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总角之年 ...
-
今天是年前进学的最后一天,留冬带着丫鬟袖侧在学堂门前接留青。不一会进学的学生便蜂拥而出。
“哥哥!”杨留冬站在学堂斜对面的巷子出口叫道。
杨留青一出来就看见他妹妹了,赶紧和同窗们道别就直接跑了过来。“妹妹,你今天怎么来了?”
“快过年了,今天奶奶过来了。娘亲害怕你在路上耽搁,就叫我来催催你,好快点回去。”杨留冬说道。
“奶奶到啦!”杨留青开心地说道,“再等一下,成邑还有点事才出来。”
“他怎么呢?”杨留冬问道。
“昨儿布置的课业没写完,夫子大概要留下来训斥两句吧。”杨留青说道。
“怎么老是闯祸……”杨留冬嘟囔道。
“你说什么?”杨留青没听清楚她说的话。
“留青!”王成邑出了学堂,叫着杨留青。
“咦,怎么你今天来学堂呐?”王成邑问道。
“哼!”杨留冬突然不想和他说话。
王成邑挠挠后脑勺,没发现最近做什么事惹着她了。“莫名其妙……”
到了家门口,三个人就分道扬镳了。
“王成邑,你等一下。”杨留冬和哥哥扯了个小谎,刚进门就出来了。
“叫我哥哥,我比你大,别对着我大呼小叫的。”王成邑不满道。小时候,杨留冬一直甜糯糯地叫他邑哥哥,后来不知什么时候起这小丫头就常常直呼他的名字。
“你竟然嫌弃我!”杨留冬嘟着嘴,不开心道。
“什么呀,我哪里说嫌弃了。”王成邑说道。
“我的风筝呢?”杨留冬瘪瘪嘴,接着问道。
“哦,在我屋里放着。等一下,我拿给你。”王成邑说完就一阵风似的跑进了府门。
“喏,拿去吧。”王成邑把新做的风筝递给杨留冬。
新做的风筝比原来的要大一圈,扎得结实,色彩斑斓,尾部还有两根飘飞的流苏,看起来灵动极了。
杨留冬拿着风筝看了半天,满意地不得了。眉眼弯弯的说道:“谢谢你了。”
“算你有良心。”王成邑说完忍不住捏杨留冬的脸。“还是软软的。”王成邑心里想道。
“不许捏我的脸!”杨留冬说道。
“为什么呀,捏着这么舒服,不多捏捏可惜了。”说完,王成邑又是一手捏。
“你,你再捏我我就不和你成亲了。”杨留冬扒开王成邑的一双大手,气冲冲地走了。
“成亲……”王成邑站在王府门口一脸恍惚,然后跌跌撞撞地进了院子。
王成邑坐在院子里的池塘边一块大石头上。一会儿是上个月哥哥们成亲那天的热闹景象,一会儿是杨留冬嬉笑怒骂的生动模样,一会儿又感觉空空荡荡整个脑袋晕乎乎的。
“臭小子,干嘛啊!坐这儿一脸傻笑。”王成伯老远就看见这小子坐在这一动不动的,还以为爹又教训他,跑到这里一个人伤心了,结果走近才发现一脸傻相。
“大哥,你怎么在这?”王成邑回过头才发现王成伯站在他后面。
“我站在这一会儿了,想什么呢?”王成伯问道。
“没什么。”王成邑一屁股从石头上嗦下来。
“那走吧,等着你吃饭呢。”王成伯说完,往前走着,顺口问道,“最近功课如何啊?”
“唔……还行吧。”王成邑答道。
“我和你二哥都是做生意的料,爹就想着将来你能考个功名,咱们家也出个读书人。虽然我们王家也不稀罕这些虚名,但是总归在外人眼里跌了些份儿。”王成伯絮絮叨叨地说着,“上次听说让隔壁那小子帮你写课业,这作弊的事可是万万不能做的。我们是做生意的人家,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什么?诚信。我们家几代都是卖药材的,这药材要是掺半点假,那可是要人命的事。”
“知道了。”王成邑乖顺的应和道。王成邑的大哥哪都好,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一到王成邑面前就变成了一个话痨,叨叨叨叨,没完没了。明明在生意上进退得宜,处理起事来干净利落,从不多置一言。
“伤口都痊愈了吗?我那还有药膏,咱家大药铺制得一等药膏,不留疤。”王成伯继续絮叨。
“都好齐全了。”王成邑答道。
“那就好,虽然说我们男子汉大丈夫留个疤没什么,但是万一将来把媳妇给吓着就不好了。前几年和爹去采买,回来的时候路太滑,连人带车摔下山去了。还好那山不险,只是受了些皮肉伤,但是腿上留了好大个疤。你大嫂看了才不得了,眼泪汪汪的,吓坏了。”王成伯继续叨叨叨叨。
“大哥,你为什么要和大嫂成亲啊?”王成邑问道。
“呵,臭小子。”王成伯停了停,笑着说道,“当然是稀罕她,想宝贝她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