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京城里上了年纪的人大约都记得一桩旧事。
说起来那是恭宁二十六年成帝的六十寿辰,同往年一样成帝设了宫宴,只与往年不一样的是他叮嘱了群臣一定要把家中适龄千金带上。
自有善知天意的臣子揣摩起圣意来。说那成帝年事已高,且对于女色一事素来清淡,唯有膝下太子谢睿将将及冠,虽是个痴傻的,却到底是金贵的独子,想来此番阵仗应是为太子聘妃了。更有手眼通天的,几经打探,竟得知成帝欲将李四小姐聘为太子妃。
满朝哗然。
说起李四小姐,京城里大小茶楼的说书人大约都能笑开花。原因无他,这李四小姐活到如今统共也不过十三个年头,却供给了说书人无数谈资,但凡讲到这位的事迹茶楼酒肆里必然都是听众满堂座无虚席。她本名瑞珠,生于平王容营的府上,出生之后就被道士算出命格与其父相冲撞,须改作母姓方可避免,姓便改了,也因此不为平王夫妇所喜。按说有这样的批命,换作寻常闺阁女子怕是会小心谨慎地过日子,这位李四小姐却全然不落俗。她三岁殴太子,五岁上红楼,十岁更是弄丢了老王爷的印信。容老王爷震怒,一个禁闭把她关到了成帝的六十寿辰。
这样一个名满京城的恶女,成帝却打算为太子下聘相娶,委实叫满朝文武都摸不着头脑,纷纷感叹了一回君心难测。
然直到宫宴那一日真正到来,群臣才晓得之前所想的难测原也算不得十分难测——当日自是君臣尽欢,酒宴正酣时总管太监不负众望开始宣读圣旨:
“平王府李氏瑞珠,肃雍德茂,温懿恭淑,有徽柔之质,柔明毓德,有安正之美,静正垂仪。”
赐婚嘛,自然是挑好词儿讲,臣子们都表示可以理解,譬如安亲王府的四公子谢远漠便嘴角噙一抹笑意直瞧平王府的席位,端的是一副看戏的模样。
那厢仍一气儿念着:“皇后之尊,与朕同体,承宗庙,母天下,岂易哉! 唯李氏瑞珠德冠六宫,乃可当之,今朕亲授金册凤印,册后,为六宫之主——”
总管太监语毕。
群臣面上的表情登时十分好看,少不得又哗然了一回。向来自诩喜怒不形于色的谢四公子一口茶喷到身旁侍婢的襦裙上竟也未曾醒悟过来怜香惜玉,很是狼狈。唯有坐在成帝下首的痴傻太子依旧自顾自地取食蜜饯,全然不晓得合该是他的媳妇儿就这样变成了后妈。
一帮朝臣失态自然不会太久——成帝眼瞅着都这么大把年纪了明显受不住再风流几年不是?很快,约摸半数的臣子纷纷出列跪倒一片,直呼此举欠妥,连成帝嫡亲的姑姑明瑛大长公主也不顾忌讳劝谏了一遭。奈何君命难违,那成帝虽是醉着,却又半分没有醉酒的样子,百官呼声他置若罔闻,只眯着眼道:“李氏何在?”
一片寂静。
少顷,平王府的席位后走出来一个小姑娘,那人身躯瘦小,轻纱覆面,叫人看不清模样。她不慌不忙地行跪拜礼,声音沉静道:
“臣女,谢主隆恩。”