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03 ...

  •   过去几年里,李昭与后宫妃子们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所以,当石青问她想去哪位娘娘宫里时,李昭竟连一个名字都想不起来,便随手一指,“就去那里吧。”

      石青笑道:“陛下真是慧眼识珠,那是莫婕妤的住处,莫婕妤饱读诗书,听说出阁前写得一手好诗呢。”

      李昭挑眉:“出阁之后就不能写好诗了吗?”

      石青一噎,尴尬笑道:“那倒不是……只是身处后宫,生活终归与从前不同……”

      话说一半,又不说了。但李昭已大致明白,一入宫门深似海,跟住了个华丽的监狱差不多。

      大约是因为李昭那方面不行,鲜少进后宫,所以后宫妃子们完全没有事业心,相处十分和谐。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后宫妃子们相处成了相亲相爱、睦邻友好的邻居。

      李昭走进莫婕妤宫里的时候,看见一名面容清丽的白衣女子坐在院中,手中拿着一本书,无声翻阅,静女其姝,恬静美好,宛如一幅温婉动人的画卷。

      然而,院子里还有——一名红衣女子将一杆玄铁长枪舞得虎虎生风,一名粉衣女子和一名绿衣女子坐在一旁,一边嗑瓜子,一边鼓掌喝彩;西南角落里,一名黄衫女子挥着锄头正在菜圃里锄地,另一名蓝衣女子站在菜圃旁,手上拿着一个金算盘,不停拨着。

      李昭觉得,她得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这群妃子了。

      发现李昭到来,几名女子脸上盎然的笑意顿时荡然无存,纷纷起身行礼。她们脸上的表情,让李昭感觉自己十分多余。

      李昭看着被扔在地上的长枪和锄头、满地的瓜子壳以及那把金灿灿的算盘,扯了扯嘴角,“爱妃们好雅兴啊。”

      身着粉衣的女子率先上前一步,温温软软地笑着,“陛下来得正好,臣妾用今秋最新的桂花做了桂花糕,正在炉子上蒸着呢,这会儿快蒸好了。”

      李昭望着她甜美可人的笑脸,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她叫什么名字,心虚地干笑一声:“爱妃有心了。”

      一时安静下来,淡淡的尴尬在空气中蔓延。

      李昭瞥见白衣女子手里的书,道:“六韬?爱妃好品味。”

      白衣女子如羽长睫稍稍低垂下来,语气淡淡:“无聊打发时间罢了。”

      李昭眸色一转,“既然爱妃喜好读书,不如写篇文章谈谈对南楚来朝的看法。”

      白衣女子诧异地看了李昭一眼,又迅速将头低下,“臣妾不敢妄议朝政。”

      李昭道:“你尽管写,无论你写什么,朕都赦你无罪。”

      白衣女子颔首领命道:“臣妾遵旨。”

      一个时辰后,李昭吃完桂花糕,拿着一张写满字的纸走出殿门,对石青道:“去把国子监祭酒请过来。”

      石青应了一声,让跟在后面的小太监去了。他看着李昭手里的纸张,赞叹道:“莫婕妤真是写得一手好字。”

      李昭点头:“这文章写得可比朕厉害多了,朕这样的文化水平都能当皇帝,而她那样的文化水平却只能在后宫无聊度日,实在可惜。”

      小太监将国子监祭酒带到御书房,李昭将莫婕妤的文章拿给他看,“祭酒看看,这篇文章写得如何?”

      国子监祭酒将通篇文章细细读完,道:“这篇文章将内外局势分析得十分透彻,引经据典加以陈述,却又不乏对当下形势的考量,真知灼见,实乃佳作。写出这篇文章的人一定是位栋梁之才。”

      李昭满意地点点头,又问:“若是让此人担任国子助教,祭酒以为如何?”

      国子监祭酒道:“自是甚好。”

      李昭喜笑颜开,“那就多谢祭酒了。”

      国子监祭酒:???陛下为何谢我?

      待国子监祭酒离开后,李昭又来到莫婕妤宫里。

      已近黄昏,莫婕妤对李昭的出现显得不太热情,李昭能感觉到她礼貌之下隐藏的抗拒。

      李昭知道自己渣男形象深入人心,不受待见也是情有可原。她喝了一口宫女递上来茶,“爱妃才情颇高,胸有丘壑,却屈居后院高墙之内,未免可惜。”

      闻言,莫婕妤不明所以地抬眸望向她。

      李昭笑着问道:“不知爱妃是否愿意担任国子助教?”

      莫婕妤双目微瞠,美丽的脸庞上写满了惊诧,似是不敢相信自己听见的话。

      稍后,她垂眸,敛去所有情绪,“陛下说笑了,后宫女子如何能当得国子助教。”

      “朕觉得你当得,你便当得。”李昭道。

      莫婕妤露出几分犹豫的神色。

      李昭看着她的眼睛,道:“朕问的不是莫婕妤,不是莫氏,而是莫晚瑜。莫晚瑜,你可愿意?”

      女子嫁人之后,便失了姓名,失了自己,从此依附于夫君,变成不知名的某氏。不知多久,她没有听人喊过这个名字了。

      倏地,莫晚瑜抬起头来,直视着李昭的双眸,“莫晚瑜愿意。”

      李昭眼中显出笑意来,“好。”默然片刻,她又道,“不过,定会有人百般刁难,你可能会遇到多方诘难,你可还愿意?”

      莫晚瑜昂着头,字句铿锵:“我愿意。”她曾经羡慕父亲兄长可以出入朝堂,一展抱负,但终究也只是羡慕,那是她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如今有这样的机会,纵然千难万险,她又有何惧?

      女子入政,势必会掀起轩然大波,到时候奏折肯定会像漫天雪花一般飞来,朝臣必将口诛笔伐,而“李昭”这个名字必将以不光彩的方式载入史册。别的君主或许会有所顾忌,但是!她是个昏君啊!昏君,百无禁忌!

      翌日,朝堂之上,李昭宣布了让莫晚瑜去国子监当助教的事。

      立刻便有大臣跳脚:“牝鸡司晨,有违祖制!有违天道!请陛下三思!”

      李昭道:“陛下累了,不想思了,没其他事情的话,就退朝吧。”说完,她正欲起身离开,却听另一大臣再次喊道:“请陛下三思!”

      李昭颇觉意外,“不想思”的话她说过很多遍,但还是第一次有人拦住她,对她说:“不,陛下,你一定要思。”

      见她停住,大臣们约莫是觉得事情还有转机,纷纷上奏道:“陛下!祖法不可违啊!”“陛下!切莫为红颜祸水所惑啊!”“陛下!请三思!!!”

      李昭摆了摆手,“朕意已决。”

      她话音刚落,便有大臣一头撞向大殿之中的柱子,哐当一下砸得头破血流。大殿之上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那位大臣痛心疾首的声音:“陛下,微臣愿死谏,请陛下三思!”

      看着那张糊了一脸血的面孔,李昭按了按眉心,对石青道:“去请御医。”

      御医还未请来,那位大臣见李昭毫无悔改之心,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又一头向柱子撞去。幸好侍卫眼疾手快,给拦了下来。

      李昭见他如此刚正不阿,倔强且执着,不由心生钦佩,真诚地提议道:“张爱卿倒也不必死,既然你这么不喜欢朕的做法,不如朕禅位给你,到时候你想干嘛就干嘛,想让谁去国子监就让谁去国子监。”

      群臣:“……”陛下生气的样子好恐怖。

      死谏的大臣怔怔望着李昭,一时没了反应。

      御医来了,诊断一番后,说没有大碍,开几个内服外敷的方子用着便是。

      李昭放下心来,笑着问那大臣:“张爱卿觉得朕的提议如何?”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死谏的大臣没了方才的孤勇,跪伏在地上喊道:“微臣对陛下的忠心日月可鉴,至死不渝!绝无僭越之心!”

      李昭失望地转身,多希望他可以考虑一下朕真诚的建议。良久,她幽幽叹了一口气,“没别的事就散了吧。”

      走出宣政殿,李昭扭头向石青吩咐道:“回头给莫晚瑜准备两套官服,国子监那边也需安排妥当。”

      石青点头应是。

      正如李昭预料的那般,接下来几天,上奏的折子比往常多了好几倍,御书房的桌子已经堆不下了,尚舍局又搬了两个书架来,才堪堪放得下。

      批了两个时辰的奏折,李昭搁笔,稍作歇息。然而,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奏折,存在感实在太强,强得李昭摆烂之心顿起。

      李昭朝石青招招手,石青附耳凑近,李昭道:“去弄两套国子监生员的衣服。”

      “陛下何时要?”石青问。

      “现在,立刻,马上。”

      一个时辰后,李昭扮作国子监生员的模样,出现在国子监大门外。这是李昭第一次微服出宫,心情不免有些澎湃激动,空气是如此的清新,天空是如此的湛蓝,鸟鸣是如此的悦耳,连旁边同样穿着监生服的石青都比平日美貌了几分。

      石青显得有些局促,“陛……”

      李昭一展手中折扇,颇有几分翩翩少年郎的风采,“陛你个头,叫公子。”

      石青哭丧着脸道:“公子,您出门一个侍卫都没带,万一有个什么事,奴才一人如何能护得您周全?”

      李昭摇着折扇,昂首挺胸跨进大门,不以为意道:“我平时讲文明,懂礼貌,待人友好,真诚善良,有谁会想打我呢?”

      石青:……想打你的人都可以从太和殿排到丹凤门了。

      一番打听,李昭找到了莫晚瑜,躲在门外,暗中观察。莫晚瑜穿着官服,乌发盘起,拢在官帽内,比那日在后宫时多了些干练。李昭暗中观察了一会儿,发现虽然有人明里暗里地刁难她,但莫晚瑜处事得宜,进退有度,应付自如。

      李昭满意地点头,小声嘀咕:“不愧是朕看重的女人。”

      石青:看中的女人?皇嗣有望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