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秋夜里月明星稀,银灰万里,蟋蟀更是铆足了劲得浅吟低唱。那月光清得如水,细细地泼在院子里,泼在树叶上,密密的铺了一层,清风拂过,迷蒙美丽。

      “郎君,你今日饭后怎么离开得这般匆忙。”正屋的卧房里,崔氏正在为丈夫解衣。

      “是我突然想到些事情,想要写信予我那师兄。”陈正卿的师兄谢敏杰,是当今朝廷的御史大夫。

      “可是什么要紧的事情,当时你那般匆忙,话都不说就跑开了。”崔氏说罢解开了丈夫的腰带。

      “并无,只是我一时所想。”陈正卿转了个身,方便妻子解衣。

      “你这般模样,反倒像是真有喜事上身呢。”

      与丈夫朝夕相处十年,崔氏对他的一些小动作万分熟悉。

      就好比现在,他虽然是一脸风轻云淡的样子,但是他的眉梢却是上扬的,这说明他现在心情愉悦。

      “哈哈,知我者真乃蓉蓉也。”陈正卿看着妻子眼神戏谑,也不恼怒,反而开怀大笑。

      “那是什么事让你这样开心,就不能与我说说?”崔氏忍不住拍了一下丈夫的肩头。

      “是关于我的官职。”

      “啊,可是你最近事务上出了什么岔子?”崔蓉蓉有些紧张地问道。

      “并非,而是......”陈正卿有心想逗弄妻子,又怕单纯如她受了惊吓,便伸手向上指了指。

      这个手势崔氏懂了,这是说他的的官位将动,而且是朝着更好的位置。

      “此话当真?”

      “我也是受了阿阮的启发,事实如何我也不知,眼下是想透过我那师兄知晓一二。”

      “那便好,只要你在外无烦事伴身,我便放心了。”崔氏知道丈夫所想并非无可能,这些年来他的努力她一直看在眼里。

      青州本稍贫瘠,陈正卿外放在此做官五年多,起初一年多的时间,他在他所任职的那个双生县里,下令无业之人归田耕种,他奖励垦荒,鼓动手下的人手带着当地的百姓兴修水利。

      除此之外,为了不治标不治本,他空闲时间熟读《齐民要术》《农书》之类,然后以简单易懂的方式教给手下,再传播给老百姓,旨在教会老百姓种地、增收,而结果也令他满意。

      来后的第二年冬天,天降大雪,天寒地冻,民声哀嚎。

      双生县的百姓生活本就清贫,过冬的物食更是少之又少,眼看着就要饿死街头。

      如此状况下,陈正卿下令在街头搭起棚子,架起小磨房,每天磨豆子杂粮,加之热汤施予灾民。又在棚子里堆上木柴,白日里让流民依偎取暖,晚上燃起木柴过夜。

      又因为木柴不够,他甚至连衙门里吃饭的桌子都下令砍来烧了。

      那些日子他跑了一腿又一腿,去说动当地商人集资救灾,纵使他三寸不烂之舌也差点磨破了嘴皮子,最终成功,身上却是落下了几处冻疮。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坚持不懈和为民着想确实有了回报,他从最开始的七品知县变成了如今的五品知州,所以说老天一向是公正的。

      “那阿阮怎会知道?”崔氏疑问。

      “我想她可能并不知道,只是误打误撞提醒了我。再说,我们阿阮是有宿慧的孩子。”陈正卿提到小女儿的时候语气里总会参杂些许宠爱和骄傲。

      崔氏想到小女儿小小软软的一只,聪明又娇嫩的小人儿总会让人忍不住爱惜,虽然阿阮总是不合年纪的安安静静,时不时还板着小脸,但是这一点也不会影响崔氏的母爱,她的眼神愈发柔和了。

      其实阿阮确实不知道京城家中喊他们回去是为了什么,但是她又确实了解她大伯趋炎附势的性格,若非他爹有什么好事还能带着她大伯,估计她那大伯忙着在官场汲汲盈利,早该忘了自己还有一个弟弟远在青州呢。如果不是这样,她那大伯母也不会答应。

      “那家中让我们回去可是因为这件事?”崔氏又问道。

      “虽不能完全确定,但如果这事是真的,那让我们回去可能十之五六会和这有关。”如果说阿阮只是对她的大伯了解的话,那陈正卿对他的大哥是十分了解了。

      “我还以为这次回去可以与家中人缓和缓和关系呢。”崔氏有些惋惜的说道。

      她本意上是希望丈夫与家中人关系缓和的,这些年在外,她看得到丈夫独自打拼的辛苦,想着若是有家里人帮衬,总会是好的。可是如今看着家中有些人还是如同当初,难免有些伤心。

      “无妨,我并不很在意。”其实陈正卿自己并没有妻子那么多的感伤,他与家中人生活近二十年,自然要比妻子了解他们多得多。

      他的母亲强势武断,少近人情,就是说她心狠也不为过,他自小被养在祖母身边,母亲又与祖母不合,所以待他自然不像大哥二哥那般亲近。

      但是她是一家之母,不会做那些一碗水端不平的事情,虽然有时对大哥二哥对他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不会听之任之。

      他的大哥醉心权势,满心满眼想的看的都是如何能在他的仕途上更进一步,他没有多余的心情更没有多余的精力用来与他培养什么兄弟之情;而他的大嫂更是势力。

      他的二哥未入官场,往日成天在家栽花遛鸟,不务正业,他的二嫂虽不势力,但她一切以他二哥为中心,而他二哥又以他大哥马首是瞻。

      所以可想而知陈正卿的祖母死后他在家中地位的尴尬。

      “那便好,你不在意我便不在意。”崔氏对陈家众人也是了解的,毕竟也在一起生活了几年,但是她性格敦厚不喜与人红脸,且她一直被丈夫保护的很好,所以她对陈家其他人虽有不喜但还未道埋怨的地步。

      陈正卿看着容颜依旧年轻似少女的妻子,暗暗庆幸他将她好好护着,他的妻子确实良善,崔家人将她教养的很好,所以他一直不想告诉妻子当年阿阮受伤可能并不是她所想的小孩子顽皮失手那般简单。

      他不告诉她,一方面是因为他并没有直接证据,另一方面是怕他的妻子担惊受怕。他想他这样一直保护着她也是很好的。
      “你明日休息,大郎和二郎的学院也放假,不如我们一家出去走走,你看可行?”

      陈正卿为官十日一旬休,这些时候他常常与友人外出,多做些文人雅士爱做的赏花作诗之事。

      “也好,那明日便带儿郎们见识见识咱青州地界上的丰收之景。”

      “那咱们便早些歇息吧,明日我得早起好做些准备。”

      “也好。”

      于是夫妻俩上榻就寝,一夜无话。

      第二日天刚亮崔氏便早早起了身,入了厨房准备了出门要带的茶点。

      陈正卿夫妇离京时一切从简,奴仆也是能少就少,只带了一个崔氏出嫁的陪嫁小丫鬟青珠还有一对管事夫妇姜叔和姜婶。

      来到青州后陈正卿体谅妻子劳心劳力,便又从集市买了一个丫鬟和一个小厮,唤作红英和半野。

      陈家奴仆不多,但都各司其职,青珠本是侍奉崔氏夫妇的,但来到青州后便一心一意照顾阿阮了;红英是个妇人,年纪比陈正卿还要大些,负责崔氏夫妇身边的事务;小厮阿野十四五岁,伴在大郎和二郎身边很是合适;而姜叔姜婶年纪稍大,主要负责些采买打理房屋的事务。

      奴仆不多,所以有些事情陈家人也会自己动手,崔氏又有心让丈夫儿女时常尝尝自己的手艺,所以时常出入厨房做些新鲜吃食。

      今日她准备的便是她还是女儿家时学的桂花甜糕还有杏仁酥。

  •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希望女主的性格和聪慧能够抽丝剥茧出来,所以文章比较慢热,希望亲们能收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