音:“你不用愧疚,就算没有你,这消息早晚也会外泄。我来此地来得急,带的暗卫不多,给叶旌和沉舟又带走了一些,人手不足,难免有些疏漏。而且,如今得病的人越来越多,只要有心之人去医馆看上几眼就会知晓,我拦得住一人两人,却是拦不住上百、上千人,消息外泄,是早晚的事。”

      不!

      这不一样!

      就算如他所说,消息早晚外泄。

      那也有早和晚之分。

      若是晚些泄露,说不定晋城就能等到大军,城里的人虽然有些会被感染,可起码,国和其他城的百姓是安全的。

      若是早些泄露,晋城就可能会早乱,如果早失控一日,城门早被百姓冲毁一日,就会有无数的人从城门离开。

      这座城的人的生死她可以不在乎,这个国的人的生死她也可以不在乎,可如果这些人是因她而死,那些城外无辜的稚子是因为她才失去家人、失去性命,那么,她身上的罪孽就更重了,她双手的血就更多了……

      有人抓住了她冰凉的手,在她耳边说:“你放心,我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

      应对之策?怎么应对这随时可能会出现的一城之乱?

      如今,要出城门的人多了起来,城中的物价,也开始悄然上涨。

      医馆里的病患一日多过一日,人满为患。

      如今的晋城,就好像是被锅盖压着的就快要沸腾的沸水,锅盖看着平静,可沸水已经滚滚而起,只要、只要再发生点什么事,燃起一部分原本就已经惶惶不安的百姓的恐慌,恐慌爆发,很快就能感染另一部分百姓,这一城沸水就会掀了锅盖。

      为了活命,大家什么事做不出?

      只怕这一城沸水,萧时复压不下来。

      身侧的萧时复却似乎一点都不为这一城极有可能随时会沸腾的沸水而着急,他开口,声音愉悦:“我很庆幸你做了这些事,若你不曾做过,我亦不会查到竹间医馆,不会看见夕儿。”

      她听见了他底底的笑声:“花朝,夕儿长得真好,脸色红润,身体康健,不像十年前,我离开的时候,她躺在那里,脸色苍白,眼睛虚弱得睁都睁不开……”

      萧时复的声音越来越低,抓着她的手却在用力。

      十年前的夕儿,是她和他心中的噩梦,谁都没有从那个噩梦中彻底的脱离出来。

      今朝靠在竹子上,仰头看着竹树上的竹叶,阳光透过竹叶,洒在了地上,洒在了她的眼眸上,微微刺痛了她的眼。

      萧时复叫:“花朝。”

      叫了名字之后,没有再说话。

      她知道,他在等什么。

      她看着那竹叶,开口,轻声应了句:“在。”

      他已经看到了夕儿,她再反驳自己不是花朝,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萧时复仰头,整个人躺在了竹林中,他学着今朝的模样,仰头看着天空中的竹叶,笑:“花朝,我好开心。”

      这次今朝没有回答。

      信封里的那十个字,城门口多出来的出城的人,米铺里上涨的价格,一个个,都横在她的心头。

      .

      萧时复是在一刻钟后走的。

      静逸的林子里忽地传来了一个哨子声。

      听到那哨子声,萧时复起了身,跟她告辞。

      她在萧时复离开,就离开了竹林。

      萧时复会在这个时候离开,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他的功夫比她好,她若贸然跟踪,定会引起他的注意。

      好在,这是晋城,他们都知道晋城在发生什么事,能让他离开的大事,她打听一下,未必打听不出来。

      果然,她只是在城里略略一打听,就打听出来了。

      城门口,出事了。

      晋城第一士族姓金,乃是贵妃金氏的娘家舅。

      他举家要离开晋城,收拾出来的行囊浩浩荡荡的,摆满了一条街。

      他的这一做法,好似在跟整个晋城的人宣告,疫病的流言,是真的。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有人急忙回家收拾离家的行囊,有人拿着行囊跟在金家离城的队伍后,也有人在观望,等待着金家出城的结果。

      金家人如果能够顺顺当当的出城,那么他们也得出城,不然,就闹起来。

      一个百姓县令可以不理会,如果集结起大半城的百姓,他们就不信,县令还敢不理会。

      如果连金家人都不能出城,那就表示,城内真的有疫病,不然不过是区区一个刺客,县令怎么敢将贵妃的娘家舅都困在晋城?

      所以,这人,是放也不合适,不放也不合适。

      是她的错,是她目光短浅,看不透局势,好心做了坏事,如今这局面,萧时复该如何破局?

      今朝蒙着面纱,将自己的身子隐在了人群中,抬眸四处查看。

      视线转了一圈,停留在了城门口西侧茶楼二楼的窗户上。

      那窗户被微微打开,窗户的缝隙里,她看见了那双熟悉的眼眸。

      萧时复就在那里。

      他,打算怎么破局呢?

      .

      城门口,金家人已经和守城小兵起了冲突。

      金家管家:“我是金家的,我家老爷要出城。”

      守城小兵慢悠悠的翻了一页记录出城的簿子,慢悠悠的开口:“排好队,一个个来登记。”

      “年龄。”

      “姓名。”

      “去往何处?”

      每一句话都慢悠悠的拉得极长,好像是京戏中的曲调一般,不管城门口的过客多慌张,他自不慌不忙。

      金家管家拍了一下桌子:“我们是金家的!我们要出城门!”

      守城小将慢吞吞的朝着金家管家翻了个白眼,慢吞吞的说:“我又没说不让出,急什么急啊,不管你是金家,还是银家,只要想出城门,就得盘查过,只要盘查通过,你爱去哪儿去哪儿,盘查没通过的话,对不住您了,金家也好,银家也罢,都得到大牢里蹲着。”

      “排好队,一个个来登记、盘查。”

      “年龄。”

      “性命。”

      “去往何处?”

      每一句话依旧拉得缓慢绵长,让人真想上前去揍他一顿。

      在旁边看热闹的人群中,有人开了口:“听说了吗?昨儿个,那些不安分的刺客又行刺了贵人,贵人可是发了火,一定要县令三日之内查出刺客,不然,县令就得拿自己的脑袋顶上了。”

      旁边的人纷纷交谈了起来:“真的假的,咱这县令可是个好县令,只给三天时间,万一查不出来……这贵人未免也太不讲理了。”

      “话说这贵人究竟是什么来历啊,连县令都可以说杀就杀,这金家也全然不怕?”

      有人无言的指了指天:“据说是这个!”

      有人不解:“这个是哪个?”

      指天的瞅了那不解的人一眼,道:“是个我们不可言说的主。”

      “哎呀,管他是什么主呢,金家人如果真的走,咱也走吧,据说这疫病会传人,太可怕了。”

      “是啊,看看金家人走不走得了。”

      “就算走得了,你看着速度,光金家人这一家子,今天都走不完,明天再走个大半天,我们还哪有时间走啊?”

      “不是说了吗?那贵人给了县令三天的时间,为了自己的小命,县令当然要抓得严一些,等过了这三天,刺客抓到了,城门口就跟以前一样,随意进出了,如果刺客没抓到,县令也倒霉了,这城门口自然也就松散了,咱们何必挤在这一时?”

      “这疫病如果传人,别说三天了,只怕半天都会感染上,还是早走的好。”

      “说有疫病,可至今为止,也不见哪个医馆的大夫出来承认过,到底有没有疫病,还两说呢?”

      “生病的人确实比之前多了,症状还相似,真的像是疫病。”

      “就算晋城真有疫病的话,晋城外就肯定没了?与其拖家带口、背井离乡到外地去,染上疫病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还不如安安分分的在家里呆几天。你自己一家子人呆在家里面,不与人来往,还会被谁给传上?真要走,三天后走还来得及,总比现在从早上排队到晚上,就算出去了,大晚上的,城门外,你们敢住吗?反正我是不敢。”

      “理是这个理啊,如果外面也有疫病的话,还是在晋城的好,好歹咱还有一个家躲躲,到了外地,喝口茶都要钱,钱花完了就只能等死了,还是在家的好。再说了,真要走,三天后走也一样,咱啊,躲在家里不出去,谁能把病染给你。”

      ……

      今朝听着周围人的话,抬眸扫视了一眼人群中的人,她信,这里面肯定有不少萧时复的人。利用人群聚集之时,引导思绪。

      毕竟,对于一般人来说,早出去三天,晚出去三天,并没有关系。

      毕竟,现在说有疫病,只是流言。

      若真的害怕染上疫病,那么就躲在家里就好了。

      所以,萧时复利用这个场合,利用这些人,给大家灌输一个只需等待三天的概念。

      三天,想来,萧时复调的兵,能在三天之内到。

      可眼下这局势,别说三天了,只怕三个时辰都撑不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1章 出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