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那小包子听到妹妹冷声冷语,想要往前踏的小脚往后挪了挪,也不鬼吼鬼叫了,嘁嘁艾艾地垂了脑袋。

      “妹妹,你别生气,昨天是我错了,下次再也不会了,我今天可是给你带了好东西。”

      小包子声音越来越小,阿阮看到他脑袋越来越低,那可怜巴巴小奶狗的样子,有些于心不忍,道:“是什么,给我瞧瞧。”

      小包子听了脑袋一下子撑了起来,嘿嘿一笑,面色比天上的太阳还亮眼,一扭胯想要往前跑,被阿阮一瞪又急急刹住了脚,端着一步步往前走。

      到了阿阮面前,“嗖”地把藏在身后的小笼子提了出来:“你瞧,今天路上我刚抓的蛐蛐儿,给你好好养着,以后拿来斗。”

      阿阮平日里出门少,她虽喜静不爱被人扰,但她也有自己的小乐趣,斗蛐蛐就是其中一项。她喜欢两只蛐蛐在笼子里斗得你死我活,或者说她喜欢那些活物在她面前戏耍的样子,她有她自己对生机的定义。

      “那便放在桌子上吧,待会儿再处理。”说罢阿阮继续看书。

      小包子想跟妹妹讲话,又怕惹了她她生气再不理他,又觉得一个人在这怪无聊,就拿起桌上的毛笔伸进笼子里对着蛐蛐儿一戳一戳的。

      逗着逗着渐渐忘了收敛,一时手上用力没有收住,竟把装着蛐蛐的笼子门给振开了。

      那蛐蛐儿也是十分灵活,瞧见了空儿一溜烟跳了出去,借着桌子一弹,恰好落到了阿阮正在看的书上。

      小包子“啊”得一声,接着赶忙捂住了嘴,完了完了,妹妹又要生气了。

      果不其然,阿阮终于不再忍了,吼道:“陈骥池,你给我出去!”

      陈骥池摆摆手,赶忙解释:“妹妹,我不是故意的,你别生气,明天我还给你抓。”他又看到妹妹冲他笑了笑,却不知怎么觉得有些阴森森的感觉,忙缩了脑袋做鹌鹑,也不解释了,心里想着妹妹生气真可怕。

      阿阮在心里翻了一个天大的白眼,捉了蛐蛐放进笼子,又抚了抚没有褶皱的书页,端了茶喝了一口,又恢复了平日里气定神闲的模样。

      原来是阿阮的大哥陈骥风和爹爹陈正卿进了屋。

      陈正卿今年二十又九,身段高而修长,他剑眉入鬓,面如冠玉,目若朗星,鼻梁高挺,本是意气风发,满腹诗书又为他添上了几分书卷气,即将而立之年,举止愈发沉稳儒雅。

      陈骥风今年九岁,小小少年穿着学堂里白色衣袍,头顶巾布裹了一个包包头,他的长相神似其父,他又比同龄的孩子高些,身上隐约可见翩翩少年郎的风采。

      “二郎,你可是又招惹你妹妹了?”陈正卿已经见怪不怪了,全家都知道小女儿的性子,偏偏小儿子总要去招惹她。

      “爹爹,我不是故意的,再说,妹妹她不会怪我的”,说完,陈骥池冲着阿阮讨好一笑。

      阿阮看着他那谄媚的样子,转了脸,她可没眼看。

      “这蛐蛐儿哪里来的?”陈正卿问道。

      “这可是我下学路上抓来的,妹妹可喜欢这个。”骥池晃了晃笼子,惊得笼子里的蛐蛐儿叫唤两声,一脸骄傲。

      陈正卿也没眼看自己的小儿子了,“成日里做些逗鸟爬树的事,我问你,先生布置的功课可会了?”

      “还没。”陈骥池呐呐。

      看着小儿子委委屈屈撇了嘴,陈正卿心满意足了,又看到一旁安安静静坐着的小女儿,心下想要逗逗她,“你也是,女孩子家家,怎么斗起了蛐蛐儿。”

      阿阮懒得搭理他,更不想看他,她这个便宜小爹在外一本正经,可是在家却像只比大郎长了几岁,满身的孩子气,成日里以逗她和二郎为乐,她是懒得理他,可是她那傻二哥却总是上当,真是记吃不记打。

      “爹爹可是说错了,蛐蛐儿也算是沾了风骨的,古语有云‘蟋蟀有五德:鸣不失时--信也;遇敌必斗--勇也;伤重不降--忠也;败则不鸣--知耻也;寒则归宇--识时务也’,妹妹喜欢喜欢此物,可见是对其精神十分认可的,所以孩儿觉得逗蛐蛐儿的并非都是不务正业之人。”

      这是大郎陈骥风的话,入了学堂三年的小少年在识人断物上已经开始慢慢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又因为还是半大孩子,所以尤为喜欢将自己的见解说出来与人分享。

      陈正卿看着一板一眼的大儿子,也不逗乐了,分明以前一被抢了吃食就会哭鼻子的小孩儿已经长大了,不再会轻易被他逗弄了,真是一点都不可爱。

      此时丫鬟前来禀报可以用晚膳了,于是几个人移步正院。

      “呀!今天有虾和排骨!”一跨进院子,二郎眼尖看到了桌上的菜色,欢呼道。

      崔氏着下人摆好了碗筷,一家人纷纷坐下。

      二郎伸手就要去够对面的大虾,却被阿阮抢了先,他换了方向想要夹另一个,却又被夹走了,除了那盘香菇青菜,其他的他夹什么都会妹妹先夹走。

      这样两三次,纵使二郎反应迟钝些也明白了妹妹在恼他,便求助地看向他父亲。可是父亲好似压根没有看到他哀怨的眼神,眼观鼻鼻观心,他转而求助母亲和大哥,也是同样的结果。

      这下他小嘴一撇,像是要哭了。

      崔氏虽有心想让他习得稳重点的性子,却也舍不得小儿子下毛毛雨,道:“仔细想想可是你恼着你妹妹了。”

      “是我不小心放了蛐蛐儿差点儿落到妹妹身上,可下次一定不会了。”二郎小声申辩。

      原本以为只是因为昨天小儿子揪了小女儿的头发,她才恼了他,结果还有这一茬,崔氏随即瞪了小儿子一眼:“你可仔细着你的皮。”

      二郎缩了缩脑袋,看来求母亲也没用了,他又开始求向妹妹:“好妹妹,下次我可不敢了,要不你也揪了我的头发,再往我身上扔蛐蛐儿?”扔个十只八只也没事,只要你让我吃肉,二郎心想。

      阿阮看到面前不断放大的讨好笑脸,眼看着就要贴到她脸上了,她定了定突突的太阳穴,说道:“下不为例!”

      得到妹妹原谅的二郎欢呼雀跃,开始开开心心的祭拜五脏六腑。

      由于今日的菜色较好,平日里向来有所节制的阿阮也多吃了两只大虾。吃饱喝足后众人坐在椅子上休息,二郎更是已经抚摸着肚子直直摊在椅子上了。

      “今日京中家里来了信,还未交予你看。”说罢崔氏从袖中拿出一封信交到丈夫手中。

      陈正卿先是一愣,随后打开,只见上面写着:今自吾弟离家已有五年许,这五年多来,虽未有书信往来,然为兄与母一日不曾停止挂念,思念极甚,忘吾弟年关能回京中团聚。又因地址不确,遂早早告知,望弟早作准备,一路小心。

      陈正卿看完便合了信纸,重新放回袖中。

      倒是崔氏有心询问,“信中写了什么?”

      “说是让我们今年年关回京团聚。”这是要回京过年的意思了。

      崔氏未做他想,想着母子哪有隔夜仇,何况丈夫已经离京近六年了,便只当是京都家中的老太太念着三子常年在外,想要趁着过年好好聚聚。

      “我看眼下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年礼了,青州物产虽不贫瘠,但京中难见的稀罕物却不多,何况眼下已经入秋,等到入冬更是难寻,你看如何?”

      陈正卿因为心中有事,所以只是“嗯”了一声未做他语。

      他想的并不似崔氏简单,他自小养在祖母身边,与自己母亲的感情并不多深厚,若说老太太感念母子之情,又怎会六年来一封书信也无,怕是京中有事,且得等他回去商讨,所以才早早寄了书信过来,让他早做了准备。

      顺着这个往下,他又开始想会是什么事能让家中人如此,却又一时不得其解。

      “爹爹,爹爹,咱们是要去京城过年吗,我听阿旺说他叔父去过那里,那地方老大,人可多,东西可精致了,街上也是热热闹闹的,比青州要繁华得多。”

      陈正卿离开京城时二郎和阿阮还不满周岁,所以他对京城一点印象也无,只是在玩伴口中听过那等繁华的地方。

      陈正卿不经心地摸了摸二郎的头,说道:“到时便带你们回去,你看了就知道了。”

      与二郎不同的是,大郎对京城并不多期待。

      其实他对京城的繁华也没有什么印象,因为那时他还小,为着安全鲜少被带出门。但是他对京中家里的人还有些许印象,他略微记得曾经父亲与家中人的争吵。

      大郎早慧,虽然他当时并不懂他们争执的内容,但是他记得,慢慢的他就懂了。

      他知道那些人对妹妹做的事情,叫作伤害。慢慢的他也渐渐开始懂得曾经大伯母对他的好可能并不是他认为的好,他学会了用一个词来形容,叫做伪善。也许用这个词并不合适,但是他目前还没有学会其他的。

      所以他对回京不多期待,因着一些人一些事。

      阿阮喝了一口手中的花茶,以解晚膳之腻。她甫一听到信中所言,不禁挑了挑眉毛,看着杯中已经舒展开来的茶叶,放下杯盏后忍不住勾唇,京城里的那些人,都是有意思的人。

      然后她又看向一旁拧眉的陈正卿,道:“爹爹许是有好事将近了。”

      乍一听女儿的话,陈正卿不明所以,他可真不知道自已有何好事。

      但他是个聪明人,凝神一想大概明白了女儿所言为何,但是圣意不可妄加揣度,尤其是他们这些为人臣子的,可他又压不下心中的喜意,若是所想成真,可真是一大快事。

      他随即起身,甩着袖子跑开了,赶去书房书信一封。

      “你爹他这是怎么了,怎么这般匆忙。”崔氏对丈夫的行为莫名所以,转脸问阿阮。

      “您管他做什么,许是又抽风了。”

      见女儿如此说,崔氏也不再问了,等着晚间回房问问自己的夫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